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從外地旅遊回來,跟我們分享了一件令她氣憤的事情。
同事說,遊玩的那天,景區的人特別多。她抱著孩子,小心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突然聽見有一個孩子稚嫩的呼救聲:「媽媽!媽媽!快來幫幫我啊!」
同事抬頭一看,一個看起來不大的孩子,竟然爬到比她還高的大樹上。樹幹比較光滑,也不知道那個孩子是怎麼爬上去的,這會兒,下不來了,急得直叫媽媽。
同事的孩子不大,自己身上還背著重重的媽咪包。她也確實不敢放下自己的孩子,去勇救別人家的孩子,尤其在人擠人的場所。她觀察孩子還能堅持得住,就朝著孩子呼喊媽媽的方向,幫忙大喊:「這是誰家的孩子!爬到樹上下不來了!」
可是叫了很久,周圍的人都反應冷淡。孩子也不明確告知媽媽是誰,人在哪。同事心裡打著鼓,把網上那些新聞在腦子裡轉了一遍,正考慮要不要喊景區工作人員來幫忙或者報警。
剛剛一直冷眼旁觀的女性走了過來,一臉看不上同事這麼大一個人,還跟一個孩子似的大呼小叫的樣子。不耐煩地說:「喊什麼!這孩子出門不聽話,就是要長點教訓,摔下來更好呢!」
孩子叫了一聲:「媽媽。」
同事又氣又驚地說不上話來,只能尷尬地立在原地。
氣是因為那位媽媽的態度,沒句謝謝就算了,還一副同事「狗拿耗子多管閒事」的神態,實在鬱悶得同事想穿越回前幾分鐘,好好捂住自己呼叫的嘴。
驚是覺得:有這樣讓孩子「試錯」的麼?
我記得閨蜜在孩子出生後,對兩件事情特別上心:一件事她拖地的時候,堅決讓孩子坐在沙發上或者床上,不許亂跑;另一件事,就是坐在吃飯的寶寶椅上,一定不許站起來亂動。
我奇怪問她,這不是什麼大事啊。
她回答我說,孩子的事,無小事。
她在生孩子之前看過兩篇新聞報導,一個是講媽媽在拖地,孩子看見地上的水漬有趣,不停追著去玩,結果仰面摔倒,摔倒後腦勺,造成不可逆的後果。
還有一個就更嚇人了,是孩子在寶寶椅上玩,結果一不小心從上面摔下來,摔到了腦袋,導致媽媽後悔莫及。
所以閨蜜說,如果明知道有危險,卻不為孩子進行防範,怎麼算是負責的父母?
微博上,有父母失手沒有抱穩孩子,導致孩子從扶手電梯上摔下來的悲劇發生;
也有孩子反倒在遊泳池裡,媽媽在一旁玩手機毫無察覺,導致孩子窒息離世;
還有監護人不察,小小的孩子被老鼠啃食;
那一樁樁、一件件讓人心痛的背後,是父母悔不當初的痛哭和懺悔。
為什麼沒有小心?
為什麼不能回到過去?
無意導致的後悔況且如此,如果是父母故意而為之,想讓孩子長個教訓,發生了意外,父母的內心又該有多痛?
我是,如果你的身邊發生了這種事,你會怎麼做呢?遇見孩子調皮不聽話,你又有什麼好妙招,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