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詩人抄襲還殺人?著名的唐朝詩人殺人案

2020-08-17 傑克與世界

今天傑克給大家說的這個事吧,是唐朝初年的大詩人宋之問為了抄襲兩句詩,把自己外甥劉希夷殺死,這兩句詩還挺有名的: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故事的細節大家在網上都查可以查到,我大概複述一下:

劉希夷是一個年輕的詩人,有很多優秀的作品。而宋之問作為他的長輩和著名詩人,他們經常在家裡分享、指點作品。有一天宋舅舅看到了劉希夷的這首詩覺得特別不錯,就問外甥:「小劉呀,這句詩不錯嘛!能不能把著作權轉讓給我不?」

劉希夷回答的乾脆:「舅舅你這麼大年紀你要臉不?」

然後宋之問惱羞成怒:「給丫臉不要臉是不是?」然後召集打手困住外甥,用土袋子活活將其悶死。

人倫悲劇啊!宋之問大詩人怎麼幹出這麼以大欺小的齷齪事?為了抄襲就殺自己的親外甥?

是真是假,我們還是來考證一下吧:

先看一下宋之問和劉希夷的出生年月。這是從百度百科找出來的:

發現什麼問題了沒?宋之問是舅舅,居然比劉希夷的年紀還小!沒錯,跟你想的已經開始不一樣了,不是什麼長輩欺壓晚輩。而且他倆是不是舅舅和外甥還不一定呢。

這故事最早從哪裡來的?唐朝中晚期以後,就是劉希夷死後150年,唐朝出了一本八卦小手冊,叫《大唐新語》,裡面就有提到劉希夷的死是「或雲宋之問害之」,就是聽說、可能、大概、彷佛是宋之問害死的劉希夷。 這是現在能翻到的資料裡最早提起宋之問可能殺人的記載。

宋之問可是朝廷官員,隨便殺人會沒有事?非要到150年以後才有人第一次提出來?你把唐朝政府當瞎子呢?

再往後,過了139年,《舊唐書》裡記載劉希夷「被奸人所殺」 哪位奸人呢?沒說。

又過了120年,《新唐書》編寫,壓根沒有劉希夷傳。但是有宋之問傳,也沒說他殺人這段。

那他倆是不是親戚?實在是找不到相關證據,但是在劉希夷死後50年又有一本八卦小冊子《劉賓客嘉話錄》,誰是劉賓客?劉禹錫。這是本書是他弟子寫的。裡面記載了宋之問殺人案的全部細節。包括說什麼的什麼,用什麼殺的,說的那叫一個仔細,感覺就跟作者穿越回去親眼看著殺人的。但這本書成書已經距離劉希夷死亡200年了。

所有的網絡謠言、瞎話都是越編越合理,越編越完整。細節完整,跌宕起伏,斬釘截鐵,怎麼推敲怎麼合適。廢話,不都是編出來的麼。目的不就是吸引眼球,吸引流量麼?

劉禹錫出生於772年,他出生的時候劉希夷都死了一百多年了。憑什麼斬釘截鐵跟親眼看到了一樣?

以後的故事就是不斷後人抄前人,每次把這個故事再補充一點,到了元朝,人們喜歡說書。又冒出一本《唐才子書》,把這個故事已經發揮、豐富到活靈活現,直接可以演話劇了,現在網絡上大部分的故事都是從這本書上援引下來的。

並不是古書就一定可靠,古書裡面鍵盤俠、噴子、八卦書也很多。為啥要唐朝後期的人要黑宋之問呢?看看他的歷史吧《舊唐書》記載:

長的帥,有才華,被武則天賞識,年紀輕輕做了大官

跟武則天的男朋友整天混在一起玩

出賣朋友給武三思,投靠武則天一黨

李家王朝重新奪權後被清算,流放在外而死

《新唐書》裡記載的更詳細:

給武則天男朋友端尿壺。最後被皇帝賜死時痛哭流涕

後書抄前書,越抄細節越多。

其實真正原因事就是他是武則天的人,而李家又重新奪權了,所以在唐朝後期黑他最合適,後人續著添油加醋黑。

歡迎關注 傑克與世界 ,分享更多的歷史故事、世界知識。歡迎點讚、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唐朝十位著名詩人
    著名詩篇:《絕句》、《登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望嶽》、《春望》、《石壕吏》、《月夜》、《夜旅書懷》、《佳人》、《贈花卿》等等三;王維(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唐朝詩人、畫家。
  • 唐朝著名的詩人——王維
    本文章由不開心也許擁抱你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大家都知道唐朝的詩句是在中國歷史上是比較著名的,大家都說唐詩宋詞,那麼說起唐朝的詩人,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李白了,那麼今天我們不是講的李白,而且同樣在唐朝也是比較出名的詩人,那就是王維了。
  • 唐朝詩人王之渙通過「審狗」,巧破了一樁強姦殺人案
    唐朝的王之渙,許多人只知道他是著名詩人。其實,他還是個斷案如神的清官。王之渙告訴衙役們說:「我根據案情的經過,判斷出這是一起強姦殺人案強姦又殺人,罪犯肯定是一名青壯年男子。而當天晚上黃狗不叫,我推斷出這是熟人作案。而案犯被嫂嫂抓過,光脊背上肯定留有印痕。這個阿狗與死者是鄰居,且身上又留有印痕,所以我斷定此人就是兇手。至於我為何要在廟會審狗,那是故意搞成奇聞之事,好吸引罪犯前來觀看,從而將其拿下!」
  • 唐朝詩人出遊攻略來啦!看詩人如何變身旅遊達人~
    ——《上得天堂,下得地獄》 唐朝的詩人們,如果聽到這句話,可能會想穿越一千多年時光和作者安迪·安德魯斯握手:知己啊! 讓我們數一下《全唐詩》中與旅遊相關的字眼:遊覽、遊觀、閒遊、縱遊、樂遊、遊玩、遊宴、遊仙、歡遊、春遊…… 「浪蕩」的唐朝詩人們,為了紀念遊玩之旅,竟然動用了超過50個不同詞彙。
  • 小詩人的作品被選為兒童教材,明朝才子卻搖頭:其實是抄襲的
    唐朝詩人輩出,如同井噴一樣爆發,詩歌更是文化寶庫中最為璀璨的明珠。除了李白的瑰麗神奇,杜甫的沉鬱頓挫,李商隱的清麗隱晦,白居易的樸實無華之外,還有許多詩人展現出各自才華,留下了一首首名篇。在唐朝晚期,就有一位叫做胡曾的詩人,所寫的《詠史》詩非常有特點。
  • 李商隱深陷抄襲門,還被網友稱作冷門詩人,這樣的無知太可怕
    冷門詩人李商隱,這是最近很火的一個網絡梗! 前段時間,一位《霹靂布袋戲》的鐵粉兒,在社交平臺留言,怒指唐朝李商隱抄襲了霹靂詩話名作《夜雨寄北》。就是那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唐朝詩人科舉落第,晚上失眠寫出一首千古名詩,現在人人都會背
    導語:唐朝詩人科舉落第,晚上失眠寫出了一首千古名詩,現在人人會背,還進了日本小學生教材。話說唐朝有一位詩人,家境貧寒,卻與一富家小姐相愛,如同偶像劇一般的狗血劇情發生在了他的身上。那個年代不說萬般皆下品,但是沒有社會地位,想娶富家小姐實屬妄想。為了愛情,詩人發誓「待到金榜題名日,便是洞房花燭夜」,懷揣著理想和愛情,詩人進了京城考試。
  • 計算機告訴你,唐朝詩人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樣的?
    在我還念中學的時候,每當心情不好,就靠讀詩詞來排遣,慢慢讀得多了,就發現唐朝詩人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係。
  • 計算機告訴你,唐朝詩人之間的關係到底什麼樣?
    在我還念中學的時候,每當心情不好,就靠讀詩詞來排遣,慢慢讀得多了,就發現唐朝詩人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係。比如杜甫非常喜歡李白,到了做夢都想見李白的地步: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夢李白》)。而李白向孟浩然表過白: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贈孟浩然》)。孟浩然的好基友則是王昌齡:數年同筆硯,茲夕間衾裯(《送王昌齡之嶺南》)。
  • 唐朝詩人間的關係有多複雜?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詩人西川探訪唐朝詩人之間關係的文字,摘自西川著作《唐詩的讀法》(2018年03月),標題為編者所擬,北京出版社授權思想潮發布。唐人的寫作現場。詩人之間的關係197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過一個薄薄的劇本,名為《望鄉詩—阿倍仲麻呂與唐代詩人》,作者為日本人依田義賢,譯者的名字忘記了。那時「文革」剛結束不久,國門也剛打開不久,中日友好是一個新鮮話題。借這一契機,日本遣唐留學生、後來成為唐朝高官的阿倍仲麻呂,在去世近一千二百年後忽然起死回生。
  • 臺灣著名詩人洛夫
    著名詩歌評論家、詩人舒婷的丈夫陳仲義說,洛夫和夫人陳瓊芳至少來鼓浪嶼、到他們家中做客兩次,一次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那是洛夫第一次來鼓浪嶼,稍作停留,另一次就是在2016年鼓浪嶼詩歌節。「閒聊中,陳瓊芳還提起,她曾經就住在龍頭路一帶。」  2016年鼓浪嶼詩歌節,洛夫作為嘉賓參加,並聯名倡議恢復菽莊吟社。
  • 網曝黃石理工學生將唐朝詩人當成烈士紀念[圖]
    該院學生把唐朝詩人張志和當成革命烈士,並在其紀念館內開展「緊跟黨走,志願服務」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而且在紀念館前舉行了莊嚴的入黨宣誓儀式。  「張志和是誰?詩歌《漁父詞》,名句『西塞山前白鷺飛』的作者,唐代著名詩人。」發帖人「白菜小白菜大白菜」說,「張志和紀念館」其實就是「張氏宗祠」。這個祠堂裡供奉了三個神像,其中兩個是張志仁和張志和。
  • 看重功名的唐朝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的一生簡介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後徙居江陵。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長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晉州刺史。
  • 小學生常見古代著名詩人,你了解他們嗎?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唐代詩人,漢族,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原籍襄陽)。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人稱:詩聖,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隱和杜牧)。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
  • 唐朝十大詩人,他們代表了一個時代,道盡大唐風流!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著名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等,唐朝國力強盛、四方來朝,經濟發達國力強盛,當時王維有一句詩可謂寫盡唐代風流: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而唐朝也是文學、藝術高度發展的一大璀璨時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詩。
  • 唐朝崔姓詩人經典作品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詩歌中崔九,就是指崔滌,九是他的排行。 望韓公堆韓公堆上望秦川,渺渺關山西接連。孤客一身千裡外,未知歸日是何年。宰相詩人崔湜cuīshí崔湜,崔滌(崔九)的哥哥。字澄瀾,唐朝定州人,曾在唐睿宗、玄宗時任宰相。
  • 李商隱已故千年竟時光穿梭抄襲現代人,還被稱為冷門詩人
    《霹靂布袋戲》品牌IP紅遍兩岸三地,甚至還和日本跨界合作推出作品,沒想到近日卻爆出抄襲烏龍事件。一名中國粉絲誤把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一詩,當成是《霹靂》獨創的角色主題曲,聲稱「李商隱抄襲《霹靂》」,沒想到鬧出笑話後又稱李商隱是冷門詩人,引發網路熱議。
  • 唐朝有一「懶」詩人,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冠絕全唐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唐朝,無疑是一個非常繁榮的時代,尤其是在盛唐時期,無論是政治經濟,亦或是文化科技,都發展到巔峰。在唐朝之前的隋朝,雖然最後的結局不過是滅亡,但是隋朝因為曾到達過盛世,因此也給唐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盛唐時期,政治開明,社會安定,對外交流頻繁和諧。隨著道家思想的影響,道教詩歌興起,偉大詩人層出不窮,形成了空前的文化氛圍。一.
  • 唐朝的一場科舉考試,改變了多少詩人的人生?
    科舉進身的宰相就有狄仁傑、張柬之等名人,還有詩人王勃、楊炯、宋之問、杜審言、陳子昂、賀知章等大咖出現在了科舉的考場上,開元年間的名相姚崇、宋璟、張說也是武周時參加的科舉。這一時期,科舉成了全民運動,士子汲汲於功名,每年進京者絡繹不絕,有時多達數千人。那唐代詩人的科舉之路,是苦盡甘來,還是茫茫苦海呢?
  • 「冷門詩人」李商隱,因「抄襲」被罵上熱搜?不讀書有多可怕
    但就在這種大環境下,卻出現了一些讓人非常摸不著頭腦的言論,比如前段時間,微博熱搜上突然出現了一條「冷門詩人李商隱」的熱搜。稍微有點知識儲備的人都知道,李商隱作為晚唐著名詩人,那是和杜牧合稱「小李杜」的存在,怎麼就突然變成了「冷門詩人」了呢?出於好奇,點進去了解了一下,才弄清楚了事情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