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時代進步的同時,產生了我們的姓氏,從《百家姓》中就可看出姓氏很多,有的姓氏很常見,我們是耳熟能詳,而有的姓氏我們卻連它的發音都不知道,可見華夏文化有多深厚,而就有這麼四個姓氏,好多人都認識,但就是不會讀。
任,一說這個字好多人都認識,還可以舉出一連串的詞語,可是當這個字當成姓氏的時候,它還是那個「任命」的「任」嗎?可不是這樣的,它應當讀作是rén(人),這個任姓從兩處得來,第一處是源於黃帝之裔,《元和姓纂》中就有寫到,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有十二個兒子以德作為姓氏,其中有一個就姓任,第二可以從《通志》中看出,裡面寫道:任其實是風國的姓氏,齊昊的後裔就以任為姓,可見這個任姓來源也是十分悠長呀,這也從側面顯示出中華姓氏文化的歷史悠久。
蓋,這個姓氏也不常見,它不讀「瓶蓋」的那個「蓋」,應該讀成gě(葛),它的這個起源也是很早的,《古今姓氏書辨證》中就有記載 ,而《詞源》中也有記載,說是戰國的齊蓋邑,到了漢朝改為了蓋縣。屬於山東泰山一帶管轄,而到了北齊又廢除了這個管轄範圍,現在在山東沂水縣。可見這個蓋氏雖然在平常的生活中不常見,可是也算得上是歷史悠久了。
查,這個字大家都不陌生,在學校老師檢查我們作業嘛,可是一旦被當作姓氏來讀,又因該怎麼讀呢?它應當讀zhā(扎),曾在《萬姓統譜》中就有它的相關記載,在當時這個姓氏還是名門望族們的姓呢!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能沒聽說這個姓氏,可是有一個人他就姓查,他就是大家熟悉的金庸老先生,其實金庸只是他的一個筆名,並不是真實姓名,他原名叫查良鏞,只不過是為了好記,才起了金庸這個筆名。
仇,這個字在姓氏中讀作qiú(求),在春秋戰國期間,有一個宋國的大夫他叫仇牧,這個姓氏應該就從這一直流傳直到今日,在《左傳》中還有關於這個仇牧的故事呢,大家有興趣的還可以找來了解一下哦,除了這個仇牧之外,還有一個人也姓仇,他就是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明代著名畫家仇英,看來仇姓也是流傳已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