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員幹部、網格員下沉小區,進入家庭提供服務,為小區獨居老人理髮、義診、陪聊。近年來,嶽池縣麻柳橋社區堅持創新推動市域社會治理工作,學習和發揚「楓橋經驗」,創新建立「微家」工作法(和事老微家、公益微家、同樂微家、文墨軒微家),以小微聚大愛,「微家」帶大家,積極引導群眾廣泛參與社區各項「微治理」服務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居民共參與,「和事佬微家」促和諧
中國有句俗話「清官難斷家務事」,說明家庭矛盾糾紛調解的困難性。嶽池縣麻柳橋社區充分發揮社區幹部牽頭作用,通過把社區有威信的「五老」人員、熱心調解工作的人員召集在一起,組建了一支26人的「和事佬」調解微家隊伍,發揮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讓家庭矛盾糾紛由微家成員來調解。截至目前,「和事老」微家成功調解婆媳矛盾、家庭婚姻、鄰裡矛盾等矛盾糾紛23起,有效防範了民轉刑案件發生,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家門內,為社區老百姓架起公平之橋,鋪好和諧之路。
居民更便捷,「公益微家」進家庭
由小區黨員、熱心居民、志願者組建「公益微家」,參與小區公益服務活動。社區黨員幹部、網格員也下沉小區,進入家庭提供服務,為小區獨居老人理髮、義診、陪聊;社區老師志願者17人,針對中青年群體開設「家長學校」每月定期舉辦技能培訓2堂,針對留守兒童開設「四點半」課堂,每周四為留守兒童進行課後輔導,讓孩子離開學校後有另一個學習的「家」,解決了一些家長擔心孩子離校後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前的「四點半課堂」無法正常開展,微家成員們立即創新工作思路,舉辦線上「親子閱讀」,利用「親子閱讀群」幫助輔導學習,並通過閱讀學習積分兌換禮品的形式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提高了廣大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居民有歸屬,「同樂微家」築新家
小區公共空間治理需要依賴群眾參與度、積極性和歸屬感,社區為強化培養居民「主人翁」意識,把轄區內愛好唱歌跳舞的135名居民召集起來,組建了「姐妹花腰鼓隊」、「歡樂之聲演唱團」、「開心壩壩舞」三支「同樂微家」隊伍,微家成員以元旦、春節、三八、五一、中秋、端午、國慶等重要節日為契機,組織編排各種文藝節目,利用相聲、小品、快板的方式宣傳黨的政策和黨的聲音,通過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讓社區居民在自娛自樂中提高了身體素質,融洽了鄰裡關係,使社區「大家庭」更加和諧。
居民提素養,「文墨軒微家」揚文化。
為了傳承民族文化,彰顯書法魅力,社區建立了文墨軒微家,邀請了社區書法愛好老師長期作為書法老師,定期或不定期為轄區的居民講書法課,教大家書法書寫技巧和知識,更好地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素養和生活質量。截止目前,共開設24堂書法課,受益學生100餘人、家長60餘人,
(吳兵 楊琴 記者雍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