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分數膨脹、強基招錄不滿,留給未來考生哪些啟示?

2020-09-04 優朗面試升學指導

2020年高考錄取工作基本處於收尾階段,整體看來,2020年絕對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影響、自招取消、強基開啟、新高考落地……呈現出了多種高招特點,小編想通過對此歸納總結來更好地提醒未來考生們應如何應對高校招生政策多變形勢,提前做好準備。



新高考改革推進,高考分數膨脹,選拔區分度降低


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共1071萬,創歷史新高。雖困難重重,但最終順利平穩舉行,今年高考整體情況總結如下:


①一本上線率穩定,重點大學統招計劃有所增加,但自主招生取消,加之港校、出國受阻,更多優秀考生回歸高考,使統招錄取並不輕鬆。

②高考分數膨脹,高分段人數暴漲,重點大學投檔線提高,多省市出現700分上不了清北的情況。高考分數扁平化趨勢明顯,選拔區分度降低。

③新高考改革持續推進,山東、北京等4省市高考新政首年落地,「3+3」模式下,考生普遍反饋志願填報難,高分學霸間廝殺情況更甚。

④高考錄取烏龍事件再現。前有廣東省一位632分理科考生投檔到三本院校,後有名校斷檔,體現出廣大考生及家長在高考志願填報上還是存在缺乏規劃、填報能力低等弱項。



特點二、強基計劃首年試點,關注度高,但招生不理想

2020年1月,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取消自主招生,試點強基計劃。將強基計劃招生定位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出基礎學科支撐引領作用,培養未來領軍人才的位置,在綜合往年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政策的基礎上,開創全新的人才招錄培養一體化選拔模式。有關2020年強基計劃開展的總體情況為大家整理如下:


①高起點、高定位,強基計劃首年試點在社會各界引起極高關注,報名熱度高。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強基報名系統共有135萬+人次點擊操作。

強基計劃明確分省競爭,分省公布招生計劃,首年試點各高校的強基招生計劃定得比較保守,總招生計劃在6000人左右,除清北外,各校招生計劃基本在30-210人之間,相比往年自主招生計劃數有明顯下降趨勢。

③強基報考系統與各省考試院聯網,同步考生信息,操作簡單快捷,不會佔用太多時間,後續錄取也不用再單獨填報志願,形成鎖檔。

④2020年許多強基招生院校存在未招滿計劃數情況,可能的原因有:強基計劃只限報1所院校,考生對自身成績預估不充分,造成報高報低現象明顯;尤其在與考生家長溝通中發現,很多學生只是把強基當做保底選擇。

對比統招,強基優勢明顯,給更多優秀考生爭取名校錄取機會。對比2020年清華北大統招及強基錄取分數線,強基入圍線低於統招線4-37分不等,大多數省份在10分以上。具體可見文章:清華北大2020年在北京、廣東等5省市的本科錄取投檔線公示,強基計劃入圍名校優勢明顯

強基校測仍以筆試+面試為主,但難度明顯升級,尤其是高水平大學筆試接近競賽複賽水平。15所強基高校只考面試,面試考核重視專業特性。


特點三、綜合評價穩中有變,整體受強基計劃影響

①2020年綜合評價招生穩步開展,部分院校實施範圍進一步擴大,招生計劃數增加,報名異常火熱。如2020年山東省綜評整體招生計劃數比2019年增加305人,報名人次相比漲幅在95%以上;江蘇省2020年報考人次也比去年增長了30%。

綜合評價在部分院校中的招生佔比越來越高,甚至佔主導地位。以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為例,在上海的綜評招生計劃佔比達上海總招生計劃的88%以上。

(以上數據不包含醫學院)


③2020年重點高校綜評招生偏強基化,在綜合成績中,高考成績佔比提高,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弱化,還有部分高校直接調整為與強基招生一樣的綜合成績換算方式,山東省屬院校也有調整為7:3模式。與此同時,針對廣東招生的中山大學和浙江大學,在招考流程上也發生了巨大調整,校測時間調整到了高考出分後,以高考成績來確定進入校考的考生名單。

重點院校依然重筆試,大部分院校依然喜歡考熱點在校測考核形勢上變化較小,頂尖大學依然採取筆試+面試的考核方式,筆試佔主導地位,其他高校採取面試考核。從今年綜評考試真題看,高校依然鍾愛考「熱點」,新冠疫情是今年最大熱門,其次是人工智慧。



未來2021年 / 高考升學路徑形勢預測及備戰建議


①預計2021年會成為「小年」,高考錄取分數回落。受世界疫情及高考政策等因素影響,傳統高考依然競爭激烈,尤其是重點院校。

②2021年將有採用「3+1+2」的8個省市新高考政策落地,新的考核模式將接受檢驗,如果能夠平穩落地,預計會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

③高考多元化升學路徑更清晰,傳統高考選拔性降低,重點高校選拔逐漸向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多元化錄取傾斜。

④強基計劃首年試點招生並不順利,預計明年政策會有調整,招生計劃數增加,預計將通過幾年的試點調整後趨向穩定。

⑤重點高校的綜合評價錄取向強基靠攏,提高高考成績佔比,631模式可能會逐步取消。省屬高校綜合評價計劃增加,逐漸成為主流招生方式。

⑥高校選拔採用筆試、面試形式仍為主流模式,但為選拔出更多優秀的考生,可能會加大校測考核難度,機考可能會成為未來筆試的主要考核方式。

相關焦點

  • 2020強基計劃錄不滿,綜評強基化,留給低年級哪些重大啟示?
    2020年高考接近尾聲,回顧2020,分數扁平化趨勢加劇,山東、北京等4省市新高考落地,強基計劃試點,重點高校綜合評價調整,高校專項計劃熱度高漲。2021年又將有8省市新高考落地,在這種背景下,高三高二高一及初中該如何找到方向合理規劃?
  • 強基計劃招錄不滿原因分析,未來走勢或許是這樣
    2020年強基政策出臺,定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出基礎學科支撐引領作用,培養未來領軍人才。強基政策貼合我們國家現階段發展需要,國家層面大力扶持,高校方面積極響應,不論是選拔還是後續培養政策對高中考生十分利好。但是,近期中科大、南大等高校紛紛發布的強基補錄信息,顯示出2020強基計劃嚴重招錄不滿。
  • 目標清大北大、華五考生警醒,強基這條路要不要選?
    那麼,首年清北強基的招錄數據體現出哪些現象?給下一屆考生帶來哪些啟示?清北錄取很「驚人」,強基佔比1/4左右清華大學2020年共錄取3800餘名考生,其中,內地學生3500餘人,通過強基計劃錄取939人,非破格738+人,破格約201人。
  • 面對高分膨脹的高考和強基新政,北京考生應該如何規劃升學路線?
    2020年高考已過去一個多月,北京高考本科階段的錄取已經正式結束。在2020年,有許多與眾不同,高分段考生驟增,強基入圍線偏低......面對一系列變化,未來的高中考生們應該如何選擇呢?因文理合併及賦分原因,2020年北京高分段考生驟增,700分以上考生80人,650分以上考生2596人,600分以上考生9222人。
  • 2020江蘇強基計劃數據披露,高考要考多少分才能入選強基?
    江蘇強基計劃招錄數據2020年江蘇省強基計劃總錄取率為66.77%2020年有30所院校在江蘇省進行強基計劃招生,總招生計劃325人,其中理科267人,文科58人。2020年強基計劃總招生計劃約6180人,江蘇省佔比5.3%左右。
  • 江蘇2020強基錄取分數線!考多少分報強基最合適?
    江蘇強基招錄大數據2020年有30所院校在江蘇省進行強基計劃招生,總招生計劃325人,其中理科267人,文科在2020清華、北大強基計劃校測難度接近複賽水平情況下,競賽生更容易在校測中發揮優勢。有競賽背景的考生可能更青睞基礎學科,認可強基計劃,但政策卻缺乏階梯型,銀牌以下一視同仁。結合今年招錄完成情況可見,目前強基計劃政策設計與現實仍有一定差距。
  • 高分膨脹、強基入圍線偏低,2020年錄取結果分析高考升學
    2020年高考已過去2個月,錄取工作也快接近尾聲。2020年與以往相比,有許多與眾不同,高分段考生驟增,強基入圍線偏低......面對一系列變化,未來的高中考生們應該如何選擇呢?變化二:強基新政,分數線偏低第一年實施強基計劃新政,很多人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對比這些高校的普招錄取分數線來說,強基計劃的入圍線略低一些,參加的考生又多了一次選擇機會。但是同時,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多為基礎學科,是否報考還要參考學習興趣。
  • 強基計劃招生章程將陸續公布,什麼水平的考生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2020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一年,由於疫情,高考延遲一個月,各招生學校原計劃4月份公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月將延遲至5月公布。各校強基計劃招生章程未公布,招生計劃和具體方案還不明朗,許多有意向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和家長比較焦急,就報考問題提出不少疑問。在此,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梳理,供考生和家長們參考。
  • 強基計劃錄不滿才是正常的
    2020年高考錄取,轟轟烈烈的強基計劃首度開業,以部分高校沒有錄滿計劃告終。強基計劃,是一場高分生的遊戲,刺激了全國130多萬高考考生報考。這是取消自主招生後報復性的狂熱。錄取結果表明,強基計劃錄滿了,是不正常的;錄不滿才是正常的。
  • 高分膨脹、強基入圍線偏低,20年錄取結果分析,21年考生參考
    2020年高考已過去2個月,錄取工作也快接近尾聲。2020年與以往相比,有許多與眾不同,高分段考生驟增,強基入圍線偏低...面對一系列變化,未來的高中考生們應該如何選擇呢?變化二:強基新政,分數線偏低第一年實施強基計劃新政,很多人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對比這些高校的普招錄取分數線來說,強基計劃的入圍線略低一些,參加的考生又多了一次選擇機會。但是同時,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多為基礎學科,是否報考還要參考學習興趣。
  • 高分膨脹、強基入圍線偏低,就2020錄取分析,升學何處何從?
    2020年高考已過去2個月,錄取工作也快接近尾聲。2020年與以往相比,有許多與眾不同,高分段考生驟增,強基入圍線偏低......面對一系列變化,未來的高中考生們應該如何選擇呢?兩大變化變化一:高分段考生增多1.從全國整體來看,高分段人數數據漂亮。
  • 強基計劃為何首年遇冷?2021年強基計劃或有三大變化,家長考生注意
    其招生程序主要包括:1.試點高校發布年度強基計劃招生簡章;2.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可在網上報名參加強基計劃招生;3.所有考生參加統一高考;4.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向有關高校提供報名考生高考成績;5.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確定參加學校考核的考生名單並公示入圍標準;6.高校組織考核
  • 2020高考利好消息:自招改為強基計劃,裸考名校難度較上年降低!
    2020年,自主招生改為強基計劃。裸考名校,是變難了,還是變容易了呢?總體的結論,裸分上名校越來越難的趨勢得到明顯遏制。在大部分地區,裸考名校較2019年容易。總體情況 2020年高考報名1071萬,創歷史新高。
  • 2020高招錄取:分數膨脹、區分度低!高一高二如何絕地求生
    ①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創歷史新高;②36所高校實施強基計劃,培養未來領軍人才;③新高考改革持續推進,山東、北京等4省市首年平穩落地;④港校、出國留學遇冷,國內重點校競爭激烈;⑤高考分數膨脹嚴重,高分段人數暴漲,天津、北京、河南、河北、雲南5省市700+以上人數超100。
  • 優嘉升學 | 2020山東強基計劃分數線!2021參考
    相對於2020年考生來說,2021年山東考生無論是在強基還是在統考志願的院校選擇上,都有一些數據可以參考。數據說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2020年強基入圍分數線為家長考生分享數據,我們取入圍最低分數線;本一批次線為2020年各高校最低投檔線,其中吉林大學取強基計劃對應專業的統招投檔線。
  • 新高考附分模式下分數「通貨膨脹」,強基計劃如何發揮優勢?
    天津、浙江、山東等案例,代表了未來的趨勢。隨著新高考的穩步推進,隨著賦分制的全面推廣,高分「注水」的現象將成為常態。強基等多元升學路:考清北成「加時賽」高分段考生越來越集中,這就導致了高考的區分度變低,同一省份,數百人700分,清北只招數十人,到底誰更優秀?對於清北等頂尖名校而言,如何選拔人才,也成為一大新的考驗。
  • 衡水班主任547:強基計劃錄取優勢盡顯|2020年河北省強基入圍線VS高考統招分數
    >「智林說」,再點擊「關注」 ,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了。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是低年級參考、報考的重要數據,第一年的數據就更加具有代表性。為此,河北強基計劃就來為大家對比一下2020年河北高考統招一批投檔和強基入圍的分數線及位次對比,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強基計劃與高考統招的區別,也方便低年級更好的了解招生趨勢。
  • 2021年「強基計劃」還值不值得報考?從過來人的態度,能猜出一二來
    ,很多考慮生和家長並不是真正了解,跟風報考,高考結束後卻放棄了強基計劃,選擇根據高考分數,錄取大學。 分析:作為過來人,2020年考生和家長對於強基計劃的態度就能看出一二,是完全的「先熱後冷」,開始的時候非常看好強基計劃,熱衷報考,但是後來發現強基計劃還是取決於高考成績,而且還有一定的限制
  • 「強基計劃」遇冷!主因有三!2021屆高考生有意願報考的要抓住機會!
    但人們發現,參加首屆「強基計劃」招生的36所高校中,除北大、清華等頂尖名校外,很多高校出現了「招錄不滿」的情況。這對於2021屆的高考生,有哪些啟示呢?下面且看分析。今年,教育部發文取消自主招生,與其無縫對接的,就是「強基計劃」。該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強基計劃」起步第一年,在全國36所一流高校開展試點。
  • 2020年各省強基入圍線VS高考統招線,強基計劃錄取優勢盡顯
    導讀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是低年級參考報考的重要數據,第一年的數據就更加具有代表性。為此,自主選拔在線團隊就來為大家對比一下2020年高考統招一批投檔和強基入圍的分數線及位次對比,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強基計劃與高考統招的區別,也方便低年級更好的了解招生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