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所有公立幼兒園都不準給孩子講任何小學階段的知識,這也是教育部明確規定的。
比如簡單的拼音,十以內加減法、識字等在所有公立幼兒園都是不允許的。
但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私立幼兒園就可以?培訓機構也可以呢?
公立幼兒園不讓教小學知識,至少會引起幾大問題。
第一:現在各學校一年級招生都會考試。
現在無論任何一個小學招生新生,都會有一個入學考試。學校的理由是,要根據成績分班,不然沒法分班。
既然要考試,肯定是考拼音,基本的加減法、識字等。
私立幼兒園的孩子一考都是100分,公立幼兒園家長當然坐不住了。假期都會送孩子到培訓機構趕快補課。
這不是明顯自我矛盾嗎?一邊不讓教,一邊還必須考試。這不是逼著讓家長把孩子送輔導班嗎?
目前培訓機構幼升小的班裡基本都是公立幼兒園的小朋友。很簡單,因為家長都怕孩子掉隊。
第二:各校一年級老師節奏都快,因為大部分孩子都學過一些小學知識。
目前一年級的小朋友,幾乎90%的孩子都參加過幼升小培訓,都學過相關的知識。
所以一年級老師儘管也是零起點教學,但教學速度明顯會快一些,拼音不到兩個月就全部講完了。
因為大部分孩子都學過,所以老師也感覺大家掌握的都不錯,對於學的比較差的孩子,只會認為,你怎麼那麼差呢?連這個都學不會?
時間長了,小孩子肯定會有心理陰影的。
第三:現在一年級教材很難,不學孩子真的會很吃力。
現在部編一年級教材識字量是非常大的,每天幾乎要認20個生字左右,很多字老師還要求必須會寫。
如果孩子零基礎,學起來真的會非常的吃力。
而且很多老師還會相應拔高要求,比如教材要求識字即可的,老師可能會要求孩子們要會寫。當然老師也說了,考試的時候有的出卷老師也會提高要求,讓孩子們寫。
期中考試,就有簡單的看圖寫話。零基礎的孩子可想而知,他們能不累嗎?
目前各教育部門也僅僅是要求公立幼兒園不教小學知識,但私立和培訓機構都是可以教的,這又引發了好多問題:
第一:增加了家長的教育成本。
目前公立幼兒園的孩子為了學點小學知識,不得不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有的甚至花費幾千元,全國的孩子的算下來,數量更是驚人,這些可都是家長額外增加的教育成本。
第二:增加了私立學校的利益。
周圍很多家長實際是很喜歡讓孩子上公立幼兒園的,但就是因為公立幼兒園啥也不學,所以不得不讓孩子上私立幼兒園。
我們也知道,現在私立幼兒園收費都是很高的。這樣一方面增加了家長的教育成本,一方面提高了私立幼兒園的利益。
到底是為誰好呢?
第三:引發了新的教育不公平。
幼兒園雖然不屬於義務教育,但都是祖國的孩子吧。我們對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標準不同呢?
這樣會不會引發新的教育不公平?有錢的孩子都上私立幼兒園,沒錢的只能上公立幼兒園?
時間長了,對孩子對家長會造成什麼影響?
第四:助長了家長的攀比心理。
本人來大家都上或者都不上就挺好。但現在不是。
很多家長也不主張孩子在幼兒園學那麼多知識,但別人都學了,自己能不著急嗎?
大家都會了老師進度自然也快,這些沒學的孩子自然會跟不上,家長能不攀比嗎?
實際公立幼兒園本來也沒什麼教學任務,適當給孩子們教點拼音、加減法有什麼不好呢?為什麼非得一刀切?一刀切也就算了,還不包括私立幼兒園?這不明顯在製造不平等嗎?
都是祖國的孩子,都需要健康的教育環境。公立幼兒園怕增加孩子負擔,私立幼兒園就不怕嗎?
希望國家對所有學校實行統一的標準,只要是祖國的孩子,都應該一視同仁。
各位家長,大家的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