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於武漢這個城市尤為特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從年初開始,歷經半年,到現在還留有後遺症(難以摘下的口罩)。在那段時間,我經常聽到人們把武漢稱為「毒區」。儘管你可能什麼事都沒做,但你透露出你在武漢待過,你身邊的聲音立馬變成了憐憫或嫌棄。
我很好奇,一度處於疫情最中心的武漢是否還能留住今年高考生的心。
今年暴雨中的高考
這屆武漢高考生,經歷了長達半年的居家學習,經歷了高考延期,經歷了暴雨中的考場。如今他們等待來了放榜,等待來了分數線,昨天,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完成了志願填報。
我隨機採訪了8位武漢應屆高考生,從他們的講述裡,我們可以看到這屆特殊的高考生所曾經面臨的和他們最終的選擇。
@夢想能擁有一個樂隊的果醬
第一志願城市:湖南
目標專業:哲學、心理學、中文
今年的文綜對我打擊很大,押的題目基本都沒有中。而且疫情期間都待在家裡,思想行為都蠻鬆散,沒有很大的自律性,學習效率比較低。
第一志願我沒有選擇武漢。武漢雖然可以提供很多機會,但是我在武漢呆的有點太久了,想出去看看。
@ 47
第一志願城市:武漢
目標專業:醫藥檢驗專業
今年十分特殊,複習階段都是在家聽網課,我的學習狀態也比較懶散,複習效率較低。雖說今年的大環境十分艱難,但本質上還是我的學習態度有點問題。今年也算盡力了。
因為對醫學這塊比較感興趣,而且覺得專業前景還不錯,所以就填了醫藥檢驗。第一志願選擇在武漢,一是因為家在武漢,比較方便。二是外地的好大學對外招生的數量普遍偏低,再加上分數也會要的更高一些。我擔心會考不上。
@超然的李超然
第一志願城市:武漢
目標專業:環藝
居家學習挺好的。原先上學的時候就希望每天能夠不用去學校,不用穿校服,不想做早操,不想參加每周一的大會。今年算是被迫實現了這個想法。課在網上聽,作業在網上交,不會的題也在網上問,其實習慣了也挺好。
選擇留在武漢上大學,是因為方便。周末沒課回家休息一下,約上三五個夥伴烤串店走一趟,想想就舒服。
@十八歲的陳冠希。
第一志願城市:武漢
目標專業:金融或法學
感覺今年的高考題出的略微有些刁鑽,特別是文綜,地理大題直接給我錘暈了。然後就是作文題目,我活生生坐了半小時發呆不知如何下筆,還是硬著頭皮亂扯一大堆給它填滿了。今年真的是太難了。
大學毫不猶豫要在武漢上。因為畢竟自己是湖北人嘛,支持一下自己的省會,另外就是親戚還有朋友大多也在武漢,就很方便。
@小凡
第一志願城市:武漢
目標專業:人物形象設計
高考考的不是很好。我覺得今年的高考語文太難了,而且我覺得壓分壓的太厲害,我就是因為語文拉開了差距。
因為我非常喜歡化妝和打扮自己,所以專業我選擇了和人物形象設計相關的。至於第一志願選擇武漢,主要是因為離家裡比較近,不想去太遠的地方。
@趙美琴
第一志願城市:武漢
目標專業:視覺傳達
今年的作文題有點難搞,坐在考場上的我想了很久才下筆。再加上疫情期間每天都需要在家長的監督下學習,真的很可怕。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多了一個月複習時間。這對於一個藝術生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我一直覺得武漢教育還是挺強的,志願填在武漢我會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作為一名武漢的考生,我覺得我還是會擁有一定的優勢的。
夜刀
第一志願城市:武漢
目標專業:動畫專業
今年高考試卷對學霸來說挺簡單的,對基礎不牢的學生就有些吃力。不得不說,居家上網課影響還是挺大的。因為從小就喜歡畫動漫,所以選擇了動畫專業。聽說這個專業還可以學習影視製作,希望今後自己的動漫能成功。
我的第一志願選擇填在武漢,一是因為分數不夠出外省,外省大學招湖北考生的人數很少。二是因為我是武漢本地人,對這個城市已經有了感情,比較熟悉。
@一位不想透露姓名的高考生
第一志願城市:武漢
目標本來是清華北大,無奈分數比預估的低了20分,今年壓力這麼大,就打算報考武大華科了,但現在看來華科都還有點懸。其實這個分數出來挺丟人的,畢竟我自己和家長的期望值都太高了。我最近都不太想討論高考分數和報志願這件事,打擊有點大。
-
在我們採訪的9位高考生中(有一位最後不希望被寫進稿子裡),只有一位女生選擇去外省上大學。
主要的原因大體有兩個。第一個十分現實,作為一種地方教育資源保護政策,每個省份都會較多的招收本地學生,報考本地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優勢。
第二個原因就是方便。生在武漢,長在武漢,家在武漢,朋友在武漢。知道哪條巷子有自己愛吃的串串,知道就算凌晨約局也會有赴約的夥伴,知道有了意外狀況也會有父母相伴。這種熟悉與安全感在別的城市沒法找到。
大部分本地學生都比較樂意待在武漢,那這場疫情會影響外地學生的報考嗎?
我詢問了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招生辦的老師,她告訴我前來報考諮詢的人和往年相比基本持平,至少就她們學校而言,外省學生的報考並沒有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
但當我諮詢一家培訓機構的招生老師時,她告訴我基本上所有的外省學生都選擇退款,放棄來武漢學習。這或許說明武漢的高校教育資源在很多學生眼裡還是高質量的保證,儘管可能對武漢疫情還有所疑慮,但武漢強大的教育資源還是打消了很多高考生的擔憂。
擁有超過一百萬在校大學生的武漢,是名副其實的大學之城。每年9月,數十萬的新生帶著他們對於大學生活的嚮往,相聚於這座城市。2020年的上半年註定不平凡,但一個月之後,相信我們曾經熟悉的畫面,將會和大學之城一同歸來。
text | Tong
photo |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