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45歲女律師死於家中,兇手疑似讀高一的女兒,親手勒死自己的母親,是孩子遭遇了多大的委屈和不幸,才做出如此殘忍的行為,對自己的親媽下得去狠手。
俞敏洪曾經說過,中國孩子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家長的問題!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出了事,肯定不是一方的責任,何況還是相依為命的母女。 女律師、離異的單親媽媽、高中生女兒,當這些身份碰撞在一起,孩子能不能帶好,就要看母女兩人的性格了。
美國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把父母教養方式從接受----拒絕,控制----容許兩個維度進行了分類,兩個維度分別代表著父母對待孩子的情感態度,還有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控制程度,並依此劃分了4種類型的家庭教養方式,分別為權威型、專斷型、放縱型和忽視型。
家長有一套自己的養育方式,而孩子也有著不同的氣質,根據氣質不同,可以把孩子分為4種不同的氣質類型,分別是難養型、易養型、啟動緩慢型和綜合型。
當家長不顧孩子的氣質類型,以自我為中心,按照自己的教養方式養育孩子,那麼,一旦出現不對症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家庭教育上的失敗,青島律師事件中的母親,勢必是專斷型的教育方式,遭遇到了難養型的孩子,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
難養型的孩子,情緒反應激烈,而且經常為消極反應,性格多敏感、固執,此類孩子從小就屬於愛哭愛鬧,很難哄的類型,青春期比較浮躁,情緒相對來說也不夠穩定。如果遭遇到專斷型的單親母親,那簡直是火星撞地球,專斷型的單親母親心理好強,認為哪怕是一個人,也能將孩子管教好,她就是一家之主,自己在孩子面前要保持絕對的權威。
越是單親的母親,本身就略帶虧欠的感覺,對孩子的要求就越高,即使有些要求看起來已經不近人情,但是依舊要讓孩子絕對服從。孩子出現不同意見,面臨的會是母親的怒火,還有嚴厲的懲罰。
所以,專斷型的單親母親,如果家裡是易養型的孩子,那麼,孩子會逆來順受,表現的很乖,很聽話,即使孩子過得並不快樂,性格使然,他們也不會反抗,反而會用更好的行動來討好母親。偏偏專斷型單親母親遇到難養型的孩子,兩人的關係就會急轉而下,母親越是嚴格的管教,越會激起孩子對抗的心理,倔強的性格,不為所控的情緒,如果單親母親不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只會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對立面。
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都是出自單親家庭,而且大多是單親媽媽,比如聖人孔孟兩人都是由母親獨自帶大,歐陽修4歲喪父,老舍也是年幼就失去父親,而美國45位總統中,有12位,也就是27%的總統在小時候失去了父親。
這些單親母親家庭成長起來的名人,長大都很感激母親為他們做的一切,而不是抱怨,他們都被給予了最大的理解和自由成長的空間,得到了應有的尊重,面對錯誤,母親沒有大吼、打罵,而是積極、正確的教育。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的故事中,孟子的行為沒有讓孟母專斷強迫改正,也沒有放縱、忽視不管,通過權威的有效改善,讓孟子去自己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