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自媒體撰寫者,她在大三那一年接觸到了這個令她感到不可思議的東西,她就被吸引到了。很快,她開始不停地去投稿和寫作,想要在上面取得成就,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她東找西找,開始不斷去搜集那些新聞,很快,她的一篇文章出爐了,她興高採烈地去向平臺投稿,投完就是不斷打開手機,期待自己文章的閱讀量能夠有很多人看。
「1.2.3.4—」有人看我的文章了!她高興地蹦了起來。她的信心倍增,覺得做下去有前途。所以, 她又開始撰寫新的文章。做完後,她覺得這篇文章應該可以有更多的人看,所以,就下了很大的功夫,撰寫了足足3000字的篇幅,把它發到了平臺上,就在她滿懷期待地查看著結果時,她發現這篇文章並沒有什麼人看。「為什麼?我明明都如此下功夫了,為什麼還是這麼少的人看我的文章呢?」她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結果來。
但是她覺得還是再多發幾篇文章,每天發兩次。於是,她每天都很準時發文,可是閱讀量還是很慘澹,跟她同行的人都比她做得好。她開始很氣,覺得為什麼都是同一個話題,為什麼我沒有別人的閱讀量高,感覺很不公平。這時,她感到很不服,於是,她又加速撰寫文稿,不斷地把這些發到平臺上去。可以說,她這麼做,單純是為了賭氣。
這時間也過去了一個月了,看著手機上顯示的文章閱讀量只有50-100不等,她想到了放棄。覺得自己這麼努力,卻得不到回報,太不值了。所以,這幾天她也不更新文章了,反正粉絲也沒幾個。
這天晚上,她沒有睡著,她躺在床上思考:這堅持了也有一個月了,雖然這段日子裡沒有閱讀量。但是,自己也收穫到了許多關於寫作的知識,自己也鍛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沒有粉絲,自己可以當自己的粉絲。如果放棄的話,那當初為什麼要從事寫作呢?還不如,當初就不要開始。
很快,她調整自己的寫作方式,分析了自己的思維方式,開始通過運用小篇幅的文章去創造更多的價值。因為她知道,她不能因為一些挫折,就選擇放棄。她必須找到自己的寫作風格,來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她。
逐漸,她開始變得小有名氣,她的文章也有了好轉,有許多人評論,轉發,關注。可曾想,她這一路來堅持了多久,沒有人知道,因為人們只關注成功後的人,不會去了解那些途中正在努力的人。
而,「永不放棄」,則成為她的代名詞。她代表著那些新媒體撰寫者的經歷,每個人都經歷過低谷到高峰的輾轉,有的人放棄了,而有的人收穫到了回報。願那些正在努力的人,終有一天會收穫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