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何處安放?印象筆記還有印象,Evernote已成ever

2020-12-13 獨思有疑

2002年,當斯捷潘·帕奇科夫(Stepan Pachikov)創造出Evernote的時候,Evernote是一個承載他記憶事物的工具。

之所以使用大象的Logo,是因為傳說中大象不會忘記。

經過十幾年間的快速發展,Evernote的使命在於成為人類的第二大腦,幫助人類連接一切媒介並方便地提取信息。

在專業分工盛行的當下,再加上信息爆炸的背景,第二大腦的需求成為一種剛需,這也是Evernote十幾年間全球用戶增長到2.25億的底層邏輯。

不過,這家已經近17歲的網際網路公司,經歷過一系列的產品失敗和高管出走之後,越來越顯得垂暮之年的老態。

在2011-2015年間,Evernote曾經打造過Evernote Food和Evernote Hello兩款產品,前者用於記錄用戶的美食時刻,後者用於記錄聯繫人信息。

這兩款產品要麼逐漸與Evernotes自身功能重合,要麼就是太過超前於市場,左右掙扎幾年以直接關閉產品而告終。

高管方面包括CFO,CTO,CPO等關鍵職位都陸續出走。

所有人都在問,Evernote是不是快要掛了?什麼時候賣?

西方不亮東方亮的諺語很好的總結了接下來的故事,有著Evernote全球第二大市場的中國Evernote(下稱印象筆記)在2018年6月6號與本土資本重組,從此與母公司正式分開,並獨立運營印象筆記品牌。

東方的大象獲得了重生的機會,下文以印象筆記為主體,分析它的優勢和未來的走向。

商業模式

印象筆記的商業模式對於熟悉網際網路的讀者來說都很熟悉。

對所有普通帳戶提供免費基礎功能,對高級用戶提供增值服務並收費。

普通用戶有免費使用的權限,包括60MB上傳數據(大概是20張普通質量的照片),以及兩臺設備同步權限。

而高級用戶則可以同步所有設備,並有10GB流量。

根據個人經驗,免費帳戶的功能只有在輕度用戶才能忍受,一般而言都需要高級用戶。

圖/印象筆記官網

由此可以總結營收轉化的關鍵路徑:用戶在印象筆記上花費時間越多,筆記越多,就越容易轉化成高級用戶。

用戶自己參與過的,會更加珍惜,並且產生情感聯繫,譬如宜家家居的DIY組裝家具。

只有自己收集並且整理過的,才是自己的,否則跟微信收藏那樣有什麼區別?

不過,這些都只能說是印象筆記的賣點,而並非最有價值的部分。

核心價值

印象筆記提供給用戶的核心價值其實分為兩部分,一個是連接一切,另一個是用戶參與後的快速檢索。

印象筆記體系內的「高級用戶」真正為之付費的是,在零碎的信息來源提供一個統一收集器,並且能夠在用戶搭建的知識體系中完成快速搜索。

前者連接一切應該很好理解,微信,豆瓣,知乎,微博,得到,喜馬拉雅,以及一些重要新聞APP的內容都可以通過分享到印象筆記完成記錄。而這些,還不是普通的備忘錄能夠完成的。

後者也許有人會有疑問,快速檢索不就是Google和百度嗎,為何需要印象筆記完成?

首先,應該問為什麼人類最大的知識庫維基百科並不等同於我們的腦袋?

因為我們沒有經歷「學習消化」的過程啊!

大腦記憶的特點是,記憶的時候越「難」,提取就越「容易」。這是為何通過長時間學習到的知識(例如主題閱讀),我們很容易想起來,而通過日常快速刷手機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的信息,當天睡之前就已經忘記了9成。

用戶參與建立知識結構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建立標籤,文件夾組織以及筆記內容編輯達到的。

不過,印象筆記團隊對於他們的核心價值沒有完全想清。

例如,售賣實體筆記本,無法連接網際網路,也不能很好地讓用戶提取信息,還要讓用戶把「印象筆記」的品牌與價值相悖的習慣產生關聯。

這是讓用戶的知識組織形式回到了文藝復興時代,對自身核心價值的踐踏大抵如此。

目前印象筆記聯合Moleskine售賣的智能筆記本還算是一條正道,因為智能筆記本本質上與PC,手機等終端一樣可以讓印象筆記產生網絡效應。

中國市場的機會

順著核心價值的思路,再重新思考一下「人類的第二大腦」的價值主張,其實還有更廣闊的空間。

人是個體的,也是群體的。

印象筆記已經擁有很好的用戶基礎,其實在企業端做企業知識庫會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企業知識庫是由員工貢獻內容的資料庫,華為有自建的知識庫論壇,華為全部的工程師都可以在上面搜到大量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樣的無形資產對工作效率以及企業競爭力的價值是難以體現在財務報表中的。

在矽谷的企業服務企業已經競爭激烈,例如最近剛上市的Slack,同時還有微軟Office 365,Facebook企業版和Google G Suite等都在發力B端市場。

中國的B端服務才剛剛開始獲得資本的關注,市場相對空白,中國特色的市場規律尚未完全摸索清楚。

當前的主流模式是:以SaaS向企業員工個體為單位收費的。

這也意味著,如果企業的數量是按直線增長,用戶的數量可能是指數級增長,對於個人業務來說也是反哺的作用。而中國無論是企業數還是員工數都遠超於美國,相應的估值也應該更高。

當下即是釘釘和企業微信的企業通信軟體戰爭正在發生,基於企業的知識庫的市場還算畢竟空白,行業整合度不高,可能是當年Evernote想做企業協作服務而重拾夢想的一個機會。

目前的印象筆記已經開展了企業版,但尚未有公開的數據說明其市場份額。

剩下的問題

對於印象筆記來說,未來的挑戰也許在於能夠跟上媒介的變遷而保持良好的用戶體驗。

比如,網際網路用戶的注意力越來越集中在在線視頻上,信息的載體改變了,印象筆記能否完成收集和檢索功能?

一部電影,越來越流行切割一部分情節出來傳播,又或者它裡面的幾句臺詞成為熱議的內容,能否像印象筆記的剪藏功能那麼簡單快捷的提取關鍵信息並保存?

另外,企業知識庫能否跑在企業通信軟體之前佔領市場?已經佔據大量企業文檔管理的釘釘和企業微信也可以反過來切入這塊市場。

最後,企業知識庫能否提供公鏈數據服務?知識庫本身能否定價?

也許不一定會實現,但做到肯定會很性感吧。

題圖/Unsplash

相關焦點

  • 印象筆記從Evernote拆分 成獨立中國網際網路企業
    作為Evernote已在中國獨立運營近6年的品牌,印象筆記作天正式對外宣布完成重組。將成為由中方控股的中美合資獨立運營實體,並獲得紅杉寬帶跨境數字產業基金首輪數億元人民幣投資。
  • Evernote 帳戶安全通告:中國的印象筆記不受影響
    此舉將影響近5000萬用戶,但需要留意的是,在中國獨立運營的印象筆記用戶並沒有受到此次可疑活動影響。[請注意在中國獨立運營的印象筆記用戶並沒有受到此次可疑活動影響,所以無需進行任何操作。判斷你是印象筆記用戶還是Evernote International用戶,請登陸任何手機,平板和電腦平臺的Evernote服務,檢查「帳戶信息」下的Evernote電子郵箱地址是以m.yinxiang.com結尾還是m.evernote.com結尾:前者是印象筆記用戶,後者是Evernote International用戶]通過一次全面仔細的檢查,我們未發現任何跡象表明你保存在
  • 印象筆記Evernote小白五分鐘入門教程-學習效率神器
    有些人隨便扒拉兩下就說人家不好用,而曾經同樣懶散的博主,最近由於對電子筆記有了強烈的渴求,順帶看到一句話:厲害的大佬都在用印象筆記!瞬間激發了我的戰鬥欲,成不了大佬,與大佬靠近一點也是好的!終於在下了刪,刪了下幾次後,為了這句話,我又重拾了印象筆記,結果幾分鐘過去後,嗯,真香!!!
  • 重生的印象筆記 未來有可能會反向收購Evernote嗎?
    印象筆記已經完全變成一家中國公司的產品。今年6月,在中國運營了6年之久的印象筆記終於獲得了Evernote的全部原始碼及其他智慧財產權授權。不僅如此,印象筆記還完成了一項重大重組,成為一家由Evernote、紅杉寬帶跨境數字產業基金和中國管理團隊三方均衡持股的合資公司。
  • 最前線 | 印象筆記「獨立」之後,發布了Evernote沒有的功能
    印象筆記已經與Evernote獨立,現在想更徹底地變成一家中國公司。在8月3日的印象筆記六周年會上,印象筆記CEO唐毅表示,印象筆記和Evernote是已經是兩家公司,從技術、運營到數據上已經完全獨立。
  • 我為什麼放棄印象筆記選擇OneNote?
    數碼時代的的知識管理離不開一款趁手的工具,在國內知識管理很多人使用的是印象筆記,也就是evernote中國版,雖然作為全世界用戶量最大的知識管理工具之一,但是相對於印象比較急,我更喜歡微軟的OneNote進行筆記和知識管理。
  • 有道雲筆記和有印象筆記哪個更好用? 兩者區別分析
    有道雲筆記和有印象筆記哪個更好用? 兩者區別分析時間:2018-02-11 11:04   來源:皮皮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道雲筆記和有印象筆記哪個更好用? 兩者區別分析 有道雲筆記和有印象筆記是大家生活中常用的手機筆記了,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和小編一起去瞧瞧吧!
  • Evernote(印象筆記)超效率數字筆記術:全球最紅筆記工具
    筆記方式枯燥沒有付諸行動過度注意排版停留在文書處理思維沒有把記憶交給evernote過度整理}文字超連結{筆記超連結}超連結行動中記事零碎整合合併所選記事成一則在類似的筆記上添加相同標籤{記事、標籤、搜索關鍵字、每天最重要的事}分享筆記電子郵件等結合時間管理的筆記分類行動筆記本行動列表Action
  • 如何讓用編輯器編寫EverNote?
    快捷鍵Ctrl+Shift+P,打開command,輸入ever token,然後如果使用的是國內版,就選擇China。b. 然後輸入印象筆記帳號和密碼,結果顯示如下圖所示,印象筆記服務已暫時關閉了創建Developer Token的功能。c.
  • 高效筆記軟體--印象筆記
    印象筆記 logo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諺語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說的是大象相比於其它生物而言具有極強的記憶力。而印象筆記(最早為誕生於2008年的evernote)作為一款筆記軟體,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在所有平臺或設備上記錄所思所想,所見所得,並能迅速的搜索到任何記憶。印象筆記作為一個人的第二大腦,不僅可以成為你的個人資料庫,也是認知和思維工具。
  • 印象筆記入華的七年之癢:估值或將超過母公司Evernote
    他們還選擇了用大象的頭部作為產品的Logo,因為在美國的諺語中有一句「大象永不忘記」,而Evernote要做的,也就是人類思維的保存和延伸。 2018年4月,印象筆記終於啟動重組,6月,唐毅宣布印象筆記與Evernote已經是兩家公司,在印象筆記的股權架構中,中方資本佔了三分之二,Evernote則作為印象筆記的股東存在。 至此,印象筆記終於獨立存在了。
  • 印象筆記的100種奇葩用法
    而且,如果是很長的文章,就可以直接在客戶端輸出成網頁文件,做PDF哈哈!26. @oristate: 用印象筆記把每次寫在各種奇奇怪怪上面的東西拍下來,無論是桌子上的一首莎翁的小詩還是moleskine上的手繪或者日記;喜歡寫在紙上的感覺,導致印象筆記裡面全是圖片,卻毫無違和感。27.
  • 印象筆記七周年:從矽谷公司到本土企業 「大象」如何瘦身?
    印象筆記CEO唐毅在現場分享發展路徑和戰略從矽谷公司到本土企業印象筆記七周年線下活動綠色背景下的灰色大象Evernote來自美國,2012年進入中國後,使用了「印象筆記」在華品牌名。在中國市場,這頭大象一路向前,直到2015年轉折點的到來。這一年在用戶量和付費用戶量方面,中國已經是Evernote的第二大市場。雖然2015年印象筆記在中國市場取得了優異成績,但時任Evernote中國區總經理的谷懿卻在2015年9月宣布從印象筆記離職。谷懿在印象筆記似乎形式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選擇離開,很多人表示不解。
  • 從印象筆記到有道雲筆記,最終我選擇了它
    後來想想應該是看的東西不系統,還有就是看過就忘了,想再回看的時候,卻找不到了那條信息。於是,雲筆記就出現了。雲筆記早期最知名的應該是印象筆記了。放棄印象筆記後,找了一圈,發現雲筆記還是很多的。為知,onenote,有道雲筆記,google docs,notion,等等。選來選去,就選了有道。說實話,有道雲筆記真的很醜。
  • Evernote:保障印象筆記的隱私和安全
    泡泡網軟體頻道5月28日 作為一款非常熱門的移動應用印象筆記(英文版Evernote),想必是很多iPhone和Android手機用戶都熟悉的。利用印象筆記,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記錄一切有價值的信息,隨時查詢不忘記,但這樣一款應用卻包含了非常多的個人信息,如何確保個人隱私的安全性是不少用戶關心的問題。對於這一問題,還是讓其開發者Evernote給我們詳細講講吧!
  • 你好,我是印象筆記 | 你不知道的7種筆記玩法
    >向我們重新介紹印象筆記無論你接觸印象筆記多久都希望能通過這次機會再認識一下大象如果你沒有時間閱讀,歡迎點擊右上角一鍵保存至「我的印象筆記大忘路喜愛把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在印象筆記裡,這些星星點點,最終都串成屬於自己的故事。Ta在每次翻看都會很喜歡自己這種卯足了勁兒認真生活的樣子,讓自己的人生看起來有跡可循,非常充實,並不只是無所事事地度過。
  • 3M報事貼品牌與印象筆記聯手推出電子報事貼
    為了打造電子報事貼,印象筆記開發了報事貼攝像機功能,僅設置於為iPhone、iPad和iPod適用的iOS7系統重新設計的應用程式中。只要輕輕一按,印象筆記就能以電子形式捕捉任何的便條,將之保存為清晰明快的印象筆記圖像。印象筆記中的報事貼可按顏色歸類,添加備忘或是到期日。無論是待辦事項、備忘、草圖還是大的構想,都可以通過印象筆記搜索到,為用戶提高了記錄的靈活性和技術的高效性。
  • 印象筆記發布戰略布局及全新APP
    CMO Andrew Malcolm 發表致辭,解讀印象筆記重組背後的故事和未來圖景;印象筆記CEO唐毅攜手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VIPKID創始人及CEO米雯娟,北京金山辦公軟體股份有限公司CEO葛珂,掌閱科技CEO成湘均,寶寶樹副總裁兼商業總負責人魏小巍,共同探討國內知識生態。
  • evernote超越了OneNote?OneNote依然「老當益壯」!
    為什麼說OneNote被evernote超過了呢?其實你只不過覺得OneNote作為一款比較經典的筆記軟體,可能不如evernote流行了,但是在我看來evernote並沒有超越OneNote,甚至有些功能想要達到OneNote的水準,evernote甚至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印象筆記 6 周年,除了全新 app,它還更新了哪些印象?
    首次擁有產品研發自主權的印象筆記在各大應用市場陸續發布了全新 app,並於 8 月 1 日,在最新的 iOS 版本中推出了 「首個中國獨佔功能」——印象筆記 · 剪貼板。印象筆記是如何從一家矽谷在華分支,變成獨立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獨立後的印象筆記又將如何實現 「印象更新」?在 8 月 3 日的印象筆記六周年活動上,印象筆記給出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