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俗語:「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做事最怕這種情況!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許多的文化至今還教育著我們做人的道理,其中俗語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既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是對於生活的思考,並且很多的俗語背後都蘊含著很深刻的做人道理,就比如農村有一句俗語是「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這句話既描述了一種情景,也教會了我們一些道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吧。
不怕慢,就怕站
小時候在村裡跟著父母下地,剛開始還能有新奇,幹起活來乾淨利索,但是耕種的過程畢竟是個體力活,一鋤頭一鋤頭的挖著土,不久就感覺力氣快要用完了,就會抱怨:幹不了了,要累死了,我要休息。這個有時候我母親就會告訴我:「你要是累了,就慢慢幹,不怕慢,就怕站,要是停下來就不想動了。」小時候對這句話也沒有什麼多大的感受,就覺得按照這個辦法確實是還能堅持堅持。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後來爬山的時候也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就是你一直爬山並不會覺得有多麼累,但是只要一坐下來,就再也不想起來了。我們看電視的時候,會看到在沙漠探險的人就算是累到不行都還是會一直走,絕對不會讓自己停下來,停下來就意味著死亡。人都是這樣,這就是心理作用。停下來,不管是你的身體還是你的心裡都在暗示你放棄,所以就真的放棄了。一直走,雖然身體已經很累了的,但是心裡還在堅持就一定能再堅持下去。
古人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走路是這樣,做事也是這樣,所以無論是做事情還是幹工作,不怕你做得有多慢,只要你堅持不停的做,就一定會有成績,最後也一定會成功。但是你如果選擇停下來,那麼就一定會落後,最後只能面對失敗。
那麼如果停下來,或者是放棄會有什麼後果呢,這句俗語的後半句就告訴我們「站一站,二裡半」,只要你停下裡,和別人的差距就不只是幾步的距離了。
站一站,二裡半
寓言故事《龜兔賽跑》對於大家來說都已經是耳熟能詳了,故事中,烏龜知道自己爬得慢,所以一絲一毫都不敢懈怠,而兔子仗著自己跑的速度快,就驕傲自滿,半路還睡了一覺,就這樣,最後輸給了烏龜。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本可以考上一個更好的大學,但是我在高中的時候懈怠了,本可以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但是在大學的時候貪玩了,本可以在崗位上成就更高,但是自己放棄了,本可以……
你現在付出80%,別人付出100%,似乎看起來沒有什麼差別,但是最後別人收穫100%,你收穫0%。每天要付出10%,意味著不能隨心所欲的玩耍,還要懷著對未來的擔憂,最後玩也沒有玩好,學習也沒有學好,兩頭顧最後兩頭顧不上。所以要麼不做,要做就要付出全部的努力,通過每天的收穫將成功的概率最大化。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就是告訴我們在你累的時候,可以慢一點,但是千萬不要停下來,更加不要半途而廢。要是停下來,和別人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最後就再也趕不上了。
小編有話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爬過華山,小編我在去年5月份的時候自己去了一次華山,夜爬上去的,那個時候因為還不是旅遊的旺季,所以人也不多,往景區走的路上只有我一個人,後來開始爬山差不多是凌晨11點多,華山的路很陡,很多的地方都需要雙手雙腳全用的爬上去,說實話想過放棄,可是看看別人都在爬,就覺得自己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後來到凌晨五點中到了東峰看了一次日出,蒼茫雲海間,真的是太美了。下山的時候因為索道壞了,所以又沿著原路返回。從凌晨11點到中午12點下山,歷時13個小時,將華山都走了一遍。每一次想放棄的時候,就告訴自己「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不能半途而廢,不然之前的準備就全白費了,就是靠著這個念頭將這次的華山行變得更加有紀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