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需要我,我責無旁貸」

2020-12-27 騰訊網

9月23日,在廣東省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等8位戰疫英雄回顧抗疫鬥爭不平凡的歷程,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講述了抗疫鬥爭一線發生的一個個難忘瞬間、一個個感人故事。

●南方日報記者 黃錦輝 李秀婷 李細華 石 磊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

「病人在哪,中醫人戰場就在哪」

一說起老戰友葉欣,張忠德就哽咽了。

他回憶起4月20號,是最後一批援鄂隊員凱旋的日子。張忠德在結束醫院的歡迎儀式後,就迫不及待地趕到了葉欣烈士的雕像跟前。

他說:「老戰友,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這次我們醫院參加援鄂的88名隊員零感染,我把他們一個不少的、全都帶回來了。」說完這句話,他忍不住在雕像前痛痛快快哭了一場。

17年前,張忠德跟葉欣護士長在救治「非典」患者時都被感染。在ICU一個月,張忠德艱難地擺脫了死亡時,卻聽到了葉欣犧牲的消息,悲痛萬分。「這裡危險,讓我來。」葉欣說的這句話一直在耳邊迴響。從那一刻開始,張忠德就暗下決心:「我要好好活著,完成護士長未竟的事業!」

今年,當張忠德作為國家中醫藥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副組長,除夕趕往武漢時,不少朋友問:「你都已經死過一回了,這把年紀幹嘛還冒這個險?」張忠德回答,年紀大了,信仰不能變,病人在哪,中醫人的戰場就在哪!

他帶領國家中醫醫療隊接管了危重患者最多的病區,運用中西醫協同救治患者。剛開始,患者和當地的醫務人員對中醫藥治療缺乏信心,張忠德決定讓療效來說話。

接管病區的第8天,第一位患者出院了,第9天,18位患者又出院了。張忠德說:「當時出院率普遍不到5%,可是我們的出院率達到了13.3%。」

因為壓力和勞累,德叔在武漢一下子瘦了十幾斤。但他的消瘦,卻換來了患者們的快速康復。在他的推動下,中醫治療方案被寫入國家診療方案,中醫藥進入抗擊新冠肺炎主戰場。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磊:

「很驕傲為這座城市拼過命」

「院長,結果出來了,兩例都是陽性!」1月14日清晨6時,深圳三院院長劉磊被手機鈴聲驚醒。那時,全國還都沒有湖北以外的病例報告。醫院用自主合成的引物和探針檢測了核酸。這兩名患者,就是後來被國家確診為廣東省第1例、第2例新冠肺炎患者。

春運就要到了,深圳有1000多萬流動人口,在深圳的湖北人180萬。有專家研判,深圳將成為全國最危險的城市之一。

劉磊說,1月下旬,醫院每天都會收治幾十名患者,最高峰的時候,一天收治60名。「戰區」一天天擴大,從一層樓,到一個病區,再到一棟樓,最後深圳三院都成了「疫區」。

但他們有著堅強的後盾。省衛健委領導、鍾南山院士和省專家團隊及時趕來,深圳市委、市政府給了史上最強的ICU隊伍、充足的物資準備,短短兩天,就集齊了60臺呼吸機,5臺ECMO。

世衛組織專家到深圳三院調研時驚嘆地說:「整個歐洲都沒有一家醫院有這樣充足的設備。如果我得了新冠肺炎,一定要來中國這家醫院治療!」

疫情中,深圳三院共收治了471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465例。為了救治來自武漢的危重症患者老高,醫院派出30多名專家每天會診,醫護人員24小時看護,經過184天,他奇蹟般地康復出院。

「我很驕傲,我和我的戰友們為這座城市拼過命!」劉磊說。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黨委書記朱宏:

「我們也是洪湖兒女」

1月23號武漢封城後,作為衛生戰線的老兵、流行病學博士,朱宏立即召開醫院黨委會,向全院醫務人員發出倡議。

17年前到小湯山抗擊非典的24名隊員寫下請戰書,按下紅手印,發出誓言:「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請戰書迅速傳遍全國,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的鬥志。

2月10日,朱宏帶隊奔赴荊州。他向前方指揮部請戰,前往洪湖:「南方醫院前身是部隊醫院,善打攻堅戰,敢啃硬骨頭,請把我們派到最需要的地方!」

一開始,醫療防護物資急缺,N95口罩只夠戴3天,朱宏急得睡不著覺。情急之下,他放了一個空紙箱在走廊上,把臨行前兒子塞給他的一大盒N95口罩放了進去,號召黨員帶頭捐出自帶的口罩,優先給臨床一線使用。第二天,箱子裡裝滿了各式各樣的口罩。朱宏眼眶溼潤了:「一個個承載著親人牽掛的口罩,解了燃眉之急。」

3月19日,南方醫院醫療隊正式撤離洪湖。一大早,老百姓就自發從四面八方趕來,從醫療隊駐地到高速路口,沿途十幾公裡,全是依依送別的群眾。一位老大爺拉著朱宏的手說:「謝謝你們,你們是黨中央、是總書記派來的救星啊。」

朱宏含著淚說:我們不是救星,我們也是洪湖兒女。

廣州市白雲區黃石街組織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謝達賢:

「守好社區門,就是守好一座城」

廣州有11個區2740個社區,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超過了2200萬。疫情防控對社區工作者是一場最嚴峻的挑戰。如何守好社區門?廣州市白雲區黃石街組織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團工委副書記謝達賢分享了三個故事。

黃石街轄區內生活著45萬人,外來人口超過三分之二,特別是城中村,小街小巷多,人員密集,需要大量的人員值守。應該怎樣設崗布防?謝達賢和同事們擬定了設崗初步方案,逐一實地查驗,最後確定了72個崗點,一天內就走了3萬多步。

春節假期,他把社區黨員組成29支黨員突擊隊,並發動「雙報到黨員」參與值守。在廣州的疫情防控中,有超過17萬名黨員下沉社區,6500多支黨員突擊隊、先鋒隊、服務隊衝鋒在前,築起了一個個牢不可破的社區防控堡壘。

今年春節前,在正常的人員流動中,黃石街道有幾個人遞交了離職報告。但大年初二,遞交離職申請的工作人員也全都回到自己的崗位上。為了讓社區安全多一分保障,他們主動將離職延後了三個多月。

6月份,一對剛從國外回來的母女被安排在隔離酒店進行健康醫學觀察。在入住的第二天,母親就因常規病毒感染需要住院治療。6歲的小女孩,媽媽不在身邊,可怎麼辦?

謝達賢站起來,號召同事們當起了小女孩的「臨時爸爸媽媽」。社區工作者們分成了4個班,輪流照顧小女孩,24小時全程陪護,一刻也不離開,直到第三天她的母親出院。

類似這樣的故事,每天都會在社區發生。身為社區基層幹部,謝達賢深深懂得:「守好社區門,就是守好一座城。」

廣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白雲邊檢站民警劉世傑:

當好祖國的「守門員」

今年大年初一,本該是和家人團聚的日子,廣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白雲邊檢站民警劉世傑卻沒回家。他和同事請纓進駐白雲機場口岸隔離區留驗室,參與處置了全省啟動一級響應後機場的第一起涉疫航班。

連續幾天堅守留驗室,到初六下班,他突然感到全身無力,自測體溫38.5℃。醫生讓他馬上隔離檢查,那晚,劉世傑一個人坐在醫院空蕩蕩的隔離室,心中五味雜陳,他害怕如果被感染,會影響更多的同事,會影響工作,影響家人。

當拿到陰性的核酸檢測結果,劉世傑感覺自己像是重生。

3月28日中午,幾個境外航班集中到達,300多名旅客有三分之一都存在發燒、咽部不適等異常症狀。劉世傑8小時連續奮戰,先後為91名高度疑似感染需送醫院隔離的旅客辦理了入境通關手續。

突然,一個乘客不配合工作,還出手撕扯起他的防護服,旁邊旅客也隨著哄鬧了起來。劉世傑顧不得隔離服被汙染的危險,將他帶到一旁安撫。

原來,這名乘客在國外過境時屢被刁難,才怨氣爆發。劉世傑告訴他:「請放心!我們一定會儘快辦理好您的手續。您回到祖國啦!」這句話讓他慢慢平靜了下來。

像這名旅客的行為,在正常工作中,劉世傑可以對他進行警告或處罰。但在防疫的特殊時期,他選擇了與他耐心溝通。他說:「這只是一件小事,但事小,情不能少。」

廣東省公安廳科技信息化總隊:

用大數據織起防疫「天羅地網」

在戰疫中,有一支利用雲計算、大數據,對病毒開展高科技作戰的隊伍。他們就是廣東省公安廳科技信息化總隊。副總隊長林暉文講述了大數據防控疫情的幕後故事。

流行病學調查中,很多人都會隱瞞自己的接觸史。科信總隊構建了「潛在密切接觸者分析模型」,成為流行病學調查的關鍵一招。2月中旬,國家機關一名工作人員被親戚感染,但他當時並沒有症狀,所以隱瞞了病情申報。大數據及時發現,當晚把他隔離,阻止他參加第二天的大會,避免了可怕的群體傳染。

新算法破解風險評估的難題。深圳一家全國著名的高科技企業復工復產的時間一再推遲,幾萬名員工焦急期盼著,但政府沒通知,誰也不敢隨便復工。

何時才能復工?哪些地區、哪些企業可以優先復工?這是最難的決策。沒有先例,只能自己幹。他們一邊請專家上課,一邊研究評估算法,從確診人數、人口密度、企業分布等25個維度,搭建分析公式,最終創新了風險評估的模型。

科信總隊對全省152個縣區、14萬家規模以上企業、2.6萬間中小學,逐個打分,形成了權威的「復工指數」「復學指數」,為經濟建設搶回了時間、避免了更多的損失。

大數據帶來的,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社會治理模式的根本轉變。5月20日,留學生韓某幾經輾轉剛落地白雲機場,就收到一條簡訊和一個二維碼,提示他可以「一碼通關」。之前,他看到的回國攻略上寫著「要填15張表,需4個小時」,但現在他只填一次,全程掃碼,2個小時就順利過了關。

目前「一碼通」作為「外防輸入」的「廣東樣板」,已經輻射北京、上海,造福更多回國同胞。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創造12項疫情防控「全國第一」

「9個多月來,廣東疾控人聞令而動、逆風前行,科學開展疫情監測、現場處置、風險研判等一系列工作,先後創造了12項『全國第一』,形成的『廣東戰法』在全國推廣。」9月23日,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鄧惠鴻分享了省疾控的戰疫故事。

3月底,廣州發生了境外輸入引起的局部聚集性病例,如果不迅速查清源頭,切斷傳播鏈條,疫情就會蔓延。

鄧惠鴻說,由於語言、文化、習俗等各方面的不同,完成一個病例的調查往往要六七個小時。他們為了確保24小時內查清每一例,每天凌晨5點出發,常常徹夜不歸。

在湖北輸入病例的快速增長期,廣東疾控提出了對所有湖北來粵人員、對所有發熱門診患者進行核酸大篩查,被省委、省政府採納。通過核酸大篩查,我省病例從發病到確診的時間由原來的平均15天縮短到1天。

廣東省疾控中心提出對密接人員採取集中醫學隔離,全省的密接陽轉率從原來的6.88%迅速降為1%以下。

他們提出的建議被寫入全國防控方案、全國診療方案,多項經驗在全國推廣。「通過流行病學調查而實施的精準防控,全省共減少病例13.8萬,疫情流行期縮短32天。」鄧惠鴻說。

汕尾陸豐市發現本土疫情後,廣東疾控人第一時間響應,65名流調人員和移動P3實驗室,連夜趕赴陸豐,僅用了3天就檢測樣本15萬份,摸查重點人群1萬多人。這起涉及汕尾、深圳兩地的疫情僅用了7天就得到了有效控制,打了一場漂亮的閃電戰。

相關焦點

  • 劉國梁接受採訪,表示「國家需要,我責無旁貸」!
    所以我不想說下海,我覺得這是『試水』。怎麼能說我離開桌球、離開體育呢?」此外還旗幟鮮明地表態:「國家需要,我責無旁貸……從來就不存在我離開桌球這個概念。」對於劉國梁投身商界一事,我們應該全面地看待。
  • ...日記(五):「守護生命,責無旁貸 我要在更需要我的武漢發光,發熱...
    人民網長春2月1日電 吉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已奔赴前線參加工作,明天就是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首批醫療隊隊員、NSICU護理平臺孫佩玉母親的生日,雖然不能陪母親過生日,但他表示,我要在更需要我的武漢發光,發熱。
  • 我身後是十萬父老鄉親,這個時候我責無旁貸
    國家助力復工復產,啟動經濟復甦政策出臺後,殷玉平及時調配人員,加強監測點疫情防控效率,優先保障春耕備耕、復工復產物資暢通,確保健康安全前提下,盡最大可能滿足群眾外出務工需求,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截至目前,西尼溝疫情監測點共出動警力800人次;檢查車輛1248輛,檢查人員1940人次,送隔集中醫學隔離點20人;勸返車輛300餘輛,人員600餘人。
  • 樸明梅:疫情當前,我責無旁貸
    她說:「我是急診科護士,什麼樣的重症,什麼樣的突發情況都應對過。我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疫情當前必須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家人得知這一消息後也都很支持她的工作,告訴她一定保護好自己,不要有後顧之憂,等著她平安凱旋。2月21日深夜,樸明梅隨同吉林省第十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
  • 「我腦子裡就『責無旁貸』四個字」
    原標題:「我腦子裡就『責無旁貸』四個字」 今天是沈劍簫和家人「分開」的第12天。 在空蕩蕩的屋子裡,他給自己「囤」夠了食品:餛飩、饅頭、麵條、熟食……「現在又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了。」他笑了笑說,「從隔離病房出來之後,我就主動自我隔離了,怕影響老人,也怕影響愛人和她肚子裡的寶寶。」
  • 「我責無旁貸!」 病毒近在咫尺 他從未退縮
    林連順(右)正在查看患者的胸部影像 「看到越來越多的患者治癒出院,看到疫情防控形勢逐漸變好,我工作起來更有動力。」近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福醫二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住院醫師林連順像往常一樣寫下日記,記錄在武漢的點點滴滴。
  • 【延吉好人】樸明梅:疫情當前,我責無旁貸
    她說:「我是急診科護士,什麼樣的重症,什麼樣的突發情況都應對過。我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疫情當前必須挺身而出,迎難而上。」&nbsp&nbsp&nbsp&nbsp家人得知這一消息後也都很支持她的工作,告訴她一定保護好自己,不要有後顧之憂,等著她平安凱旋。
  • 終於明白對你的愛責無旁貸什麼歌 抖音終於明白對你的愛責無旁貸歌詞
    終於明白對你的愛責無旁貸什麼歌 抖音終於明白對你的愛責無旁貸歌詞  責無旁貸 - 阿悠悠  詞:邢榕  曲:邢榕  是誰把慷慨變成傷害  是誰把心酸化成無奈  等待了多久才會明白  細數你冠冕堂皇的對白  開始的熱情和小澎湃  最後的搖擺和不理睬
  • 武大博士生吳亦凡:「我是學醫的責無旁貸」
    「我是學醫的!」此時,一個身高約1.8米的年輕小夥子,主動上前救人。陳念和小夥子將老人隨身的黑色小包墊在其頭部,施救過程中,小夥子做人工呼吸的手法嫻熟,施救時間約十幾分鐘。陳警官說,120急救車輛到達後,他和醫護人員一起將老人抬上車,等轉頭回來,小夥子已經悄然離開,沒能留下聯繫方式。
  • 劉利斌:為居民保駕護航 我責無旁貸
    劉利斌考慮到,舊村外來人口居多,且村南緊挨民心河,橋上通道和河沿邊需要嚴守,這也給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了一定挑戰。劉利斌說,疫情防控還沒結束,提醒大家不能鬆懈。視頻截圖 「疫情防控初期,有人嫌村口過檢麻煩,就從橋上的大門欄杆上攀爬進來。」
  •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與學校配合,督促孩子的學習父母也責無旁貸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與學校配合,督促孩子的學習父母也責無旁貸 在學校,掛鑰匙的孩子時有所見:父母是雙職工、家中又無老人,孩子的脖子上就多了一把鑰匙。近日一些孩子的脖子上又多了一件物件,那就是家長的圖章。無須說,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與學校配合。督促孩子的學習父母也責無旁貸,「大撤巴掌」顯系不負責任。
  • 發展藍圖已繪就 科技助力責無旁貸
    原標題:發展藍圖已繪就 科技助力責無旁貸   12月22日,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第六屆
  • 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薛海洋:「街道是我家,疫情防控我責無旁貸」
    「薛主任,多個社區反映轄區內從外返回人員較多,社區工作人員不足,需要支援。」「薛主任,現河社區有一個發燒的居民,需要咱們聯繫區裡派車送去醫院。」「薛主任,入戶宣傳的資料已經整理好了,咱大約印多少份?」大年三十的夜晚,窗外傳來了噼裡啪啦的爆竹聲。
  • 讀懂愛的責無旁貸
    原標題:讀懂愛的責無旁貸 讀懂愛的責無旁貸  ◆泠汐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中,湯唯飾演的「小三」愛上了事業有成的已婚男,不惜為對方孤身赴美生子,看起來是虐心悲劇,卻因為真情好男人吳秀波的出現而劇情反轉
  • 因為喜歡,才會責無旁貸
    愛情需要來等待嗎?有時候有需要,當你們有目標,並一起為這目標努力。愛更多的是要為對方負責,責無旁貸地去愛對方,漫無目的的等待,還不如趁在結束。有人和你談戀愛,有人和你結婚,這兩種是完全不一樣的。愛上你的人,依舊是路人;娶了你的人,才叫家人。
  •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員:責無旁貸 盡職盡責
    原標題:武漢前線——我院援鄂抗疫醫療隊員系列報導之八: 醫院需要國家需要責無旁貸盡職盡責高偉,感控科主任護師  她作為56歲的資深專家,在接到作為河北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趕赴一線的通知時,義無反顧,當即整裝待發。
  • 新華國際時評:力挺世衛倡議責無旁貸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題:力挺世衛倡議責無旁貸  新華社記者鄭漢根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4日宣布,正式啟動「裡程碑式」的國際合作倡議  當前,世界絕大部分國家已充分認識到,這次疫情是全球幾十年來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任何低估誤判和麻痺大意都將帶來嚴重後果。根據世衛組織最新統計,目前全球確診新冠病例已超263萬例,死亡超過18萬例。疫情傳播的速度和廣度發出的警示是,國際社會的應對手段和力度都需要大大加速和加強。  以「全球一盤棋」的思路來應對疫情,是應對新冠病毒這個人類共同敵人最有力的方式。
  • 是誰把慷慨變成傷害什麼歌 責無旁貸阿悠悠完整歌詞介紹
    是誰把慷慨變成傷害什麼歌 責無旁貸阿悠悠完整歌詞介紹  阿悠悠應該是抖音上面很多的翻唱歌手之一,她唱的一首責無旁貸真的超級好聽,來看看是誰把慷慨變成傷害什麼歌?《責無旁貸》歌詞:  是誰把慷慨變成傷害,是誰把心酸化成無奈  等待了多久才會明白,細數你冠冕堂皇的對白  開始的熱情和小澎湃,最後的搖擺和不理睬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別問我痴心不改應不應該  終於明白對你的愛責無旁貸,終於想開愛情是一個人還債  承諾不該輕易更改輕易忘懷
  • 責無旁貸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成語辨析:責無旁貸和「義不容辭」;都含有應該承擔;不能推辭的意思;但責無旁貸偏重於職責所需不能推卸;「義不容辭」偏重在道義上難以推託。成語辨形:貸,不能寫作「代」或「貨」。
  • 考研路上,這2件事情,家長責無旁貸,需要儘快了解
    考研路上,這2件事情,家長責無旁貸,需要儘快了解特定的時間點,做特定的事情,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隨之而來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面,處理好一些必須要面對的事情,這一點特別重要,值得每一個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