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脈:南美洲的脊梁

2020-12-19 看好看精彩視頻推薦

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的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也是世界上最壯觀的自然景觀之一,山勢雄偉,絢麗多姿。安第斯山脈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它瀕臨太平洋,北起加勒比海的特立尼達島,南到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島,由幾列相互平行的山脈組成,貫穿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7個國家。這條山脈既高又陡,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超過6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這裡不但有眾多的銅礦、火山,也常發生讓人卻步但又壯觀非常的雪崩。

安第斯山脈屬於科迪勒拉山系,這個山系從北美洲一直延伸到南美洲,全長1.8萬千米。安第斯山脈許多高峰山頂終年積雪,位於玻利維亞西部的漢科烏馬山為其最高峰,海拔7010米,也是西半球最高峰。南美洲以擁有眾多的活火山而聞名,這些火山就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脈,這裡共有40多座活火山。位於智利中部的圖蓬加託火山海拔68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活火山。在火山區,白天白雲繚繞,晚上火光沖天,景象十分壯觀。此外,安第斯山區還分布著大片茂密的森林,是亞馬孫河等重要河流的發源地。它孕育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銅礦,深入地表以下1200米,龐大的地下坑道總長超過2000千米。

從安第斯山脈發源的冰川,在阿根廷境內有13條,最著名、最壯美的就是貝利託莫雷諾冰川,該冰川高達70米,綿延30千米,總面積達257平方千米,僅冰壁前端就寬4千米,高約50米。它也是阿根廷最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從太空俯瞰安第斯山脈,看到的是一幅白藍相間、清澈明淨的構圖:白色條狀區域即是安第斯山脈,藍色部分為太平洋。而站在它的身旁,你能瞬間領悟到「壯美」一詞的全部美學含意:高聳入雲又終年積雪的山峰,城牆般厚重又潔白的冰川,白雲繚繞又會火光沖天的火山……

在世界的一端,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她有著秀美清幽的路易斯湖,雄渾壯美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和精奇別致的千島湖,更有巍峨的落基山脈增添了她的姿色。所有生物的生命,在這裡都是平等的。

位於溫哥華北部的落基山脈,依然保持著自然的古樸清新,沒有遭受人類文明的破壞。這裡的一切都那麼自然,沒有人類帶來的汙染。春天時,可以看到很多動物在冬眠醒來後找食物吃,這些動物完全不避人,而前來遊玩的人類也給予動物足夠的空間,讓它們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人類共存。登上落基山脈,給人直觀感覺是站在綿綿的山脈中看廣闊的冰河,翠綠的湖泊如寶石般鑲嵌在深綠色的針葉林中,林中棲息著各種動物。山與冰河、森林與湖泊,和諧地演奏著落基山脈悠遠的交響曲。人與動物、與自然的和諧,有如魚水難分,親密無間,難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從1994年至1999年,連續6年將加拿大評為世界上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國家。

人類對環境的保護只有體現在自覺的行動中,環境對人類才能給予真誠的回報。這座被鮮花、綠樹、草坪覆蓋的大山,一年四季展現出不同的色彩。雄偉的山峰,綠色的森林,彎曲的河流,如鏡的湖泊,構成了一幅美妙絕倫的油畫。站在山上,頗有人在天空下、心在空中飄的感覺。時而能看見一群一群的動物橫穿公路,慢悠悠地走過,汽車司機總是將車主動停下,等這些可愛的生靈走過去了,再繼續行駛。在海邊筆直的路堤上,人行小道的兩旁都鋪滿了綠色的草坪,一群群海鷗落在草坪上懶散地曬著太陽,享受著這裡清新美好的環境。水面上遊玩的野鴨,成雙成對,無拘無束。這裡就像它們的家一樣,來往自由。

山谷間有天然的湖泊,如一塊塊翡翠鑲嵌在茫茫碧野上。地毯似的草地上點綴著各種各樣奼紫嫣紅的小花。「落基山脈的明珠」路易斯湖,湖水呈珍珠色。水是至清的,甚至可以看到沉在水底的、那些死去的糜鹿的角,你難以想像它們活著時有多龐大,光那些「角」就有半個人大。

沒有電話、電視、電腦,所有現代化的工具在這裡都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也因為這樣,才好讓心慢慢沉靜下來,恢復單純本性。每一天的日子都是舒展的,或放馬飛馳,或悠閒垂釣,更多的時候,什麼都不用做,只是想想自己的人生,想想那些曾經理不清的煩心事,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決定自然流露,人生突然變得簡單易行。你是否已經忘記生命中一切的滯澀和矛盾,只留風聲在心中匯成甜蜜的諧音?罷了,生命應歸自然,因為你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有一位地質學家說科羅拉多大峽谷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奇景。面前層層疊疊的山巖十分壯觀,那是「天斧」之作,將地殼的橫斷面砍削得如此神奇。從谷底向上,沿崖壁出露著寒武紀到新生代的各期巖系,含有著各個地質年代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大峽谷因此有「活的地質史教科書」的美稱。它並不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但是卻憑藉著其超乎尋常的體表和錯綜複雜、色彩豐富的地面景觀而馳名。從地質角度上來看,它非常有價值,因為裸露在峽谷石壁上的從遠古保留

下來的巨大石塊,不僅因其堅硬和粗獷而美麗著,而且還無聲地記載了北美大陸早期地質形成發展的過程。那蠻荒而神秘的景色,讓人著迷;那險峻而富於特色的峭壁,讓人驚嘆。這個可以容納250個曼哈頓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是科羅拉多河的傑作。這時候該真正感嘆「滴水穿石」的力量了吧。幾千萬年甚至幾萬萬年中,科羅拉多河的激流一刻不停地衝擊著,在一片高原上雕刻出一道巨大的鴻溝,並賦予它光怪陸離的形態。今天當人們站在絕壁上,仍可想像出當年在幽深的河谷中,巨浪排空、波濤咆哮的壯麗景象。

確實,這樣雄偉險膠的大峽合突兀地橫亙在面前,實在很難讓人用常規的理由解釋它的存在。如果真的下到谷底,就會發現這裡又是另一片天地。在被稱做「地獄」的谷底深處,也未必就要忍受痛苦,體驗到的不過是當年西部牛仔馳騁荒原的生活。現在這裡烈日依舊,紅土猶存。科羅拉多大峽谷是留待每個人自己去發掘和體驗的。

描繪大峽谷是十分困難的,很難用語言表達大峽谷的景色,只能在親臨大峽谷後,用心靈去感知它的莊嚴、靜穆和深邃,領略造物主賦予它的瞬息變幻和億萬年的寂寥。你的手夠得著千萬年前的巖石,而科羅拉多河在谷底綿延流淌,波光閃爍,仿佛是一條碧藍的彩帶。「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站在大峽谷的峭壁懸崖之巔,極目天際,才會真正理解李白這一千古絕句包含的深刻哲理。站在大峽谷的邊緣,就有一種站在地球邊緣的感覺。

大峽谷裡最著名的石頭叫「老底峽」,這裡曾發生過一個美麗悽婉的愛情故事。坐在谷底小船的甲板上,就像掉進了地球的「縫」裡,抬頭仰望,遙遠的地方是無窮上蒼……無論南北岸,視野都極為開闊,只看到大地的起伏、斷裂和切制。居高臨下,常有種如俯瞰沙盤的錯覺,很容易產生君臨天下的豪情。站在岸邊,谷地深處科羅拉多河的涓淚細流幾乎遙不可見,難以想像這細小黃水是這大峽谷的主要創造者。大峽谷兩岸都是紅色巨巖斷層,巖層麟峋,堪稱鬼斧神工。兩岸重巒疊峰,夾著一條深不見底的巨谷,真是天造地設,無比蒼勁壯麗。

更為奇異的是,這裡的土壤雖然大都是褐色,但當它沐浴在陽光中時,卻又撲朔迷離,變幻無窮。時而是紫色,時而是深藍色,時而是棕色,時而又是赤色,全依太陽光線的強弱而定。這時的大峽谷宛若仙境,七彩繽紛,蒼茫迷幻,迷人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不管你走過多少路,看過多少名山大川,你都會覺得大峽谷仿佛只能存在於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星球。」

科羅拉多大峽谷是自然的奇蹟,到了這裡,你才會意識到人類在大自然造物主面前是多麼渺小。站在峽谷邊緣,你會驚異這片土地怎麼就被掰開在你面前,露出裡面斑斕的層層斷面。峭壁下的深淵深不可測,儘管有護欄圍著,但是來自那深淵的魔力仍然讓人膽寒,不敢正視,讓人疑心自己到了地獄門口,而冥王正笑著端詳下一個獵物。或者你會覺得自己已經走到了世界的盡頭,孤單單地把整個世界拋在了身後。

大峽谷就這樣以最赤裸的姿態,展現著自然界滄海變桑田的神奇,展現著時間的久遠。閉上眼睛,感覺著夕陽下的峽谷、巖石邊的夕陽、遠處隱約傳來的印第安人的笛聲、格羅非《大峽谷》的交響曲,感覺著這被掰開的大地赤紅的土、湛藍的天、白炙的熱。它帶給你一種難以名狀的震懾,所謂人類的歷史,時間的流逝,在這道鴻溝面前似乎也只能歸於一粒沙塵。

相關焦點

  • 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它也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
    誰是「南美洲的脊梁」?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發現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徵也十分顯著,那就是位於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脈的形成示意圖科迪勒拉山系分布在北美洲的部分主要為落基山脈,分布在南美洲的部分主要為安第斯山脈,這兩列山脈對於南北美洲的地形分布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安第斯山脈對南美洲的氣候分布有何影響?
    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西側,總體上呈南北走向,走向基本上和南美洲西側海岸線一致,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南北總長度約為8900千米,東西平均寬度約為300千米。安第斯山脈屬於巨大的褶皺山脈,是由於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由於板塊之間巨大的擠壓力,使得安第斯山脈的平均海拔高達3660米,許多山峰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被譽為「南美洲的脊梁」。
  • 南美洲地形特徵:西部安第斯山脈貫穿南北,東部平原高原間隔分布
    南美洲的總面積約為178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四大的大洲。南美洲的地形特徵可以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安第斯山脈貫穿南北,而東部呈平原高原間隔分布特徵。南美洲地形圖南美洲的西側,地處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又稱小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從而形成了巨大的海岸山脈,在南美洲西側靠近太平洋沿海形成了巨大的安第斯山脈。
  • 南美洲氣候特徵: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分東西兩部分,存明顯氣候差異
    安第斯山脈由於南美洲西部處於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的消亡邊界,板塊碰撞擠壓,隆起了貫穿南北的高大山脈「安第斯山脈」,南北長約89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因而安第斯山脈所在的區域形成了
  • 南美洲氣候特徵: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分東西兩部分,存明顯氣候差異
    南美洲在形態上呈三角形形態,越往南東西寬度越窄,從緯度位置來看,南美洲從10°N往南跨過赤道,一直延伸至55°左右,地跨熱帶、亞熱帶、溫帶等熱量帶。安第斯山脈由於南美洲西部處於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的消亡邊界,板塊碰撞擠壓,隆起了貫穿南北的高大山脈「安第斯山脈」,南北長約89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因而安第斯山脈所在的區域形成了高山高寒氣候。
  •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生長著一種奇特的植物——瑪卡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生長著一種奇特的植物——瑪卡,它的根莖像小圓蘿蔔,葉子橢圓。雖然它的樣子與人參迥然不同,但由於果實營養豐富,因而有了「南美人參」的美譽。 瑪卡既可入藥,又能食用,長久以來一直是生活在安第斯山區印加人的主要食物之一。
  • 安第斯山脈,是西半球的最高峰,也是全世界最長的山脈
    安第斯山脈,是西半球的最高峰,也是全世界最長的山脈看世界地圖南美洲那一塊,發揮一下想像力,你覺得南美洲形狀像什麼呢?我看了一下,覺得南美洲看起來像一個胡蘿蔔,像個俗稱大頭萊,像一個漏鬥,像一片葉子,像一個無花果,像一個倒置的梨,像一支船槳,像一塊羊排,像綿羊的腿,還像甜筒冰激凌。你覺得呢?位於南美洲最北端的是巴拿馬,最南端的是合恩角。從巴拿馬到合恩角,有一座山脈像延綿不斷的牆貫穿整個南美洲,那就是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是西半球的最高峰,也是全世界最長的山脈。
  • 位於安第斯山脈東側的「巴塔哥尼亞高原」,雖地處沿海卻異常乾旱
    巴塔哥尼亞高原和安第斯山脈都是位於南美洲的地形單元,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總長度達8900千米,屬於科迪勒拉山系的組成部分,是由於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海岸山脈,屬於褶皺山脈的範疇。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側,走向大致呈南北走向,由於板塊之間的強烈碰撞擠壓,使得安第斯山脈成為海拔極高的山脈,平均海拔達3660米。
  • 世界最長的褶皺山系——安第斯山脈,橫跨多個國家!
    安第斯山脈其中阿空加瓜山為安第斯山最高峰,海拔6962米。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山為世界最高火山,海拔6893米,南美洲多火山,它們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這裡共有40多座活火山。阿空加瓜峰這條山系由北美的海岸山脈、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馬德雷山脈和南美的安第斯山脈組成。它的自然環境複雜多樣,幾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氣候-生物帶,形成多種不同的垂直帶結構。
  • 歐洲脊梁阿爾卑斯山脈,1200條巨大山嶽冰川成就了滑雪者的天堂
    山地是地形類型中最為崎嶇的,高大的山脈通常規模巨大,給人以磅礴的氣勢,讓人肅然起敬,驚嘆於大自然的神奇。如果我們每一個大洲選擇一座代表性的山脈,那麼亞洲的代表應該是喜馬拉雅山脈、非洲的代表應該是吉力馬札羅山、北美洲的代表應該是落基山脈、南美洲的代表應該是安第斯山脈、大洋洲的代表應該是大分水嶺、歐洲的代表應該是阿爾卑斯山脈。
  • 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亞沙漠,為什麼地處沿海卻氣候十分乾旱?
    也就是說熱帶沙漠的形成多是由於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而溫帶沙漠的形成多是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遙遠而形成,不過凡事都有例外,位於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亞沙漠,其成因就十分特殊。巴塔哥尼亞沙漠我們知道南美洲的大陸形態呈現一個三角形,越往南部緯度越高陸地東西跨度越小,巴塔哥尼亞沙漠就位於南美洲的南部,緯度大約從南緯37°一直延伸到南緯51°左右,屬於溫帶地區,這裡的沙漠屬於「溫帶沙漠
  • 南美洲考古,古墓驚現15歲少女,歷經百年秀髮烏黑,面容栩栩如生
    1999年,便有一隻考古隊前往了安第斯山脈,來這的目的主要是,探索印加人在這裡遺留下的歷史文化痕跡。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岸,山頂終年積雪,而且還充斥了大量的礦產資源,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
  • 安第斯山脈兩側的智利與阿根廷,為何語言和人種相近?
    兩國的邊界劃分非常簡單,以險峻的安第斯山脈為界,以東是阿根廷,以西是智利。而就是這條奇特的邊界線,把智利「擠」成了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南北總長4352公裡,而智利東、西最寬也不過362公裡,最窄竟只有96.8公裡。
  • 地圖看世界;北美洲與南美洲
    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隔,東北面隔丹麥海峽與歐洲相望,地理位置極其優越。(美國美女)(古巴雪茄與混血美女)二,南美洲。南美洲位於西半球、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南部和南極洲隔德雷克海峽相望。
  • 地圖看世界;北美洲與南美洲
    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隔,東北面隔丹麥海峽與歐洲相望,地理位置極其優越。南美洲位於西半球、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南部和南極洲隔德雷克海峽相望。南美洲陸地面積1784萬平方千米。
  • 世界最大山脈,比我國東西長度還長3900公裡,卻只是此山系一部分
    山脈是地球上的常見地形,表現為具有一定長度的連綿起伏的高山,比如我國的喜馬拉雅山、崑崙山、天山、太行山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大山,那麼全世界哪座山脈最長呢?很多朋友都知道是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西側,從南到北橫貫了整個南美洲西部,總長度達到了8900公裡,以我國從東到西的長度還多了3900公裡,超過了地球表面所有單一山脈的長度。如果將安第斯山脈的一端放在我國的北京市,另一端向西延伸,那麼其中點將直達大西洋中,如果是另一端向南延伸,將可到達澳大利亞中部,有此可體會安第斯山脈有多長。
  • 古基因組重建揭示安第斯山脈地區的人口史
    古基因組重建揭示安第斯山脈地區的人口史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3 9:40:19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Lars Fehren-Schmitz和哈佛醫學院David Reich、Nathan Nakatsuka
  • 世界「最大」山脈,比我國名山還長3900公裡,卻只是此山系一部分
    在地球上,山脈是一種常見的地形,有一定長度的連綿起伏的高山,例如,我國的喜馬拉雅山、崑崙山、天山、太行山等世界著名的山脈,哪一條山脈在世界上最長?許多人都知道這是安第斯山脈。在南美洲大陸西面,安第斯山脈由南至北橫跨南美洲大陸西部,總長度為8900公裡,我國由東至西橫跨地球表面3900公裡,超過了世界上所有一座山脈的長度,安第斯山脈的一端位於我們的北京市,一端向西延伸,直通大西洋,另一端向南延伸,從而到達澳大利亞中部,你能感覺到它的長度。
  •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位於哪個洲,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山地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地形之一,通常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崎嶇的地表形態,通常呈現脈狀分布,所以稱為「山脈」,山脈通常呈現一定的走向,會延伸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對於地球表面的地形,我們一般研究的是陸地地形,那麼陸地上最長的山脈是哪一列呢?那就是位於南美洲西側的「安第斯山脈」。
  • 亞洲和南美洲兩大洲的氣候分布,有什麼異同點?
    在這些氣候類型中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極地氣候亞洲有分布而南美洲沒有分布,而熱帶草原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南美洲有分布而亞洲沒有分布。此外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氣候為兩大洲都擁有的氣候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