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本科一批招生錄取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各省本科一批/普通批投檔線陸續公布。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對今年高考投檔情況及高考形勢的簡要分析,並對新高三、高二、高一以及初中考生提出升學規劃建議,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一、2020高考整體概述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政策調整、社會大環境等各方面綜合因素影響,2020高考也呈現出很多「特殊現象」。
①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創歷史新高;
②36所高校實施強基計劃,培養未來領軍人才;
③新高考改革持續推進,山東、北京等4省市首年平穩落地;
④港校、出國留學遇冷,國內重點校競爭激烈;
⑤高考分數膨脹嚴重,高分段人數暴漲,天津、北京、河南、河北、雲南5省市700+以上人數超100。
二、本一批投檔情況
1.高考分數膨脹、高分段扎堆,直接導致投檔線提高,尤其是重點大學普遍上漲。
更有河北、河南、黑龍江、陝西、浙江等省市清北一批投檔線在700分以上。在新高考改革省市,這種現象更明顯,賦分導致分數區分度更低,分數的角逐現象更突出。
以河南2019-2020高考清北分數線為對比,理科上漲19分,而位次卻相對持平。
在高考分數越來越扁平化的趨勢下,分數的篩選價值越來越弱,高水平大學很難選拔出真正優秀的人才。
2.結合第1點論述現狀,使得強基計劃在高考錄取中的重要作用凸顯,尤其是高水平大學人才選拔。
15%的校測成績佔比,高校可以優中選優,選拔出真正符合招生培養需求的拔尖人才。
而且對比今年高校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排名和高考統招線排名數據信息,強基計劃體現出了非常大的優勢,更多優秀考生可以爭取名校錄取機會。
如清華大學在上海強基入圍分數線低於本科投檔線37分,位次更是翻了30倍左右!
3.醫學類專業報考熱度上漲。
日前,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張抒揚表示:「今年報考醫學專業的人數大大增加,報清華醫學院、協和醫學院的人比去年增加了近30%,尤其是臨床醫學。」
4.高考志願填報烏龍再現。
廣東省2020年高優線發布後,發現一632分理科考生投檔到三本院校。高考「烏龍」或者「斷檔」現象的頻繁出現,體現出廣大考生家長高考志願填報存在缺乏規劃、水平普遍偏低。
這名考生以632的成績被投檔到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而這個分數比電子科大本尊今年的投檔線僅低了5分。
針對2020年高考展現出來的種種問題,2021屆高三、高二、高一乃至初中考生該如何進行升學規劃?
1、抓牢課內,提高高考分數競爭力。
高考選拔區分度低的情況下,對高考知識的全面掌握程度和解題熟練程度須重點訓練加強。尤其是新高考改革省市,賦分後對於高水平考生而言,選科幾乎沒有區分度,競爭焦點在語數外三科。
2、探索多元升學機會。
高考選拔性降低,高校招生逐漸向多元化升學傾斜。目標高水平大學的優秀考生一定要積極探索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高校夏令營、冬令營等升學途徑,重點關注強基計劃。
3、針對新高一及初中段考生,提前進行升學規劃。
探索統招+特招雙路徑升學規劃模式。一手抓課內文化課成績,一手抓學科素養拓展,為升學打好基礎。
4、重視高考志願填報統籌。
志願填報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真正想填出水平則需要長期潛心研究和統籌規劃。在新高考模式中,志願填報以專業(類)+院校、院校專業組方式為主,生涯規劃導向性更明確。
隨著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的出臺,高校綜合評價招生也越來越成為主流。由於綜合評價注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一般都要求學生有實踐活動、志願活動等,部分高校對高中期間參與過社會實踐活動的考生均有所偏愛。此外,參加一些課外活動也能使考生拓寬視野,提升學習表達能力,對綜合評價考試的表現也很有幫助。
中學生創新英語綜合測評」適合有英語專長的高中生,它緊貼多元錄取方式的高招政策,對高中生的英語水平、創新能力、綜合素養進行多維度的綜合評價,同學們在這裡不僅收穫了自信,也提高了綜合素養,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人文情懷、世界胸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測評」一方面為學生自身的生涯規劃發展提供全面參考,另一方面,也為國內外的高校選拔優秀人才提供科學依據,得到了廣大考生家長、學校老師以及高校的廣泛認同。並且,測評全面引入了北京師範大學的先進技術,並與《環球時報》社建立戰略合作,依託《環球時報》的國際影響力,致力於拓展每一個參評者的國際視野。與此同時,以中國首個英文類學生通訊社---「環球青少年通訊社」為綜合實踐平臺,參評者有機會參與到環球國際研學、走進聯合國等社會實踐活動中來,讓更多的中國青少年能夠站在更高的國際舞臺上自信成長,代表中國青少年與世界對話!
「2020中學生創新英語綜合測評」第三階段初評報名正式啟動,詳情請見創新英語官網2020中學生創新英語綜合測評參評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