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究竟讀什麼

2020-08-27 劉金星nuist

當我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就感覺這篇文章是不是要撲街了。。。因為這個題目實在太大了,我也並沒有想好這個問題,但是還是想先聊一聊,跟大家一起交流。最近聽很多同學說自己迷茫,不知道幹啥,那還請您們移步我的第一篇文章,裡邊已經把所有的可能性幾乎都說過了,該怎麼做,馬上行動,別光空想。那這篇文章就稍微抽象一點了。

話不多說,直接開始。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在大學四年裡有兩件事你要完成,第一件事是三觀的形成和修正;第二件事是學習能力的培養。

第一個方面,就是三觀的形成和修正。我上大學的時候,是在思修課本裡邊第一次聽到三觀,當時覺得,什麼三觀五觀、理想信念,都是思修老師在吹牛!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越來越懂得理想信念、三觀的重要性了。三觀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簡稱,大學四年,正是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百度百科裡是這麼說的。好吧,我承認我沒有讀懂...那我只好談一下自己粗淺的理解,求思修老師輕噴...我所理解的世界觀,是一個人對所處的社會以及社會中的人的看法。我希望大家在這四年中,通過各種校內外的活動,與校內外各色的人接觸,形成一種自己待人接物的模式。

「價值觀是基於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百度百科裡是這麼說的。價值觀比較容易理解,說的直白一點,你覺得什麼是重要的,你最在乎什麼。同樣的,在四年裡去學習、去參加各種校內外活動,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去體會什麼對你是重要的、你在做什麼類型的工作中可以有獲得感以及滿足感,進而去指引你今後的職業選擇。

「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也決定著人們行為選擇的價值取向和對待生活的態度。」——百度百科裡是這麼說的。好吧,我還是沒有讀很懂。我理解的人生觀,就是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可能就更大、更寬泛了。比如,我想在氣象局裡按部就班工作,如果有機會可以獲得職位的升遷,最後65歲退休,安穩的過完這一生;我想成為一名氣象學家,為探索人類未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賺足夠的錢,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等等。同樣,我希望你四年裡去參加各種活動,去見識各種人的人生,逐漸擁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形成自己的人生觀,當然了,這個人生觀最好是積極的。

三觀都講了一些,突然發現,可能這三觀真的是獨立而又統一的吧。歸根到底,我希望你能在四年結束以後,能夠足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夠淡然地看這個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人和事,在離開校園的時候,能夠秉持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堅定地走下去。

第二個方面,是學習能力的培養。大學四年,不過就是學七八十門課程,即使所有的課程都認真聽,學到的知識在你的專業領域中也不過九牛一毛,而且到工作崗位中你會發現,你大學上過的課程,在工作中能用到的不過5%,當然了,我並不是說大學的課程不重要。如果你不認真學習的話,可能連這5%都沒有。那我們在這四年或者七年的時間裡,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習能力。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後你應該做到,即使讓你從事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工作,你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例如一個月)內很快上手並且能完全勝任工作。我讀了七年的水文地質學,本應該去地質隊、地質研究所工作,可是考慮到這樣的工作需要有較長時間的野外工作,我畢業後從事了市政給排水設計工作,在跟著師傅學習2個月以後,獨立承擔起了設計任務;在工作了一年以後,我又來到了輔導員崗位,目前自以為做的還過得去。雖然我的經歷屬於失敗的職業規劃案例,但是我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從容地更換職業(或者說轉行),之前七年時間習得的學習能力功不可沒。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這個問題真的太大了,而且也沒有標準答案,以上兩部分內容也僅僅是我不成熟的思考,希望大家能夠經常思考、總結,形成自己的一個答案。最後,我仍然提幾個不成熟的小建議,供大家參考:

1.珍惜時間!珍惜時間!!珍惜時間!!!(重要的話,說三遍都不夠)

2.儘快想清楚四年或者七年後自己要做什麼;

3.每學期(或者更短周期)制定一個可量化的計劃並完成它;

4.培養一個拿得出手的興趣或者技能;

5.學會與不同性格的人友好相處。

(以上所有言論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大學的心臟--圖書館
    圖書館:大學的心臟讀大學,除了讀大師,最重要的便是讀圖書館。這裡說的圖書館並不是說它的建築和其他硬體設施,而是說圖書館的藏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學四年沒有安心在圖書館好好看過幾本書,那就絕對沒有真正意義上讀過大學。目前中國大部分大學的圖書館都存在同樣的問題:藏書量比較有限,新書比較少,甚至對學生借書進行了諸多的限制。
  • 以個人親身經歷淺談:讀大學究竟讀什麼?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這個問題本該是在讀大學之前思考的,但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並沒有思考這個問題的意識。這也導致了許多大學生出現下面這種情況:大學畢業了才知道大學該怎麼讀。如果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經大學畢業了,我相信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會無比清晰的浮現在你的腦海之中,我也相信這個答案肯定是最適合你的;因為也只有你才最了解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在大學四年學到了什麼。如果看到這篇文章時你還沒畢業的話,我由衷的希望你能分那麼一丁點腦容量給這個問題。
  •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人生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大學一年一年的擴招,千萬家庭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候的喜悅相較於四年後大學畢業就是失業的尷尬境地相比是多麼的諷刺與黯然失色!那麼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人生未來的出路在哪裡?如果所有的學生還一味的重複著高中學習精神分數第一,刷題至上那相較於目前的就業形勢和物質社會,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不合時宜的!
  • 《優秀的綿羊》:十年寒窗苦讀,你可知道,讀大學,究竟讀什麼?
    當四年的大學生活悄然而逝,當我們面對著人頭攢動、競爭更為激烈殘酷的就業市場時,我們卻沒少感到焦慮、困惑、不知所措。與四年前那個有著明確奮鬥目標的自己相比,多數大學畢業生在選擇就業時,卻常感迷茫彷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只知道跟隨眾人的步伐,哪裡熱門就往哪裡去。
  • 《優秀的綿羊》:十年寒窗苦讀,你可知道,讀大學,究竟讀什麼?
    與四年前那個有著明確奮鬥目標的自己相比,多數大學畢業生在選擇就業時,卻常感迷茫彷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只知道跟隨眾人的步伐,哪裡熱門就往哪裡去。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讀大學的意義就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好工作的標準常常離不開較高的薪酬福利待遇。事實上,為了以後能有一份高薪資的工作,許多準大學生在選擇專業時,不管自己適不適合,都會選擇類似金融、經濟這些熱門的專業。而畢業後,不管自己曾經就讀的是什麼專業,金融機構等金融、經濟類的崗位也一直備受大學畢業生的追捧。
  •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一個80後CEO給大學生的忠告
    幾年前,剛上大一的我對學校失望透頂,但很幸運地撞到了一本書(《讀大學,究竟讀什麼》),加之碰到一位好的老師,後面開啟了「逆襲」之路。但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更希望當年的自己讀了另一本書—《優秀的綿羊》。《讀大學,
  • 英國大學語言班究竟讀什麼?
    目前,拿到offer的童鞋們大致分為兩批人,一批是雅思成績不夠,需要讀語言班,目前處於緊張焦慮狀態/(ㄒoㄒ)/~~;另一批則是雅思成績已經達到要求,坐等開學狀態O(∩_∩)O~~。雅思成績不夠的同學,往往妖魔化語言班的難度,生怕最後無緣理想的大學,而雅思成績已經達標的同學,往往不太注重語言課程,認為這只是給雅思成績不過關的同學準備的。本帖是主頁菌親身經歷的總結,相信會讓同學們對英國大學語言班改觀不少(*^__^*)。那英國大學語言班究竟讀什麼呢?
  • 讀大學與不讀大學的區別是什麼?
    2013年的《中國藍皮書》其中一項關於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研究報告稱,大約1/3的就業者在從事與其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有部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不到30%。「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已成潛規則!那麼究竟讀大學和不讀大學有什麼區別呢?
  • 讀大學,究竟有沒有意義呢?
    讀大學,究竟有沒有意義呢?對於讀書是否有用,學歷是否有用這件事。主要分成兩大派,一方認為,學歷就是改變人生的唯一道路,沒有什麼能比分數和學歷更重要的了。而另一派認為,學歷並沒有什麼用。大學畢業出來的,不還是要給小學畢業的打工。那麼讀大學,究竟有沒有意義呢?「讀大學」和「沒讀大學」的區別01知識不管讀書能力如何,能上大學自然是更好的。因為你會發現,自己的朋友圈子,會有很大的不同。
  • 讀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但也有人說,上不上大學其實無關緊要,因為人的差別從出生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有時你努力了大半輩子得到的成就,別人勾勾手指就能得到。我們該不該讀大學,讀大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或許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吧!
  • 當代大學生🎓:讀大學究竟是為什麼?
    讀大學究竟是為什麼?對剛步入大學的青年來講,過高的要求是不現實的,比如,經常聽到爸爸教育兒子:兒子,談戀愛可以,但是,不能只選漂亮的女孩,只要心靈美就可以了。這個孩子,這個孩子的爸爸,回頭看看你媽長什麼樣?你爸在年青的時候,不是一樣就找漂亮的嗎?所以,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再過多責備才步入大學生活的學生,甚至才有一點點人生履歷的學生,既不恰當,也不公道。
  • 讀大學與不讀大學的差別是什麼?讀大學的經歷對未來有什麼意義?
    讀大學與不讀大學的差別是什麼?讀大學的經歷對未來有什麼意義?讀大學與不讀大學的差別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本身是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問題,所有回答只能是經驗推測,沒有絕對的。對於一般人來說,讀大學是一種機會,都認為讀大學比沒讀大學要好很多,所以有條件都在準備大學入學考試,為此準備三年或六年或十二年。
  • 讀大學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曾任教耶魯大學的教育評論家威廉.德雷西維茲(William Deresiewicz)探討讀大學的真正意義,值得站在人生新階段路口的年輕人咀嚼深思。「投資報酬」——現代人談起大學時,經常冒出這個名詞。花多少錢讀大學,讀了大學又可以讓你賺多少錢,諸如此類。大概沒幾個人會追問讀大學應得的「報酬」究竟是什麼吧?是賺更多的錢嗎?
  • 讀DBA博士究竟有什麼作用?獻給想讀博士的你
    讀書讀到博士究竟有什麼作用? 為什麼讀?讀博士是一種情懷,這個是最好的原因。 這並不是說窮人家的孩子不宜讀博士,只是說讀博士的人大都對物質需求並不很強,在馬斯洛需求曲線中,這些人可以比較容易滿足溫飽需求,而上升到對自我認同價值的追求。當然,這也造成 部分博士在後續的求職中「nothungry」,不會對薪資有著很高需求。 讀出什麼?一種思維。
  • 當我們在閱讀建築時,究竟讀什麼?
    當我們在閱讀建築時,究竟讀什麼?怎麼讀?滬上建築保護、歷史人文、旅遊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在思考、在行動。 讀什麼 不僅是閱讀一棟一棟的建築,更是閱讀我們的城市 「『建築可閱讀』,不僅是閱讀一棟一棟的建築,更是閱讀我們的城市、我們城市的文化以及城市當中的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鄭時齡如是說。
  • 讀大學,到底讀什麼?
    答|百度派 @旭日東升大學是一座神聖的殿堂,大學生活是我們這一生最美好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在大學裡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學習我們感興趣的知識,可以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那麼我們讀大學都應該得到哪些東西呢
  • 讀大學與不讀大學的差別是什麼?總結的太精闢了
    如果不讀大學可能會去學一門手藝很容易被替代,大學專業知識點的學習是依照國家的發展來設置的,所以是未來需要的。 網友三: 作為在讀大學生,從來沒覺得你讀了大學就會比那些沒讀過大學的人優越多少,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別人的強項你可能也做不到 但是我覺得讀大學最大的好處就是你的思維可能會更開闊一點,無關乎智商和知識儲備,我有很多同學她們沒讀大學,甚至高中都只上到一半,她們的朋友圈狀態就是無謂的轉發以及柴米油鹽醬醋茶
  • 去美國讀高中究竟有什麼優勢?
    當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踏入美國高中的大門,開始展開與國內同齡人完全不同的校園生活時,有些家長可能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對比國內高中,美國高中對孩子的人生成長和將來的申請,究竟有哪些優勢?今天,我們就來逐一探討這個問題的答案。
  • 讀大學,究竟有什麼用?(深度好文)
    七歲的John和Andrew說自己每天都會讀《金融時報》50年後,幾個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學校,找到好工作。三個中產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為精英,兩個依舊中產。而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後代,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知識改變命運背後,也是一場關於家庭和視野的較量。
  • 北京交通大學清退59名博士生,究竟該不該讀博士?
    在7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學的經管院發布了一則通知,對超過全日制博士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生進行了清退,取消學籍,總計59人。這件事情其實很普通,每年很多高校都會清理延期的博士生。十幾年寒窗苦讀得以進入高等學府,又歷經本科、研究生才讀到博士,可是還沒有畢業就被清退,無不令人惋惜。但也有網友拍手叫好,認為這種方法做的對!目前國內大部分的博士年限都是3年,但是由於博士生的門檻越來越高,想要畢業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博士都是4年或者5年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