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送
▼▼▼
重磅快訊丨2019高考作文出爐!
高考語文考試一結束,作文變成了網友熱議的話題,海峽教育報邀請了特級教師王立根、福州一中王兆芳兩位名師對今年高考作文進行點評。一起來看看!
2019年福建高考作文(全國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麼忙,勞動太佔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麼快,勞動的事,以後可以交給人工智慧啊!」也有的說:「勞動這麼苦,這麼累,幹嗎非得自己幹?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省語文學會名譽會長、特級教師王立根
體現中國傳統文化
「有血有肉」才有感染力
今年高考作文仍然秉承了語文學科「立德樹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獨特優勢,但與往年有很大不同:
從立意上看
主題已定:歌頌勞動的意義;
體裁已定:寫成演講詞;
思路已指明:正說,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反說,糾正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的錯誤想法。
提供的材料真是綱舉目張,於是考生只要循路識真,不可偏離題意和要求,就可完卷,說難其實不難!
但如何才能寫得更好?得到高分?要知道演講稿像議論文一樣論點鮮明、邏輯性強、富有特點,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議論文。它是一種帶有宣傳性和鼓動性的應用文體,經常使用各種修辭手法和藝術手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這道高考作文題如何破?
其一,通過對思路的精心梳理,對材料的精心組織,使演講內容更加深刻和富有條理。
其二,不要講套話空話,要親切感人,有內涵有文釆。要表達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獨特感受、見識與情懷。要真誠地寫自己之所想,表達我們對勞動生活的熱愛、對文明和美好的嚮往與追求!
行文時,特別注意對同學中有錯誤認識的批評一定要和風細雨,如「學習忙不要勞動」「科技進步了有人工智慧了,不需要勞動」「有錢了不要勞動」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想法,要耐心說服、不可盛氣凌人。說清勞動是一種奉獻,更是一種分享,分享勞動,也就是分享快樂,分享幸福,分享累累果實。此時可談談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講講古今中外名人的論述,如有名人曾說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等。當然,不一定要逐條批評,可貼近自己、貼近生活進行選擇,如此才更感動人!
今年高考命題,命題者已將骨架搭好了,我們只要先審題,看清楚題目的要求、指向,思考一下這題目打算怎麼演講,怎樣才打動人,哪種演講容易落於俗套,哪種演講更有創意,寫得有血有肉即可!
今年高考作文題第一句就是「民生在勤,勤而不匱」,可見作文訓練應該和中華文化偉大的傳統對接,真正理解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涵,讓學生不斷認識一個民族的風華!
福州一中王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