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語傷人六月寒」,這3種話最損口德,切莫亂講

2020-12-11 千面略懂居士

對佛門有點了解的人應該都聽過一句比較有名的歇語: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業力分為身、口、意三業,即人的行為,語言和念頭。這三個業力與我們的命運有很大的聯繫,而在三業排在首位的就是口業。口業是門修行,是積德、積福的根基。

英國詩人本瓊森曾說:「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一個人的嘴,也暴露著一個人的修養」。

東西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講。要想自己的福報越深,就要多積口德,這三種話最損口德,切莫亂講!

01別人的壞話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傷害別人的話,也是傷害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而說這樣的話,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福報。

宗薩仁波切也說過:

憤怒、怨恨等於自殘,沒有人會燒一鍋水來燙自己。可是心懷恨意,抱怨,嗔怒,就是煮一鍋水在心底,自灼自傷,本質上就是在傷害你自己。

因為你嫉妒或怨恨對方,而說傷害別人的話,這樣的行為就是沒有口德的表現。沒有口德的人,一般不會有什麼大出息。

一個真正能成大事的人,都在忙著完善自己,不斷學習、工作,讓自己更充實,更優秀。

沒有時間和精力說別人的閒話、壞話,更何況這樣的人也不屑於做這樣的事。

人本就討厭無事生非,常常傳播負能量的人。而有些時候因為自己的不注意,讓自己變成了人們討厭的模樣。

所以我們在說話的時候要注意言辭,避免一些輕蔑粗魯的語言,既使人感到侮辱,又讓人們與你疏遠,得不償失。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信息、情感、思想的中介,而惡意的語言帶來的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對人際關係的破壞。

02違背因果的話

南懷瑾老師曾說過:

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因果,不怨恨他人,也不羨慕他人。我們的一個念頭,當時可能覺得無形,別人也看不見、摸不著,但這個念頭有一種莫名的力量,改變我們的言行舉止。一個念頭積累久了,就會展現在言語中,甚至在行為上。

說話做人要謹言慎行,這樣說出去的話,才有價值,受到別人的尊重。口業清淨了,自身的氣質也就慢慢流露出來了。

對待任何人都要有體貼慈悲的胸襟,讓對方感受到溫暖,而不是惡語相待。弱者才會抱怨身邊的一切,只有強者才會從點點滴滴來要求自己。

在人世間不過是一場遊戲,何必計較那些得失,恩怨。只有謙卑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並不斷完善,才能讓自己在這場遊戲中贏得勝利。

人一生的吉兇禍福,與自己的言語造作緊密相連,種善因得善報,種惡因造惡果。禍從口出,會折損福報,因果不饒人。

03自吹自擂的話

古人云:「滿招損謙受益「,自吹自擂就會掩蓋別人的優點,心中只有自己的人,在別人眼中就是愚昧的,不認可的。

得意的時候,不要忘形,傲慢的人是不會進步的。無論我們自身的能力如何,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做了多大貢獻,都不是自己去判定的,而是由別人去認定的。

你的好不用你說,別人也看在眼裡,你說了反而讓別人反感。

做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氣。失落時鼓勵自己是骨氣,得意時吹鼓自己是高調。正如曾國藩在家書中所說的:「天地間唯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

如果一個人總是目中無人,沒有敬畏心,驕傲自滿過頭,那麼禍端自然而然會找上門來。

情商高的人,他們不會自誇,炫耀。話不能太絕,做人不要太滿,低調點總是好的。有能力並且謙虛的人,他們的事業會平步青雲,人生也在不斷前進。

《欲望山莊》裡面有這樣一句話:「柔軟的舌頭,可以挑斷人的筋骨,語言有時候比暴力更傷人」。

尤其是當今這個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接收到的訊息越來越多,在轉發或者轉述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斟酌。

跟別人說話時多思量,說話留口德,帶給別人溫暖的同時,留下的是自己的修養。

說話是我們內心修養的體現,在生活中,我們都要謹言慎語,不說惡意詆毀別人的話、不說本末倒置的話、不說自我炫耀的話。

如此才能避免禍端,福報就會不請自來!(作者:千面略懂居士)

相關焦點

  • 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今天見到這句俗語,感悟挺多,也有啟迪,書寫出來,與君共享,但願俗語彙給你帶來的是消除酷熱的涼涼清風。好話,惡語,都是語言,我們得弄清楚啥是好話,啥是惡語。人際交往,待人處事中,語言的確很重要,要不咋會有「禍從口出」之俗語。弄清楚弄明白好話與惡語,簡單,別整得那麼複雜。
  • 生活中這2種話,不要亂說,小心因果報應
    古諺語講:「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一門藝術,說話是人的能力,不說話是人的智慧。會說話是修養,少說話是教養。在佛門中亦有「止語」二字,佛門修行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止語。所謂,口為禍福之門,懂得謹言慎行,才是智慧之舉。中華傳統文化講:「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的品性,說話看似簡單,實則意味非凡,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就能影響一個人的吉兇禍福。在《無量壽經》中也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在佛教中,有關善護口業講的非常多。
  •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勿吝嗇你的讚美之言
    《增廣賢文》一句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中學讀書的時候,即常為寫作素材,工作多年後對此的感悟愈發深刻,與大家分享下。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大意:一句好聽的話語,即使在寒冬時節,也能讓聽者倍感溫暖,反之,逆耳之言使人在酷夏六月感覺寒冷。
  • 99歲老僧的忠告: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
    身有三種惡:殺、盜、淫;口有四種惡: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有三惡:貪、瞋、痴。為什麼口有四惡?因為造業最重的就是口業。老僧的忠告:不管你是否信佛,這四種話都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只要你能護住口業,不亂說話,就能事事逢兇化吉。
  • 少說這3種話,多積「口德」,多點福氣
    古語有云:言多必失,禍從口出;人生喪家亡身,言語佔了八分;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所以說,言語主要決定著人生的福禍,我們要儘量少說話,有些話還不能說。嘴巴有兩個功能,一個是吃飯,一個是說話交流。飯不能吃太飽,暴飲暴食傷身體,吃到七分飽便好;話也是如此,不可多言,見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好好說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這世間奇葩人不少,自以為是的人也挺多。這種人有個明顯的特點——說起話來往往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且一張口就帶著火藥味,大有見誰都不順眼的勢頭,天底下就ta能耐,看誰都不順眼,誰也不如ta見多識廣、有水平有能耐。
  • 20條名言警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1.小不忍,則亂大謀。    2.小人之過也必文。   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1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1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
  • 佛教:禍從口出,這3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如果一個人嘴巴一直講不好的話,說人是非,以及一些詛咒的話,在佛教中成這樣的行為為「口業」。這樣子非常折損福報,而且因果嚴重。容易犯口業的人,命運都不怎麼好。所以說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為什麼嘴巴能損福報呢!福報是因緣和合的,是一種能量場的體現。比如,你去做義工,是掃地能給自己帶來福報,還是做飯能給自己帶來福報,其實都不是,是心念帶給自己的福報。
  • 佛學:這3件事情最損福報,千萬不要做,會有報應!
    就好比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任何事物都可以稱為因,任何的因也能夠成為果,這兩者並不是絕對的。種瓜得瓜,瓜又產生種子,種子種下去,就又變成了瓜。但這並不是絕對的,種下去的瓜,也不一定能夠結出果實,因為它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不細心呵護,根莖就會腐爛。這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和我們要承擔的結果,沒有無緣無故的因,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果,一切在冥冥之中早就已經註定了。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作家劉震雲曾經說過,如果不能好好說話,傷害的都是你身邊最親近的人,也是最愛你的人。一個人再善良,如果不能好好說話,別人就無法感知善良,反而敬而遠之,長此以往自然會被孤立,終致成為孤家寡人。所以寫作此話題適合從危害、後果、弊端的角度來發人深省、以儆效尤。
  •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四種「口業」,最損自己的福報
    佛家講「身口意」三業,我們最容易造的是口業,一個人說話的態度,是不是說的是真話,會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和內心的美醜善惡;同樣的話,有的人說的婉轉動聽,有的人,說出來就會得罪人,一個「口業」重的人,最容易損耗自己的福報。
  • 口德決定命運,聰明人絕不說這10種話
    古人說: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修煉口德,就是修煉自己的氣場,一身正氣才能好運多多。口德好才能運勢好,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多些成就。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這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修養。戒掉下面這十種糟糕的說話方式,有了這樣的修養,你就能化腐朽為神奇,風生水起好運來。01戒多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 擁有好的口德為什麼如此重要!
    往往這類情況分析的結果也是出乎人們的意料:由於他們不注意口德,本身就在消耗自己身上有限的福報,接著再把負能量傳遞給被接收的人,強制對方聽自己發洩,嘴上不積德隨意傷害別人,最終結果就是害了別人同時也傷害到自己。口德是和福源、福報相連的。
  • 平常理:口德好福運好
    口徳,便是說話的道德。人世間的快樂、富貴、健康、長壽等等福源皆有德、善而生。口德則是積德的最佳方式,管好自己的嘴巴就是一種修行!嘴上不積徳,最終是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古人曰:「惡語傷人心、良言利於行」,不注重口德,出口傷人;不注重他人自尊,說話太直;不顧及別人感受,說話粗魯;不顧及別人心情,說不該說的話!
  • 口德決定運勢,聰明人不說這10種話
    古人說: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修煉口德,就是修煉自己的氣場,一身正氣才能好運多多。口德好才能運勢好,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多些成就。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這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修養。戒掉下面這十種糟糕的說話方式,有了這樣的修養,你就能化腐朽為神奇,風生水起好運來。01戒多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 口德好,運氣好!
    口德好口德就是說話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傷人,說好話運氣好戲謔切勿中人心病便是這個道理還有一說就是心地再好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一個人若有一顆豆腐心卻長著一張刀子嘴也往往會惡語傷人六月寒開口譏誚人不惟喪身,足亦喪德修煉口德,就修煉自己的氣場
  • 如果你真的信佛,這3種話請勿去說,因果不饒人!
    因為「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災禍最簡單,最直白的來源之一,其實就是因為「口無遮攔」而導致。在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成敗其實也跟自己的嘴密不可分。所以古人時常說「三思而行。」為何呢?因為不能三思而行,往往就容易惹出麻煩,引來災禍。所以,如果你真信佛,這3種話就不要說,會折損福報的!
  • 佛教:這十種話不要亂說,因果報應太大!
    佛教認為,世間的因果報應,是真實不虛的,我們種下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在佛教的十大戒律當中,有四條戒律都是用來約束我們這張嘴的,因為我們的嘴,總是不斷的造業,我們每說過的一句話,都是一個因果報應。這10種話不要亂說了,因為每一句話都會帶來一個結果,說這10種話,損福最嚴重,而且還容易招來更大的災禍。第一、經常喜歡說髒話罵人,這種人容易痰多口臭,還會埋下種種禍根。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旅遊業,需要好好說話
    這下更捅了馬蜂窩了,領導直接暴跳如雷,揚言回去就向旅遊局投訴。眼看事情要失控,老總專門為解決這件事,開了公司會議,商量怎樣妥善處理投訴。首先領導對銷售進行了批評,開始銷售很不服氣,也很氣憤,本來花錢少,還高要求,誰能辦得到?!
  • 佛教:這4種話,千萬要少說,因果報應很大!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多必有失。一個人若守不住自己的嘴,也必然守不住人生的福氣。佛教說人的業力分為三種,即身業、意業和口業。要想人生吉祥,就要懂得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一個人業力不清淨,人生就難以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