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它也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

2020-10-18 地理沙龍

地球表面的地形可以分為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兩大類,陸地地形主要包括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類基本地形,海底地形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等基本地形。地球表面的陸地可以分為七大洲,不同的大洲有著不同的地形特徵,有的大洲地形特徵相對簡單,比如非洲就是一個以高原地形為主的大洲,南極洲被廣闊的大陸冰蓋覆蓋,也可以看成是一個高原地形為主的大洲。有的大洲地形特徵十分複雜,比如亞洲面積巨大,地形類型複雜多樣,但是只要抓住亞洲中南部的青藏高原,就能抓住亞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分布特徵。

誰是「南美洲的脊梁」?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發現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徵也十分顯著,那就是位於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由於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在南北美洲西側區域發生了強烈的碰撞擠壓,從而使得美洲板塊一側發生強烈的抬升隆起,這一過程大約始於中生代後期,一直持續到第三級時期。在板塊的強烈碰撞擠壓下,最終形成了長約1.5萬千米的巨大褶皺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是年輕的山系,不僅規模巨大,而且地勢十分高大陡峻。

安第斯山脈的形成示意圖

科迪勒拉山系分布在北美洲的部分主要為落基山脈,分布在南美洲的部分主要為安第斯山脈,這兩列山脈對於南北美洲的地形分布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側沿海,距離太平洋非常近,南北延伸近9000千米,東西寬度約為300千米,平均海拔366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安第斯山脈往西到太平洋之間的區域十分狹窄,主要分布一些狹長的沿海平原,也造就了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智利位於安第斯山脈西側,國土南北長度超過4300千米。

安第斯山脈

由於安第斯山脈的存在,山脈東西兩側地區人們的陸地交通十分不便,安第斯山脈以東的區域面積十分廣闊,如果安第斯山脈是南美洲的脊梁,那麼該山脈以東的廣闊地區就是南美洲的軀幹和肌肉。從地形來看,安第斯山脈以東地區從北至南呈平原、高原間隔分布的特徵,從北至南的地形單元分別是奧利諾科平原、蓋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亞馬孫平原主要由亞馬孫河衝積而成,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衝積平原,總面積達560萬平方千米。

南美洲主要地形單元分布圖

古老的巴西高原,位於亞馬孫平原以南,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總面積達500萬平方千米。安第斯山脈對於南美洲氣候的分布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安第斯山脈分布區,由於很多山地海拔很高,從而形成了條帶狀分布的高山氣候。南美洲以安第斯山脈為界,東西兩側的氣候類型及分布狀況完全不同,在安第斯山脈西側從低緯到高緯地區,依次分布條帶狀的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這其中,熱帶沙漠氣候的分布明顯往低緯度地區延伸,緯度跨度極大,除了受沿岸寒流的影響之外,與安第斯山脈阻擋了東南信風也有很大關係。

安第斯山脈最高峰阿空加瓜山

此外,分布在南緯40°至60°之間大陸西側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受到盛行西風帶的影響,而西風帶受到安第斯山脈的強烈抬升,形成豐富的地形雨,使得南美洲的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十分豐富。而位於安第斯山脈東側的巴塔哥尼亞高原地區,由於地處盛行西風帶的背風坡,翻過安第斯山脈的盛行西風十分乾燥,同時下沉增溫,形成乾熱的「焚風效應」,形成了非地帶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十分稀少。在亞馬孫平原地區,南北兩側的高原和西部的安第斯山脈形成了一個口袋形態,使得信風攜帶著大西洋的水汽進入亞馬孫平原後,受到地形抬升,形成豐富的降水,增加熱帶雨林氣候的降水量。

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

相關焦點

  • 安第斯山脈:南美洲的脊梁
    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的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也是世界上最壯觀的自然景觀之一,山勢雄偉,絢麗多姿。安第斯山脈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它瀕臨太平洋,北起加勒比海的特立尼達島,南到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島,由幾列相互平行的山脈組成,貫穿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7個國家。
  • 安第斯山脈對南美洲的氣候分布有何影響?
    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西側,總體上呈南北走向,走向基本上和南美洲西側海岸線一致,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南北總長度約為8900千米,東西平均寬度約為300千米。安第斯山脈屬於巨大的褶皺山脈,是由於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由於板塊之間巨大的擠壓力,使得安第斯山脈的平均海拔高達3660米,許多山峰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被譽為「南美洲的脊梁」。
  • 南美洲地形特徵:西部安第斯山脈貫穿南北,東部平原高原間隔分布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南美洲的地形特徵。
  • 安第斯山脈,是西半球的最高峰,也是全世界最長的山脈
    安第斯山脈,是西半球的最高峰,也是全世界最長的山脈看世界地圖南美洲那一塊,發揮一下想像力,你覺得南美洲形狀像什麼呢?我看了一下,覺得南美洲看起來像一個胡蘿蔔,像個俗稱大頭萊,像一個漏鬥,像一片葉子,像一個無花果,像一個倒置的梨,像一支船槳,像一塊羊排,像綿羊的腿,還像甜筒冰激凌。你覺得呢?位於南美洲最北端的是巴拿馬,最南端的是合恩角。從巴拿馬到合恩角,有一座山脈像延綿不斷的牆貫穿整個南美洲,那就是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是西半球的最高峰,也是全世界最長的山脈。
  •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位於哪個洲,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山地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地形之一,通常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崎嶇的地表形態,通常呈現脈狀分布,所以稱為「山脈」,山脈通常呈現一定的走向,會延伸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對於地球表面的地形,我們一般研究的是陸地地形,那麼陸地上最長的山脈是哪一列呢?那就是位於南美洲西側的「安第斯山脈」。
  • 世界最長的褶皺山系——安第斯山脈,橫跨多個國家!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最長的褶皺山系。從屬於世界的兩大山系帶之一的「環太平洋山系帶」。它北起美國的阿拉斯加,沿北美、南美大陸西境直達阿根廷的火地島,南北長達15000公裡。由於緯度低,山峰氣候已接近極地氣候。
  • 南美洲氣候特徵: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分東西兩部分,存明顯氣候差異
    南美洲在形態上呈三角形形態,越往南東西寬度越窄,從緯度位置來看,南美洲從10°N往南跨過赤道,一直延伸至55°左右,地跨熱帶、亞熱帶、溫帶等熱量帶。安第斯山脈由於南美洲西部處於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的消亡邊界,板塊碰撞擠壓,隆起了貫穿南北的高大山脈「安第斯山脈」,南北長約89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因而安第斯山脈所在的區域形成了
  • 南美洲氣候特徵: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分東西兩部分,存明顯氣候差異
    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南美洲位於西半球,赤道在南美洲北部穿過,主體部分位於南半球,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部通過中美地峽與北美洲相連,南部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南美洲在形態上呈三角形形態,越往南東西寬度越窄,從緯度位置來看,南美洲從10°N往南跨過赤道,一直延伸至55°左右,地跨熱帶、亞熱帶、溫帶等熱量帶。
  •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從北到南全長8900多千米,跨越半個地球
    旅遊隨筆:書接上回,上一期,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和大家一起探尋了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話說,這座山脈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其中著名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位於這座山脈之中。
  • 位於安第斯山脈東側的「巴塔哥尼亞高原」,雖地處沿海卻異常乾旱
    巴塔哥尼亞高原和安第斯山脈都是位於南美洲的地形單元,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總長度達8900千米,屬於科迪勒拉山系的組成部分,是由於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海岸山脈,屬於褶皺山脈的範疇。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側,走向大致呈南北走向,由於板塊之間的強烈碰撞擠壓,使得安第斯山脈成為海拔極高的山脈,平均海拔達3660米。
  • 自然之最系列之十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山脈——大洋中脊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自然之最系列之十一:垂直地帶性最明顯的山脈——吉力馬札羅山,今天我們來聊聊:自然之最系列之十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山脈——大洋中脊。大西洋大洋中脊示意圖說起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我們一定會說是位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
  •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山脈
    世界上著名的山有很多,有哪些山脈可以入選世界十大名山呢?世界十大名山名單由被稱為「雪的故鄉」的喜馬拉雅山脈領銜,其次還有「萬山之祖」崑崙山;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安第斯山;歐洲最大的山脈阿爾卑斯山;大自然的美景博物館落基山;內陸水系和印度洋水系分水嶺岡底斯山脈等等。
  • 世界最長的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第十、念青唐古拉山脈,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長1400公裡。第九、東高止山脈,是印度高原邊緣的山脈,全長1600公裡。第八、巴裡散山脈,青藏高原山脈的延續,整座山脈全長1600多公裡。第七、阿爾泰山山脈,中國新疆延伸至俄羅斯境內,長2000公裡,海拔1000山脈—3000米。
  •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生長著一種奇特的植物——瑪卡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生長著一種奇特的植物——瑪卡,它的根莖像小圓蘿蔔,葉子橢圓。雖然它的樣子與人參迥然不同,但由於果實營養豐富,因而有了「南美人參」的美譽。 瑪卡既可入藥,又能食用,長久以來一直是生活在安第斯山區印加人的主要食物之一。
  • 世界「最大」山脈,比我國名山還長3900公裡,卻只是此山系一部分
    在地球上,山脈是一種常見的地形,有一定長度的連綿起伏的高山,例如,我國的喜馬拉雅山、崑崙山、天山、太行山等世界著名的山脈,哪一條山脈在世界上最長?許多人都知道這是安第斯山脈。在南美洲大陸西面,安第斯山脈由南至北橫跨南美洲大陸西部,總長度為8900公裡,我國由東至西橫跨地球表面3900公裡,超過了世界上所有一座山脈的長度,安第斯山脈的一端位於我們的北京市,一端向西延伸,直通大西洋,另一端向南延伸,從而到達澳大利亞中部,你能感覺到它的長度。
  • 世界最大山脈,比我國東西長度還長3900公裡,卻只是此山系一部分
    山脈是地球上的常見地形,表現為具有一定長度的連綿起伏的高山,比如我國的喜馬拉雅山、崑崙山、天山、太行山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大山,那麼全世界哪座山脈最長呢?很多朋友都知道是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西側,從南到北橫貫了整個南美洲西部,總長度達到了8900公裡,以我國從東到西的長度還多了3900公裡,超過了地球表面所有單一山脈的長度。如果將安第斯山脈的一端放在我國的北京市,另一端向西延伸,那麼其中點將直達大西洋中,如果是另一端向南延伸,將可到達澳大利亞中部,有此可體會安第斯山脈有多長。
  • 歐洲脊梁阿爾卑斯山脈,1200條巨大山嶽冰川成就了滑雪者的天堂
    山地是地形類型中最為崎嶇的,高大的山脈通常規模巨大,給人以磅礴的氣勢,讓人肅然起敬,驚嘆於大自然的神奇。如果我們每一個大洲選擇一座代表性的山脈,那麼亞洲的代表應該是喜馬拉雅山脈、非洲的代表應該是吉力馬札羅山、北美洲的代表應該是落基山脈、南美洲的代表應該是安第斯山脈、大洋洲的代表應該是大分水嶺、歐洲的代表應該是阿爾卑斯山脈。
  •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長度的3倍還多,橫跨7個國家
    山脈大家應該都知道吧,而說起山脈我們通常最先想到的就是喜馬拉雅山脈,它的名氣在我國非常大,畢竟它位於我們中國和印度之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脈,而其中最高的峰又位於我們國家境內
  • 地球表面形態之山地地形,關於山、山脈和山系的區別?
    根據海拔高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稱為低山,海拔在1000米至3500米之間的稱為中山,海拔高於3500米的稱為高山。以上是山地的科學定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山地的認識並不一定清晰,經常會把「丘陵」也稱為山地。
  • 問答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長的褶皺山系,它是如何形成的?
    山地通常稱「脈狀」分布,稱為山脈。在一個巨大的構造單元內發育形成的,在形態、成因和結構上有緊密聯繫的若干山脈,共同組成了「山系」,山系是山地地形的最高形態。很顯然,山系是多列山脈共同組成的,所以山系多分布在板塊運動劇烈,造山運動顯著的地區,從板塊構造學說的角度來看,山系多分布在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主要就是分布在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