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旨發言:每場60分鐘。
(二)專題研討:每場2小時,一般由3—4個同一主題的論文發言組成,需要提交專題摘要和論文摘要。
專題研討一部分為特別邀請,除如下特約題目外,自由提交摘要。
1)「產出導向法」:理論發展與應用研究(主持人 畢爭,北京外國語大學)
2)「交際法的課堂實施:趨勢與挑戰」(主持人 馮蔚,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3)「續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主持人 姜琳,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4)「中國特色的外語慕課建設、應用與評價」(主持人 金利民,北京外國語大學)
5) 「跨文化英語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主持人 孫有中,北京外國語大學)
6)「思辨英語教學課例研究」(主持人 孫有中,北京外國語大學)
7)「中小學英語經驗教師發展路徑」(主持人 楊魯新,北京外國語大學)
8)「賦權增能型英語教育教學研究」(主持人 張文忠,中國海洋大學)
9) 「外語教師的學科視域、認同及挑戰」(主持人 周燕,北京外國語大學)
(三)工作坊(特約,2小時):通過閱讀圈燃起學生對閱讀的熱愛(主講人 羅少茜,北京師範大學)
(四)分組發言:每人25分鐘,自由提交摘要。
(五)博士論壇:專為在讀博士生設置,旨在指導博士生的論文開題與研究。每人20分鐘發言+10分鐘提問。自由提交摘要。
(六)小型圓桌研討(15分鐘,建議進行中的研究或研究生論文考慮此類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