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們就因為成績而被分為兩種人,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
因為高考分數幾個數字的差別,同學們開始變成專科生和本科生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在大部分人看來,專科學校不如本科學校,專科生也不如本科生。但是這個卻是在用「高考分數」去衡量一個人的結果。
在這個「拼學歷」的時代下,專科生究竟有沒有出路?讀專科真的那麼差嗎?專科和本科的差距又在哪裡?
專科學校更多的是職業教育,而本科學校則在於學術和理論教育。很多本科學校的教育資源和師資條件都是優於專科學校的。
毫無疑問,「985」院校是在所有層次學校是最好的,其他按上述順序,無論是教研實力還是校園環境,最直觀的表現可以查詢各學校簡介裡擁有多少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千人計劃等等,還有博碩士點的數量以及圖書館的藏書量。
但是,在實踐方面專科生並不比本科生差。他們的課程針對性和實踐性會比本科強很多,有些專科院校大二的時候就安排去相關單位去實習,如果換做本科大學的話大二可能還在上部分公共知識課程和一些基礎專業課的涉及。教育方式的不同導致專科畢業的同學們實踐能力較強,而本科的同學們理論知識會更豐富一些。
能考進越好學校的等於高考分數越高,這說明要不就是智商相對較高,要不就更勤奮和自主學習能力越強,總得來說綜合能力更強。
你大學四年周圍的人以及學習氛圍會對你的影響很大。可能很多人說大學裡逃課打機頹廢每間學校都會有,但可以肯定的是學校越好這部分人的比例越小。
中國的本科確實提供了更好的學習環境,圖書館,更多的名人講座,更多的交流機會,可以去國外交換,有保研資格。
這是一個「拼學歷」的時代。知名企業單位應聘也已經明確指出學歷要求,這也讓專科生望而卻步。
但其實,學歷的壓力本科生也有。普通學校拼不過985,211高校,同校拼不過研究生,研究生又拼不過博士生。博士生又拼不過海外回來的博士生。
雖然這種梯度比拼不是絕對的,但也說明了學歷文憑對找到好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不少專科生選擇專升本,讓自己沉澱。
大專與本科相比,剛入職有200-500元的月收入差距,晉升制度不同,一般本科限制少點。
但是,這是應屆畢業生之間的差距,工作一段時間以後,能力體現了,差距或許也就沒有了。
本科生學的東西比較多又泛,專科生掌握的是一門技術,有時候甚至發展的更好,實在沒有出路,也可以選擇自主創業。
基本都要求本科或碩士以上學歷,專科能夠考試和應聘的崗位比較有限。我國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基本都是按照學歷定工資,本科工資比專科工資高一檔次,而且本科以上的獎金和提升機會都比專科相對多一些。
隨著國家對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如今教師招聘要求也提高了許多,許多學校後勤管理人員及實驗員都要求本科,一些中小學招聘老師都要求本科以上,專科以上學校招聘教師都要求碩士或博士,連本科畢業生都基本沒有機會。
有了本科學歷,不需學位證,就可以直接報考全國統招研究生,而專科生只能在專科畢業滿兩年後以同等學歷報考研究生,或專科畢業滿5年報考統招研究生;儘管國家規定允許專科畢業滿兩年後以同等學力報考研究生,但許多大學實際上卻不願招收專科生,會在許多方面設障礙,要求發表論文,加試專業課,英語達到什麼水平等等。
現在許多國家都承認我國的本科學歷,尤其是自考,在幾種專升本途徑中相對難度高,在國際上的認可度非常高,世界上二十幾個主要發達國家都承認我國的自考,有了本科,就可以在國外直接報讀更高一級學歷了,不需要在國外再浪費時間,這樣會省許多費用。
許多國家職業資格證的報考條件都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如現在公證員、律師、法官和檢察官的司法考試報名條件要求必須是本科以上學歷,國家承認均可,不分專業,如許多律師本科都不是學法律的,學中文的、經濟的、化工的,什麼專業都有。如果只是專科,不管是哪個專業,也不管畢業於哪個學校,也不管個人有什麼背景關係,就基本做不了公證員、律師、法官和檢察官了。
最後,小編想說:
專科和本科都只是我們現階段的身份而已,而未來如何,更重要的還是你自己是否足夠努力,別抱怨,也別自憐。當翻牆的梯子不夠高的時候,你需要做的是去拿到更高更大的梯子;你若想提高學歷就去學習;你若想進入社會, 就要承受因為學歷帶來的重重困難!掌握這些方法可以提升自我的核心競爭力哦!
自我反省:要客觀地分析就業環境外,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自己,根據自己個性特長,興趣,制定就業方向,就業目標,做到揚長避短。
進行適當的社會比較:通過與自己條件、地位類似的人比較來認識自己,以銅為鏡,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優勢;其次,通過自己的行為結果來認識自己;要通過社會上其它人對自己的態度來認識自己;通過對自己參加社會活動結果的分析來評價和認識自己,客觀的認識自己。
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單指某項技能,其實還是大家素質和能力的綜合表現。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我們不僅要提高專業知識,還要提高心理素質。面對挫折失敗的打擊,具有較強的意志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對事情有積極樂觀的態度。然後學著去解決問題。同時在課外時間有些社會實踐也會為我們加分的,在同等情況下相比沒有社會實踐的同學就有了競爭力,會讓用人單位看到你的全面發展,不僅著眼於學習,在課外時間也不斷提高著自己的能力。
保持積極健康的就業心態,克服自卑心理、自凹心理、浮躁心理、依賴心理、恐慌心理等。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一個讓自己非常滿意的工作的,或者說也不是任何一個企業是你一上來就認可你的,這確實是需要一個溝通和了解的過程。但是只要你能夠堅持下來, 就能夠獲得成功。
在校期間要讓自己的專業知識過硬,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培養自己長遠的眼觀,這樣才會有理由讓用人單位選擇你。到了工作後頁不要忘記學習,活到老學老,在現代信息更新如此快速的時代,如果不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的讓自己學習充電,就會被時代淘汰。
一個人的禮儀也在就業競爭中佔有較大的分量,首先禮儀不僅表現在個人的行為舉止方面,也表現在儀容儀表方面。禮儀在行為上核心體現於尊重,尊重他人是我們內在氣質修養的外在表現,儀容儀表是我們給別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單位人員不會在極短時間裡充分了解你知道你,這時他們會憑第一印象即感知達成對你整體的了解,所以有時候成敗也在禮儀。
根據網絡內容綜合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閱讀原文」,下載青雲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