曾經紅極一時的印度獨角獸---OYO酒店於2017年11月闖進了中國大陸市場,背書以軟銀資本為主,光速資本,紅杉資本的輔佐,迅速2年間在中國大陸拓展了338+個城市及19000+酒店合作上線。至此中國大陸高管以cso(首席供給官)王平,cro(首席收益官)朱磊為主;同時曾經的多位高管已相繼離職,clo(首席法務官)伍小翠,coo(營運長)施振康等。
大區合併&裁員風波
從3月1日起,oyo中國大區業務驟減,將原有的11個大區,調整為7個。48個hub(區域)驟減為30個統一進行合併管理。包括原有的上海大區,北京大區,分別降為上海hub,北京hub。
隨著疫情的發展,oyo越來越重視cm(收益)。從3月全國5000人裁員,至後每月271末位淘汰(未開單,低收益)。截止至今,內部系統全國人員已從原來萬人降低至2000人。
OYO業務發展
1.0模式:以開城為主,給予業主裝修
OYO快速拓城的模式,吸引到了美團攜程這類ota大山的注意,同時諸如「OYO」這類輕品牌由此孵化而生,對於酒店門相對較低,訂單無保證,收入下降,造成OYO業主大量解約。
2.0模式:保底模式,OYO掌控酒店定價權
OYO酒店和單體小酒店協商好一年的保底收入,然後按照每個月系統測算出來的生意的好壞,按照協議打入酒店業主掌上。主要以AMG,VMG,RMG,SMG這四種不同的保底模式來進行合作,同時帶有對賭模式在其中。超額抽傭+pms系統提供,對於業主進行抽傭。酒店價格由原來的200/150/100瞬間降低為30-50一晚上進行售賣,造成業主罵聲一片。
共贏寶:全渠道抽傭
隨著疫情的發展,OYO於2月推出免費騎一個月的政策,同時進行大量將原有的保底協議客戶轉成共贏寶模式。共贏寶模式,(1)線下消費者按照clc(城市/區域)定義的基礎費率抽傭(2)線上美團攜程基礎協定抽傭外,額外進行基礎費率抽傭(3)OYO自由渠道基礎費率抽傭+自由線上渠道抽傭。對於業主基本都要承擔由原有的OTA10%抽傭,提升到20%抽傭比例。
同時OYO提供的運營賦能:(1)OTA會員轉化為自由渠道&OTA點評轉化,補貼給酒店前臺,以此轉化OTA消費者為自身app會員(2)pms系統提供,實時監控酒店線下線上入住率情況(3)美團直連,美團app端顯示OYO-XXX酒店,以此提升酒店曝光度。
提供給予酒店的專業的運營,由OYO酒店am(籤約bd)+1名abm(酒店運營)提供,據OYO離職員工透露,am和abm大都均非酒店行業出身,或者非各大ota網際網路出身,基本對於網際網路酒店不懂,同時OYO對於培訓不多,大都不落地,所以造成酒店方真正的給予到的幫助很少。入住率(occ),賣家(arr),最終酒店業主得到的收益revpar扣去抽傭,相對酒店自身未有明顯的提升。
市場分析
由於印度市場與中國大陸市場不同,印度市場未有華住之類企業,也同時沒有諸如美團,攜程此類企業存在。所以對於印度獨角獸的競爭,不僅僅是將中國單體酒店整合起來那麼容易,同時也要面對美團攜程的競爭。對於美團攜程,為了吸引更大的流量,付出10+萬人民幣作為通道費,2020年5月30日通道費馬上過期了,美團攜程是否會對OYO酒店進行下架,現在還沒有統一的說法,但對於OYO之後的市場競爭,這兩座大山是很難跨過去的。
中國新CEO,新氣象
Gautam Swaroop於今年4月上任,對於中國酒店市場之前從未涉及。如今為空降中國大區的CEO,能否幫助OYO中國於7月初上岸(自負盈虧),需要時間的印證。內憂外患,OYO在中國需要進行下一輪獲得資本青睞,相對較難。對於OYO神話在中國,可能一步步走向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