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代表委員建議:放寬港人內地置業、升學、看病的匯款限制

2020-12-16 澎湃新聞

港區代表委員建議:放寬港人內地置業、升學、看病的匯款限制

澎湃新聞記者 吳怡

2020-05-19 18:44 來源:澎湃新聞

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香港工會聯合會(簡稱「香港工聯會」)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在兩會建議和提案中提出,應該放寬港人用於內地置業、升學、看病的匯款限制。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香港工聯會處了解到,上述代表委員提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以及內地一系列便利措施,放寬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購房限制後,越來越多的港澳居民返回內地購房置業,甚至生活自住,從而衍生出需要使用大量資金去購房、看病、生活等問題。

國家外匯管理局2007年發布的「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印發《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列明: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可根據國際收支狀況,對年度總額進行調整。

上述代表委員介紹,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的額度顯然不足,因此出現很多港澳居民通過「地下錢莊」匯款方式匯入大筆現金至內地用於購房等各種用途,從而衍生出洗黑錢活動或者銀行戶口被凍結的風險,單單在香港工聯會內地中心收到港人匯款導致戶口凍結的求助個案高達20多人次,涉及金額高達上千萬元。

上述代表委員建議,放寬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用於看病、升學和置業的資金匯款限制,修訂《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中現時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的額度,放寬至每人每三年等值15萬美元額度,可用於支付房產土地等不動產買賣的訂金、醫療升學所需、車輛購買等生活必要的合理的資金使用。另外,考慮到境外資金流通與金融安全,建議考慮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先行先試,待能解決金融安全以及相關技術問題後,再推展至其他省市乃至全國範圍實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全國兩會,建議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新地郭炳聯提優化跨境匯款及按揭 便利港人北上置業
    來源:經濟通全國政協會議將於今日閉幕,全國政協委員、新鴻基地產(00016)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提案,建議優化跨境匯款、按揭、港人開設銀行帳戶等方面,以進一步便利港人北上置業。郭炳聯表示,大灣區內地9市放開港澳居民購房限制,為港人置業提供多一項,但目前港人赴大灣區置業面臨三個問題,一是香港居民向內地匯款存在實際困難;二是內地按揭政策不一且門檻較高;三是香港居民只能在港開設級別較低的內地銀行帳戶。
  • 港人回鄉證可能升級為內地身份證?港區人大代表:研究中!
    不過,有不少港人雖然並不在內地工作和生活,但因商旅和探親等原因需要經常上內地,這部分港人可能未夠資格申請居住證,在內地進行各種活動還是障礙重重。橙子君又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小夥伴們了!港區人大代表葉國謙今日(8月23日)出席電臺節目時透露說,除了即將推出的居住證之外,內地正進一步研究將現有的港澳回鄉證,由旅遊證件提升作身份證明之用,為不在內地長期居住,只是旅遊或出行的港人提供便利。據葉國謙說,國務院早前推出的港澳臺居住證是讓在內地居住半年的市民申請,然而對旅遊、探親類型的人士來說,用回鄉證在內地還是不方便。
  • 2019年全國兩會,港澳代表委員關注啥?
    2019年參會的港澳特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對本次兩會有何期待,關注的焦點又有哪些?   2018年全國兩會上,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內容引發熱議。一年間,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港珠澳大橋通車、備受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為大灣區協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可以預見,港澳代表委員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進行更多討論。
  • 兌換店匯款內地 港人被凍百萬元
    圖為涉案人接受警方盤問  大公網3月15日電(記者袁秀賢)記者從香港工聯會廣州工聯諮詢服務中心獲悉,港人通過兌換店匯款內地被凍結,前來求助律師諮詢的個案增多,被凍結資金逾100萬元。有律師提醒,按現行國家外匯管理規定,香港兌換店不能從事外幣的跨境匯寄,港人不要貪圖方便,否則,不但經濟上受到損失,還有可能承擔法律甚至刑事責任。
  • 大灣區教育,港人未來或可以北上內地任教!
    香港優才書院校長譚國偉表示,香港太細小,港人必須「往內跑」,年輕人應該把握大灣區的優勢。但他認為,單憑現時招聘教師的政策,對香港教師吸引力不大,因為香港和內地教師的薪酬有差距。  譚國偉認為,在這方面兩地完全對接並非朝夕的事,需要按部就班,但可以採用合作模式,例如參考港人子弟學校的經驗,兩地合作辦學,「出香港糧,在內地工作」,提高教師北上任教的吸引力。  譚國偉又認為,現時兩地招聘教師的互認政策不足,就算教師有興趣回內地發展,但事實上沒有太多的支援。
  • 臺當局大幅放寬企業匯款到大陸的限制
    中新網香港10月30日消息:臺北訊,為鼓勵臺商資金回流,臺「中央銀行」決定大幅放寬企業匯款大陸限制,並在近期內宣布實施。未來臺商在大陸子公司只要有資金匯回臺灣,即可擁有「同額」資金匯至大陸的權利,突破原來不準匯款至大陸的規定。
  • 香港政府官員幫港人尋火車票自助售票機 拍圖知會在京港人
    大公網訊(記者凱雷、江鑫嫻 實習記者左瑞帥 北京報導)近期中央推出多項措施便利港人在內地生活、就業,其中發通知要求做好港生內地就業服務、港澳臺人士火車自助購票等均引起港人關注。然而有不少在京港人反映,在火車站找不到港人高鐵自助售票機。
  • 香港取消人民幣兌換上限 每日匯款限額仍為8萬
    香港取消人民幣兌換上限 每日匯款限額仍為8萬 2014-11-13 09:12:41作者:責任編輯:溫雅瓊   之前兌換上限是每人每天兩萬元人民幣;實施日期與「滬港通」的啟動日期同步  港人投資
  • 深圳港人子弟校收雙非童 英文課較內地小學多1倍
    近日社會有聲音要加強在深圳開辦港人子弟班,甚至由特區政府向內地「買位」,希望跨境學童留在內地上學,升中時始銜接香港中學。首所在深圳開辦的羅湖港人子弟學校校長廖翔表示,該校每年約有40至50名小六生參加香港升中派位,亦有派往傳統英中學校,如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和賽馬會體藝中學。
  • 施維雄委員建議更改港人「兩證」名稱 彰顯國家公民身份 丨 建言...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籃球協會會長施維雄中國網北京5月25日訊(記者 宋柏霖 李培剛)全國兩會期間,「一國兩制」、「香港特區」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籃球協會會長施維雄認為,徹底解決香港問題,關係到香港長治久安的動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潛力和「一國兩制」基本國策的活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必須攻克的關卡,其關鍵在於人心回歸。施維雄在他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一件提案中指出,公民身份是國家認同的起點,香港人是香港居民,更是中國公民。
  • 專家建議修改《收養法》放寬收養人必須「無子女」的限制
    對於這一要求,今年「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了修改《收養法》的建議。現行《收養法》於1999年4月1日正式實施。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認為,由於該法側重於防止計劃外生育以收養名義免除處罰,有些重要條款已經不能適應新人口形勢和新生育政策的需要,突出表現為規定的送養人和收養人條件過於苛刻。
  • 港人在東莞換內地駕照程序簡化 只需5個工作日
    港人在東莞換內地駕照程序簡化 只需5個工作日 2008年09月18日 15: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東莞市機動車駕駛員協會代辦港人換領當地駕照。(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港人以後在東莞換領內地駕照的手續將更加簡便和快捷,5個工作日內便可拿證。
  • 關於適當放寬小學入學年齡限制的建議
    關於適當放寬小學入學年齡限制的建議(C類) 許尚華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適當放寬小學入學年齡限制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明確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
  • 臺灣放寬匯款至大陸限制 兩岸匯款金額年估15兆
    中新網7月1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在頭版頭條報導,臺當局「金管會」六月三十日宣布,即日起民眾或企業匯款到大陸,不限接濟或捐贈親友等項目,改採負面表列方式管理,在匯出匯款幾乎不設限下,銀行業估計兩岸今年匯款金額可望上探新臺幣十五兆元。
  • 香港居民即日起可在內地補辦和換取回鄉證
    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4日發布消息稱,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已向內地公安部門核實,港人即日起可在內地補辦和換取回鄉證。據悉,香港居民過往在內地遇到回鄉證過期或丟失的情況時,只能在回港前先到內地公安機關或者深圳中旅社辦理臨時證件,回港後再到中旅社辦理正式回鄉證。
  • 看三地代表委員如何說
    看三地代表委員如何說金羊網  作者:唐珩、豐西西、譚錚  2020-05-27 三地代表委員紛紛提出建議,力求為協調發展找出最精準的良策。
  • 12港人涉嫌偷渡被拘,林鄭月娥:依內地處理非常適當
    據港媒報導,12名港人涉嫌偷渡犯罪,正被刑事拘留在深圳鹽田公安分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15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表示,希望大家認清事件的本質,12位香港居民在內地被拘留,事件的本質是涉嫌非法入境內地,違反了內地偷越邊境罪,所以被內地執法機構拘留。顯而易見,該案件屬於內地司法管轄區的範圍,由內地執法機關依據內地法律處理非常適當。
  • 香港下周取消人民幣兌換限制 護航滬港通的三項措施全部落地
    至於每人每日8萬元人民幣的匯款限制,陳德霖表示,經內地當局考慮後,暫不作調整。若市場有放寬限制的要求,金管局會繼續與中國人民銀行溝通。香港自2004年中港兩地訂立人民幣清算協議時開始實施兌換限制。陳德霖表示,相信放寬限制可令人民幣買賣增加,但增加多少要看投資者資產配置及對投資工具的需求,不過預期在滬港通通車下,投資者多了一個投資A股的渠道,相信可令兌換需求增加。陳德霖表示,已向銀行發出通知,相信銀行界已經準備就緒。
  • 政協委員建議用10年時間恢復使用繁體字
    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提出,建議全國用10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原因有三:1、上世紀50年代簡化漢字時太粗糙,違背了漢字的藝術和科學性。比如愛字,繁體字裡有個「心」,簡化後,造成「無心之愛」。2、以前說繁體字太繁瑣,難學難寫,不利於傳播,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是用電腦輸入,再繁瑣的字打起來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