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北方吃水餃,南方吃什麼呢?看看你對冬至了解多少

2020-12-17 傾聽歷史那些事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冬至也是一個中國傳統的節日,到現在已經有了2500年以上的歷史。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後來實施夏曆。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意思是僅亞於過年。

把冬至定為節日來要追溯到漢朝時期,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漢代的時候把冬至"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到了唐宋時期,冬至這一天就變成皇家祭祖的一天,老百姓們也要向父母長輩拜祭,而明清時期,冬至也是百官像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北方——餃子

諺語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據了解,醫聖張仲景回到老家南陽的時候,那時候的南陽大雪紛飛,張仲景看到南陽的老百姓們很多人的耳朵因為天冷都被凍爛了,心裡是非常難過的,就趕緊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然後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起來形狀特別像人的耳朵,在放進鍋中煮,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老百姓吃完之後耳朵陸續的都好了,後來,每到冬至這個節日,人們便開始模仿,是故形成吃餃子這種習俗。

南方——湯圓

湯圓是南方冬至必備的食品,這是一種用糯米粉研製成的圓形甜品,湯圓的這個名字,也是很有講究的,「圓」意味 著團圓、圓滿,而到冬至這天吃湯圓意味著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南方地區一直流傳著一句諺語:「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離開家鄉的人,無論在哪個地方到了冬至這一天都是要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但大致是相同的。畢竟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文化的傳承。

那麼你對冬至的了解有多少呢?

相關焦點

  • 冬至到、吃水餃!你會包還是會...
    冬至到、吃水餃!你會包還是會...這一天南北方有不同的過節方式北方冬至吃餃子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南方冬至吃湯圓有「冬至是媽媽口中吃了湯圓又長一歲的甜蜜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雖然冬至是北半球光照時間最短的日子,但並不是最冷的一天,因為地表尚有「積熱」,大氣和水分仍能儲存熱量,到了三九、四九的時節地表積熱最少,此時的氣溫最低,所以說真正的寒冬還在冬至之後。 此日我國北方大部地區平均氣溫在0℃以下,南方大部地區普遍在6℃-8℃。東北大地千裡冰封,黃淮地區銀裝素裹,江南地區的農作物仍在生長,華南地區仍保持在10℃以上。
  •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21 19:1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 今天就是冬至了,都說冬至要吃餃子,那麼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 又是一年冬至到,你對於冬至這個節日了解多少呢?
    今天是在二十四節氣中排第22位的節氣——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晝最短,夜最長,過了今天,太陽就慢慢北移。冬至不僅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節氣,還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你了解冬至這個節日的歷史嗎?你知道在這一天人們都幹什麼嗎?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 2020年冬至吃什麼[多圖]
    2020年冬至吃貨地圖是什麼?12月21日是冬至,大家對於冬至吃什麼可能不太了解,不同地區吃的都不一樣,今天遊戲鳥小編將冬至吃貨地圖為大家帶來了,通過下面的地圖可以快速的了解到不同地區冬至吃的東西。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大如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 一碗羊湯暖一冬冬至是我國傳統曆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它是24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民間也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說。中華民族,泱泱美食大國,過節絕不會少了一個「吃」字。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在冬至準備的美食也不盡相同。
  •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那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整理|劉文清冬至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冬至為啥要吃餃子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冬至不吃餃,耳朵受不了」,科學嗎?為什麼這天要吃水餃
    冬至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節氣,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冬至是一年當中白晝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白晝時間逐漸變長。在北方的農村,每當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水餃,甚至還有這樣的俗語:「冬至不吃餃,耳朵受不了」。那麼這句俗語是真的嗎?為什麼冬至這一天要吃水餃呢?
  • 冬至吃什麼,一文帶你吃遍全國
    轉眼就到冬至了,2020年真的是在飛速前進。仿佛前一年的冬至還在眼前,今年的冬至就又如期而至。古代有一種說法,叫做冬至大如年,冬至也由此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食物當然也是不盡相同,今天就來看看全國各地的冬至,都吃些什麼北方的餃子在北方,可以說什麼節日都可以吃餃子,過年要吃,臨行之前要吃,冬至當然也要吃。
  • 「冬至」來了,北方的餃子南方的湯圓,還有寶島臺灣九層糕
    冬至節氣廣受重視,在古代這天是皇帝祭祀祭祖的日子。皇帝在天壇舉行祭天大典祈禱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百姓則祭拜父母,企盼來年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到了冬至會有很多民間風俗活動,尤其是我國地大物博從南到北地理環境有著不同的差異,在飲食上也有不同之處。
  • 山東臨沂:冬至吃水餃,但卻不能「回娘家」
    在我們老家山東臨沂,冬至這一天是必須要吃水餃的。因為有諺語說道:「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寒冷的冬天,吃水餃不但可以去除寒冷,而且最重要的寓意是家人團圓。說到團圓,就不得不說,對於一個出嫁的女人,如果她想在冬至的這天回娘家陪陪自己的爸爸媽媽,這可以嗎?在山東臨沂的傳統習俗裡,這是不可以的。一個出嫁的女人在冬至這天是不能回娘家的。
  • 冬天已至,你對冬至了解多少呢?國人的節氣,窩冬的時候。
    節氣|習俗 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人們還會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1.
  • 冬至,北方餃子,南方湯圓,你家吃啥呢?
    冬至的風俗: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贈鞋帽、藏冬冰!在北方安家十個年頭,入鄉隨俗,十個冬至,吃了十年餃子。我是地道的南方人,但不喜歡吃湯圓。小時候湯圓都是媽媽和外婆一起自己包的,湯圓芯是家鄉甘蔗糖,焦紅中帶點黑,吃起來極甜又有點苦,有點糊的味道。每次煮,我和妹妹都基本不吃。後來大些了,極力說服媽媽將湯圓芯換成了白糖,再後來白糖裡加了香脆的花生碎,我們也從不吃能吃到幾個。現在超市裡湯圓的口味非常多,但最喜歡還是花生味的。年歲越長,離家越遠,記憶深處的味道卻越濃。
  •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由來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及故事傳說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由來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
  • 今日冬至|吃餃子吃湯圓都是福至
    >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壹·南方北方大不同冬至,又稱冬節、賀冬《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意思是冬至這一天,應該養生靜心地度過。古人對冬至的重視可見一斑。時至今日,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會吃餃子、南方會吃湯圓。北方有諺語:冬至到,吃水餃。南方也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冬至快到了,北方餃子南方湯圓,教你自製黑芝麻湯圓,軟糯流心
    冬至馬上就要到了,冬至是24個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這天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區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吃水餃是從漢代一直流傳到現在的習俗,據說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還有老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但是我國地域遼闊,冬至吃餃子也存在南北差異,一般北方的朋友在冬至日是吃餃子,南方的習俗是吃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諺語及順口溜
    「立冬」到,「立冬」峭,立冬來了吃餃子。轉眼間又到了「立冬」節氣的開始,每到這個時節,就意味著,冬天就要到了。為什麼冬至大家都要吃餃子呢?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有關冬至的諺語俗語順口溜。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 冬至,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閩南居然吃鴨,蘇州還可以……
    冬至,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閩南居然吃鴨,蘇州還可以……中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美食,而且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冬至到了,每個地方都會在這個節日裡,吃上屬於他們的特色食物,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冬至的時候都是吃的餃子,以前還以為全國各地每到冬至都會吃餃子
  • 吃水餃、喝羊肉湯……你家鄉的冬至習俗有哪些?
    資料圖:五福餃子宴迎冬至。 韓章雲 攝冬至到,「數九」開始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時間在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70°。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如此描述冬至:「……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明、清兩代,皇帝都要舉行祭天大典,叫做「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民間也會喜氣洋洋地歡度這個節日。吃餃子、喝羊肉湯……冬至習俗有哪些?
  • 冬至吃什麼|冬至過節吃什麼|冬至習俗吃什麼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小編現整理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冬至習俗吃什麼的相關內容,希望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冬至。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農曆十一月初七
  • 【冬至快樂】「冬至」英語怎麼說?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和南瓜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