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註:作為全民運動社交平臺,咕咚將「活動」自主權交給用戶,並提供「運動場地」作為線下活動場館的選擇,實現了持續的用戶線下引流;在線上,咕咚提供「運動圈」和「咕咚吧」作為社交入口,打造了從線下運動到線上社交的綜合性、多類型的體育運動應用場景,巨大的運動數據流量也說明了用戶參與的熱度。
近日,《網際網路周刊》發布2015年App分類排行榜,咕咚在體育運動社交類應用中位居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在「美體健身App」的前十名當中,咕咚是唯一面向全民運動的社交平臺型產品。
目前O2O類解決人們生活服務的APP在所有產品中已超過半壁江山,用戶規模多達7.5億,佔移動網際網路整體用戶規模的65.2%。然而面向體育人口的平臺級應用太少,O2O類App的「多平臺時代」顯然還未到來。
全民「活動」帶來高用戶活躍度
咕咚App的「活動」功能上線以來,每天在全國範圍內發起的跑步、騎行等活動頻次已超過千場,周末時段,活動的場次和參與人數更是激增。由於「活動」功能鼓勵用戶自行組織朋友參加,也可以在線找到志同道合的跑者加入,形式靈活多樣,直接推高了用戶的活躍度。
作為全民運動社交平臺,咕咚將「活動」自主權交給用戶,並提供「運動場地」作為線下活動場館的選擇,實現了持續的用戶線下引流;在線上,咕咚提供「運動圈」和「咕咚吧」作為社交入口,打造了從線下運動到線上社交的綜合性、多類型的體育運動應用場景,巨大的運動數據流量也說明了用戶參與的熱度。
線上到線下 體育App規模效應初現
為進一步提高用戶參與的熱度,咕咚在2015年舉辦了「跑馬季」和「城市領跑者」兩個大型全民跑步活動,其中「跑馬季」貴陽站的線上響應人數超過22萬,7月26日的舊金山馬拉松,「跑馬季」線上響應人數已突破28萬。每一次分站,咕咚App「運動圈」都會有無數用戶曬出線下照片,這說明線上參與馬拉松賽事的規模效應龐大,用戶更在乎從線上到線下同步響應的存在感,更願意分享其中的成就感。
事實上,同城「活動」正在逐漸得到用戶認可,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另一方面,咕咚在全國100個城市的官方跑團剛剛建立,超過百萬的跑團成員參與「跑馬季」,就要考慮到用戶的實際需求問題,這也需要合理的組織和協調。
但不難發現,運動社交在體育類App當中的規模效應潛力巨大,如果每次「跑馬季」分站的線上參與用戶數量都能超過百萬,在周期性的線下活動過程中,運動社交的內容產生、分享、傳播會持續發酵和擴散,徹底解決運動周期往復、枯燥無聊的痛點,促使更多的人投身到網際網路運動的大潮當中。
想了解更多創業創新知識,快添加獵雲網微信公眾帳號:ilie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