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汗水流入眼睛,只能忍痛眨眼來緩解

2020-12-20 瀟湘晨報

汗水流入眼睛,只能忍痛眨眼來緩解 7位青年戰疫故事感動現場每位觀眾

胡雪珺登臺講述自己的戰疫故事。

甘如意推著一輛自行車走上宣講臺講述戰疫故事。

6月3日下午,「同上一堂思政課——戰『疫』青年說」現場宣講活動在武漢教育電視臺演播廳舉行。17位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90後」「00後」優秀代表成立「戰疫青年說」宣講團,講述抗疫故事。活動現場,宣講團7名成員相繼登場,以「我將無我」「捨身忘我」「奮鬥有我」為主題,為全市大中小學生分享自己的戰疫故事,感動著青年學生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白衣執甲,逆行出徵

一線醫護人員詮釋「我將無我」

戰疫期間,一線醫護人員不懼兇險,堅持奮戰,是這座城市最美的逆行者。胡雪珺是武漢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一名「90後」黨員護士。抗疫期間,她在門診進行預檢分診工作,在隔離病區、ICU參與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護理,工作量是原來的好幾倍。她回憶,那時每天的步數都在兩三萬步,鞋套都磨破了好幾雙,每次摘下護目鏡和口罩的時候,臉頰上、鼻梁處都會有一條條清晰可見的痕跡,一不小心蹭到就會陣陣刺痛。繁重的護理工作之餘,她用鏡頭記錄和同事們一起抗疫的故事,拍下抗疫視頻3000多分鐘,這些視頻故事多次登上央視,感動全國。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醫生程文濤,三次主動請命進入隔離病房,去最前線戰鬥。他每天不光要負責病人治療,還要負責患者的生活,大到一日三餐、飲水和大小便處理,小到給病人翻身、拍背幫助排痰,有時還要給患者作心理疏導。「穿著層層防護服和手套,十分悶熱,一趟班下來,竟能讓身處寒冬的我汗流浹背,氣喘籲籲。」程文濤說,「作為一名年輕的醫生,面對困難,我沒有退縮,用青春的肩膀,扛起了一個醫生的天職!」

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醫生甘如意,是推著一輛自行車走上宣講臺的。4天3夜,300多公裡,她正是騎著這輛自行車從荊州回到武漢,回到醫院加入到抗疫一線。騎行第三天,她沿著318國道騎了9個多小時,一路下雨,手都凍僵了,羽絨服裡卻是一身汗,膝蓋也因長時間騎行而疼痛。她不停對自己說:「加油!走一段就少一段了。」300公裡的艱難路途,甘如意挺過來了。後來有人跟她開玩笑,說因為她姓甘,所以不怕苦。甘如意說:「不管同學們以後從事什麼職業,遇到什麼困難,請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生命就像窗外的花似海,要滿懷期待,陽光終究會醒來……」聽完他們3人的講述,現場歌聲響起。這首歌名為《身著白衣,心有錦緞》,詞作者是19歲武漢女孩羅慶文。戰疫期間,她寫下這首歌送給當護士的媽媽和所有醫護人員,希望用音樂的力量給母親加油打氣,也想告訴所有一線工作的逆行者們,「我們與你們同在」。

宣講活動的主持人、全國模範教師、解放中學思政課教師吳又存說,「我將無我」,就是毫無私利,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白衣執甲,逆行出徵,你們為『我將無我』這四個字作了最好的詮釋」。

替群眾負重前行

「90後」捨身忘我綻放青春力量

「疫情期間,我脫下了防彈衣,穿上了防護服。」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區分局寶豐街派出所民警趙闖,回重慶老家不到一天,因疫情主動請戰,輾轉上千公裡回到了工作崗位。他主動下沉社區,轉運發熱病人,曾長達8個小時沒有喝水進食。汗水流入眼睛,只能忍痛眨眼來緩解。趙闖幫助過的社區居民張阿姨要痊癒回家了,得知這一消息,他從張阿姨女兒那裡拿到了鑰匙,提前給張阿姨家做了消毒,還準備了一些生活物資,讓張阿姨安心回家。作為一名「90後」刑偵民警,經歷這場戰疫,他明白了什麼是當代青年該有的家國情懷,更懂得了什麼是青年民警該有的責任與擔當。

「小葉啊,幫忙團點牛肉吧!」居民口中的「小葉」,就是江岸區大智街銘新社區「90後」黨委書記葉德添。3000多戶家庭不能進出,排查運送發熱病人、幫老人買菜買藥、給寶寶買奶粉買尿不溼,這些都成了他的頭等大事。銘新巷小區的葉阿姨姐弟相繼確診,需儘快送往醫院治療。葉阿姨72歲了,葉叔叔70歲,剛做過開顱手術不久,走路不方便。晚上11時,葉德添聯繫了轉運車,背上葉叔叔,把他倆往醫院送。青春的力量在社區綻放,更讓他看到了一批「90後」的無畏與強大。「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成長,當我看到有兩名『90後』遞交入黨申請書時,我格外振奮」。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聽完他們的故事,吳又存說,社區書記和警察也是普通人,他們並沒有百毒不侵的鋼筋鐵骨。「只因心裡裝著人民,在緊要關頭,他們就會義無反顧,不怕犧牲,捨身忘我」。

青年志願者們做的「小事」不小

用行動發出「奮鬥有我」誓言

奮鬥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而奮鬥的主角就是「我」。戰疫期間,志願者們走街入戶宣傳防疫知識,協助社區開展疫情排查,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群眾感受到了「紅馬甲」的溫暖,成為疫情防控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大二學生、東湖新城社區志願者謝小玉就是其中一員。在戰疫最艱難的時候,她上午接到20多個採購單,居民們還在群裡不停發送採購需求。謝小玉說:「雖然我不能像醫生一樣在最危險的前線抗擊疫情,也希望能在社區防線為遏制疫情盡一份力。」

武漢市青山區鋼花小學教師華雨辰,作為志願者在疫情期間主動接送醫護人員,配合交警檢測來往車輛人員的體溫,協助社區裝卸愛心物資,投身青山區方艙醫院搶建,擔任方艙播音員傳遞信心。「我們願意在家鄉有難時候站出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普通事」。

「這兩個女孩不簡單,因為她們都用行動發出了『奮鬥有我』的錚錚誓言。」吳又存說,她們做的都是買菜買藥、量體溫播音等小事,但因為有意義,小事就不小,因為它能散發出光芒,溫暖人心。他感嘆,17位青年宣講員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全國千千萬萬的中國青年,已然成為了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梁,是奔湧的「後浪」,用敢於擔當的實際行動彈奏出了新時代的最強音!

現場,聽了這一堂特別的思政課,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說:「這場思政課非常生動感人,這些青年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這些青年都是英雄,英雄就是榜樣,希望這種思政課經常舉辦,讓英雄的故事廣為傳播,影響更多的青年朋友。」當聽到華雨辰的學生說「我長大了也要做像您一樣的志願者」時,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禹誠老師感嘆,這就是教育的力量,微光成炬,這就是中國力量。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當眼睛充滿淚水,身體充滿汗水時麥收,永遠不要忘記
    兇猛的太陽在陽光下,到處被刺傷的人渾身是汗,更痛苦,我真希望我進不了河裡永遠也出不來。我的家鄉是中原和平原,除少量油菜外,其餘為小麥。當麥子成熟時,環顧四周,金黃滿眼,風吹麥田捲起金色的麥浪,發出「沙、沙」的聲音,像是喜悅的收割聲。如果我父親身體健康,有他的父親和他的門徒幫助我,我就不會經歷麥收的苦難。
  • 王源錄節目煙火濺到眼睛,眨眼緩解疼痛,工作室忘修圖透露一切?
    除了王源之前在節目中分享,喜歡騎馬是曾在節目中,看到一位嘉賓騎馬特別厲害,但自己卻只能老老實實坐在馬上,當時就非常羨慕。當時由於是預告,粉絲看到這段畫面只是覺得王源有一點可愛。在這些照片中被粉絲發現,王源在錄節目期間似乎被煙火濺到眼睛了,上一秒他還睜著眼睛,下一秒就不停地眨眼緩解疼痛,才會被多次抓拍閉眼的帥照。由於火光和王源的眼睛造成錯位的狀態,也形成非常美好的一面,工作室看到這些鏡頭,以為只是錯位而已,沒想到王源是真的被煙花傷到了。
  • 恢復視力的最佳運動 眨眼放放電緩解疲勞
    如今眼睛的問題已經越來越被重視,據了解,如今四眼的每天都在增加,十個人中有7個人經常出現眼疲勞,用眼過度的情況。一旦視力下降,那麼將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你知道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恢復視力,還自己一個健康的眼睛嗎?
  • 小孩眼睛眨眼頻繁是什麼原因?
    小孩眼睛眨眼頻繁是什麼原因?小孩因為本身年紀還小,對於一些疾病難以提前預知,所以家長應該多留心孩子發生的一些變化,這樣可以及時的在前期預防和治療,孩子老是眨眼有以下幾種原因,我們是不可以忽視的,我們來進行詳細了解下。
  • 緩解乾眼症,練習每分鐘眨眼15次~20次
    「很多人可能會有這種體會,用力擠一下眼睛,眼睛癢、幹、澀的症狀會緩解,舒服一陣子,那是因為眼瞼肌肉收縮可以幫助淚液更新,並促進瞼板腺分泌脂質。」李錦陽說。緩解乾眼症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藥物、手術,物理治療,甚至心理輔導等。最簡單有效的是改變用眼習慣。
  • 那些睫毛精的眨眼瞬間,王祖賢眼睛有故事,而他們眼裡儘是星河
    一直以來,我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看一個人最先看他的眼睛,往往眼睛長得好看的人,別人會忍不住多看幾眼。娛樂圈裡也有很多眼睛長得非常水靈的明星,有時在影視作品裡,有時在現場出席的活動裡,總之,每一次都一眼萬年,記憶深刻。
  • 緩解眼睛疲勞,6招就夠了!
    眼疲勞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工作與生活,那麼如何緩解眼睛疲勞呢?下面介紹幾種緩解眼疲勞的方法。  1.調整好光線  在微弱的燈光下閱讀,不會傷害眼睛,但若光線未提供足夠的明暗對比,將使眼睛容易疲勞。應該使用能提供明暗對比的柔和燈光,不要使用直接將光線反射到人眼睛的電燈。
  • 戰疫故事 | 悉心照護暖心窩
    戰疫故事 | 悉心照護暖心窩 2020-09-22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要忽視孩子頻繁眨眼 這是眼睛在發出預警信號
    乾眼症又稱角結膜乾燥症,是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眼睛淚膜發生病理性改變,導致角膜和結膜得不到正常溼潤而出現的一系列眼部症狀。常見的不適症狀有乾澀、癢痛、紅眼、異物感,燒灼感等,人們常常會通過眨眼這種生理反射動作來緩解這些症狀。以前,患這種病的大多是老年人。這麼小的孩子怎麼也會得乾眼症呢?
  • 小孩眼睛老是眨眼屬於什麼症狀?
    小孩眼睛老是眨眼屬於什麼症狀?我們的眼睛都是會眨眼的,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的。但是,頻繁眨眼就不太正常了。特別是有的家長朋友們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特別喜歡不停地眨眼睛,這種情況都是不正常的,所以,家長朋友們要引起高度注意。如果出現小孩子總是用力的情況,可能說明小孩的眼部出現了某種不適感,除此外,有可能是不良習慣造成的,需要大人們及時給孩子進行糾正。
  • 小孩眼睛老是眨眼是屬於什麼症狀
    我們的眼睛都是會眨眼的,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的。不過,頻繁眨眼就不太正常了。尤其是一些家長和朋友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喜歡不停地眨眼,這是不正常的,所以家長和朋友要注意了。如果孩子總是用力推,這可能表明孩子的眼睛有某種不適。另外,它可能是由壞習慣引起的,成人需要及時糾正孩子。1、倒睫倒睫主要見於比較肥胖的嬰幼兒。
  • 乾眼症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 緩解乾眼每分鐘眨眼15次~20次
    原標題:緩解乾眼症 練習每分鐘眨眼15次~20次 緩解乾眼症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藥物、手術,物理治療,甚至心理輔導等。最簡單有效的是改變用眼習慣。李錦陽在他的科普課件中推薦眨眼訓練,「正常人每分鐘眨眼15次~20次,然而在高強度用眼,注意力高度集中時,眨眼頻率下降非常嚴重,並且對沒有眨眼也無知覺,長此以往淚液的質和量均會受影響,造成乾眼。另一個原因是,很多人眨眼是不完全的,就是上下眼瞼沒有完全閉合,這種不完全的眨眼導致淚液更替受限。所以,眨眼訓練不但要有意識地增加頻率,還要增加完全眨眼的次數。」
  • 小孩眼睛老是眨眼是什麼原因
    瀋陽六一兒童醫院 多動症,自閉症,抽動症,語言發育遲緩,腦癱等兒童疾病 小孩眼睛老是眨眼是什麼原因?
  • 孩子上網課,如何緩解眼睛疲勞乾澀?疫情期間眼科醫生來支招
    但長時間盯著電子產品,難免會出現眼睛乾澀、疲勞。如何才能讓孩子在上好網課的同時保護視力呢?讓我們來聽聽眼科醫生怎麼說。 這種方法對於緩解眼疲勞較為有效。 是過度緊張還是及時送醫?三個衡量標準! 孩子眼睛不適,是用眼過度導致疲勞還是眼睛真的出現問題?家長在焦急的同時也在糾結:疫情期間到底要不要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對此,張黎建議判斷是否需要來院就診,可參照以下幾個衡量標準。
  • 眼眶疼是怎麼回事 三種辦法緩解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兌好的竹鹽水只能使用一次,也不能多人同用一個容器中的竹鹽水。這種方法在《本草綱目》和《神農藥經》中早有記載。不光對角膜炎,對其他眼疾同樣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眼液的正確使用方法科學的操作方法將下眼皮輕輕拉起,將藥水滴入下結膜囊內,然後滴在眼角處,避免直接滴入瞳孔,輕閉眼睛數秒,在滴完藥水後輕壓眼內角,防止眼藥水經由鼻淚管流入咽喉,刺激胃腸道而產生不良反應。
  • 眼睛乾澀是怎麼回事 怎樣可以緩解乾澀
    我們在生活當中用眼是比較多的,很多人都不注意保護自己眼睛,會出現眼睛乾澀的情況,這讓人不舒服。那麼,眼睛乾澀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應該怎麼緩解這種情況?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尤其是白領一族,相比而言,他們更容易患乾眼症,這主要與使用電腦時眨眼次數不足有關。當人們注視電腦屏幕時,眨眼次數會在無形中減少,進而減少了眼內淚液的分泌,同時眼球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水分蒸發過快,眼睛就易乾澀不適,長此以往就容易造成乾眼症。
  • 小孩總是眨眼的原因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眼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非常的重要的,但是一些孩子因為有一些不良習慣老是眨眼,家長又沒有及時的發現,這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那麼小孩總是眨眼的原因是什麼呢?小孩總是眨眼怎麼辦?兒童應該吃什麼來保護眼睛呢?一起來看看吧!
  • 護眼問答|孩子愛眨眼怎麼回事?
    正常眨眼是一種保護機制,可以促進淚液的分泌,有時候眼睛特別乾澀的時候,使勁眨一下,會感覺眼睛水汪汪的,感覺眼睛亮一些,這是因為眨眼可以緩解乾燥和暫時性的疲勞。 但如果說在1~2秒之內眨好多次,或者是2~6秒之內眨眼不是一次,而是不停的一直眨,那這個就屬於病理性的眨眼,一定要去看醫生。 哪些因素會引起孩子頻繁的眨眼? 第一,孩子眼睛內有異物。
  • 越橘葉黃素告訴你,眼睛累了怎麼緩解疲勞
    長期對著電腦,會引起眼乾、眼澀、眼酸痛等眼疲勞症狀,那眼睛累了怎麼緩解眼疲勞呢?小編這有些方法。  1、眨眼:可以趁畫面加載時快速眨眼5秒,或是角色復活時快速眨眼,眨眼可以刺激淚腺分泌淚液,滋潤眼睛、保護淚膜穩定的同時清除眼睛表面的灰塵,預防眼部炎症、緩解眼疲勞。
  • 眼睛乾澀怎麼辦?四個妙招緩解視疲勞
    首先,要牢記眼睛是需要休息的,眨眼則是生理需要,每一次眨眼都會在我們的眼球表面刷一層淚水膜。通過眼睛瞬目運動(眨眼)將淚液塗布於眼睛表面,就能起到潤滑、溼潤、保護、抗菌和營養眼球表面的作用。因此在用眼學習工作的時候,切記不可盯著屏幕一直看而忘記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