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關係看情況,如果難度較大是可以放棄。但資料分析也放棄,基本等於放棄公考了。
資料分析+數量關係,總題量佔行測20-25%上下。如果放棄,等於直接放棄20分,剩下題目除非做到正確率90%以上,想考70分以上幾乎不可能。
而且資料分析通過卡時間,大量刷題,想保證一定速度,達到90%以上的正確率並不難,屬於行測中,複習性價比最高的板塊,非常值得花大力氣攻克。
想考到70分以上,有兩種策略,一種是抓三大板塊,放棄數量關係;一種是四大板塊都要抓住。
實際來看,行測五大板塊中,常識往往很難提高,數量關係在國考、一些省考中偏難,花大量時間死磕數量關係性價比不高,就有了&34;的說法。
1、抓三大板塊
對於大部分考生,資料分析、言語理解、判斷推理可以通過學習方法技巧,輔之大量題目練習迅速提高,這也是很多同學突破70+常見選擇。
三大板塊推薦正確率
言語理解:85-90%
資料分析:95-100%
判斷推理:80-85%
至於常識和數量關係實在太差,按照全蒙同一選項,這兩大板塊正確率在20-35%波動,如果恰巧做對幾道題,正確率還可以再高。
但部分省考或是數量關係難度較低,或是題目數量較多,或是競爭激烈,數量關係便不能放棄,第二種情況部分省份數量關係仍不可放棄。
2、不可放棄數量關係
四川省考行測題目數量100題,題目少所以每題必爭,數量關係不能輕易放棄。
浙江省考(獨立命題),數量關係題目較多,不能隨便放棄。
廣東省考近兩年難度下降,數量關係較為簡單,不能隨便放棄。
北京市考行測較為簡單。山東省考競爭激烈。
以上省份建議數量關係給予每題1-1.5分鐘的做題時間,儘量提升數量關係正確率在60-70%,三大板塊正確率可適當向下浮動5-10%。
言語理解:80-85%
資料分析:85-90%
判斷推理:75-80%
數量關係:60-70%
常識:20-35%
再提醒各位,每年國考、省考數量關係難度會波動,若出現某年數量關係難度驟降(如19年廣東省考),請改變&34;的常規操作,給數量關係一定時間。
所以在考場拿到真題,最好先翻出數量關係題目,目測一下難度是否變化,再考慮是否改變做題策略。
3、擅長數量關係的策略
還有一些同學數量關係基礎較好,或是天賦異稟,或是從小奧數報送,擅長此板塊,我建議要儘可能抓數量關係板塊。
如何判斷是否要抓住數量關係板塊?
給大家一個判斷標準,平時刷數量關係真題,達到這個指標以上則千萬不要放棄數量關係。
速度:1-1.5分鐘\每題 正確率:80-90%以上
若達不到這兩項指標,要適當調整每個板塊做題時間分配,達到整套卷子正確率和時間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