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行併購這麼多年,除了日常做項目以外,跟工作聯繫最為緊密的事就是講課。都說投行到最後都是表達者,都是口力勞動者,這點確實不假。要給客戶出主意,同時也要為自己吹牛,出活全靠這張嘴了。
講課這事,核心兩點,為啥要去講,如何講得好?
客觀而言,講課是投行最有效的營銷方式,沒有之一。這點跟醫生很像,有句俗語叫「醫生不敲門」,如果某個醫生背著藥箱上門自我介紹,我是名外科大夫,你家有沒有人需要做闌尾炎或者結紮手術麼,我很在行的,動作麻利一點都不疼……我也曾經主動拜訪過很多客戶,但客觀而言效果不好。客戶都很客氣但基本都在應付你,很好很不錯希望能夠多合作,但真正有業務機會的時候,根本想不起來你。
道理很簡單,沒有差異化的營銷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同時也是上趕子不是買賣,看你殷勤無比賊眉鼠眼的樣子,心裡就有些煩。
但講課的營銷效果很好。當然,能走上講臺本身也是能力的體現。所以講課會進入到很有效的正循環。就是你很專業所以講得不錯被人記住,然後你的業務機會就會增加,進而增強你的業務能力和行業地位。
隔著講桌,講課讓彼此變成了師生關係,而老師的身份無形中會增加授課者的權威性。另外,講課是單邊交流,作為演講者我咋講你都要聽著,受制於環境你很難有不同意見的表達機會,變成了被動的信息接受者。這麼說吧,怎麼吹牛你都不會當場打斷,對不?
還有講課是一對多,如果受眾都是潛在的客戶,這種確實很有溝通效率。在遇到跟併購相關問題時候,首先會想到你。這樣的效果會比登門拜訪好很多,關鍵是坐檯有點姜太公的悠然與逼格,而夾著包上門的就有點收電費的灰頭土臉,臉上都是不自信的諂媚,笑得滿臉褶子。
還有,如果常年累月的講,就相當於不斷的向市場傳遞個信號。我們很強,我們很直流,歐耶!這種會深入人心,當然前提是專業與服務確實不掉鏈子。儘管講課講多也很煩但還在堅持,主要是想營造個效果,讓市場言必稱希臘,提併購就想到你,看不到其他人的存在。
當然了,講課還可以鍛鍊人的表達和歸納能力。要講給別人聽,自己要有更深更系統的理解,最終受益最大的是自己。另外也有些名利的副產品,啥北大清華長江社科院的,反正吹牛肯定管用,同時還能有點講課費賺,也挺好的。
除了服務營銷外,偶爾也去高校給學生講點,希望能帶給在校學生來自市場最前沿的東西。我記得當年自己上學時,也對校外實務性強的講座印象很深。沒準自己的某句話或觀點,可以給年輕人有所啟發呢。
另外,如何能把課稍微好點,容我再琢磨下,繼續與大家分享。
(待續)
歡迎打賞,用於擼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