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做事最怕這種情況!

2020-12-15 俗語講天下

導語:俗語:「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做事最怕這種情況!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許多的文化至今還教育著我們做人的道理,其中俗語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既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是對於生活的思考,並且很多的俗語背後都蘊含著很深刻的做人道理,就比如農村有一句俗語是「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這句話既描述了一種情景,也教會了我們一些道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吧。

不怕慢,就怕站

小時候在村裡跟著父母下地,剛開始還能有新奇,幹起活來乾淨利索,但是耕種的過程畢竟是個體力活,一鋤頭一鋤頭的挖著土,不久就感覺力氣快要用完了,就會抱怨:幹不了了,要累死了,我要休息。這個有時候我母親就會告訴我:「你要是累了,就慢慢幹,不怕慢,就怕站,要是停下來就不想動了。」小時候對這句話也沒有什麼多大的感受,就覺得按照這個辦法確實是還能堅持堅持。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後來爬山的時候也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就是你一直爬山並不會覺得有多麼累,但是只要一坐下來,就再也不想起來了。我們看電視的時候,會看到在沙漠探險的人就算是累到不行都還是會一直走,絕對不會讓自己停下來,停下來就意味著死亡。人都是這樣,這就是心理作用。停下來,不管是你的身體還是你的心裡都在暗示你放棄,所以就真的放棄了。一直走,雖然身體已經很累了的,但是心裡還在堅持就一定能再堅持下去。

古人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走路是這樣,做事也是這樣,所以無論是做事情還是幹工作,不怕你做得有多慢,只要你堅持不停的做,就一定會有成績,最後也一定會成功。但是你如果選擇停下來,那麼就一定會落後,最後只能面對失敗。

那麼如果停下來,或者是放棄會有什麼後果呢,這句俗語的後半句就告訴我們「站一站,二裡半」,只要你停下裡,和別人的差距就不只是幾步的距離了。

站一站,二裡半

寓言故事《龜兔賽跑》對於大家來說都已經是耳熟能詳了,故事中,烏龜知道自己爬得慢,所以一絲一毫都不敢懈怠,而兔子仗著自己跑的速度快,就驕傲自滿,半路還睡了一覺,就這樣,最後輸給了烏龜。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本可以考上一個更好的大學,但是我在高中的時候懈怠了,本可以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但是在大學的時候貪玩了,本可以在崗位上成就更高,但是自己放棄了,本可以……

你現在付出80%,別人付出100%,似乎看起來沒有什麼差別,但是最後別人收穫100%,你收穫0%。每天要付出10%,意味著不能隨心所欲的玩耍,還要懷著對未來的擔憂,最後玩也沒有玩好,學習也沒有學好,兩頭顧最後兩頭顧不上。所以要麼不做,要做就要付出全部的努力,通過每天的收穫將成功的概率最大化。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就是告訴我們在你累的時候,可以慢一點,但是千萬不要停下來,更加不要半途而廢。要是停下來,和別人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最後就再也趕不上了。

小編有話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爬過華山,小編我在去年5月份的時候自己去了一次華山,夜爬上去的,那個時候因為還不是旅遊的旺季,所以人也不多,往景區走的路上只有我一個人,後來開始爬山差不多是凌晨11點多,華山的路很陡,很多的地方都需要雙手雙腳全用的爬上去,說實話想過放棄,可是看看別人都在爬,就覺得自己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後來到凌晨五點中到了東峰看了一次日出,蒼茫雲海間,真的是太美了。下山的時候因為索道壞了,所以又沿著原路返回。從凌晨11點到中午12點下山,歷時13個小時,將華山都走了一遍。每一次想放棄的時候,就告訴自己「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不能半途而廢,不然之前的準備就全白費了,就是靠著這個念頭將這次的華山行變得更加有紀念意義。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到底是啥意思?
    在我們農村流傳著非常多的經典俗語,可以說這樣的通俗易慬的老古言是很多農家人都非常喜歡的,也是我們農家人都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俗語裡面有著非常豐富的意思,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把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描述到位了。一部分俗語寫的是人際關係,一部分俗語寫的節氣和農耕習慣。
  • 農村俗語:「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講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多數是勞動人民結合生活經歷總結出來的經驗農村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勞動群眾所創造的,是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是相同意思的詞彙!在農村,老人們常會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俗語老話來教導晚輩!告訴其做人做事要懂得取捨,像老人常說的「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理」等等。
  • 40歲的外賣小哥王仁恆:送外賣不怕慢,就怕站,安全才是第一位
    昨天,在南陽市西關南夾後的一間出租屋裡,他對記者說:"送外賣不怕慢,就怕站,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昨天中午12時,在南陽市文化路和八一路交叉口,記者看到好幾個外賣小哥邊騎車邊看手機,車速還不減。在綠燈跳黃燈的時候,每每都能看見快遞小哥衝了過去,看著他們在車流中穿梭,記者想想都為他們捏了把汗。
  • 九哥講俗語(第27期):不怕鬼哭,就怕狗嚎
    今天,湘西九哥來給大家講講,農村俗語:不怕鬼哭,就怕狗嚎。放在今天的語境下,該作何理解?一、先講講:不怕鬼哭一般來講,大多數人是怕鬼的,雖然科學一再證明,鬼只是一種虛無,但很多人還是怕,這是源於人類對死亡的恐懼,在這裡,說不怕鬼哭,只為更好地襯託出下句「就怕狗嚎」的恐怖。
  • 俗語「不怕千鋤鏤,就怕銅釘釘斷腰」,什麼意思?說出農民的辛苦
    俗語「不怕千鋤鏤,就怕銅釘釘斷腰」,什麼意思?說出農民的辛苦文/月童在中國,有過很多俗語是在農村產生的,人們生活節奏慢,生活中遇到什麼事情就會習慣回想,然後總結經驗,就會說出一些比較順口的俗語,大家覺得有道理的俗語流傳開來,就成為了經典。
  • 俗語:「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說的是什麼?為啥要怕笑?
    現如今科技發展越來越快,很多古代的俗語也慢慢被科學代替,變得不為人知,隨著時代發展,古人一些略有些迷信的俗語被替代是自然現象,但是也有一些研究的意義,研究這些俗語,能從中窺見古人的生活狀態,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小編今天要說的,就是關於夜貓子的俗語「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不怕夜貓子叫
  • 農村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夫妻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所說:「不怕紅臉關公,就怕抿嘴菩薩」,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生活中,其實經常會聽到一句話「不怕紅臉關公,就怕抿嘴菩薩」,但是很多人對這句俗語的認知也是一知半解,大概的意思可能知道,具體什麼意思卻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句俗語中的具體意思。關公在歷史上是一直都是很威嚴很厲害的人物,紅臉代表生氣憤怒,面對紅臉的關公,我們可能有點害怕,但是不用防備這樣的人,因為這種人心地善良、胸襟坦蕩,生完氣之後這件事情就過去了,以後還是朋友。
  • 農村俗語「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蓋房子時,從房子的位置、開工的時間、以及房屋的格局等等,都有很多說法,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農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方向布局,我們常常說左青龍、右白虎,所以青龍代表的是東方,白虎則是西方。
  • 民間俗語:「坐生娘娘站生官」,接生婆一語道出實情
    老人說,坐生娘娘站生官,就是如果女孩子是坐著降生的,也就是臀部先脫離母體,這個女孩子以後能當娘娘;如果男孩子是站著降生的,也就是雙足先面世,這個男孩子將來能當官。總之,這樣出生的孩子跟別的孩子不一樣,稀罕,不一般,長大後能出人頭地,都是天生的好命。
  • 「不怕紅臉關公,就怕抿嘴菩薩」,這都是老祖宗經驗之談
    不怕紅臉關公關公留給世人的印象十分深刻,面容如紅棗,眉毛飄揚,胯下赤兔馬,手中握著偃月刀,就外表而言,他的形象的確很粗獷,而在眾多文學作品中,也有不少關於關羽的記載,都說他是個脾氣很暴躁的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會直言不諱。人們常說,在現代社會裡有這種性格的人缺乏情商。
  • 俗語「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其實下一句才是經典,卻少有人知
    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語,大家都聽到過「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這句話。其實我們從字面理解這句俗語,也十分容易。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嘛!」
  • 農村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眾所周知,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在田間水壩間流傳了許多智慧名言,統稱俗語,也是與廟堂之上的雅語相對稱,都是先人們在田間勞作和日常生產中總結出來的智慧之談。今天給大家介紹了這麼一句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便來源於老祖宗的口口傳誦,如果從字的表面意思來解讀,似乎是在闡明一個生產之道,不用害怕出山狼,反而要提防家裡的老鼠,然而其中所蘊藏智慧僅限於此嗎?在曲波的《山呼海嘯》當中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話語,孟凡達說道:咱們春華的老鄉,在那裡一直有三句話流傳。
  • 「不怕大眾帶字母,就怕本田有紅標」啥意思?車迷:見了都靠邊站
    而在我國的汽車圈中一直都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不怕大眾帶字母,就怕本田有紅標」,其實說的就是上面所描述的這類情況,甚至有資深車迷直接表示:見了紅標本田,都得靠邊站!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啥意思,而這類車又到底有什麼獨到之處吧。
  • 農村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你知道什麼意思麼?
    說起這農村俗語,想必那是很多農村老人的「知識庫」,每當茶前飯後,老人們就會聚到一起,用自己的畢生所學來探討這農村的古往今來,而農村俗語所蘊含的道理和典故則是他們的談資,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農村人在閒暇的時候能學習也算是一件不浪費光陰的好事情。
  • 俗語:「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還有後半句,只是無人知道!
    往往,這些故事到最後都永遠流傳了下來,而且是以最特別的方式,「俗語」每當看見這些俗語,都讓人不覺自醉…為什麼叫「俚語」?其實很簡單。真正地。它意味著最本質的真理,即真理的意義。如果你仔細閱讀俗語,你會得到一個深刻的真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你能讀到10句俗語,這比10年前讀起來更有效。
  •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俗語,有的俗語聽起來還比較押韻,若是直觀解讀的話根本就不成立,但是如果加以認真的分析卻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比如「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這句俗語,乍一聽根本沒有道理可言,其實是老人對於生活經驗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