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點擊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小積累,大成就!每天學成語,語文好功底!
學好成語,不僅能開闊孩子的視野,還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哦!快帶孩子一起來學習吧~
táng bì dāng chē
點擊上方的播放鍵,就可以學習成語故事啦~
【解釋】當:阻擋。螳螂舉起前腿想擋住前進的車子。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不可抗拒的強大力量必然導致失敗。
【出處】《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春秋時,魯國有個賢人名叫顏闔(hé),被衛國靈公請去當太子蒯瞶(kuǎiɡuì)的老師。顏闔聽說蒯瞶仗著父親是一國之君,整天作威作福,蠻不講理。顏闔感到教育這樣一個學生十分困難,不知如何是好。
顏闔到衛國後,他先去拜訪衛國的大夫蘧(qú)伯玉,請教如何才能教好蒯瞶。蘧伯玉回答說:「顏闔先生,您先來問情況是對的,您想教好太子確實很難辦到啊。」他進一步分析說:「我舉一個例子說吧!螳螂自不量力,自己跑到馬路上來,舉起雙臂來阻擋前進的車輪,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儘管它自己確實認為這種舉動是勇敢的,但是確實沒有意義啊。顏闔先生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為像螳臂當車一樣,您要小心慎重!有些事情不是您一個人能解決的,您還是好自為之吧!」
後來,人們就用「螳臂當車」作為成語,來比喻沒有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就輕率地去做辦不到的事,結果必然會招致失敗。螳,螳螂;當,抵擋。
【例句】你這麼瘦小,想要對抗他,簡直就是螳臂當車。
小朋友們,你們學會了嗎?記得造句練習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