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四種「口業」,最損自己的福報

2020-12-22 你的身邊有我

佛家講「身口意」三業,我們最容易造的是口業,一個人說話的態度,是不是說的是真話,會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和內心的美醜善惡;同樣的話,有的人說的婉轉動聽,有的人,說出來就會得罪人,一個「口業」重的人,最容易損耗自己的福報。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有口德的人一定會注意自己說話的影響;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話可以殺人,一句話也可以救人。我們每個人都願意聽好聽的話,卻往往用語言暴力傷害了別人。

最損自己的福報的「口業「是以下四個,每一個人都要懺悔改過,如果不好好說話,就會為自己帶來煩惱,甚至災難。

一、惡口:說話不注重態度,出言輕狂,甚至會給別人帶來傷害。

每個人都要學會好好說話,注重自己的態度,才不會引起別人的反感。一個人說話柔聲細語,婉轉動聽,良言溫語,總是會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如果說話惡言惡語,尖酸刻薄,甚至口吐汙言穢語,一定會給別人帶來傷害。

有一句話說:態度決定一切。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本來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往往因為惡劣的態度,而把問題推向極端,我們反感別人,出言粗魯,惡聲惡氣,甚至滿口汙言穢語,語言暴力帶給別人傷害的同時,也一定會為自己帶來煩惱。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微笑的面容,婉轉的話語,禮貌的態度,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無論發生了什麼事,都要好好說話,才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對別人惡言惡語,口出狂言,甚至威脅,羞辱謾罵,傷害了別人的同時,也損耗了自己的福報,甚至因此遭到別人的侮辱打擊,給自己帶來災難。

二、妄語:假話,空話,欺騙人的話,為了自己的私利,胡說八道,哄騙別人。

有一句話說:出來混,有些事總是要還的,你騙了誰,總有一天會被別人連本帶利的討回去,因為紙包不住火,假的永遠不是真的,不是你的東西,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

一個人經常說假話,欺騙別人,騙取別人的信任和利益,時間久了,你在別人的心中早就判了死刑,人人都躲著你,防著你,孤立你,沒有人願意和你交往;你失去的是道德和誠信,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福報。

有些人為了譁眾取寵,往往空話假話套話一大堆,卻沒有一句實話,有的人信以為真,到最後卻發現吃虧上當了,你不但失去了別人的信任,或許還會受到別人的懲罰和羞辱。

三、兩舌:無事生非,無中生有,挑撥離間,造謠生事,給別人製造矛盾和是非。

世間最可惡的是無中生有,造謠誹謗,挑撥離間,給別人的生活製造矛盾,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這樣的人,事情一旦敗露,就要承擔自己的惡果。

生活中,有一種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比自己優秀,產生了羨慕嫉妒恨,就會在背後造謠生事,說別人的壞話,破壞別人的名聲,給別人帶來痛苦和煩惱,而自己在一邊幸災樂禍,甚至落井下石,這樣的人不講道德,最損自己的福報。

愛挑撥是非的人,就是所謂的長舌婦,東家長西家短,誰家的事也摻和,人家的感情也插一腿,誰好誰壞,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在婆婆面前說媳婦的壞話,在媳婦面前說婆婆不好,這樣的人不安好心,總有一天會遭報應受懲罰。

四、綺語:淫詞豔語,風流淫蕩的話。

有的人沒有節操,說話口無遮攔,經常說一些不雅的話,下流的話,引人發笑,引人遐想,這樣的人內心齷齪,做人下流,福報再好,也被自己的下流的話語損耗掉了。

生活中有一種人,不知羞恥,愛說一些黃色笑話,下流的話,露骨的話,引人發笑,給別人傳授無釐頭的性經驗,引人遐想,這樣的人三觀不正,下流種子。

愛講下流話的人,不注重自己的人品,不經意間就會流露出「汙言穢語」,戴著一副猥瑣的面具;不分場合,不分年齡,甚至對一些未成年人說那些引誘的話,色情的話。這樣的人,一定會為自己的下流付出代價,也許會遭報應。有一句話說:「淫人妻女者,妻女必為人所淫」,心術不正,必遭報應,遠在兒孫近在身。

每個人都要好好說話,不造以上四個口業,懺悔自己的過錯,才會留住自己的福報。

相關焦點

  • 佛教:禍從口出,這3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古語云:「口為禍福之門,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古聖先賢無不教人「謹言慎行」。這個時代,一般人心浮氣躁,容易衝動,有時言語稍不不慎,就會得罪他人,惹來一身麻煩,所以我們的言談要特別小心,要特別謹慎。古人講的,言由心生。
  • 這三件損陰德的事,正在消耗你的福報!
    下面這些最損陰德的事,奉勸不要去做!一、殺生:在所有的罪業之中,殺業最重;佛教講究六道輪迴,今生因決定來生果,如果我們今生造殺業,種惡根,來生六道輪迴,這些苦難自己會同樣承受!去傷害流浪貓狗的,特別是吃狗肉的,雖然這是你的權利,但要知道一切眾生皆為有情,我們今日殺害它們,來日必因緣果報。殺生結怨氣、結惡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當然,不可能人人都做素食者,但我們要愛養世間眾生,發慈悲心,為自己廣積陰德。二、妄語:妄語又叫「造口業」,口業也有果報。說話尖酸刻薄之人,福報必然從嘴上漏掉。
  • 善護口業,許多福報都是通過嘴巴給損了
    一般人不會犯身業,殺盜淫不會犯,但是最容易犯的卻是口業。一個人是否富貴,也要看他的口業如何。  所以口業很重要,許多福報都是通過嘴巴給損了。有的人說,我什麼壞事都沒有做啊。要知道,這個口業不好,損福報是很厲害的。  言由心生,如果口一直講不好的話,說別人是非,以及說一些詛咒的話,這樣子損福報很快。不僅是說是非,哪怕說我們長輩的不好的話,這也是損福報。
  • 最損自己福報的四個「口業」,有一個,也要懺悔改過
    佛家講「身口意」三業,人們造「口業」最容易,隨口一說,就有可能造了「口業」。造了「口業」,為別人帶來了痛苦,也消耗了自己的福報。「口業」有四個:妄語,綺語,惡口和兩舌。「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句話可以殺人,一句話也可以救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惡語傷人六月寒」,這3種話最損口德,切莫亂講
    業力分為身、口、意三業,即人的行為,語言和念頭。這三個業力與我們的命運有很大的聯繫,而在三業排在首位的就是口業。口業是門修行,是積德、積福的根基。英國詩人本瓊森曾說:「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一個人的嘴,也暴露著一個人的修養」。東西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講。
  • 修行要避免造口業,若能守住口業,則成佛一半!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呢?我們常常都會無意中聽到很多人在罵人在打誑語,其實這就是造口業的表現,就看這個口業造得輕與重罷了!口業有兩種,一種是搬弄是非,一種是製造是非,這都是口舌的惡業。口業,就是從口裡說出來的話所造成的的不良後果!佛家講因緣,口業造成的後果,有現行的也有遲後的,在今生的某個時段,客觀條件的成熟,業種下的種子就會發芽顯現出來。
  • 佛學:這3件事情最損福報,千萬不要做,會有報應!
    正所謂「天作孽,尤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因果的報應是人力所不能夠勉強的,上天也不能改變,因為它是自己種下地,種下的因必須要自己承擔其果。人可以不怕鬼神,也可以不懼生死,不怕諸佛菩薩,就是不能不怕因果業報,不畏因果。我們不僅不要去犯下惡業,還要不斷地為自己積攢福報,這3件事情最損福報,千萬不要去做,會有報應的!
  • 禍從口出,這4種話,千萬不要說!
    只有口業最容易造,有意無意的就在那造業了,所以佛在《無量壽經》中把口業放在第一位,「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因為口業太容易犯了。口業分為四種: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現在大家都在造口業,習以為常,如果你不造口業的話,反而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很奇怪,很呆板,這確實是社會的悲哀。佛說經常說這四種話的人,非常損害福報,大家要特別注意!
  • 如果你正在學佛,老和尚教誨這三句話千萬別說,因果很嚴重
    海清法師聞言,先念了一句佛號,緊接著便說:「要想逢兇化吉,免招禍患很簡單,只要不亂說話,守住口業,福氣自然來到,禍患自然避退」。這人顯然有些吃驚,旋即又懷疑道:「只護住口業就可以了嗎?是不是有些過於簡單」?老和尚當即就是笑了:「要想護住口業,絕非易事。
  • 佛說,這四件事最損福報,別再做了!
    但不管怎樣,這就是現實的生活,縱然有風雨,但也能收穫內心的幸福。福從哪裡來?自己修行而來。佛說,常做這四件事最損福報,別再做了!一、不孝順父母佛說,世間最大的善為孝順,世間最大的惡為不孝。這個世界上若沒有佛,去孝順父母,父母就是佛。這充分說明了孝順父母的重要性。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
  • 經常說這四種話,因果報應很重,最好不要說了
    我們此時的遭遇,是我們過去行為來帶的結果,如果你過去經常說這四種話,此時就會諸事不順。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白說的一句話,我們說過的話,都會成為一個善惡之因。如果經常說這四種話,很容易招來災禍,要想自己越活福報越大,一定要學會清淨自己的口業,不要說造下惡業嚴重的話,就可以減少災禍的發生。
  • 佛教:想要命好福報深,這四種話要少說!
    佛教:想要命好福報深,這四種話要少說!導讀:想要命好福報深,這四種話要少說!學佛之人非常重視因果業力,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因果業力三世循環,終有一天會應驗到自己身上。想要學佛,就一定要持戒修行,這是為自己積福報、攢功德的保障。而那些自損福報的行為,破戒的行為,往往容易將之前積累的福報與功德都消散,最終淪回到苦楚的境地。佛門中的五大戒律之首就是「不妄語」。不妄語的意思是指,不說惡語,不指責他人,不說騙人的話。想要福報深,一定要管往自己的「口業」。這麼說吧,「口業」稱得上是一個人的「風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的命運。
  • 99歲老僧的忠告: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
    在沒有遇到老僧之前,我也相信因果,我也知道殺生、偷盜、邪淫,會損耗福報,影響運勢,但我卻不知道,對命運影響最大的,竟然是說話。老僧對我說,「人造十惡會招來惡果。」身有三種惡:殺、盜、淫;口有四種惡: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有三惡:貪、瞋、痴。為什麼口有四惡?因為造業最重的就是口業。
  • 佛說:「因果不空」,這4件事,折損福報,你有做過嗎?
    做人不要缺德,缺德最後都是缺了自己的德,傷害別人,最終害了自己,損的是自己的福。「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做好事利益他人,其實是在為自己積德修福;做壞事傷害他人,其實最終都是害了自己。人生有因果、命運有輪迴,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真正能庇佑自己的不是你所崇信的神靈,而是自己的善業。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吉人自有天相。
  • 佛教:最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個?
    生活中這十件事是最損福報的,無論你過去積累的再多的陰德,一但去做這十件事,福報就會被消耗殆盡,看看你有沒有做過?第一件事,不信因果。佛法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間的因果是真實存在的,相信因果就會常思善業,不信因果之人,就不會用因果報應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就會造下種種不善之業,因緣相遇時,就會形成惡果。第二件事,廣結惡緣。
  • 口業會影響自己的命運,管好自己的嘴!
    一個人的命運會呈現在咽喉上,甚至福報大小,在三惡道還是在三善道,咽喉可以作為一個標誌。身、口、意三種業,口業最容易造,人的墮落很多就來自於口業。住在寺院裡,吃著三寶的飯,聽著師父的教導,但是講出來的都是自己的東西,講這個是,談那個非。
  • 病從口入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病從口入,疾病多是由飲食不慎而引起傳染。又作「病由口入」。出自:晉 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近義詞有:病由口入,病從口入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分句、賓語、定語;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生。
  • 佛教:佛說,學佛之人不要做這三件事情,會折損福報!
    佛說,學佛之人不要做這三件事情,會折損福報!第一件事:善護口業對於學佛之人而言,有很多的惡因、惡業,往往都是沒有管好自己的「口業」。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說話,正是因為發生的頻率太高,而話語又是內心思想最真實的體現。一個不注意,「禍從口出」,也就招致了惡果。
  • 佛說:凡事有因必有果,這三件事不要做,否則自損福報,苦果連連
    凡事既然發生了,就會有它發生的理由、有它發生的果報,該發生的早晚都會發生,不該發生的也不會到來,正如佛說:凡事有因必有果,這三件事不要做,否則自損福報,苦果連連。02不孝順父母佛家常說,父母便是一個人在世間的第一福田,誠心恭敬父母、孝順父母的人,早已在不知不覺中為自己積累了莫大的福報。
  • 可怕的口業在傳播中不斷瘋長,不要造口業
    ,也最害己  口業清淨是人生的享受,因為如果從未因一時氣憤,惡口辱罵人,就不會斬斷多年的情誼,而人緣散去。口業折損福報也很快,傳給他人就會增長惡業,每個傳播者的口業都會增長,最先造口業的增長最快也最大,所以不能說別人過錯是非,更不能傳播,這點大家都要重視。  所以口業之惡,可以稱為餓鬼惡、畜生惡、地獄惡。這是三惡道之罪惡。因此,要特別謹慎小心,避免因口業而招來三惡道最為痛苦之惡果。人若墮入三惡道,必然是曾犯上非常重的罪之故。無有造作人人無法赦饒的重罪,不會墮入三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