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軸繼續往下走,項梁被滅後,章邯調轉槍頭,直奔下一個目標:趙王歇。秦將王離,涉間圍趙王歇和張耳於鉅鹿城,章邯和陳餘在鉅鹿城外南北對峙,情況十分緊張。再次Mark一下張耳、陳餘這兩個人,這兩個人的愛恨情仇在張耳陳餘列傳中有詳細描述,而且這篇列傳也是楚漢之爭系列列傳第一篇,太史公這樣放肯定有別樣的意義,後面有機會再聊。
趙王被圍鉅鹿城,各路諸侯都十分忐忑,項梁前不久已經被滅了,這次趙王又被圍了,下次有可能就輪到自己了。每個人都懷著複雜的心情前來支援。前來支援的部隊在四周築了十幾座軍營,但是大家能做的也只有遠遠的望著,張耳的兒子張敖也來了,但是也不敢上。「張敖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來,皆壁餘旁,未敢擊秦」,大家都只是靜靜的看著,此時大家心裡沒有一點小九九,因為內心已經被恐懼所充斥,項梁被滅的陰影還未散去,大家是真的害怕,要不然張敖連他爸爸都不敢救,張敖害怕,陳餘害怕,燕、齊各路諸侯都害怕,但總有人不怕,秦軍和各路諸侯你們只是配角,靜等主角的降臨吧!
鏡頭切回到我們的主角身上,現在的項羽很著急,恨不能跳傘空降鉅鹿城直接開幹,但是他不能,因為此時最高指揮不是他,是宋義。話說項梁被滅,事後楚懷王聽齊國高陵君顯說,宋義曾向項梁進諫過,但是項梁不聽,高陵君顯說宋義很厲害,什麼「兵未戰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反正就是對著楚懷王就是一頓誇,於是楚懷王將最高指揮權交給了宋義,「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宋義呢?也是真敢接。且先不說項羽對楚懷王這個的安排滿不滿意,但是項羽一定對宋義的行軍速度不滿意,「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都快急瘋了,去找宋義理論。宋義說「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弊;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鬥秦趙。」啥意思?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那一套唄,宋義說這些我還都可以理解,但是接下來說的話就有點傷項羽自尊了,宋義說「夫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啥意思?就是衝鋒陷陣我宋義不如你,但是論運籌決策,你不如我。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嘛?每次看到這裡,我都想笑。項羽此時的內心回應只有四個字母「QNMD」。直接說結果吧,「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所以說嘛,專業的事情還要交給專業的做。此時,沒有束縛的項羽如脫韁的野馬,大步向前,奔赴他人生中的天王山,接下來將如皓月般閃閃發光,成為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整條街最亮的那條仔!
我一直在想該怎麼描述項羽這場天王山之戰,這場戰爭讓我想起《權力的遊戲》中的「battle of the bastards」,私生子之戰中,導演運用各種手法,恢弘的戰爭鏡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令人窒息的背景音樂才塑造出Jon.snow絕處逢生的勝利,那種感覺讓我當時看的直拍大腿,太爽了。現在我看《史記》中的文字描述也有了和上次一樣的感覺。讓我們來看下原文怎麼寫的吧「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當是時,楚兵冠諸侯」「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什麼樣的人帶什麼樣的兵,此時向前衝的幾萬士兵不僅僅是士兵,更是幾萬個項羽,每個人都抱著必勝的決心,同項羽一起登上人生的巔峰
此刻周圍的各路諸侯都嚇傻了,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是這個場面,不止他們,被殺的蘇角沒有,被虜的王離沒有,被擊敗的章邯也沒有,準確的說是所有人都沒有。當項羽率兵前來第一時間開幹的時候,各路諸侯像小丑一樣的看著,就像鬥牛場四周的觀眾一樣,笑呵呵的看著雄壯的野牛氣勢洶洶的衝向鬥牛士,此時野牛越雄壯,他們越興奮。但是當雄壯的野牛搖身一變成為屠龍的勇士時,這時他們才發現小丑原來是自己。
各路諸侯無比惶恐的盯著眼前的這個男人,雙腿不由的發軟,內心是絕對的臣服。現在的項羽眼角有淚,背後有光,家國情仇經此一戰完全釋放,項羽靜靜的站在那不說話卻告訴了所有人,我就是學「萬人敵」的項羽!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浮雲!!!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我要把這樣的殊榮加到此刻的項羽身上,他做到了當時所有人都想做的事情,他帶給所有人恐懼的同時也帶給了所有人希望,經此一戰,項羽擊敗的不止是秦軍,更是所有人對秦軍的恐懼,從此大秦帝國不再遙不可及!
歡迎有眼光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