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是幼兒園教師能以專業者的身份,自主,成功地應對幼兒教育工作的能力以及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素養的集合,是培養兒童核心素養的關鍵和前提.在教師教育從教走向學,從學科走向融合,從專業走向人文,從知識走向能力的發展轉向中,教育實踐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為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了實踐支撐.可以通過基於兒童核心素養的教師能力建構,基於教師核心素養的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和基於教師學習的培訓方式變革提升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質量,實現幼兒園教師隊伍素質結構的整體優化和提高。
幼兒園教師的十項核心素養是什麼?
一、研究力
成為反思實踐的教師。反思的意義在於:第一,有助於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第二,反思性教學方法和思想能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反思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第三,有助於豐富反思型幼兒教師的課題研究成果,拓展新時代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的途徑和方法,從而使幼兒教育能夠更加適合每一個幼兒的發展。第四,有利於促進我國當代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改革。
二、關懷力
成為人文關懷的教師。幼兒教師除了有教育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但是僅有愛心是不夠的,還要去關心幼兒。幼兒教師除了有教育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一顆理解家長的心。踏踏實實地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將心比心,理解家長,讓他們能夠沒有後顧之憂,把幼兒放在幼兒園放心、安心、開心。
三、自主力
成為讓幼兒自由自主的教師。自由自主是幼兒的一項基本權利,也是其基本的心理需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各種教育活動應該努力為幼兒提供自由自主的活動空間和時間,以便能滿足幼兒自由自主的需要,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滿足幼兒自主自由的需要,幼兒園老師的責任是首當其衝的.一,傾聽幼兒的心聲,尊重幼兒的需要幼兒教師的傾聽是指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以真誠的態度認真聽取兒童的各種表達。
四、文化力
成為文化養成的老師。文化養成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目標.但目前在師資培訓中,我們更多關注教師的學科知識與教學技能,較忽視了教師的文化素養,導致了教師文化意識的淡薄,文化素養的降低.為此,我們必須注重教師的文化養成.文化養成意味著教師的成長是文化素養得以全面涵養的過程.教師的文化養成包括文化意識的形成,即形成文化自覺力;文化品性的全面生成,即從實踐出發歷練文化素養;文化比較力,即從時空之維出發建構文化比較的視野。
五、理解力
成為理解傾聽的教師。每個孩子都有心裡想的事情,也有自己想說的話,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首先應該認真傾聽幼兒的心聲,引導她說出自己想說的事,並作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孩子進步,讓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