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煩(馬伯庸兒子)的一年級書單,想取經的家長們收藏起來吧!

2020-12-15 什麼值得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馬伯庸 個人微博,微博ID:馬伯庸 作者:馬伯庸 原標題:馬小煩的2019書單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馬伯庸在讀書這件事上一直有著很強大的影響力,每年年底總結的個人書單,包括兒子暱稱馬小煩的書單,都備受大家關注。

2019年末,馬小煩的書單如約而至,6本書籍推薦,實實在在,優點缺點一併指出,當然少不了對兒子的閱讀習慣的分析/吐槽,有同齡娃、或者同款育兒煩惱的的家長們趕緊收藏,沒有同齡娃的建議提前收藏,因為問題早晚要出現,總有一天你會用得上。

----------------------------我是分割線---------------------------------------

馬小煩今年上一年級了,變成了一枚真正的學生。

首先我必須傷感地承認,他的閱讀生涯和我預期的不太一樣。大概是我從前給他講故事講得太多,忽略了視覺閱讀的訓練,導致他現在缺少自主閱讀的動力,更喜歡通過聽覺來理解。平時讓他讀書,哼哼唧唧總嚷嚷著累。

我舉個例子。有一次做數學作業,有道應用題是這麼問的:籃子裡一共有9個蘋果,3個小朋友分別拿了2隻,那麼盤子裡還剩幾隻?他寫了一個7,以致錯失滿分。

我復盤的時候發現 ,他之所以做錯,是因為讀題時漏掉了「分別」這個詞,理解成3個小朋友拿了2隻。我又找出同樣題型的應用題,念給他聽,他卻能揮筆做答,毫無窒澀——標準的聽力型理解。

究其原因,還是他讀(重音)書太少,對很多詞彙不夠熟悉,會下意識地漏掉。這個光教他數學是沒用的,就是閱讀量不夠。只有把閱讀量堆上來,對各種表達方式足夠熟悉了,才能順暢讀題,正確理解,這是個水磨功夫。語文是底板,閱讀理解不行,會導致所有科目都會出問題。

所以這裡要給廣大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們提個醒。差不多中班之後,要有意識地減少聽故事,增加讓孩子自主閱讀故事的練習,否則形成聽力依賴,不利於小學階段的發展。當然,你們的壓力,肯定比我要小,體會不到我每次見到老師——尤其有的老師還是我書粉——都要解釋為什麼一個作家的孩子不愛看書時的窘迫……

所以在這個階段,我給他挑選的書,不再特別關注情節性和教育意義,而是側重於詞句本身。

1 、《沒頭腦和不高興》

現在市面上的兒童類讀物,我也算是博覽群書。我發現好書和差書之間的差異,不在別的,就在於文筆。這個文筆不是指成年人讀物,而是指兒童的接受度。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童書,壓根沒考慮過文字上的細功夫,故事是兒童故事,寫出來全是成人式表達,根本不用心。包括我自己,原來我覺得給孩子寫東西很簡單,但自己試著給兒子寫東西之後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兒。不光是遣詞造句要儘量簡單,還要在簡單的前提下保持生動、有趣,這事兒本身絕不簡單。

比如說我買過一套兒童百科。裡面講到火山湖,大家可以試著讀一下。把不知哪裡查來的資料原封不動地端上來,絲毫沒考慮到兒童讀者的閱讀特點。甚至連基本的語句分段都懶得調整,比如紅線部分,稍微有點責任心都不會寫出這種中文。

相比之下,《沒頭腦和不高興》真是返璞歸真的大師級作品。

任溶溶老師的《沒頭腦與不高興》,我早年只覺好看,這次偶爾買了本珍藏版,以現在的眼光再審視,才看出「好看」下面精深的文字功力。大師到底是大師,不用任何複雜的字詞,簡單幾個句子,畫面感超強。我說好,不算真好。我兒子特別不愛閱讀,給他買了一堆書都不大看,覺得累。但這本拿過去,他能津津有味地翻看起來。我問他為啥愛看這本,他理由很簡單:能看懂。

不過不推薦買這個版本,正文沒多少,前後是大量介紹性文字、書評、照片、動畫配圖與作者的回憶文字。買回來做紀念不錯,給孩子看的話,還是買個更單純的版本好。

2 《一年級的小蜜瓜》

這本書的作者,一定當過小學老師,或者有一個上過小學的孩子。因為它的節奏感,和一年級學生的成長几乎完全同步。馬小煩上學的困惑、苦惱、興奮與遭遇的種種問題,在書裡都有。甚至當他當選小隊長的當晚,這本書恰好讀到了當選小隊長的一章,掐得太準了。作者對兒童心理把握得非常好。

之前我反覆強調「兒童文筆」,這本書在這方面可以說是標杆 。文字平實流暢,不致於太過艱深,但也不會故做幼稚,表達方式上還是稍微繞那麼一點點彎,略帶難度,正好可以讓孩子有點挑戰,這樣才有提高。

每一章都可以視為一個獨立故事,情節相對簡單,很適合做閱讀理解。我現在每晚讓孩子讀一章,讀完了我就問他,這一章大概講了個什麼故事,誰說了什麼話,誰的反應是什麼。裡面碰到生詞的話,還會進行提問,看他是否徹底理解。講完這個詞,還會讓他試著用書裡的人物造幾個句子。

還有一個很有效的訓練 ,可以讓孩子試試。我讓他標記出每一個自然段和每一句話,這是標點符號的基礎訓練,也可以讓他對為什麼分段落這件事有所感覺。

要說缺點,也是有的,就是太樸實了。相比起現在各種奇思妙想的故事設定,整個基調偏傳統了一點,我個人很喜歡,但孩子初讀會容易不耐煩覺得乏味,這一點家長要注意。

3 《暴風雨》

這個作者之前有一本《獨生小孩》,也在我的推薦書單裡。

這是一本沒有文字、純畫面的書,雖然是黑白畫面但卻擁有典雅的氣質,細節動人,即使是大人也完全可以當成藝術品來欣賞閱讀。

之前的《獨生小孩》講的是孤獨與對親人的思念,這次的《暴風雨》講的是愛,更重要的是講的是同理心。說實話,我感覺現在的孩子們各方面都很優秀,唯獨同理心這一塊有問題,不是傳統語境裡的「獨」,該表現的都表現得很好,但是缺少發自內心的對旁人的理解。這種感覺很微妙,不易調控,更沒法用明確的規則去硬性要求,只能讓孩子自己去理解。讓他們多看看《愛心樹》、《暴風雨 》這樣的讀物,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有所觸動,潛移默化,比反覆講道理強多了。

4 《上下五千年》

雖然我覺得一味尊古不是正道,但有的時候也忍不住感慨,從前的東西還是好。比如說歷史入門讀物。目前市面上花裡胡哨的各種給孩子講的歷史 ,都不如我小時候讀的那套 《上下五千年》好。

這套書是我小時候家裡擺的,那時候特別喜歡,拿出來反覆看。它跟隨著我走南闖北,從來沒捨得扔過。

馬小煩上小學以後,我想給他了解歷史故事,本來想自己講,但怕他對聽力產生太多依賴,只好去買書。但買來買去,都不滿意。那些作者要麼特別懶,各種歷史術語與名詞一古腦扔過來,不做任何調整;要麼特別討好,書裡的玩笑玩鬧大於乾貨,最後弄得不倫不類。

我沒辦法,只好把這套書翻出來重讀。當自己家有了學齡兒童之後,我才驚覺這套書寫得有多牛逼。它的遣詞用句,極有講究,我沒法選取其中一兩段話來給你們展示,因為句子太簡單了,讀起來平平無奇。但這些平實、樸拙的句子組合到一塊,意思清晰,表達流暢,知識點嚴謹精準,而且讀起來還朗朗上口。

我試著自己模仿著寫過一段,發現不行,這個分寸很難把握。又得把複雜的歷史事件人物說清楚,又不能用太艱深的詞句,講明白一件事,太難了。不過我倒不怎麼沮喪,這本《上下五千年》的作者,可是林漢達啊,他的生平查一下就知道了,那是真正的大師手筆。可惜他寫完東漢部分就去世了,後面是別人補綴,水準就差了許多。

順便說一句,馬小煩最喜歡的故事,居然是荊軻刺秦,尤其對「圖窮匕見」的實現過程很感興趣,沒事兒就拿白紙和尺子練習,我跟他媽商量,要不家裡大廳加一根柱子吧……

5 《給孩子的唐詩課》

六神磊磊的這本《給孩子的唐詩課》,我給馬小煩每晚讀一章,目前讀了大半本了,效果很是不錯。他雖然聽得半懂不懂,但興趣始終盎然,天天纏著問我一些諸如王之渙厲害嗎?彩樓賽詩誰最能打之類的問題。我雖然對詩史略知一二,但要系統地梳理一遍再整理成孩子聽得懂的內容,會耽誤太多玩遊戲的時間,這本書很好地彌補了這個空缺。你別看它是給孩子寫的,語言很通俗,其實裡面內容挺硬核的,就是大人看,也能學到不少東西。比如講到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能一直回溯到曹植《贈白馬王彪》裡的「丈夫志四海,萬裡猶比鄰」,又略講了曹植曹彪的際遇,與兩首詩的立意差異。雖然只是淺淺一談,稍涉即止,但稍熟文史的家長,能看到這一個小知識點下蘊藏的豐富礦脈,散開來可以講化用、講作法,講升華,講心境。陪著孩子讀一遍,家長自己也可以有深入挖掘的契機。

當然,這書也不是沒毛病。為了力求淺顯有趣,行文中加了很多梗和段子,但很多是成年人才懂的好笑,小孩子其實一頭霧水。比如講到文章四友,作者說不是一個偶像組合叫f4嘛,文章四友也可以簡稱為w4。我自然聽得懂,但馬小煩就不明白,跟他解釋了一番,他也不覺得有多好笑。後來我碰到類似的段落,索性都跳過去了。

如果有機會再版的話,我建議文字再修改一下,使之真正適用於兒童。

6 《迷宮大偵探皮埃爾》

沒什麼特別要解說的,這是一本救命書。

每一頁都是一個超大的迷宮,裡面有幾十樣東西需要孩子去找,難度還不低。而且任務發布的文字都是故事性的,可以讓他自行挖掘文字意義。一般來說,每一關怎麼也得半個小時才能完成 。

每天我讓馬小煩翻開它,讓他去研究,都能給我帶來片刻的寧靜。

相關焦點

  • 上遊對話|粉絲們可以開始新的期待!馬伯庸親承:「新書我會挑戰從未...
    可以特別提醒大家的是,馬伯庸親承新書已經開寫了!書迷們可以繼續期待起來了……Q:您的另一部作品《風起洛陽》網劇前不久才宣布開拍了,但讀者都還沒看到小說,它會和以往的作品有不同麼?馬伯庸:我才出了《兩京十五日》如果又再出一本(《風起洛陽》),實際上就成了我自己和自己打對臺嘛。所以我和那邊的合作就改成了先有劇,再有小說。
  • 粉絲開始期待吧!馬伯庸說:「新書挑戰從未寫過的時代和行業」
    特別提醒大家的是,馬伯庸親承新書已經開寫了!書迷們可以繼續期待起來了……Q:您的另一部作品《風起洛陽》網劇前不久才宣布開拍了,但讀者都還沒看到小說,它會和以往的作品有不同麼?馬伯庸:我才出了《兩京十五日》如果又再出一本(《風起洛陽》),實際上就成了我自己和自己打對臺嘛。
  • 作家爸爸曬出二年級兒子的看圖寫話,讓全網家長都放心了
    最近,著名作家馬伯庸兒子在微博上曬出了兒子馬小煩的作文,讓全網家長都放心了!原來作家的兒子,也寫不好作文啊!放心了!放心了!馬伯庸的兒子馬小煩上二年級,正是學習看圖寫話的年級。馬伯庸把兒子叫過來,語重心長地說:「你的字句很通順,老師給你不及格,是因為你整個立意錯了,屬於方向性錯誤。你怎麼會覺得是叔叔扶著你過馬路呢?」馬小煩挺不服氣:「那張圖太小了,我看不清楚他們胳膊的位置,就以為是叔叔扶著我。」爸爸繼續苦口婆心:「姑且不說方向,細節也有問題。
  • 某知名作家的兒子,作文不及格,作文內容把爸媽都「氣笑了」
    不一會,馬伯庸的老婆也笑著出來,讓馬伯庸去輔導孩子去。究竟馬伯庸的兒子馬小煩寫了什麼,竟然讓爸媽都給「氣笑」了。馬小煩作文的原文是這樣的:「放學後,小明在街道上拿著拐杖過馬路。他看見一位叔叔,想讓他扶著自己走。所以他跑到那位叔叔的跟前說:「叔叔,我的腿骨折了,你可以扶著我走嗎?」 然後叔叔安全地幫小明過了馬路。」看到這裡,如果你是馬小煩的家長你會怎麼做?
  • 看作家馬伯庸教孩子的這個小妙招!家長們值得一看!
    背過的好詞好句根本不會用 對作文沒興趣 提起寫作文就想抄 ....... 馬小煩再開學就上二年級了,看到他的很多前輩寫作文都痛不欲生,得未雨綢繆。 所以暑假期間,我試著也開始培訓他短文能力。
  • 東莞萬科發布「悅讀理想家」計劃,作家馬伯庸「空降」談讀書方法
    4月22日,世界讀書日前夜,著名作家、《長安十二時辰》作者馬伯庸「空降」東莞萬科雲直播間,帶來精彩的閱讀分享。馬伯庸從蘇軾這一人物切入,以另闢蹊徑的視角和豐富的文本舉例,形象地講解了歷史的另一種讀法。成年後蘇軾對讀書產生巨大熱情,馬伯庸認為這是因為他有特別好的讀書方法。馬伯庸詳細地分享了蘇軾「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八面受敵讀書法」——在讀書前,每一次只設定一個目標,反覆一遍一遍地讀。他以《史記》中的《鴻門宴》一篇,詳細講解了如何分別從「史實」「地理」「禮制」「器物」出發,從細節中讀出豐富的歷史,真正將書讀透。
  • 哈哈哈哈哈小學生們寫的作文,網友爆笑:「太有才了!」
    他拿過兒子的作文一看.趕緊把媳婦叫過來, 「你先教育他一下,我出去笑一會兒,別讓孩子看見傷自尊。」作文題目是這樣的:看圖寫話。圖上是一個小孩和一個拿拐杖戴墨鏡的盲人過馬路。根據圖意合理想像,寫幾句話。什麼時候,小明在哪裡,幹什麼?他看見什麼,怎麼想,怎麼做?
  • 小學一年級閱讀書單,為孩子收藏
    孩子正處於閱讀貧乏期不自知,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這種閱讀意識需要家長營造,所以在積累孩子閱讀量之前,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吧,好的習慣才能趨使孩子心甘情願閱讀。所以趁著還小、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一定要大量閱讀,這就是孩子閱讀的黃金時期。
  • 一年級語文拼音:a、o、e,收藏起來快學吧!
    而拼音的學習是在一年級開始學習的,剛剛升入一年級學習的內容就是先從拼音開始,有好多的家長朋友都反映說孩子在學習拼音的時候比較吃力,其實這是正常現象,剛剛接觸學習拼音,的確是會有些難度的,所以要讓孩子不厭其煩地耐心地返回學習,才能逐漸學好拼音這塊的內容。
  • 看了某知名作家兒子寫的作文,我的焦慮瞬間被治癒了…
    直到前兩天,我無意中看到了作家馬伯庸兒子馬小煩的作文,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馬小煩也上二年級,作文就是看圖寫話,在爸爸曬出的截圖裡,他有一篇作文得了不及格,回到家一臉沮喪。馬伯庸一聽大驚,「別人就算了,你作文不及格,你爹以後怎麼有臉出書?」他拿過兒子的作文一看......趕緊把媳婦叫過來, 「你先教育他一下,我出去笑一會兒,別讓孩子看見傷自尊。」
  • 看了某知名作家兒子寫的作文,焦慮瞬間被治癒了
    直到前兩天,我無意中看到了作家馬伯庸兒子馬小煩的作文,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馬小煩也上二年級,作文就是看圖寫話,在爸爸曬出的截圖裡,他有一篇作文得了不及格,回到家一臉沮喪。馬伯庸一聽大驚,「別人就算了,你作文不及格,你爹以後怎麼有臉出書?」
  • 一年級語文看圖寫話專題專練,建議家長們帶著孩子多練習吧!收藏
    一年級語文看圖寫話專題專練,建議家長們帶著孩子多練習吧!收藏看圖寫話是低年級一個重要的訓練項目,是低年級學生進行寫話訓練的重要途徑。《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把1~2年級的寫話目標定為: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 一年級語文下冊重點詞語積累+專項練習,需要的家長收藏吧
    詞語的積累需要孩子們自己多讀多練。平時要多讀書,一年級的小朋友也要準備一個摘抄本,每天讀書堅持寫5個好詞,這樣對以後的寫作大有好處。一年級的小朋友不防現在就試一試,養成每天讀書摘抄的好習慣。下面是量詞、動詞等修飾詞語的知識點。
  • 馬伯庸:寫出《長安十二時辰》的他,當年原來那麼「傻」!
    馬伯庸現在無疑是影視行業熱頭正盛的作家。據說《長安十二時辰》剛寫到第8集影視版權就被買走,編劇界更是放言只要是馬伯庸的歷史小說就一定「買它」。1 馬伯庸一直被稱為「世界洞協協會會長」。就連他整理的兒子馬小煩的閱讀書單,也被人民日報這樣的官媒搶著轉發!讀過馬伯庸小說的同學們會發現,在他冷奇詭異的風格下,又藏著詼諧的情緒;在一些龐大嚴肅主題中,不時來一些脫線的搞笑,每次都能打你一個措手不及。
  • 教育部發布2020中小學生閱讀書單,趁暑假讀起來吧
    孩子們快樂的暑假來臨不少家長反映假期想為孩子選幾本好書怎麼挑?教育部權威推薦的這300本書單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總有一款適合你快快收藏吧~暑假閱讀推薦書單以下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組織研製並發布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指導目錄
  • 一年級語文下冊同音字的積累+專項練習,快收藏吧!
    這是練習題,家長們可以下載給孩子們做一做。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知識點+單元卷,需要的家長收藏吧!兩套一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測試卷,為孩子查缺補漏!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壁虎借尾巴》學案+練習題,提前為孩子收藏吧
  • 一年級語文下冊生字組詞表來了,家長收藏吧
    一年級語文下冊生字組詞表來了,家長趕緊收藏吧!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影響,大部分省市都發布了推遲中小學開學的預案,期中湖北以及湖南等其他部分省市已經確定延遲開學,具體時間待後續通知。那這段時間一年級小朋友在家可以做些什麼呢?除了按質按量完成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外,還可以預習一年級下學期的課文、生字、組詞等內容。
  • 一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測試素質評價卷,收藏起來給孩子查缺補漏吧
    一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測試素質評價卷,收藏起來給孩子查缺補漏吧今天分享的是一套一年級上學期的期中測試卷,可以收藏起來給孩子做一下,看看能得多少分哦。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還不多,所以考試的時候,老師都是會統一讀題的。有些孩子急性子,一拿到試卷就只顧著自己做,不注意聽老師讀題,等他做到後面題目中不認識的字的時候,就不懂題目的意思了,這樣他就會發慌不會做了。所以,一年級的孩子,一定要養成做題的好習慣。老師讀題的時候認真聽,讀完題後再認真做題。
  • 開學季 清華附小一年級新生推薦書單
    9月開學季,家長孩子都忙碌起來了,特別是一年級新生家長,單擇校報名都要操碎了心,心情更是既高興又忐忑,其實不用太擔心,一二年級主要把寶寶生活和學習習慣培養好,以後孩子和家長都會輕鬆很多。不知從何下手就從閱讀習慣開始吧,行萬裡路不如讀萬卷書,一年級孩子可以參考加入下面書單:一、科學類1.《蝴蝶 豌豆花 》2.《一園青菜成了精 》 周翔/繪3.《笨狼的故事 》湯素蘭/著4.《野葡萄 》葛翠林/著5.《小豬稀裡呼嚕》孫幼軍/著6.
  • 一年級語文上冊:重點知識分類專項練習題大全,有心的家長先收藏
    那麼,今日大熊就來講一講,一年級語文開學學習方法,以及分享一些一年級語文學習資料,幫助孩子在開學之後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小學一年級是孩子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小學基礎牢固與否直接決定孩子所就讀中學的質量,也請家長務必重視孩子小學階段的學習。在一年級學習階段,孩子不僅要適應學習生活,還要慢慢培養學習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