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推理是判斷推理中邏輯部分的題型之一,是除了論證之外,邏輯部分相對比較難的一個知識點。以至於很多考生一見到分析推理題就「膽戰心驚」、「花容失色」,更有甚者直接選擇放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近幾年的考題來看,分析推理的題目難度常趨於兩個極端,一種是比較簡單的,即通過我們所學的一些常規的做題技巧能快速做出來的,這類題目屬於送分題;一種是比較難的,即常規方法無法解決,需要進行假設的題目。所以一般情況下大家在考場上應對分析推理題正確的策略是:先審題,然後根據題目的難易程度,簡單的快速選出答案,比較難的做好標記,等所有的題目做完之後,再回過頭來進行思考。
這樣既可以保證簡單的題目不丟分,又避免了在難題上浪費時間,因小失大。因為眾所周知在行測考試中,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先戰勝時間,才有可能戰勝競爭對手。
今天,我主要給大家分享下分析推理中應對較難題目的一種重要的做題方法:假設思想。假設作為分析推理題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做題思想,其實質就是分情況進行討論。
一般情況下分析推理中需要假設的題目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利用常規方法推到一半沒辦法繼續往下推理或推到一半剩餘兩種情況無法確定時,需要運用假設,這種題相對比較容易,是大部分考生通過仔細分析能掌握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例1】航天局認為優秀太空人應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豐富的知識;第二,熟練的技術;第三,堅強的意志。現在至少符合條件之一的甲、乙、丙、丁四位優秀飛行員報名參選;
已知:①甲、乙意志堅強程度相同;②乙、丙知識水平相當;③丙、丁並非都是知識豐富;④四人中三人知識豐富,兩人意志堅強,一人技術熟練。航天局經過考察,發現其中只有一人完全符合優秀太空人的全部條件。他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在這道題目中的最大信息是知識,則以知識為突破口,優先分析與知識相關的已知條件。根據條件③可知丙、丁兩人中必有一人知識不夠豐富,根據條件②,乙、丙知識相當,則丙必為知識豐富,否則會出現兩人知識不夠豐富的情況,不符合條件④。故丁知識不豐富,甲乙丙都知識豐富。根據條件①和④,可知有甲、乙意志都堅強和都不堅強兩種情況,無法具體確定,此時便需要進行假設。
(1)設甲、乙都意志堅強,則丙、丁兩人不夠堅強,又丁的知識不豐富,根據至少符合條件之一,其一定技術熟練,且根據條件④可知只有丁一人技術熟練,那麼甲乙丙丁中就不可能有一人完全符合優秀太空人的全部條件,說明假設錯誤;
(2)設甲、乙兩人意志不堅強,則丙、丁兩人意志堅強,又丁知識不豐富,所以符合條件的只有丙。因此,選擇C選項。
另一種是依據題幹中的已知條件無法直接進行推理,即一開始就需要假設的題目。這種題難度較大,屬於還未上戰場就極有可能陣亡的題目。
【例2】甲乙丙丁四人的車分別為白色、銀色、藍色和紅色。在問到他們各自車的顏色時,甲說:「乙的車不是白色。」乙說:「丙的車是紅色的。」丙說:「丁的車不是藍色的。」丁說:「甲、乙、丙三人中有一個人的車是紅色的,而且只有這個人說的是實話。」如果丁說的是實話,那麼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甲的車是白色的,乙的車是銀色的
B. 乙的車是藍色的,丙的車是紅色的
C. 丙的車是白色的,丁的車是藍色的
D. 丁的車是銀色的,甲的車是紅色的
在這道題中我們發現,依據題幹中的已知條件無法直接進行推理,此時便需要引入假設思想。通過審題發現此題中的確定信息為丁說的話,即只有一個人車是紅色的,且這個人說的是實話,根據題幹涉及到紅色的只有乙。
據此假設乙說的是真話,那乙車為紅色,乙說「丙的車是紅色的」為真,那麼丙車也為紅色,與題幹矛盾,因此假設錯誤,也就說明乙說的一定為假話;乙說的話為假,則乙的車不是紅色,乙說「丙的車是紅色的」為假,則丙也不是紅色的,因此丙說假話,丙說「丁的車不是藍色的」為假,則丁的車是藍色。
根據題幹條件「甲、乙、丙三人中有一個人的車是紅色的」,結合乙車不是紅色、丙車不是紅色,得到:甲的車為紅色,則甲說的是真話,甲說「乙的車不是白色」為真,由此得到乙的車只能為銀色,則丙只能為白色。因此,選擇C選項。
以上就是分析推理中比較常見的引入假設思想的兩種情況,希望能為大家做此類題目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當然上述兩種情況也只是拋磚引玉,在具體的做題過程中還需要大家根據題目特徵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此外也需要大家平時多做多練、開闊眼界、鍛鍊思維,不斷總結題目特徵,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下到位,任何難題都將難不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