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孩子留著:家長處理孩子發燒的全方法
只要孩子發熱時精神不是很差,溫度沒超過39.5℃,都可歸家長也可以自己處理。 孩子發燒有個規律:如果發燒時手腳冰冷、面色蒼白,則說明孩子的體溫還會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腳變暖,出汗了,就說明體溫不會再上升。
-
孩子體溫多高算發燒?怎樣測量寶寶體溫更準確?家長不可不知
小孩子比大人更容易發生感冒、發燒、咳嗽等狀況,這些時候,監測小孩子的體溫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多數家長也只有在這種時刻才會想到給孩子測量體溫。其實了解孩子正常狀態下的體溫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子的體溫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不了解孩子體溫的變化規律,就難以辨別其真正的體溫異常情況。所以家長應該了解有關體溫的基本常識,經常監測寶寶的體溫變化。
-
孩子體溫 37℃多一點點,到底算不算發燒
常常遇到很多媽媽來問,孩子體溫(腋溫)達到 37.2℃、37.3℃,是不是發燒了? 不是的。孩子的體溫不會固定在標準的 37℃,在 36℃ ~37.3℃ 這個範圍內波動都是正常的。
-
孩子發燒了!根據體溫來護理
孩子發燒了!根據體溫來護理 寶寶發燒不少見,有的媽媽在護理時只會用冰袋或者藥物,其實這樣做並不科學,要知道寶寶發燒度數不同,在護理方法上也是有很大差別。
-
孩子發燒的6個常見誤區,家長很容易犯,別再躺槍了
雖說,沒有不發燒就長大的孩子,但孩子發燒還是家長最怕碰到的。看著孩子因發燒而漲得通紅的小臉,整個人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蔫蔫的,每個家長的內心都是藍瘦香菇。特別是不時的新聞報導,某某小孩因為發燒而腦癱、影響智力等類似新聞,更是讓家長們戰戰兢兢。
-
孩子發燒的6個常見誤區,家長很容易犯,別再躺槍了
看著孩子因發燒而漲得通紅的小臉,整個人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蔫蔫的,每個家長的內心都是藍瘦香菇。特別是不時的新聞報導,某某小孩因為發燒而腦癱、影響智力等類似新聞,更是讓家長們戰戰兢兢。出於對孩子的擔心和對發燒的恐懼,很多家長一想到發燒就害怕,缺乏對發燒相關知識的了解,對發燒實際上存在很多誤區。如下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寶寶發燒 這11種情況快送醫|寶寶|發燒|體溫|送醫_網易親子
孩子發燒時,到底哪些類型的發燒可以先觀察,哪些則需要立刻送醫院?發熱出汗好不好?要不要用藥?父母該怎麼護理?快來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醫師學一學。發熱測體溫 推薦測腋溫人體的不同部位對發熱的定義不一樣,肛溫超過38℃、腋溫超過37.5℃、口腔溫度超過37.8℃、背溫超過37.5℃即為發燒。
-
寶寶發燒這11種情況快送醫 體溫超過38℃可口服退燒藥
寶寶發燒這11種情況快送醫 推薦使用電子體溫計測腋溫,體溫超過38℃可口服退燒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白恬)寶寶發燒實在太常見,但新手爸媽遇到這種情況經常會手忙腳亂,不是盯著溫度計上的數字不敢鬆懈,就是慌慌張張地抱起孩子往醫院跑,結果可能問題並不大,被醫生勸回家觀察
-
玻璃水銀體溫計測發燒最準
玻璃水銀體溫計測發燒最準 那麼究竟哪一款給孩子用最合適呢? 「給寶寶量體溫,安全和準確最重要。」北京兒童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董麗娟對《生命時報》記者說,如果從體溫計材質來說,可以分成玻璃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和化學標點四種。人體可以用來測量體溫的部位一共有5處,分別是腋下、額部、耳道、口腔和直腸。每種體溫計測量出的溫度是有差別的,而不同部位的體溫也有不同的發燒標準。
-
孩子體溫升高是不是發燒了?達到這個溫度才算發燒
孩子發燒了,怎麼物理降溫最好? 寶寶三個月,一天睡幾個小時好? 因此,我們在丁香媽媽 APP 上上線了一個新內容產品 「百科」 ,為大家提供專業精準的解答。
-
寶寶體溫你會測嗎?體溫輕微升高不一定是發燒
首都兒研所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胡鳳華介紹,年齡較小尤其是一歲以內的孩子,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時,在早期通常只表現為發熱而不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狀,但很多病的早期表現都是發熱,比如肺炎,腦炎,胃腸道炎症,泌尿系感染等,所以小孩發燒,應該找醫生檢查一下以明確病因,並注意病情變化。醫生通常會根據病情化驗血、尿、便常規後明確診斷。
-
孩子有一種發燒無需治療,很多家長不知道
我家孩子就在8個月時得過幼兒急疹,當時真的非常慶幸自己提前在育兒書中了解到這個病症,因為在我當媽媽之前,不曾聽說過的。後來跟一些新媽媽們分享,很多人也表示不了解。讓寶寶自然痊癒對母嬰雙方都有好處,既不會受到藥物的傷害,也不必為看醫生到醫院的候診室長時間等待。 3.早幾年間,別說普通家長,甚至是醫生隊伍中,都有很多不知道幼兒急疹的。而且由於不易判定,有些醫生即使懷疑,也不會輕易勸家長採取保守護理即可,國內的醫患矛盾之大,讓很多人不敢冒險背鍋。 實際上,媽媽不帶生病的寶寶去看醫生,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
為什麼孩子總是晚上發燒?
:孩子生病,為什麼白天沒事,一到晚上就發燒?孩子發熱了,很有可能早晨量的還是 37.0℃,傍晚就發現已經 38.0℃,看起來像是晚上發燒。孩子晚上喝水減少、活動量減少、室內環境溫度過高,家長給寶寶穿蓋過多等原因,都會導致孩子夜間體溫升高。
-
2歲寶寶深夜發燒,奶奶土辦法救治,燒是退了孩子卻再沒醒來
有個2歲的孩子在凌晨突然發高燒,奶奶照顧了一整個晚上,但是凌晨的時候,寶寶又燒起來了,而且渾身抽搐,口有白沫,奶奶瞬間嚇壞了,聽到孩子喉嚨有聲音,怕孩子會自己卡住呼吸不了,她就想起了治療抽搐的土辦法-灌水,於是用扶著孩子,灌了大量的水。
-
上午看門診晚上看急診 孩子發燒家長著急「亂」投醫
5歲的孩子,白天剛去醫院看過醫生,晚上又去看急診。南京兒童醫院專家介紹,最近,氣溫陡然下降,不少孩子生病發燒,有些家長被孩子反覆發燒弄怕了,一天內帶孩子去幾趟醫院。南京幾家醫院每天都要接待十幾位做「無用功」的家長。
-
孩子發燒莫心急 這份退燒指南請拿好
重慶客戶端-華龍網7月3日12時40分訊(記者 黃宇)很多家長在孩子生病時特別容易慌了手腳,尤其孩子一發燒,全家人都緊張起來。「吃了退燒藥,沒隔幾個小時孩子又燒起來了,反反覆覆的,腦子會不會燒壞啊?」「孩子一發燒,什麼都不願意吃,水也不喝,看著看著臉就小了。」
-
給孩子量體溫 要不要加0.5℃?
給孩子量體溫 要不要加0.5℃?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9.22 星期二 給孩子量體溫時,不少媽媽都會在水銀溫度計顯示的溫度上再加個0.5℃,不過這樣一來,判斷低燒的標準就有些不一樣了,採取的措施自然也不同。
-
孩子發燒先觀察不要馬上就打針
只發燒沒其他不舒服,可以暫時不上醫院 小孩子得了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常說的感冒,超過一半的孩子會發燒。王治濤說,孩子發燒是家長最著急的事,一來就要求醫生打針。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去不去醫院,家長可以掌握一些原則: 體溫38.5℃以下,不用著急去醫院。
-
孩子半夜發燒,到底該用冷毛巾還是熱毛巾?別搞錯了讓孩子受苦
文|秘籍君寶媽最怕的就是半夜孩子發燒,前一段時間我剛經歷過,我兒子一歲多,我習慣性晚上醒來看看孩子,摸摸孩子的頭有沒有出汗,那天晚上我正在睡,然後孩子一隻手搭過來了,感覺冰冰涼涼的,我還在疑惑孩子平時手都是熱乎乎的,今天怎麼這麼涼,隨手一摸孩子的額頭
-
孩子半夜發燒,急壞為娘
記得大寶上小班快中班時,正值夏天,學校要求交費讓孩子們參加學校組織的春遊,帶上小毛巾,乾糧,開水,一切準備就緒在學校指定的時間送到學校,學校統一包車帶孩子們去動物園春遊,這是孩子人生第一次春遊,孩子滿懷期待上了車,一直對著我揮舞著小手,看著公交車漸行漸遠家長們才相繼離開學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