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酸媽媽的自述:好不容易開學,孩子卻被老師退回來了

2020-09-30 健康160

本文由深圳市羅湖區婦幼保健院 歐陽秋星 副主任醫師原創

一年當中最舒適的季節到來了,天氣開始變得涼爽起來了,家裡的小神獸也可以去上學了,家長露出愉快的笑容。但是琪琪(化名)媽媽卻碰到了煩心的事,開學還沒過1個月,老師打來電話說,琪琪不適應學校的生活,建議琪琪媽媽帯小朋友去醫院檢查一下。


琪琪媽媽急忙來到了醫院,醫生通過詢問琪琪的表現和行為觀察,發現琪琪有一些特別的地方:

❶ 呼名反應和眼神對視不好,少說話;

❷ 不聽指令,不遵守紀律,上課經常會離開座位,自己去找東西玩,老師勸說也不聽;

❸ 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做操和活動課時自己在一邊玩耍;

❹ 喜歡玩手,摸別人的臉,怕別人大聲說話;

❺ 情緒問題:容易發脾氣,有時會尖叫;

❻ 規則意識不好( 喜歡的東西會直接搶其他小朋友的,不給就會發脾氣)。

結合評估結果,醫生診斷為自閉症合併多動症,建議家長進行康復訓練。琪琪媽媽聽到這個結果,緊張不已,女兒在家裡和哥哥玩得挺好的,怎麼會是自閉症呢,平時工作忙,爺爺和奶奶帶的多,也沒有說什麼問題,只是覺得膽小一點。看到網上對自閉症的各種負面信息,琪琪媽媽非常擔心,為什麼會得這個病?,這個病能不能治?,以後還能不能再去上學?......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組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以及重複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發育性障礙,1943年Leo Kanner醫師首次報導,近20多年來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自閉症患病率均出現上升趨勢,估計全球患病率在1%左右。

長期以來學者普遍認為多數自閉症患兒預後不良,成年後多不具備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能力,成為家庭和社會的沉重負擔。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和幹預可顯著改善自閉症患兒的不良預後。


歐陽醫生對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1、自閉症病因不明,大多數學者認為其發生是基因與環境的共同作用。有研究認為相關基因(SHANK3,FMR1、CHD8等)的突變有關,胎兒發育異常、腦損傷因素和不良撫養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

2、自閉症是可以治療的,通過積極的治療和幹預可以明顯改善患兒的社交、語言能力和智力水平。根據患兒的評估情況,選擇相應的幹預策略。低功能自閉症患兒(或伴有腦神經損傷的)建議在醫院進行綜合康復治療,高功能自閉症患兒可以去普通學校上學,同時在機構或者門診進行指導訓練。

3、低功能自閉症兒童經過綜合治療,是可以轉為高功能的,甚至正常上學,參加高考,進入社會工作。


自閉症的預後和以下因素有關:

1、發病原因:綜合症性自閉症和有明顯腦神經損傷的自閉症訓練效果相對較差。

2、語言能力:一般認為語言是社交的關鍵因素,4歲以前有功能性語言的,訓練效果較好。

3、家長的支持:家長是兒童幹預的關鍵一環,包括對治療的依從性,和家庭幹預的參與,家長積極支持,進步較快。

4、幹預開始時間:越早開始幹預預後越好。


相關焦點

  • 開學家長有多快樂?外國媽媽:老師讓買啥就買啥,只求孩子不在家
    外國媽媽:老師讓買啥就買啥,只求孩子不在家雖然教育模式不同,但是國外的學校和中國的學校一樣,老師會在開學前叮囑父母給孩子準備好開學用品。國外一位媽媽說老師讓給孩子買活頁夾和鉛筆等文具,但是卻有不少家長在網絡上吐槽老師的要求,還抱怨要花錢。
  • 「我想陪你長大,但拿啥養你」打工媽媽的自述,道出多少人的心酸
    「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賺再多的錢也彌補不了孩子的成長。」這是很多教育專家給到父母們的建議。但想法很美好,現實卻不盡如人意。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視頻,一位離家在外地打工媽媽好不容易迎來了一個假期,她回到家後,想要擁抱自己許久未見的孩子。
  • 開學第一天,媽媽比孩子還緊張……
    開學五年級,第一次分班也是第一次分別,孩子難免有點不安!昨天晚就準備好了今天要帶的書包文具盒,嘴上說不想上學,但真的開學了也還是挺積極的。就是成績不穩定,忽上忽下像過山車,搞的我血壓忽高忽低~作為老母親的我一路叮囑進校到公告欄首先找到自己所在的班級編號,然後找到自己的教室,別忘記跟老師問好……!對於五年級的孩子來說找教室不在話下,我似乎多慮啦。
  • 大學生不開學,學費都白交了,能不能退回來一部分?為什麼?
    從學校的角度考慮,我認為不會退回一部分。大家都知道現在大學生沒有開學,即使現在開學,本學期也不會很長。可是由於疫情所致,高校為了開學加大了投入,這些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同時雖然沒有開學,但是高校都進行線上教學,這樣也沒有耽誤孩子的課程。所以說學校不願意退回的。
  • 靖遠一中一位珍珠生媽媽的自述——讀朱生龍老師文章有感
    我不能正視貧窮,我羞於見人,害怕家裡來任何人,我的脾氣變得孤僻粗暴。      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單純幼稚的孩子。從進城後我發現老三也虛榮心增強,好和同學攀比吃穿,並且一天比一天變得蠻橫霸道。為吃早點她和我頂嘴,說我做的饃饃吃起再香可樣子不好看,拿在同學面前吃讓她沒面子;為要零花錢她大哭大鬧,抱怨我把她生在這個窮家裡,為不穿姐姐或親戚家孩子穿過的舊衣服她三天和我不說一句話。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後,媽媽、幼兒園老師、孩子的一天
    這幾天是開學季,大中小學校都很熱鬧,而最最熱鬧的當屬幼兒園了。父母們第一次和自己的孩子分開,孩子們第一次離開家,過上校園生活,這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那麼下面我們就看看這一天媽媽、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們都是怎麼過得吧?
  • 致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每一位老師!
    我越想越不放心了,總拿著手機翻看幼兒園的的遠程監控,妍妍吃飯比在家裡吃的多,而且全程都是自己吃(在家裡會讓媽媽餵),飯前背誦《憫農》,孩子們一邊吃,老師一邊講碗裡都是什麼蔬菜,吃了有什麼好處;睡覺的時候有點睡不著,想媽媽了,老師抱著她睡的;和小朋友做遊戲很開心。
  • 小男孩被通知開學要穿校服,媽媽給老師發孩子照片,老師:不用了
    小男孩被通知開學要穿校服,媽媽給老師發孩子照片,老師:不用了眾所周知,2020年這一場疫情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有很多學校至今都沒有開學,很多學生假期從去年寒假直接放到了今年暑假,念大學的很多大四都直接畢業了,不過隨著疫情的控制,有不少的學校也慢慢開學了,很多孩子也回歸到了校園。
  • 幼兒園小班,唯一不哭不鬧的那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9月初,幼兒園開學了。很多小寶寶們第一次離開家,踏入了學校生活。很多孩子們都無法適應,開學那天幼兒園無比熱鬧,上演了一幕幕史詩級的「災難片」。 但就在那一日,有一位新入學的孩子引起了老師們的關注。 這個孩子叫歡歡(化名),今年3歲。
  • 孩子開學了,媽媽剛鬆了口氣又抑鬱了,如何幫孩子順利適應新學期
    好不容易,兩個月的暑假終於過去了,媽媽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總算把「磨人精」都送回了學校,可以放鬆一下了。不過,還沒有高興多久,老母親又要抑鬱了:早上叫不起床,晚上做不完作業,嚷嚷著不想上學,面對沒上幾天課就開始厭學的孩子,媽媽們感到無比苦惱,儘管費盡了口舌,依然看不到一點效果。
  • 媽媽獨自帶孩子最害怕遇到的幾件事,全都是心酸與無奈
    相信每一個媽媽都能夠體會到一個人帶孩子的心酸還有無助。在生完孩子以後有婆婆幫忙帶還輕鬆一些,要是一個人帶孩子的話那可真的是苦不堪言啊。在生了孩子以後,自己的老公好像也成了擺設,除了忙自己的工作以外,抽點時間陪孩子玩耍,其他的事情都是漠不關心的。
  • 孩子,媽媽希望你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一位媽媽為他剛剛入學的孩子寫下了這樣一些文字——孩子,陪你去報名,看著你背著大大的書包,滿臉欣喜地跑進嶄新的校園,想到此後十多年間,你的大部分時光都將在校園中度過,作為家長,媽媽感到欣慰與期待,亦夾雜忐忑與不安。孩子,媽媽希望你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當一個心懷敬畏、不丟信仰的學生。
  • 幼兒園頻換老師,我質問園長,園長一番話讓我心酸落淚
    也認識了自己的兩位老師,寶寶和兩位老師相處的很好。孩子每天回來後興致勃勃的跟我講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我很高興,本以為孩子的幼兒園之路會一帆風順下去。可是不久,寶寶最喜歡的那位幼兒園老師結婚了,也就辭去了幼兒園的工作,隨老公去了外地。寶寶班級不得已就換了一位新老師。還好另一位老師沒有換。寶寶慢慢的也適應了這位新老師。
  • 8級琴童媽媽自述:為什麼孩子需要「熊貓鋼琴陪練」App
    8級琴童媽媽自述:為什麼孩子需要「熊貓鋼琴陪練」App   說起孩子練琴這件事,真可謂是一段心酸史。女兒希希6歲生日時,我將一架鋼琴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她。
  • 我給幼兒園園長打電話,問為何又換老師,園長一番話讓我心酸落淚
    也認識了自己的兩位老師,寶寶和兩位老師相處得很好。孩子每天回來後興致勃勃地跟我講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我很高興,本以為孩子的幼兒園之路會一帆風順下去。可是不久,寶寶最喜歡的那位幼兒園老師結婚了,也就辭去了幼兒園的工作,隨老公去了外地。寶寶班級不得已就換了一位新老師。還好另一位老師沒有換。寶寶慢慢地也適應了這位新老師。
  • 一位媽媽的自述:原來,最簡單的教育方法,就是給孩子「造夢」
    40歲:光榮榜上,我和兒子雙雙圓夢黃偉強老師很耐心,也很專業。在他的《引爆孩子學習力》裡,他為我制定了一份三千字的教育計劃。從自律,作業,親子溝通,習慣養成,衝刺學霸這五個方面,依照日程來給孩子定目標。
  • 兒子寫給媽媽的一封信《嚴厲的您,叛逆的我》,網友:心酸了
    兒子寫給媽媽的一封信《嚴厲的您,叛逆的我》,淚崩了 一次次延遲開學,老師的主播生涯繼續,家長陪讀的心酸史繼續上演,孩子依然是「瘋狂」的粉絲,執著而倔強。多地疫情「清零」,也有部分地方迎來開學,相信不久各地也會跟緊陸續開學。大家期待的「開學」很快就能實現了。
  • 心酸催淚,學校開學後學生未報導,老師在深山找到,抱頭痛哭
    近日,一段發生在雲南德宏深山裡一位老師抹淚擁抱學生的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背後的故事心酸、催淚德宏州隴川縣清平鄉中心小學複課開學後三年級學生小君(化名)一直未到校報到班主任段樹芹兩天內多次尋找終於在深山裡找到了被失常父親帶走的小君……老師:你怎麼不來學校?
  • 媽媽的自述:不喊孩子起床上學,卻成就了孩子的一生
    此次疫情,讓學生的寒假變得比暑期還長,現在錯峰開學在即,孩子好像失去了學習的動力,連作業都不想做了。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失去學習的動力,又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覺得寫作業已經不是他的事情?當你急忙慌地查看孩子今天的作業是什麼?當你拖著疲憊的身體,穩住內心的小火苗,給孩子檢查作業時,你知道孩子是怎麼想的嗎?你知道你給孩子傳達什麼信息嗎?
  • 一位媽媽的痛苦自述:我的控制欲,差點毀了孩子
    之前一位前來諮詢的媽媽,衣著得體,妝容精緻,是一家外企的中層管理人員。看著這位媽媽精明強幹的模樣,我猜測她的孩子應該活得很累。果不其然,這位媽媽沉默了一陣兒,將她的問題緩緩道來。半年前開始,孩子開始拒絕和她溝通,並且當著她的面兒,把飯菜倒掉叫外賣吃,她本來覺得,孩子的反常行為可能是因為頭一次上私立中學,不適應高強度的學習生活罷了,等他習慣以後就會恢復正常。但事與願違,沒過一個月,孩子因為在學校毆打同學,公然挑釁老師,半夜翻牆出去上網等等一連串惡劣的行為,被學校做了校內嚴重警告處分。這位媽媽接到班主任的電話,急忙放下手頭的工作驅車前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