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的每一個謊言,孩子都會付出一個代價

2020-12-16 豆芽媽媽說

晚上好,各位寶媽!我是考拉媽媽~

不知道你有沒有說過下面這些話,或是經歷過這樣的場景:

場景一:

媽媽在吃話梅,孩子看見了,圍著媽媽也要吃。

「這個不能吃哦,特別辣。你敢吃嗎?」

「哦,那我不要了。」

場景二:

孩子哭鬧著不要你去上班,你說:「媽媽就出去一下,馬上就回來~」;「哎~你去看看廚房裡有什麼?」,然後趁孩子轉身之際趕快溜走。

場景三:

你讓孩子走快點,說口袋裡有棒棒糖,追上你就給TA,可TA快步追上你後,你很得意地告訴TA並沒有糖,只是想讓TA快點走……

是的,大概每個孩子都會任性哭鬧、沒完沒了

在很多大人看來,用恐怖的事來嚇唬,或者用好玩的好吃的來吸引,是最快捷的「擺脫孩子糾纏」的方式。

可是,親愛的們,你涉世未深的孩子,可不懂你什麼「善意的謊言」、不管你什麼「緩兵之計」。

TA的每一次需求被你「欺騙對待」,都是TA小小心靈的一次沉痛打擊。

你每次騙局的真相大白,都是TA對人際相處的一次參考借鑑。

總之:千萬不要騙孩子,因為你的每一個謊言,都會付出一個代價!

01

被騙大的孩子

一肚子委屈自己咽

騙孩子,孩子不再信任你,即使遭遇校園凌霸也不會告訴你

早上一到辦公室,就聽到同事鬱悶地吐槽,說自己的女兒在學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願和她說,昨天同學開玩笑把她鎖到廁所裡,她回家也不說,她都是從老師那裡或者女兒同學的媽媽嘴裡才有所聽聞。

這時,我想起了她以前經常洋洋得意地和我們說,她是如何成功地用「哄騙」的方式搞定孩子的。

「今天我閨女不想上幼兒園,我騙她幼兒園今天吃冰激凌,她就屁顛屁顛地去了。」

「小孩真的是好騙!今天我給閨女吃藥,她不肯吃,我告訴她吃了藥就會有翅膀,就可以像小鳥一樣飛,她信以為真,咕嚕咕嚕一口氣把藥全喝了。」

仔細回憶一下,這樣的事在她身上屢見不鮮。

由此,我也找到了她女兒對她什麼事都閉口不談的原因——當TA發現你總是騙TA時,TA又怎麼會把你當做可信任的人?

當孩子開始不信任你的那天,就是TA不再對你說心裡話的那天。

02

被騙的孩子不講理

只能「吼」或「打」

一旦孩子識破了你的「騙局」,TA會變得越來越「難騙」,也會越來越不服管!

我生平最不愛聽的一句話,就是「你真走運,你家小孩那麼乖。我怎麼怎麼倒黴啊?趕上了這麼一個!」

每次朋友或路人說出這句話時,我總會在心裡暗暗罵上一句:「放屁!不是我走運,是我會教!」

一次帶考拉去醫院打針,眼睜睜地看著前面排隊的媽媽對兒子說:「打針一點都不疼,只是在你胳臂上輕輕碰一下而已。」小孩高高興興的進去了。

1分鐘之後,孩子的慘叫整個樓都能聽見

打完針不是要留在醫院觀察半小時嗎?我們又坐在了一起。那個小男孩兒依然哭得跟上墳一樣。他的媽媽又對我說出了我最不愛聽的那一套:

她說:「真羨慕你,多省心啊!快跟我說說,為什麼你家也是男孩,你不用吼,他就能聽進去你說話?我們家這個,根本不講理,說什麼都對著幹,在家不是吼就是打,反正必須「硬來」!唉,我怎麼這麼操心啊。」

其實這位媽媽,就光憑你騙孩子打針這一件小事,我就明白了:

如果你的孩子不聽話,只能「硬來」。

不是TA不講理

而是每當TA乖乖相信你的道理時,結果都不是那麼回事

到頭來,還不如相信自己

03

孩子一旦學會騙人

第一個騙的就是你

我們總是用語言教TA誠實,

用行動教會TA說謊!

「叮叮叮……」家裡電話響了。

「你爸爸媽媽在家嗎?」

「噓,快告訴他,說爸爸媽媽不在家。」

掛了電話,孩子問「你們明明在家為什麼說不在家?」

「因為爸爸媽媽今天要出去有事,不想他們來我們家。」

爸爸媽媽起床晚了,送孩子上幼兒園遲到了,到了幼兒園和老師解釋:今天路上車出了點故障,所以到得晚了。

站在一旁的孩子就這樣聽著爸爸媽媽如此自然地和老師撒謊。

如果父母總是用謊言來解決問題,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處理自己遇到的各種事情。所以對不起,你的孩子成不了一個誠實的人。

不管是不是善意的哄騙,當孩子學會說謊,他騙的第一個人就是你,騙的最多的也是你!

說在最後的話:

「真誠」是一個長期被中國人忽視的品質。很多大人尚且做不到,更想不到把這個教給孩子。

看看我們身邊的人,多少人每天庸庸碌碌,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走心」。多少人害怕與人坦誠相見,不是隱忍就是傷害。

不要以為世界複雜,活下去就必須欺騙。看看那些我們因為不真誠而付出的代價,你還忍心讓孩子活在謊言中嗎?

相關焦點

  • 五角大樓幾次改口,零傷亡謊言不攻自破,64名美軍為此付出代價
    可以說美軍每回應一次,美國就被打臉一次,美軍說的零傷亡謊言也就不攻自破,也許美軍後續還會公布更多實際傷亡,我們也早已習以為常。美軍公布64人傷亡後,伊朗方面迅速做出回應,認為美軍公布的64人傷亡人數極有可能是64人死亡人數。至於美軍為什麼要隱瞞此次傷亡人數,不少專家認為有兩個原因。
  • 「不就生個孩子嘛,矯情什麼」,一個月後,丈夫為這句話付出代價
    但是,很多男人就是理解不了,在他們看來,女人生孩子這件事,簡直跟母雞下蛋一個道理,簡單得很。 粉絲小燕的老公就是這麼想的。 今年小燕給婆家生了一個大胖小子。然而,孩子的降生帶來的並非是喜悅。 生產的時候,婆婆專橫,聽說順產對孩子好,所以堅持兒媳順產。
  • 每一個「謊話精」孩子的背後,大多都有隻手遮天的父母
    自己是位全職媽媽,孩子今年上六年級了,每天圍著孩子轉,一年好幾萬補習費送孩子去補習,孩子成績也不差,但就是唯獨有一個嚴重的毛病。不寫作業還特別愛撒謊!每次遇到作業,孩子都會騙家人已經寫完了,各種藉口,各種假話,可謂「信手拈來」,令人「真假難辨」。整整6年,她和孩子鬥智鬥勇,但總是都被耍得團團轉。
  • 孩子的謊言,是父母教育上的一面「照妖鏡」
    每次遇到作業,孩子都會騙家人已經寫完了,各種藉口,各種假話,可謂「信手拈來」,令人「真假難辨」。>12歲左右,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說過謊。一個撒謊成癮的孩子,往往不是因為本身喜歡撒謊,而是因為平時的經驗告訴她:說真話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 溺愛孩子的父母,都要付出代價
    01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一個熊孩子拿水往親戚的鋼琴鍵上倒,孩子爹媽以「哎呀,小孩子不懂事」推脫,還說「好心幫忙洗琴」。親戚不好發火,於是笑眯眯誇熊孩子幹得好——後來熊孩子再接再厲,在商場用可樂「洗」了一架60多萬的進口鋼琴,被索賠19.8萬折舊費。
  • 《米莉森特姑媽》:一個孩子的優秀作文竟然是從撒謊開始的
    媽媽說,「米莉森特姑媽是做什麼工作的?我怎麼從來沒見過她?」奶奶聽了之後,驚叫著說,「太刺激了,我一直盼望著能有個女兒,自從你們的爺爺去世後,我就很孤獨,現在可有樂子了!」 在家人的討論和啟發以及追問下,他的《米莉森特姑媽》逐漸浮出了水面,變成一個似乎真實的存在。
  • 每一個自律的孩子背後,都站著堅定付出的父母,別指望孩子頓悟了
    有一個孩子深度厭學,四年級的時候,每次聽寫生字他都會錯一半以上。第一遍結束,讓他自己寫幾遍錯了的,第二遍再聽寫,上次寫錯的裡面,還有80%寫錯。再複習,還錯80%。這時,有人給她出主意,說找個心理醫生開導開導孩子,大概孩子就能學習了。這位媽媽居然就信了。結果呢,可想而知。每一個自律的孩子背後,站著的都是堅定付出的父母,是他們日復一日的堅持,才造就出了孩子的優秀。
  • 現實的世界充滿了謊言,為何家長卻反對孩子說謊
    現在每次梁女士看到孩子被父親體罰心理又難過又可氣。眼看這麼下去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最後梁女士找到了我,問我是否有辦法根治這個問題。但我表示既然要根治就必須得從根源著手,家長總看到了孩子說謊,但是仔細想想難道大人的世界裡就沒人說謊了嗎?似乎謊言更多才對吧!說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由謊言堆砌的世界也一點不為過。
  • 孩子三個叛逆期,你的「鎮壓」讓孩子付出一生的代價
    我喜歡用最貼近實際生活的語言來表達:通常我們說的叛逆期,就是孩子不聽話、自作主張的時期。這樣說,是不是就好理解了?這樣的理解,是不是讓你聽起來感到更加深刻?  那每個孩子的叛逆期都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其實,「叛逆期」首先源自孩子一系列的表現,給爸媽帶來的困惑,從而引發了焦慮、失望和無奈的情緒,最後爸媽們對此下了一個定義:「叛逆期」。也就是說「叛逆期」是以爸媽為中心下的定義,而不是孩子。  當我們定義「叛逆期」的時候,我們都潛意識地下了另一個判斷:「孩子的這些表現是不合理的」。
  • 心理測試:三個小橘子,哪一個最好吃?測你的愛情付出了什麼代價
    心理測試:三個小橘子,哪一個最好吃?測你的愛情付出了什麼代價 得到與失去,這是人生的一個主題,是一種特別精心的存在,大家得到一樣東西,也許就會失去一樣東西,這就是有得,就有失,是一個人必須要承受的,為了愛情,你付出了什麼代價呢?在愛情之中你會犧牲什麼呢?
  • 都說謊言不可饒恕,看一個父親如何用愛的謊言成就孩子的美麗人生
    但是因為圭多的聰明頭腦,被一個喜歡猜謎語的醫生先生喜歡。圭多精心策劃了與他的公主多拉的多次約會,並巧妙地用一個又一個小把戲讓她對自己好感漸增。最終,用真誠的告白徹底俘獲了公主的芳心。後來圭多才知道,公主出身於一個沒落貴族,不得不和一個她不喜歡的官員訂婚。
  • 說說子女的教育(23)~說謊的代價
    若說謊言這東西,誰也保不齊一輩子不講。就好比即使我過去一直自詡自己是個不會說謊的人,至多不講實話,但絕不會拿假話來糊弄。可回想起來,無論是自己年少時期,還是成年後,總也還是說過這樣或者那樣的謊話。畢竟某些情況下,為一兩句真話要付出的代價,似乎還是太大了些,反而講兩句不符合事實的話,代價可能真的要低一些。
  • 違背自然規律,99%都會付出成長的代價
    經常聽周圍的人說起神童這個詞語,那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天賦之高,學習之厲害,讓人不可思議。而今年北京大學招收的最小考生僅15歲,這本該是一個初三學生的年齡,卻已經被國內最頂級的北京大學錄取,說明這個學生有可能出現了跳級的情況。那麼這些神童跳級真的好嗎?有網友指出:違背了自然規律,99%都會付出成長的代價。
  • 一生都在說謊,為自己的謊言編造下一個謊言,可憐可悲也可恨
    雖然姦夫是警察,但是為什麼不想別的辦法揭發他們,難道真的一個辦法也沒有,只能選擇沉默嗎?為什麼我覺得恐怖?這就是懦弱與沉默的代價,反正他的心是盲的,反正他一直假裝是盲人,有沒有眼睛已經不重要了。另外,這幕在男主家裡的戲中,惡毒婦女也真的是用盡千奇百怪的方式試探男主,戴著鬼面具企圖嚇男主那一幕,我在電影院差點嚇得喊出聲,所以男主的心理素質真的是鐵做的嗎。本以為在計程車夫婦的幫忙下,劇情會有所翻轉,壞人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 孩子哭鬧不睡,寶媽用一招娃就乖乖睡著,卻不知付出代價也很大
    直到有一天,堂妹無意間發現孩子明明很瞌睡,卻哭鬧著不聽話時,她訓斥了孩子一頓,這個動作之後兩分鐘不到娃竟然睡著了。表妹就感覺自己找到了「哄睡秘籍」,那之後只要娃睡前哭鬧,她都會這樣做,並且效果還不錯。聽表妹採取這樣不理智的方法哄孩子入睡,我趕緊制止。
  • 一個小謊,引發的一場滅門案——職場中的謊言思考
    敢信的是學生家長,平時孩子學習咋樣,你沒點數嗎?他說考上清華了,你就殺牛?一個又一個的謊言,讓他編造的生活看起來越發真實,他幾乎騙過了所有人——但謊言就是肥皂泡,吹的再大也有破碎的時候,而謊言的揭穿也伴隨著殺戮。
  • 再說家教——錯愛孩子,就要付出代價
    比如在小學階段的學校教育中,三年級之前開設的英語課程,不允許教授字母和單詞,只能教孩子口語,就是因為考慮到孩子會把英語字母和漢語拼音混淆。而焦慮的父母們,因為看到孩子上了一天補習班就學會了幾個拼音或單詞、會寫自己名字了,就暗自高興以為自己找到了負責任的老師和優質的教育,其實不過是一個完完整整的笑話。
  • 可以給孩子一個教訓,但付出的代價不要太大。
    她抱著孩子,小心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突然聽見有一個孩子稚嫩的呼救聲:「媽媽!媽媽!快來幫幫我啊!」同事抬頭一看,一個看起來不大的孩子,竟然爬到比她還高的大樹上。樹幹比較光滑,也不知道那個孩子是怎麼爬上去的,這會兒,下不來了,急得直叫媽媽。
  • 假如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謊言,仍要做一個清醒者
    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謊言,要不要做一個清醒者02:21來自LearningYard學苑如果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謊言,我們要不要做一個清醒者?清醒是一種選擇原始人能夠在雷電後主動去嘗試燒焦的動物,從而發現熟食和火的妙用,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日子,萬戶為了追求地球之外的風景,而敢於將現在人類未來探求宇宙的奧秘,而不斷的去研發飛行器,去了解地球之外的東西,劉慈欣的小說裡,排險者降臨地球,可告訴科學家們,能夠告訴他們宇宙的奧秘,但是代價卻是死死亡
  • 看哪|Behold:孩子三個叛逆期,你的「鎮壓」讓孩子付出一生的代價
    我喜歡用最貼近實際生活的語言來表達:通常我們說的叛逆期,就是孩子不聽話、自作主張的時期。這樣說,是不是就好理解了?這樣的理解,是不是讓你聽起來感到更加深刻? 那每個孩子的叛逆期都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