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自閉症兒童已超1400萬人次,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佔250萬之多,並且數據還在呈現遞增趨勢,一個個數字背後是無數個不幸的家庭。
最近,一篇名為《辭職幹預12年,自閉症兒子終於不再闖禍,媽媽重返職場!》的文章經過一系列自媒體發酵,在社會上引起了熱議。的確,自閉症,或稱孤獨症等特殊兒童群體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細心呵護。但是,僅僅依靠父母的耐心與愛心,並不能從根本挽救「星兒」們。一些取得康復效果的個例,也很難原封不動地傳播和套用到其他孩子身上。研究表明,只有依靠科學持久地專業幹預治療,才能幫助患兒改善病情,進而逐步適應社會。
思圻國際以「融合教育」為核心特色,根據特殊兒童發展的不同階段設置專業的課程體系,並逐步建立起由診療室、家庭、學校、社區共同構成的融合教育體系,讓很多「星孩」家庭看到了希望。
首先從醫學角度來說,特殊兒童是指與正常兒童在各方面有顯著差異的各類兒童,這些差異可表現為智力、感官、情緒、肢體、行為或言語等方面。特別是自閉症、腦癱、唐氏、言語失用症等語言發育遲緩、社會交往、生活適應障礙的兒童群體,如果長期缺乏幹預治療和融合教育,他們根本無法適應未來的社會環境,更談不上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對於很多家庭來說,由於父母並不具備專業的幹預治療知識,往往只是通過電視、網絡等渠道獲得一些片面的了解,對孩子的康復治療效果並不大,甚至還會適得其反。
特別是從特殊兒童群體的病情類型、程度來說,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這就讓幹預治療的精準對接問題顯得格外重要。以思圻國際為例,在一整套幹預治療體系中,評估階段的意義深遠。因為評估的主要目的是確定一個孩子的技能的基礎水平,並且與他同齡的普通發育的孩子進行比較。科學精準的評估數據,可以為思圻國際開展後續個別化教育計劃(IEP)和語言課程中提供重要的事實依據。目前來說,思圻國際專家團隊使用的是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評估裡最常用的VB-MAPP評估方式。在陸續完成VB-MAPP裡程碑評估、VB-MAPP障礙評估、轉銜評估、任務分析和支持性能カ、安置和個別化教育計劃目標五個階段後,思圻國際專家團隊會根據特殊兒童的專屬評估結果,以6名教師組成核心幹預團隊,開展每周不少於20個小時的密集型幹預課程,讓每一位特殊兒童具備走進校園的基本能力,逐步去適應社會生活。
正是有了針對性、個性化、密集型的幹預治療,思圻國際的幹預治療效果非常明顯。由於思圻國際的專家團隊由多名BCBA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專業醫生、心理學、特殊教育學、康復治療等領域專家組成,他們更善於走進幼兒的情感世界,知道孩子的興趣愛好,這樣的話,更容易讓孩子配合自己。經過不斷探索和完善,目前思圻國際可以通過環境法、遊戲訓練法、家庭配合法、自我控制訓練、放鬆訓練、支持性心理療法等多種模式,針對不同患兒的病情對症下藥。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思圻國際還為特殊兒童的未來成長深謀遠慮。目前,作為融合教育領軍品牌,思圻國際已經和數十家幼兒園合作,在思圻公益基金會的助力下,讓經過幹預訓練後的孩子有針對性地進入幼兒園,真正地與普通孩子去朝夕相處。在這種極具本土化特色的融合教育過程中,特殊兒童可以在和幼兒園師生的長期交往中,全面建立優質的社交生活與學習能力,在解決核心障礙的前提下為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奠定堅持的基礎。
希望在未來,有越來越多的人用理解的心態去對待這個群體,全社會能自然接納這樣一群特殊的天使,給予他們更多的包容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