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農村大媽,發明「新型手推車」效率提升6倍,成本僅300元

2020-12-20 頭腦眼大設計

在我們用過的眾多運輸工具中,獨輪手推車絕對是一種既經濟又用得最廣的交通工具,到現在還能見到它的身影。

獨輪手推車俗稱「二把手」 ,車身前端有一個車輪,後端有兩根支撐木腿。這種工具不僅裝載量大,而且無論在平原山地、小道皆可暢行無阻。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全國農村許多地方,特別在北方仍在使用獨輪手推車,幾乎與毛驢有著同樣的作用。

但是,由於獨輪手推車只有一個輪子,對於新手來說,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傾覆。坐人載物時,兩邊須保持平衡。對此,為了讓第一次上手的人也能用的了獨輪手推車,國外一位40歲的阿姨就對傳統手推車進行了改造,發明了一個人人都能用的手推車Beast Barrow。

從外觀來說,它和傳統的手推車沒有什麼區別,但就在這普通的外表下暗藏玄機。我們都知道,傳統手推車只在車身前面有一個輪子,既要承重又要導向,十分難操作,而這款手推車在獨輪後面還有一個內嵌式的車輪,那麼加了這個車輪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你可不要小瞧它,多一個輪子,可不僅僅是多了平衡。這個車輪和原帶的車輪不同,它可以360度「轉向」,而且在車輪的後面加了一根小彈簧。當你將扶手抬起來之後,這個小車輪會被彈出來,變成了一個兩輪車,穩穩地停在地面上。而且在推車的時候,彈簧還能控制手推車前進的方向,保證車身的穩定,即使是新手,也不用擔心會翻車。

最重要的是,這款手推車的效率是傳統手推車的六倍,而且改裝費僅僅20元,可以說是白菜價了,你們覺得怎麼樣呢?

相關焦點

  • 40歲阿姨發明新型手推車,可以360度旋轉,幹活效率提升6倍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木易機械40歲阿姨發明新型手推車,能夠360度旋轉,幹活效率提升6倍科技的發展是我們有目共睹的,不僅是那些震驚世界的發明,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小發明。這不,有一位40歲的阿姨就發明了一種手推車,那它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呢?
  • 國外阿姨研發手推車,效率是傳統手推車的6倍,造價20元
    #科學了不起#40歲阿姨發明手推車,幹活效率提升6倍,20元造一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搬運一些小型的物件或者是裝修後剩餘的大量建築廢料,一般來說肯定會用到手推車這種工具吧,這種工具不僅裝載量比較大,而且使用起來也是非常的輕鬆方便,但是好用歸好用,但常見的手推車一般都是獨輪的,因此很難操控,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將一車的東西灑落一地,是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工具。
  • 外國牛人發明兩輪手推車,僅花20元改造費,效率提升6倍
    外國牛人發明兩輪手推車,僅花20元改造費,效率提升6倍 2020-11-18 11
  • 德國發明「電動」小推車,幹活效率提升8倍,300元造一輛
    導語:德國發明「電動」小推車,幹活效率提升8倍,300元造一輛在工地上大多使用的都是獨輪小推車。獨輪小推車穩定性不高,需要操控的人掌握平衡,用巧力才可以輕鬆上路。開始使用的人也需要練習後才能熟練操控。一名德國大叔經常遇到小推車翻倒事件,所以發明了一款升級版電動小推車。這款小推車最大可以容納550斤的重量。並且人工操作簡單,不需要複雜練習就可以輕鬆掌控。它的發動機也採用的本田gxv160,強勁的動力足以承載重量。行駛速度很容易被調控,因為了完善的剎車系統。它的幾個不同檔位可以輕鬆調換。
  • 農村大媽發明「小型電動耕地機」成本僅200元,一天耕6畝地
    對此,俄羅斯一位80歲的老奶奶就發明了一個電動「耕地神器」,一天能耕6畝地!老奶奶在自己家中種了一片小菜園,由於年紀較大,身體已經無法在地裡勞作,閒著沒事的老奶奶便研究了這個這個電動耕地機。這個電動式耕地機看起來構造很簡單,主要由兩部分組織,一部分是用來犁地的犁鏵,一部分是電動機,中間由一根鋼絲連接。
  • 農村牛人發明「單側」翻土工具,一天能翻2畝地,成本僅30元
    我們普通的農民在翻土的時候一般都是用的傳統的鐵掀,這種工具工作效率並不是特別的高,也是因此有一位農村的牛人就發明出了一款新型的「單側」翻土工具,一天能翻2畝地,成本僅30元。該發明人是一個摩納哥的小夥子,他根據鐵鍁的原型經過改造發明出一款效率很高的翻土工具。
  • 國外牛人製作「兩輪」手推車,效率高10倍,改造花20元
    手推車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常見的運輸車,在超市或是工廠中應用廣泛。不過,手推車原本輕便,加上了重物就顯得效率沒有那麼高了。那有沒有簡單不費力的手推車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啦!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手推車,它是以人力推、拉的車輛,是一切車輛的始祖,直到現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搬運工具。現在有一種更加方便的手推車,是一位來自國外的牛人發明的。
  • 40歲的農民,在農村做什麼,可以投資一萬每天賺300元?
    在農村創業掙錢,特別是中老年人是非常不容易的。40歲的中年男人,想投資在一萬之內,能夠賺到300元一天,是非常難的,但有這些項目,關鍵這些能賺到300元一天的門檻很高,達到了項目要求,賺300元/天,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 57歲農村牛人,發明園林行間割草機,效率是電動割草機15倍
    他是山西省北景鄉大閆村賈莊村人,老賈在農村當了一輩子的農民,種植果樹為生,他在當地被村民稱為「能人」家人卻說他不務正業是個「懶人」,這是怎麼回事,我們今天看看他的故事。老祁的手扶拖拉機後置園林行間割草機速度快,使用方便,他說效率是背負式電動割草機的15倍,而且人只需要跟在後邊行走,略微調整拖拉機的運行方向即可。圖為手扶拖拉機後置園林行間割草機剛剛割過的地面,看上去很乾淨。
  • 農村小夥自製「鋸木神器」,不用油不用電,效率提升3倍
    對於農村人和相關的勞動者來說,這項工作他們幹的確實很費力。十分希望有簡單且省力的方法來鋸木頭。因為很多時候需要鋸的木頭的數量有很多,體力很難支撐下來。下面就有這樣一位俄羅斯的農村小夥子,思維十分的敏捷,想出了一個好的辦法,製作出了一個十分簡單但很有用的鋸木神器。
  • 80歲老奶奶發明電動耕地機,一天可耕6畝地,成本200元
    不斷要在地裡種什麼,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耕地,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一樣, 每每到了這個時候,耕地一天總會讓自己累的腰酸背痛,而且工作效率又不高,
  • 國外牛人發明「刮瓷」神器,效率提升數倍,輕鬆搞定一間房!
    國外牛人發明「刮瓷」神器,效率提升數倍,輕鬆搞定一間房!我們經常看到房屋在裝修時經常會刮瓷,俗稱也叫刮大白,這其實是為了房屋更加的美觀整潔。為了讓這件事情更加的輕鬆,有著超高動手能力的外國牛人,就發明了一種刮瓷神器,它看起來非常像我們的拖把,但實則卻是大有乾坤,它是一個箱體式的,在它內部能夠儲存大量的塗料。隨後人們將它進行調整,就可以上牆進行施工,它的使用非常的簡單,只要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把塗料處理好,然後在使其緊貼著牆面,用力一拉,這樣塗料也自然會被均勻地抹在牆面上了。
  • 德國發明「貼瓷磚」神器,一小時貼50平方米,成本僅20元
    德國發明「貼瓷磚」神器,一小時貼50平方米,成本僅20元現在買房一族越來越多,除了買房子之外,剩下的就是房屋的裝修,在房子裝修的時候最開始裝修的地方肯定就是地面部分了,對於地面貼瓷磚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大工程,不僅要找好的師傅,同時也要用上等的水泥
  • 大媽把甘蔗做成「傘」,4元成本就賣20元,光是利潤就賺了5倍
    那天小優在市場上就看到有個大媽在賣甘蔗,這個時候有甘蔗小優也是覺得很好奇的。我們都知道這甘蔗分為兩種,一種是竹甘蔗,一種是黑皮甘蔗。那天小優在市場上看到的就是竹甘蔗了,竹甘蔗的皮比較硬,吃起來也比較麻煩。於是小優就看到有個大媽在街邊賣削皮好的甘蔗,而且還把這甘蔗做成了「傘」一樣的食物。想必說到這裡,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是怎樣的甘蔗了。
  • 大媽換種方式賣甘蔗,8元的成本,賣到了40元的利潤,路人:不貴
    大媽把甘蔗賣出「新花樣」,成本8元,卻得40元利潤,路人:不貴。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這位賣甘蔗的大媽,她賣甘蔗的方法非常的獨特,而且我們大家都知道幹,這在現在是應季水果價格也是很便宜的,大媽將五元錢成本的甘蔗賣到了40元錢的天價,讓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驚訝,但是很多人品嘗過之後都說值。
  • 去參加朋友的婚宴,一桌子菜成本才300元,份子錢也只收10元
    去參加朋友的婚宴,一桌子菜成本才300元,份子錢也只收10元。在我們的一生中,總是有許多的,值得紀念的大事情存在。要說最受關注的,應該還是結婚了。因為這是兩個陌生家庭的結合,所以在排場上是很多宴會都比不了的。像現在城裡人就喜歡在酒店中舉行婚宴,排場十足,但是花費也是非常昂貴的。
  • 地下車庫,提升效率和成本控制方法!
    而中海地產的利潤率能甩出對手幾條街,主要在於其成本控制太強啊,地庫作為成本控制中的重中之重,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中海的地下車庫成本控制方法。 三、停車效率的提升 1、再次澄清關於「單車位面積」的統計口徑 地下車庫總面積= 地下車庫 + 全部設備用房 + 主樓地下室 只有當存在垃圾房、汙水處理站、換熱站以及政府規定要做的非機動車庫
  • 零售千百元的明月鏡片成本才6元,JINS為最大客戶,廣告費3年增5倍
    數百元鏡片成本只有6元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在國內總近視患者高達6億的情況下,眼鏡行業數量也水漲船高,不過相較於歐美等國家,我國人均鏡片消費水平並不高,也因此導致行業集中度低,競爭十分激烈。
  • 農村快遞的命脈:成本與效率
    摘要:揭東曉是廉江市「京東幫」的一名負責人,他每天開著一輛白色的麵包車往粵西偏遠的農村送貨,有時要走幾個小時的山路。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與當地供銷社、郵政合作,以及爭取政府的扶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法。
  • 廢油變香皂僅需40元,盤點那些低成本、實用又好看的小發明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這天,江西理工大學的大學生們,用食堂5斤廢油,做出300多塊肥皂和50多瓶洗手液,成本僅40元,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用所學知識踐行低碳節能環保,很贊!製作原理和製作過程是怎樣的?那些操作難度係數大的就不說了,下面為大家分享幾個簡單實用的小發明,將「踐行綠色環保」落實到行動中來。變廢為寶發明一:復古花瓶準備材料:假花、草繩、鐵桶、膠水製法步驟:1、用膠水把草繩從底部粘起,一層一層的纏繞上去。把草繩纏繞好整個鐵桶,如圖所示:2、可以根據一樣的步驟來製作大小不一的花瓶,再插上花,製作就完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