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留著:家長處理孩子發燒的全方法

2021-02-23 開源盛世

孩子發熱了怎麼辦? 

只要孩子發熱時精神不是很差,溫度沒超過39.5℃,都可歸家長也可以自己處理。

    孩子發燒有個規律:如果發燒時手腳冰冷、面色蒼白,則說明孩子的體溫還會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腳變暖,出汗了,就說明體溫不會再上升。

家長遇到孩子發熱時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一歲半以內的嬰幼兒,前囟門還未完全閉合,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著後,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門,一直捂到孩子的頭微微出汗,這時再看小嬰兒,鼻子通了,呼吸平穩了,溫度也降下來了。這時,家長再把寶寶叫醒,多給餵一些溫開水或紅糖水,寶寶很快就能恢復如初。我兒子一歲前有幾次感冒發燒都是用這種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鐘,最長的一次捂了一個半小時,我的手都麻了,才見兒子頭上冒汗。所以在給寶寶用手心捂前囟門時,家長千萬不要著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來操作,男士的熱量大,寶寶容易出汗。

2.多數孩子還是受涼感冒引起的發熱,發熱時手腳發冷、舌苔發白、面色蒼白、小便顏色清淡,家長可以用生薑紅糖水給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錯的,如果生薑紅糖水裡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長的蔥白,效果會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給孩子煮的稀飯裡面加上兩片生薑、兩段蔥、幾滴醋,煮好後,去掉姜、蔥,餵給孩子吃,能祛寒、發汗,退熱的效果不錯,孩子也願意吃。家長可以一天給孩子餵2~3次,孩子退熱後就不要加蔥了,舌苔不再發白時,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發燒時手腳不冷,但面色發紅,咽喉腫痛,舌苔黃或紅,小便顏色黃、氣味重,眼睛發紅,則說明孩子身體內熱較重,就不能喝生薑紅糖水了,家長應該讓孩子大量喝溫開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鹽,衝成淡鹽開水給孩子喝,能消內熱。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幾次小便,讓身體的內熱隨著尿液排出,體溫才會下降,上火的症狀也才會好轉。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發熱,則說明體內有內熱或炎症,家長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鐘後給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發熱時,就不要再喝了。同時儘量給孩子多喝水,吃新鮮的水果,飲食要相對清淡,不能吃魚、蝦,只能吃其他肉類及蔬菜。

5.如果孩子白天體溫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熱,說明孩子發熱是身體內寒重及虧虛引起的,這時仍要給孩子喝生薑紅糖蔥水,最好再配合艾葉水泡腳祛寒,而且可以讓孩子喝肉湯和淡淡的雞湯,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給孩子及時補充營養,同時讓孩子多喝水。

6.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可以幫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腳心,把熱往下引,等腳搓熱了,再搓小腿,上下來回搓,把小腿搓熱後,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後背和耳朵,最後搓孩子頭頂正中的百會穴。

    家長在幫孩子按摩時不可太用力,要輕輕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著急,一邊搓,一邊讓孩子多喝些溫開水。如果孩子燒還不退,可用溫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膚擦紅、擦熱,讓孩子的身體自行散熱。

    如果孩子還是手腳發涼,則說明受寒較重,家長可連續給孩子多喝幾次生薑紅糖蔥水,這樣處理後,孩子多半都能降溫。

    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喝蔥姜紅糖水加按摩治療發熱時,要先喝蔥姜紅糖水,然後再按摩。

有一次,一個5歲的男孩因吹空調受涼感冒發熱,我教給他媽媽這種方法。過了3天,孩子的媽媽來找我,她說,按照我的方法給孩子按摩後,孩子的燒就退了,即使一天連續發燒3次,按摩都能管用,可後來發現孩子有點兒喘,又趕緊帶孩子去醫院輸液了。我問她,你給孩子喝薑糖水了嗎?她說沒有。我說,孩子明明是吹空調受涼引起的感冒,你應該首先給孩子祛寒,讓孩子全身暖起來再按摩,如果只是單給孩子按摩,按摩多了,孩子就容易氣虛,這樣孩子體內有寒,同時咳嗽再加上氣虛,自然就喘了。第二天的治療非常關鍵,如果治好了,病情就不會再反彈,孩子也不會再發熱了;但如果孩子體內的寒溼過重,還沒祛乾淨,孩子會在下午以後又燒起來。

上面說的是家長可以自行處理的小兒發熱,但是有些情況是必須送醫院的。

    孩子患感冒、發熱後出現哪些症狀應及時送醫院呢?

1.高燒39.5℃以上。

2.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現驚厥。

3.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4.孩子呼吸時有喉喘鳴聲。

5.感冒後孩子呼吸加快(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呼吸次數每分鐘≥60次,2個月至1歲的兒童每分鐘呼吸≥50次,1~4歲的兒童每分鐘呼吸≥40次),可能引發了輕度肺炎。

6.孩子呼吸加快並出現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氣時胸壁下部凹陷,這是由於肺部組織彈力差,吸氣費力所致;若孩子吸氣時僅有肋間或鎖骨上方軟組織內陷,則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徵說明孩子已經出現了較明顯的呼吸困難,可能是重度肺炎。

發燒是人體的國防系統和外來入侵的病原作戰的結果,發熱越高,說明人體的反抗能力越強,但並不意味著疾病越嚴重。

三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由於免疫功能尚沒有發育成熟,抵抗力不強,即使有嚴重的肺炎,也很少高熱。

    常見的高熱例子就是幼兒急疹,這個疾病多發於6-9個月的嬰兒,體溫一般都在39度以上,高燒三天。但孩子的精神一般很好,72小時體溫的消退,顏面軀幹出現紅色皮疹,2-3天皮疹消失痊癒,幾乎沒有任何後遺症。

    同時發熱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發燒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長繁殖,減少對人體的破壞。大部分病原微生物最合適的生長溫度就是37度,溫度升高,病原繁殖能力會明顯降低。不要著急把體溫減至正常!

    高熱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可以引起機體代謝障礙和各系統功能紊亂,導致重要器官的損傷。由於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尤其是5歲以下患兒在發熱時易發生驚厥,從而對大腦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故對小兒發熱,尤其是高熱應及時予以退熱處理。

一、 臨床有哪些退熱藥物

1、對乙醯氨基酚,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嬰兒和兒童高熱時的首選退熱藥。它的解熱作用緩和而持久,以療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為特點。

2、布洛芬,退熱速度快,效果顯著,且退熱持續時間可維持6~8小時,副作用小,可以減少服藥的次數。副作用相對較小。

3、阿司匹林,退熱作用較強,但副作用相對較大。一般小劑量短時使用,還是比較安全的。臨床常用賴氨匹林注射給藥,見效快。但是小兒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症候群(一種嚴重疾病)的現象屢有報導,需要密切注意。

4、尼美舒利,一種新型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退熱效果相對布洛芬好,但副作用相對也較大,特別是對肝臟的副作用屢有報導。

5、消炎痛,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具有較強而持久的退熱效果,由於本品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對肝功、腎臟和血液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情況下都不採用。

6、安乃近,是一個古老的退熱藥物,退熱效果迅速,由於可引起粒細胞減少、腎損傷等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只有在急性高熱且病情急重,又無其他有效解熱藥可用的情況下,才用於緊急退熱。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證安全。口服給藥已不被採用,可使用20%溶液進行滴鼻退熱。

7、 中藥退熱藥,很多中藥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熱作用,但由於中藥退熱作用緩慢,而且所含藥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薦家長選用中藥作為退熱藥物使用。

8、 注意:一般情況退燒藥的退燒效果和副作用成正比!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

二、 如何使用退熱藥物

1、如果體溫低於38.5℃,精力旺盛,精神好,不需要使用退熱藥物。

2、如果體溫超過38.5℃,熱面容、煩躁、精神不好,就需要馬上給與退熱藥物。

3、當體溫超過39℃時,容易誘發高熱引起的驚厥,必須馬上使用退熱藥物。

4、服用退熱藥,可以選用選擇兩種不同成分的藥物,比如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給孩子退熱時,可以選擇兩種藥物交替使用。這樣不但減少每種藥物24小時內使用的次數,還能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在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後4小時可選擇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後6小時可選擇對乙醯氨基酚。當孩子服用一種藥物如果在5分鐘內出現嘔吐,應該選擇另外一種藥物。

5、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藥物,可選擇直腸內使用的栓劑。

6、即使藥物選擇正確,劑量也適當,但要想達到理想效果,還要讓孩子攝入足夠的液體,這樣才能保證機體通過散熱達到退熱的效果。

7、對於高燒持續不退的,可以選擇溫水浴,這是目前普遍認為最好的辦法。對於大便乾結的,還可以通便清火,甚至給與溫鹽水灌腸降溫。

    小孩發燒大多是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在3到5天,視小孩的身體狀況而定。身體素質好的3天左右就會好轉,身體素質不太好的需要一周時間才能恢復。

   這期間會反覆發燒,這是由於病毒在體內造成的,屬正常現象,家長不必過於著急,要保持鎮定。

   家長太過緊張會給幼兒造成壓力,不利於病情的恢復。多給他喝水,最好採取中藥治療,用中藥進行清熱解毒,如小兒的雙黃連等清熱解毒製劑。

不要輕易打點滴,那樣會損傷幼兒的血管,而且藥物還會殘留在幼兒的血管內。

    退燒藥只能暫時緩解病情,只是起到退燒的作用,不解決根本問題。如果小兒發燒體溫不高時(38.5度以下,有發熱驚厥史的幼兒38度以下)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用40度左右的溫水擦拭幼兒的手心、腳心、腋窩、大腿根部,並用毛巾覆頭。

    期間堅持服用中藥,多喝水。幼兒生病期間的飲食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麵條、菜稀飯等,可以吃雞蛋羹、豆腐,少吃肉類食物。喝牛奶時可以往裡對一部分水加以稀釋,讓幼兒更多的攝取水分,利於排毒。

    寶寶發燒了,體溫計就起作用了,每個家庭都必須準備一個。市面上體溫計種類繁多,有傳統類的水銀體溫計,也有電子類的。它們究竟有哪些不同?你家寶寶適合哪個?

    冰枕採用柔滑面料做枕套,裡面裝有液體式、海綿式等特殊材質的枕芯。冰枕降溫是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之一。它利用局部的冰敷達到降低頭部溫度的作用。

世衛組織建議2個月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藥品。用什麼方法降溫安全又有效呢?退熱貼的退熱功能主要是物理降溫,跟敷冰毛巾、枕冰袋等方法類似,但其使用起來更方便。專為0—18個月嬰幼兒寶寶必備的餵藥工具。主要是針對這個年齡段寶寶餵藥過程產生掙扎、抗拒的行為造成藥液餵食過程的浪費和骯髒,彌補了匙羹餵藥的缺陷,藉助餵藥器可以把藥液送進寶寶的嘴裡。

感冒發燒飲食六忌

感冒發燒時煮點白粥喝,患者應該儘量多休息,多喝開水,保持室內通風,在飲食方面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不存在儘量多吃食物一說,保持足夠的能量即可。一般以清淡食物為主,並搭配一些新鮮水果,沒有必要在食物的量上做過多計較。

忌多吃雞蛋:

雞蛋所含營養的確豐富,但不宜在發燒期間多吃雞蛋,這是因為雞蛋內的蛋白質在體內分解後,會產生一定的額外熱量,使機體熱量增高,加劇發燒症狀,並延長發熱時間,增加患者痛苦。

忌多喝茶:

喝濃茶會使大腦保持興奮的狀態,且使脈搏加快,血壓升高,進而使患者體溫升高煩躁不安。同時,茶葉水會影響藥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藥物的療效。

忌多喝冷飲:

如果是不潔食物引起的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導致的發燒,胃腸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飲會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惡化而危及生命。

忌多食蜂蜜:

發燒期間應以清熱為主,不宜滋補。蜂蜜是益氣補中的補品,如果多服用蜂蜜,會使患者內熱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還容易並發其他病症。

忌多食辛辣:

由於體溫升高,體內新陳代謝旺盛,在此情況下亂吃薑蒜辣椒之類的溫熱辛辣食品,會以熱助熱,加重病情,不利於退熱與早日康復。

忌強迫進食:

有些孩子發燒時,家長往往認為發燒消耗營養,不吃東西那就更不行了。這種做法適得其反,不僅不能促進食慾,而且還會倒胃口,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使病情加重。

感冒發燒了不能吃什麼

嬰兒發燒物理降溫方法

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有利於降溫。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裡,敲成小塊,用水衝去稜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淨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覆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矽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維持室內涼爽的溫度:

    可以將空調溫度設定在25℃~27℃之間。也可以讓電扇繞轉著吹著孩子,幫助他慢慢地降低體溫。但如果他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這時可以給他蓋層毯子。

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孩子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服。

六招簡單正確的退燒法

    那麼哪些方法是爸媽在未帶寶寶就醫前,可在家中事先使用的嬰兒發燒護理辦法呢?綜合專家的建議,作為父母的您應該了解一些嬰兒發燒如何降溫的方法。正確的退燒方法應該是:

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睡冰枕:

    有助於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多喝水:

   以助發汗,並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使用嬰兒退燒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1.遵照醫囑,選擇正確的感冒(咳嗽)藥如果孩子是咳嗽、發熱、咽紅腫痛等症狀,可以使用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的中藥,比如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等。如果孩子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可服用感冒清熱顆粒等。 

2.代茶飲—桑菊薄荷飲:桑葉6克,菊花6克,薄荷 3克,苦竹葉15克,蜂蜜少許,加適量水,煮沸,代茶頻服。桑葉清肺熱;菊花疏散風熱,明目平肝;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能迅速解除發熱頭痛等症狀。 

3.飲食需清淡。

4.應以預防為主,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可選擇一兩項運動,長期堅持,比如遊泳、跑步等,有助於提高孩子抵抗力。

予人玫瑰,手留餘香。分享正能量,實現中國夢!助人成長,人生充滿溫情希望!

【分享到朋友圈】

請點擊右上角按鈕,點擊分享到朋友圈。

【發送給朋友】

請點擊右上角按鈕,點擊發送給朋友!

【關注本微吧】

獲取更多資訊方式:

微信首頁→朋友圈→添加朋友→搜號碼→輸入「hoiyuenss」→關注

PS:查看歷史消息:「朋友圈→添加朋友→搜號碼→輸入「hoiyuenss」查找,出現頁面,點擊【查看歷史消息】進行查看。

【掃描二維碼】掃描開源盛世(hoiyuenss)二維碼添加關注即可!

關注微信: hoiyuenss

相關焦點

  • 孩子發燒有三大階段 家長怎麼處理
    想必爸爸媽媽都知道,小孩發燒並不能隨便用藥。物理降溫就是小兒發熱常用的降溫方法。孩子發熱的時候,媽媽都習慣在孩子的前額上放一塊涼毛巾,或者用溫水給孩子擦擦皮膚,這些都屬於物理降溫的方法。那麼,還有哪些是小孩發燒時的物理降溫方法呢?
  • 孩子出現發燒症狀,家長學會這樣處理,不僅效果好還安全
    為了解決就醫難,讓自家的孩子少生病,下面教家長們幾種治療孩子發燒感冒的方法,見效快不說,方法也是十分安全的。1、 熱毛巾法對於孩子發燒這種情況,首先處理方式就是以降溫為主,所以這時家長可以考慮用熱敷的方法,其實冷敷的辦法也是可以的,但是考慮到孩子年齡較小,抵抗能力弱,冷敷有時會造成孩子再次出現著涼的情況,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熱敷,用幹毛巾用溫水浸溼,然後將毛巾擰乾,放在孩子的頭上,每間隔5-10分鐘更換一次毛巾就可以了。
  • 孩子發燒,正確的家庭處理方法是這樣
    孩子發熱,這個症狀幾乎每個家長都會遇到。那麼孩子為什麼發燒呢?發起燒家長應該怎麼辦呢?今天就帶各位家長來認識一下發燒。醫學上稱「發燒」為「發熱」。臨床上一般把腋窩溫度大於37.2℃視為發熱,發熱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感染。大部分情況下進入身體的病原體會輕鬆的被免疫系統消滅,但是當進入身體的病原體太強大或者身體機能下降的時候,免疫系統就會調高身體的溫度來幫助對抗病原體。大多數病原體的最適合生長溫度是37攝氏度,把身體溫度升高會明顯降低病菌的繁殖能力。
  • 2歲孩子發燒驚厥,爸爸的處理方式,斷送了孩子的性命
    寶爸寶媽在有了孩子後,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總是非常重視的,當孩子生病的時候家長朋友們都會特別擔心,有些家長在孩子生病時難免會產生慌亂,下面這位寶爸在孩子出現危機時,他的處理方法竟把孩子的性命給斷送了。兩歲的小天在發燒後便出現了驚厥的現象,整張臉都是泛青的,兩隻眼睛往上翻,手腳還在不停的抽動,喉嚨裡面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音,小天爸看到孩子這種情況被嚇了一跳,他覺得孩子是被痰給堵住喉嚨了,於是他把手伸進小天的嘴裡面,使勁的摳了起來,幾分鐘後孩子一動不動了。
  • 孩子一發燒家長就帶去打針,你以為你愛孩子,其實你是在害孩子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是在所難免會出現發燒的情況的,這也是讓很多家長感到焦慮的問題,尤其是新手爸爸媽媽,在第一次面對孩子發燒的時候,可能就會手忙腳亂,不知道該為孩子做什麼,所以就會想到帶著孩子去醫院打針。
  • 孩子發燒的處理方法
    孩子前天發燒了,一開始是37°5左右,按照往常發燒,這個溫度我都是直接給她用45°水泡腳降溫,半小時內會出很多汗,之後就完全退燒了。然後帶她睡中午覺,睡醒之後,突然又燒回38°5,我突然有個不詳的想法,我覺得不是往常一般的發燒,應該是喉嚨發炎導致的反覆發燒不退。於是帶到樓下的婦幼保健院,果然,醫生說是喉嚨發炎了。我的乖乖,喉嚨發炎可大可小。
  • 【發燒專題集錦】|:孩子發燒怎麼辦?
    此文有:發燒原理、發燒處理步驟、發燒應對方法、發燒紅線區域 ,and 匯集以往發燒處理方法與食療方連結。各位,惠存。下文內容摘自生生堂公益課堂《孩子發燒了怎麼辦?》儘管你可能是新手爸媽,但是也儘可能淡定一點,你的淡定可以給你的另一半,你的家人還有孩子很好的榜樣和力量,讓大家都鎮定下來,為解決問題首先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孩子生病,做為家長,我們能給到他最大的幫助其實是儘快找到病因,爭取最短的時間來對症解決問題,讓孩子少受一點苦。
  • 孩子發燒怎麼辦?家長應該怎麼辦?
    那麼發燒的情況也越來越多了。現在我給寶媽說一下,孩子們出現發燒情況,家長該怎麼辦?孩子的基礎體溫在38度左右為低燒,超過39度為高燒。遇到孩子發燒的情況,家長首先不要著急。先測量孩子的體溫,看是低燒還是高燒。若孩子體溫屬於低燒,則考慮以物理降溫為主。給孩子適當餵水。也可以給孩子減少衣服。孩子們的體溫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若是周圍環境溫度過高或者孩子情緒激動,很有可能造成孩子們短時間發燒的出現。
  • 孩子半夜發燒
    □記者 喜月霞  孩子發燒很常見,但很多家長仍然不能淡定對待,尤其是遇到孩子半夜發燒,一些家長心急火燎地帶孩子去醫院看急診,其實大都沒有必要,孩子受罪不說,還要面臨交叉感染等風險。
  • 孩子發燒5大攻略,自查發燒情況,家長輕鬆應對不焦慮
    孩子發燒的日常護理,怎麼弄?帶孩子的第二大難題,就是處理髮燒的問題。發燒不能一個勁兒地喝退燒藥,有些家長頻繁地餵退燒藥,這樣不太合理,得結合物理退燒,這會讓孩子更好地應發燒對身體的不適。如果深夜發燒,最麻煩的是徹夜無眠,怎麼辦?
  • 孩子發燒,家長們晚上每隔幾個小時醒來為孩子測體溫為好?
    導語:孩子發燒,家長們晚上調鬧鐘幾個小時醒一次為好?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孩子發燒是最讓他們緊張和頭痛的事情了。一旦孩子發熱,特別是高熱,就算是看了再多育兒書的家長,也會火急心慌。但一到了晚上,孩子的身體處於休息狀態,睡眠的時需要更多肺呼吸到氧氣,而特別是到晚上3點,4點,5點的時候孩子就會超容易發生中高熱。這時家長們一定要特別地注意的。那麼,在孩子發燒原因多數是因為有兩種一、細菌感染二、病毒感染細菌感染一般用藥,發燒到1到兩天,基本退燒。
  • 孩子又發燒了,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關於幼兒發熱,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可是每年總有很多處理不及時,甚至用了錯誤方式處理,導致孩子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的病例出現,醫生每每看起來很是痛心,家長也十分心疼自己的孩子遭罪。這種情況從經驗上來講,很可能孩子在接下來的一小時內會快速進展為高熱,體溫可能會達到39度以上,如果處理不及時,又是在孩子年紀比較小的時候,那麼這種情況就會比較危險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前備好退燒藥,每隔十分鐘測量一次體溫,及時應用退熱藥物,一般退燒藥的生效時間是半小時到一個小時,這樣可儘量避免體溫過高導致驚厥的情況出現。
  • 捂熱發汗致男嬰死亡 孩子發燒的正確處理方法
    1個月大的孩子因為家長採取捂熱發汗的發燒治療方法丟了性命。據接診醫生回憶,當時孩子除了內衣,身上還穿了兩件毛衣、一件薄棉襖、一件厚棉襖,外面用一個厚厚的包被裹著。隨後的檢查證實了醫生的擔憂:念念出現了嬰兒捂熱症候群,因為大量出汗又沒有補水,已有脫水症狀,腦血流量減少,腦組織缺血缺氧。
  • 孩子發燒怎麼辦?淮安99%的家長都做錯了!
    如果孩子發燒了,你第一步會怎麼處理?
  • 如何應對孩子發燒
    發燒是每個孩子都要遇到的問題,也是最容易讓家長擔心焦慮的問題,對於發燒,我們也存在太多誤區,了解怎樣應對孩子發燒,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判斷孩子精神好相對簡單一些,如果孩子還有勁玩,會跟大人互動,那說明精神還不錯。但要判斷孩子精神不好就沒那麼容易了,發燒會讓很多孩子昏昏欲睡,很難判斷是真的精神不好了,還是發燒讓孩子犯困,醫生有時都判斷不準,家長就更難了,如果自己心裡沒底還是早點上醫院,不要有僥倖心理。如果你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在家裡觀察,又該如何應對呢?
  • 2歲男孩發燒身亡,孩子發燒家長切記不能這樣做
    01前段時間,喬媽看到一個特別令人心痛的新聞:一個兩歲的小男孩發燒身亡。據醫生介紹,每年該院都會碰到三四個因驚厥而死亡的孩子,原因無一例外都是家長採用了摳喉這個錯誤的處置辦法。02孩子發燒,可以說是媽媽們最常見也最擔心的一種狀況。
  • 冬天孩子半夜發燒,這些應急辦法幫家長輕鬆應對
    這是昨天家長留言的一個問題,說大冬天,如果半夜遇到孩子高燒,應該怎麼處理?這個情況不常發生,但也會有。今天就跟大家說一說一些應急的方法,如果遇到,家長也可以淡定的處理。  發燒本身不是病,而是由疾病引起的一個外在反應症狀。中醫認為,發燒就是正氣和邪氣在打架;西醫的說法,發燒就是身體的細胞和細菌病毒在對抗。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 孩子發燒未必全是壞事 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孩子發燒有多危險?會燒壞腦子嗎?什麼情況下需要送醫?在家裡又該如何護理?對此,很多家長都「蒙查查」,甚至一遇到孩子發燒就手足無措。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副主任李宏教授指出,發燒對孩子來講不全是壞事,它是機體對外來病原的有效免疫反應,是對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遇到孩子發燒,家長應該重視,但也不必驚慌。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病情的輕重,如果發現孩子發燒的同 時精神差,或是持續高熱及反覆發熱、出現皮疹、無法進食或有脫水錶現,有驚厥或以前有過驚厥史的,要及時送醫。
  • 家長們都該看一看孩子發燒該如何處理?
    但從理性角度看,即使再著急,也應該選擇對孩子們真正有利的處理方式。一發燒就抱著孩子去醫院,因為不管是什麼疾病導致的發燒,在剛發燒的前期,不管是抽血化驗,還是臨床查體,都並不一定能找到致病的原因和解決方案,頂多是給點退燒的方案讓回家觀察。另外,醫院人多,特別容易容易交叉感染,得不償失。那麼什麼情況下應該去醫院呢?
  • 孩子39.5度以下發燒自理法(非常詳細!),為自己孩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