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極速發展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眾多海外人士移民、留學、工作和旅遊的首選國家之一。那麼,各位知道每年平均會有多少外籍人士赴華嗎?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僅在過去的2011年入境中國的外籍人士就已超過2700萬,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遞增。此外,2011年在華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外國人也已接近60萬。
據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介紹,2018年中國累計發放外國人才工作許可證33.6萬份,在中國境內工作的外國人已經超過95萬。現實情況表明,中國正日益成為世界各國人才創新創業的理想棲息地。而當前的中國也比過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期待人才。為此,近年來,中國通過更加務實的人才引進政策,進一步放寬了對外國人才來華籤證、居住條件,簡化程序,解決引進人才的社會保障、戶籍、子女教育等問題,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眾所周知,中國是由56個民族構成的大家庭,那麼外籍人士選擇加入中國國籍後,如何劃分他們所屬的民族呢?因為,中國境內的每一個公民都有一份戶口簿,上面會專設一欄,表明每個人所屬的民族。對於這個問題,初來乍到的移民朋友,其實也不會例外。
只是,對於外來移民這樣的特殊情況,在選擇民族成分時有三種情況,第一種就是如果他和某個民族有深厚的淵源,就可以申請成為這個民族的一分子。第二,如果外來朋友的原始民族和中國沒有任何關聯,那他也可以自行選擇一個喜歡的民族,只不過需要得到相關部門的批准。第三種情況,外來移民可以不做任何選擇,只需在民族成分上勾選入籍,且在入籍之後標註自己的原國籍即可。
關於海外友人赴華還有個趣事,據說,廣西的陽朔西街,又被稱為洋人街,因為走在這條煙火氣濃鬱的街巷之中,隨時都可以遇到很多外國人,為此還有官方統計顯示,到1998年的時候,陽朔西街就已經出現每天有1000多外國人在此逗留的景象。這裡曾是150多個國家成百上千位總統、總理、首相、部長流連的地方,柯林頓、尼克森、基辛格、柴契爾夫人和胡志明、西哈努克等,都曾經來過陽朔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