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附分模式下分數「通貨膨脹」,強基計劃如何發揮優勢?

2020-08-29 徐於鈴

高分通脹有兩大原因:

新課標下,減負成為趨勢;

新高考下,「賦分」讓分數注水。

今年的高考分數「通貨膨脹」堪稱史上之最,其中,準700分達1878人(部分省份未公布700分,取公布最高分);600分以上者,理工類285546人,文史類40726人,新高考類107678人,合計達433950人。

具體各個省份的高分段分布,如下圖。

什麼是「3+1+2」?

教育部正式發文,確定了重慶、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共8省市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3」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滿分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影響等級賦分原則

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每科原始成績為100分,轉換後賦分成績滿分依然為100分,賦分起點為30分

轉換時將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

各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按照事先確定的比例,依照轉換公式,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賦分成績。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科目選擇考的人數。

具體等級比例和賦分區間為:

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新高考,「賦分」讓分數注水

前文提到,高分段和超高分段考生,在新高考省份尤為明顯。這裡,不得不提到新高考省份的另一大特徵——賦分制。我們以700分段、600分段考生比例最多的天津為例進行分析。

天津的新高考,分為必考和選考科目,其中,語、數、外為必考科目,採取卷面分制;另外的政、史、地、物、化、生採取賦分制,根據考生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比排名,折算成對應的分值。天津市的選考賦分制如下。

根據規則,選考排名前2%的考生,折算後對應的分值為100分;排名2%-5%的考生,折算成97分,以此類推。舉個極端的例子,高考交白卷,也有40分。

這就意味著,天津5.6萬名考生,理、化、生、政、史、地每一科均有約1120名考生考100分。特別是對於文科專業而言,有可能你考了八十多分已經很厲害了,也會給你算作100分。這樣一來,分數自然水漲船高。

根據天津市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尚未實行新高考時,天津市文、理綜合平均分為183.43分、161.19分;到了2020年,新高考賦分之後,分別變成了219.07分、218.57分。如下圖所示。

這意味著,假如你去年高考學的理綜恰好考了全市的平均分水平,今年你復讀高考,選考的仍然是理、化、生三科,哪怕你原地踏步,你的分數也會憑空多出來57分。

天津、浙江、山東等案例,代表了未來的趨勢。隨著新高考的穩步推進,隨著賦分制的全面推廣,高分「注水」的現象將成為常態。

強基等多元升學路:考清北成「加時賽」

高分段考生越來越集中,這就導致了高考的區分度變低,同一省份,數百人700分,清北只招數十人,到底誰更優秀?對於清北等頂尖名校而言,如何選拔人才,也成為一大新的考驗。於是,清北等名校的多元錄取方式,便成為一種趨勢。簡單來說,清北已經不再把高考分數錄取,作為唯一的參考方式。以2020年為例,預計清北兩校僅憑高考裸分普通批次錄取者,約佔1/3;剩餘的約2/3,則是通過強基計劃、專項計劃、保送、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多元錄取方式,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出,2020年,清北的總錄取人數中,與裸分錄取比例相當的,是今年新推出的強基計劃。清北兩校,2020年通過強基計劃方式預計錄取2000餘人,其中:名額到省的非破格計劃數,預計近1300人;另外,五大學科競賽銀牌及以上破格入圍者約800餘人(去掉競賽保送),預計絕大多數也會報考清北。

眼下,清北等名校的強基計劃校考「加時賽」即將開考。最終,高考成績會佔總錄取權重的85%,校考成績佔總錄取權重的15%。在高考分數層面,競逐清北等名校強基計劃的考生,可能會比正常投檔線低10-20分,但總體水平相當,在85%高考權重下,他們的區分度已經微乎其微;真正決定錄取命運的15%校考,才是佼佼者們角逐的競技場。

點擊虎嗅細嗅查看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

北大、清華、科大等校2020強基計劃入圍結果及分數線公布

強基計劃複試都考什麼?聽聽這些考生怎麼說?

本文來自網絡,僅整理分享學習,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虎嗅細嗅 176 1113 4175

圖片來源網絡

慧明集團

北京市海澱區北三環西路48號北京科技會展中心3號樓2C號

諮詢電話 :176 1113 4175

報名連結 :點擊閱讀原文 或 http://xuyuling.mikecrm.com/357xUuj

北京慧明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澱區北三環西路48號北京科技會展中心3號樓2C號

相關焦點

  • 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有何區別?新高考下,你必須了解!
    建立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 參加強基計劃有什麼用 強基計劃是高校自主選拔方式的一種,是對現行高考制度的補充和完善,符合新高考改革「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方向。
  • 揭開強基計劃真實面目
    為了幫助高一高二高三更多的萌新,特意整理【強基計劃政策掃盲彙編】,讓大家全面了解強基計劃招生各事項,以便早做規劃。強基計劃是高校自主選拔人才方式的一種,區別於高考統招,以高考成績和校考成績加權得到的綜合成績錄取,可以降低高考發揮失常的風險,為高考加一個雙保險,是高中生進入名校的一個好機會!
  • 強基計劃首秀後,高中生該如何選擇和準備?附強基入圍條件統計表
    2020年高考已過去一個多月,強基計劃首秀也落下帷幕。近期有不少家長詢問關於孩子該如何準備強基計劃,達到什麼條件才能被錄取等等的一系列問題。今天咱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首先,面對強基新政和高分膨脹的高考,即將成為今年新高一,且目標在清北的同學更應該提早規劃自己的升學路線,少走彎路,把時間用在提分上。
  • 衡水班主任547:強基計劃錄取優勢盡顯|2020年河北省強基入圍線VS高考統招分數
    >「智林說」,再點擊「關注」 ,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了。各省高分段人數越來越多,分數更加的扁平化,導致現在高考統招的選拔區分度越來越低。以北京、河北、河南、天津、雲南五省份為例,700分以上考生人數100+,這在高考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其中河北省700分以上人數為108,600分以上包含600的考生共計有31474人。高考競爭非常激烈,報考高校的錄取難度也是逐漸增加。
  • 2020高考分數膨脹、強基招錄不滿,留給未來考生哪些啟示?
    2020年高考錄取工作基本處於收尾階段,整體看來,2020年絕對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影響、自招取消、強基開啟、新高考落地……呈現出了多種高招特點,小編想通過對此歸納總結來更好地提醒未來考生們應如何應對高校招生政策多變形勢,提前做好準備。
  • 2020江蘇強基計劃數據披露,高考要考多少分才能入選強基?
    清北錄取名單中,僅8人沒有競賽獲獎經歷,為純高考生,其餘91%左右考生均有競賽獲獎背景。這並不能說競賽獲獎是進入清北的必要條件,但是再次印證了想要通過強基計劃升學,綜合成績+學科特長兩條路徑都不能放。在2020清華、北大強基計劃校測難度接近複賽水平情況下,競賽生更容易在校測中發揮優勢。
  • 你知道高考有個強基計劃嗎?
    一,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 1月14日,《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發布。根據文件要求,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自主招生取消【原因不說大家都清楚】,強基計劃啟動,那麼什麼是強基計劃?它是如何招生的?  強基計劃即高校開展的基礎學科招生計劃。
  • 雙胞胎高考分數均700+,都被北京大學A+學科「強基計劃」專業錄取
    然而,有一對雙胞胎高考分數均超過了700分,都被北京大學A+學科」強基計劃「專業錄取,讓人羨慕不已,誰家能出個北京大學的學子,就非常高興了,更何況一下子出現了兩個。這兩兄弟是在北京大學本科新生報到現場辦理入學手續時,吸引了眾人眼球,才被大眾所熟知。
  • 2020年各省強基入圍線VS高考統招線,強基計劃錄取優勢盡顯
    導讀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是低年級參考報考的重要數據,第一年的數據就更加具有代表性。為此,自主選拔在線團隊就來為大家對比一下2020年高考統招一批投檔和強基入圍的分數線及位次對比,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強基計劃與高考統招的區別,也方便低年級更好的了解招生趨勢。
  • 2020年強基入圍線VS高考統招線,各省強基計劃錄取優勢盡顯
    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是低年級參考報考的重要數據,第一年的數據就更加具有代表性。為此,小編就來為大家對比一下2020年高考統招一批投檔和強基入圍的分數線及位次對比,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強基計劃與高考統招的區別,也方便低年級更好的了解招生趨勢。
  • 優嘉升學 | 2020山東強基計劃分數線!2021參考
    關於報考熱度對入圍分數的影響,還可以看下蘭州大學,蘭州大學強基入圍分數線遠低於本一最低投檔線,最好的解釋莫過於山東高水平考生對蘭大興趣不高。從表格中數據可以看出,部分學校的入圍分數高於錄取區間,就像吉林大學入圍分數為642,高於分數區間604-630。
  • 名校突破口強基計劃,清華入圍分數低於往年錄取分數,多達22分
    ,而且一些地區面臨高考改革,高考模式也變成了3+3的模式。如果能入圍強基計劃名單,那就有很大機會獲得降分錄取的機會。在強基計劃前有自主招生,但自主招生考核的很大一部分來源於競賽,從前段時間網友熱議的小學生獲得博士級競賽三等獎,也映射出這種招生存在一定弊端,強基計劃取消了競賽入圍高校考核前置條件,將高考成績作為主要考核,維護了高考的公平公正,高校選拔無疑是需要「十項全能」型選手,注重學生綜合素養。
  • 新高考政策下:進名校更難了,強基計劃是圓「清北夢」的救命稻草
    目前很多省份都在推行新高考政策,取消了原來的自主招生,2020年1月推行「強基計劃」,三位一體名額縮減,想要進名校難度更大了。簡單來說,目前進入大學有三種方式:1、裸考(傳統的高考)2、三位一體 3、強基計劃。我們來分析下新高考政策有哪些變化,對於高一、高二的學生應該如何準備。
  • 雙胞胎高考分數均超七百分,都被北京大學的「強基計劃」專業錄取
    然而,有一對雙胞胎高考分數均超過了700分,都被北京大學A+學科」強基計劃「專業錄取,讓人羨慕不已,誰家能出個北京大學的學子,就非常高興了,更何況一下子出現了兩個。根據在網上曝光的北京大學2020年部分省市」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來看(北京:666分,河北662分,安徽687分等),按照高考滿分為750分的考卷,以700+的高考分數已然滿足了北京大學」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
  • 武大山大蘭大率先開啟強基計劃,考生如何報考強基計劃?
    高考成績原則上不得低於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高校測試佔15%。入圍資格依據兩個:高考成績達到錄取分數線;數、理、化、生物、信息學等五大奧賽國一國二(金銀牌),可作為初選資格入圍,但不能直接籤約。培養模式:「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可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
  • 新高考模式下的強基計劃到底是什麼意思?和自主招生有什麼區別?
    今年開始自主招生就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的招生政策,名為:強基計劃。很多新高一或者高二的家長對這個詞可能還比較陌生,因此今天我就來講講強基計劃是什麼。參與強基計劃的招生院校是全國最頂尖的36所大學,給出20-200個左右的名額放在強基計劃招生裡面。招生的專業一般集中在數理化、哲學古文文字學這一類相關專業。因此強基計劃它和自主招生不同的一點是,它日後是有自己的一套培養體系的,給到學生發展的空間也更大。
  • 強基計劃···北京師範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教育科學以及學科綜合的優勢,在已有近三十年國家理科基地和國家文科基地人才培養經驗,以及十年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人才培養經驗基礎上,經教育部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北京師範大學強基計劃」)。
  • 強基計劃首秀後,新高一該如何選擇?
    面對強基新政和高分膨脹的高考,即將成為今年新高一,且目標在清北的同學更應該提早規劃自己的升學路線,少走彎路,把時間用在提分上。 高一:評估是否要學習競賽以今年的高考情況來看,例如四川、河北等競爭激烈的省份,高考考到700分也難以直接被清北錄取。而強基計劃因為能夠以高考成績入圍,給予了許多分數就差一點的同學們二次機會。
  • 2020年高考,狀元也選擇強基計劃,為什麼還這麼多質疑
    2020年高考強基計劃招生的校測和錄取已經結束了,從政策出臺到招生錄取落地,民間批評的聲音遠大於讚許的聲音,特別是競賽生群體。難道,立足於國家發展略的強基計劃,真的不香嗎?對於以往的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採取的是「線上走統招,線下走自招和綜評」的錄取模式。而強基計劃與以往的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相比,最大的區別是不再是單純的降分錄取。
  • 【天明學長 高考分享】強基計劃,逆襲清華;頂尖名校,看中這些!
    接下來我分享的強基經歷主要是針對清北而言。強基計劃的大致流程如下:高三下學期學生在網上填報強基志願→高考出分後數日內高校公布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入圍學生參加校測(筆試&面試)→高校公布錄取名單(即確認錄取)。清北的強基專業(書院)在網上有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