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自己的玩伴鬧矛盾,鬧情緒、家長們應該這樣做

2020-09-05 大眼睛媽咪

文‖大眼睛媽咪 文章是原創性文章,歡迎您的分享與轉載,喜歡點關注哦!

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髮育;既要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中〕楊振武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找自己喜歡的玩伴進行玩,那麼在孩子玩的過程中,其實對孩子也是一個心靈的塑造。所以一般父母都會給自己的孩子找一個好的玩伴。這裡所說的好的玩伴就是指比較懂事教育好的孩子。但是小孩子嘛,在玩的時候可能會鬧一些矛盾。有的時候可能就兩個孩子就不說話了,也不去找誰去玩了。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該怎麼辦呢?

孩子在和玩伴一起高興的玩耍


案例:

小雅是個三歲的孩子,因為小雅和明明家離得比較近。所以小雅經常和明明一起玩,兩個孩子的愛好可能也比較相近。兩個孩子都喜歡玩滑板車。但是小雅的媽媽有一天突然發現,小雅好像不願意提起明明也不去找明明玩了。

後來經過了解,原來是小雅和明明鬧了矛盾。小雅和明明都喜歡玩滑板車,但有一天,明明的滑板車壞了,看到小雅在玩。就把小雅的滑板車拿過去玩兒了一會,這時候小雅心裡很不舒服。這是自己的滑板車,為什麼要給其他孩子玩,小雅直接把滑板車要了過來。這時候明明心裡也不舒服,後來明明就和小雅不說話了。

其實對大人來講,只是兩個小孩兒在爭一個玩具。那麼小雅和明明之間這樣矛盾要怎麼解決呢?可能家長覺得只是兩個孩子鬧矛盾,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在孩子的幼小心靈裡是一個很大的傷害。

在小雅的心裡,覺著明明不是個好朋友,要搶自己的滑板車玩。但是這時候在明明的心裡又是怎麼想小雅的呢?可能覺著小雅不是自己的好朋友,連滑板車也不給自己玩。

孩子在一起玩滑板車


聽到了小雅給媽媽說的這個事情,小雅的媽媽一直在想要怎麼辦才能緩解兩個孩子的關係。

經過以上的案例分析,不管是小雅還是明明都有自己不對的地方。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這時候應該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可能在生活中,您的孩子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因為一個玩具或者一個小東西就會和其他的孩子鬧矛盾。平時很好的關係在一起玩,因為一個小的事情,兩個人仇視起來。這樣長期下去,也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孩子傷心的淚流滿面


對於這樣的事情,建議家長們應該這樣做。

01、了解孩子鬧矛盾的原因

兩個孩子鬧矛盾,家長們首先應該去了解孩子為什麼鬧矛盾。有的家長只要孩子鬧矛盾了,不高興了一位,他就會去指責別人的孩子不是。其實家長應該首先去了解整個事情的經過。只有了解事情的經過,你才有正確的客觀的評價。

事情的經過了解,可以從孩子的嘴裡說出,當然,如果孩子不願意說,你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去問孩子。家長們不要覺得只是兩個孩子鬧矛盾而已,是一個小事情就不在意,其實小的事情反映是孩子的內心世界。

耐心傾聽孩子訴說,和孩子溝通了解事情的經過


02、幫孩子客觀分析問題所在

家長不要一味的去偏袒自己的孩子。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孩子錯了,就要指出來。告訴孩子這裡是不對的,怎麼做事才是正確的。讓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正確的是非觀念。如果作為家長的您一味指責是別人孩子的不是,這樣會讓孩子從小養成一個推卸責任的習慣。不管是什麼事情,孩子總能就找到推卸責任的人或者理由或者事情。您覺得這樣是愛孩子,其實是害了孩子。

幫孩子客觀的分析問題的所在,找出兩個孩子鬧矛盾的原因,才是一個好的家長應該做的。一味的偏袒和縱容自己的孩子,只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慢慢的,孩子會產生推卸,退縮、並且不管什麼事兒都會認為是別人錯了。對於孩子將來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家長通過漫畫幫助,去分析事情的對與錯,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03、幫孩子及時疏導不良情緒

不管孩子是對了還是錯了,兩個孩子鬧矛盾,孩子總會有一些不良情緒。如果家長發現這樣的問題,不要因為覺得孩子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就去不管不問。其實家長應該多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及時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小故事,讓孩子知道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慢慢的,孩子在生活中會注意自己的交往和言行,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孩子傷心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疏導


04、和孩子的溝通一定要客觀公正

家長和孩子溝通問題是一定要保證自己客觀公正的態度,幫孩子正確分析。在孩子的眼裡,父母是知道的很多的,父母說的做的都是對的。

父母的態度是很重要的,在幫助孩子分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保證自己客觀公正的態度。這樣人也能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行舉止中體會到並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學習和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所以這時候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的言行舉止其實從另一方面也能反應和影響到孩子的一生。不管對於人和事,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一定要做到客觀和公正,讓孩子從小便有一個對與錯的區分。

家長的態度要客觀公正


05、如果是自己的錯,要主動認識錯誤

如果兩個孩子鬧矛盾,這個錯誤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要告訴孩子主動認識錯誤。並要告訴孩子去給自己的玩伴道歉,這樣也能培養孩子在生活中對生活負責任的態度。孩子有錯了,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會承擔相應的後果。這樣慢慢在生活中,孩子做事也會變得有規律起來。也慢慢的開始區別,這樣是對的,那樣是不對的。你會發現慢慢的孩子在情感過程的交流中會有很大的提升。

主動認錯的孩子也要及時鼓勵並肯定孩子的態度


【溫暖寄語】:

孩子的成長是艱辛的,不管從父母的角度還是從孩子的角度上考慮,總是要經過對錯的區分,各種各樣的磨練才能成長起來。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對孩子多一點呵護和關心,其實告訴孩子對與錯,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走的更順。

今日話題:你們家孩子和玩伴鬧過矛盾嗎,都是怎麼解決的呢?歡迎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大家好,我是大眼睛媽咪。如果您在育兒的問題上有不解或者疑惑,可隨時聯繫我。給您最專業,最耐心的解答。願在育兒的路上伴您左右,與您共同見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和同學鬧矛盾 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和同學鬧矛盾本來也很正常,如果受欺負了就鼓勵打回去,一是很失敗的教育。這種情況在我們身邊真的有很多。筆者的同學就是這樣的父母。然而結果怎麼樣呢?很差。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父母也就是我同學兩口子從廣東回來了,原來他們是看到孩子大了,回來找工作並能親自帶著孩子讀書。同學在廣東那邊做生意,很多時候就是混社會的那一套。動不動就要惡言相隨,拳腳相加。他們回來後,我也經常去他家坐一下。經常聽他跟孩子說:有同學欺負了,你就打回去,打輸了別哭,打贏了我來賠錢。我就跟他說,孩子之間哪有沒個吵鬧的,你這樣教育真的不行。
  • 孩子和同伴鬧矛盾了,家長如何引導讓孩子學會與朋友相處?
    孩子和同伴鬧矛盾了,家長處理不當,會變成火上澆油孩子上了學之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學校和同學相處,大家都是同齡人又都是小孩子,相處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和問題。這個時候如果他們向家長求助,家長要怎麼做才算是正確的引導,而不是火上澆油呢?
  • 二孩家庭,孩子總是鬧矛盾,家長應該如何妥善處理?
    父母能做的就是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儘量不要強行幹涉兩個孩子的紛爭,多給孩子創造一些平等、自由的互動機會,讓他們能夠學會自己去解決矛盾和衝突。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前一分鐘剛處理完兩個孩子的矛盾,後一分鐘兩個孩子又玩到一起了。這說明家長沒有必要幹預孩子們的衝突,他們完全可以自己解決,如果家長過多參與,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依賴感。
  • 寶寶發脾氣鬧情緒時,記住這五件事絕對不能做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寶寶在表達自己需求時,會因為自己語言的缺失,無法正常表達,就會通過發脾氣鬧情緒來滿足自己,這樣的壞習慣,不僅讓家長傷透腦筋,也對孩子的心理髮育有一定的影響。對於寶寶出現錯誤的情緒表達時,家長應該如何做?
  • 《邊》02家長做孩子的玩伴——時間上,現實嗎?
    相信有很多家長跟我一樣,聽到「做孩子的玩伴」這個提法,都點頭稱是、有道理有道理——但實際行動上,沒做到。不知道你家裡是不是這樣的場景:孩子作業寫完了、各種課外線上打卡也完成了,然後孩子再三請求打會遊戲(我可以玩遊戲了嗎)。
  • 家長群約架?孩子們鬧矛盾,家長該怎麼辦?
    之前看過一個報導,學校裡兩個孩子因為在學校鬧矛盾,導致雙方家長都很憤怒,直到晚上,雙方家長依舊對此事不依不饒,雙方甚至在家長群裡約起了架。就此事本身來看,我覺得十分荒唐可笑。先不說孩子之間誰對誰錯,即便需要大人出面調解,作為家長也應該與班主任老師單獨溝通此事,相信孩子之間沒有什麼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 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大打出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這樣做
    讓人覺得好笑的是,當這兩位家長「兵戈相向」,打得不可開交時,兩個孩子因為這點小矛盾的不愉快,已經過去了,兩個孩子私下已經和好。一、 當孩子之間鬧矛盾時,家長要不要插手?孩子在外邊和同學或是小夥伴鬧矛盾,家長儘量不要插手不是說讓家長對孩子一聞不問,相反,而是要更關心孩子,每天像朋友一樣和孩子溝通,隨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和遇到的困難。
  • 想讓班主任看重自己的孩子,家長應該這樣做
    家長都擔心老師不關注自己的孩子,對孩子有偏見。也很好奇班主任老師究竟喜歡什麼樣的學生?怎樣做才會讓老師更多的關注自己的孩子?每逢年節是不是要走一趟,是不是要多打電話和老師溝通自己的想法?我想說,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真是想多了。
  • 父母和孩子鬧矛盾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輕鬆化解親子矛盾
    父母和孩子鬧矛盾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輕鬆化解親子矛盾有粉絲私信小編,她和孩子因為一點矛盾已經半個月沒說話了。其實父母和孩子之間難免會有分歧,有了分歧處理不好便成了矛盾。父母和孩子又能有什麼深仇大恨呢?無非是看誰先給對方臺階下。
  • 小朋友鬧矛盾,家長約架後頭破血流:孩子發生衝突,家長該怎麼做
    02 家長的過分「護子之心」,會毀掉孩子為什麼有些孩子在學校會跟人鬧矛盾?我們回憶一下自己的學生時代,也不難發現,上學時與同學產生矛盾是很常見的事情,只要不是充滿惡意的霸凌和欺辱,最後這些矛盾都會消散。親子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說,孩子天生有一種攻擊的衝動,在嬰兒期就已經具備。
  • 孩子之間鬧矛盾,轉頭和好,幸虧家長沒介入,積極引導很有必要
    文|凝媽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很以後到底該不該插手去管?針對這一問題,李玫瑾教授表示:家長不要參與。家長們發現原來這位家長如此厲害,出於自保考慮,會讓孩子們遠離那個孩子,孩子在學校被孤立。孩子在學校沒有好朋友,心情不愉快,以後被欺負的可能性也更大。
  • 怎樣培養孩子與玩伴相處?
    其實,小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互相發生點小矛盾打打鬧鬧是很正常的事,家長不必把這看成是問題,更不必因為孩子的小矛盾馬上出面幹涉,因此而生氣。小孩子在一起玩,難免會有個磕磕跘跘的,只要不傷到,家長完全可以假裝沒看見,,把矛盾留給孩子們自己解決,較嚴重時,簡單地拉開就可以了,不必計較自己的孩子吃虧了還是佔便宜了,關鍵要保持友好輕鬆的態度。
  • 孩子與同學鬧了矛盾,家長要不要介入?智慧媽媽這樣做
    小徐的女兒7歲,今年剛入學,女兒在學校適應的也不錯,無論是在學習,生活方面的習慣,以及寫作業,在小徐的指導下女兒都做得比較好,可唯獨有件事兒,成為了孩子的心結。孩子多少都會跟身邊的同學發生衝突,有些人主動找麻煩,有些人則處於被動,但無論主動還是被動,矛盾已經發生了,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先了解在孩子身上發生了什麼。家長們不妨先聽聽孩子怎麼說這件事,或引導孩子說出全部的細節,除此以外就是要聯繫老師,確認孩子說法的真實性,了解事情真正的原委,家長才能根據事情當中的問題對孩子進行引導。
  • 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應該這樣處理
    當下的教育體制和理念背景下,老任建議廣大家長對待老師能像對待保姆一樣,不要過多的挑剔,而應選擇密切配合,不論是對待自己孩子還是班內的其餘孩子都是一件積極的事情,很多矛盾和衝突也會迎刃而解。2、家長影響一個孩子,老師影響一個班級。
  • 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是否要插手去管?父母要作為孩子的安全基地
    家長們發現原來這位家長如此厲害,出於自保考慮,會讓孩子們遠離那個孩子,孩子在學校被孤立。孩子在學校沒有好朋友,心情不愉快,以後被欺負的可能性也更大。他們鬧矛盾之後,會哭鬧、大喊,把壞情緒釋放出來,不會一直沉浸在憤怒裡,所以很容易繼續做回好朋友。《讓孩子心悅誠服》中提到,每個孩子都很有生存智慧,遇到問題,他們會積極地想辦法,如果我們急切地幹涉,反倒是對孩子成長機會的剝奪。
  • 上海倆小學生打鬧引父親約架:孩子鬧矛盾,家長該怎麼辦?
    其中,有一則標題為《孩子打架大人鬧》的故事,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從畫面中可以看出,小孩子之間的吵鬧(校園欺凌除外)只是一會兒,過了那一會兒,他們還是好朋友。可大人間因孩子引發的矛盾卻是實實在在的深仇大恨,他們不僅嘴上理論,還會動手動腳,打到雙方頭破血流還不解恨。
  • 幼兒園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和老師這樣做對孩子最好!
    那麼,老師應該怎麼辦,家長又應該如何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呢? 03 引 導 通過前兩步的行為,老師應該對事態已經有了大概的掌握,這時,老師需要充當一個引導者。幫助孩子正確對待衝突,引導幼兒思考並解決矛盾,掌握此類矛盾的處理策略,下次發生類似情況,應該知道如何自己解決。
  • 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矛盾,聰明的家長都不會做這些事
    有的孩子本來是好意,想要向對方表示友好,但是因為不懂輕重,可能弄疼了對方,兩個人就打起來了。還有些孩子不懂分享,總是在玩玩具的時候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這些場景在幼兒園是很常見的,關鍵是很多家長在得知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矛盾,急著出面,反而越鬧越大。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和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聰明的家長是不會做這些事的。
  • 孩子在學校和同學鬧矛盾家長怎麼處理?
    小矛盾可以告訴孩子自己解決,大矛盾讓老師解決,或者找家長!儘量不要去幫著處理,讓他自己去面對如果孩子和你說的情況下哈,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有些孩子在家裡只要做錯事情,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一頓說罵打啊,使得孩子膽小,怕事,遇事不敢聲張,無論對還是錯,在外面或是在家裡都不敢說話。
  • 兩個小學生鬧矛盾,老師只批評一個孩子,甚至毆打這名孩子家長!
    兩個小學生鬧矛盾,老師只批評一個孩子,甚至毆打這名孩子家長!昨天有一位太原的楊師傅說他的愛人,在孩子的學校裡挨打了,那打的是鼻青臉腫,而說起打人者是誰?我們的記者是非常的意外。打人者居然是孩子學校的老師,這是發生什麼了呢?為什麼家長和老師打起來了呢?只見這位女子的臉上和脖子上有多處抓痕,不僅如此,頭髮還被揪下了一撮,那麼是誰把這位女子打成這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