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這兩門學科成為備選必修科目,高中生們可要注意了

2020-12-11 晗媽教育指南

距離2021年高考也只剩下不到七個月的時間了,高考「3+1+2」的新模式也將進一步的到檢驗,從這此高考模式改革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物理和歷史兩門學科的學科地位得到了上升,成為考生必須選擇的被選科目。那麼造成這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

物理和歷史學科地位上升的原因

物理:選課率低,影響高校招生

物理這一學科絕對是高中所學學科中最為特殊的存在,學習好的同學得不了高分,學習不好的學生得不到分,每當到了考試的時候,同學們都會像默寫英語單詞一般,將物理課上所學的所有公式填寫在答題卡上,期望老師能夠網開一面,多給幾分。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物理相對於其它學科,只是難度較大,更加需要學生們對知識點進行理解,而不是通過做題或背誦的方式去熟悉。

由於高中生的學習相對枯燥,且任務較為繁重,長時間在做題和聽講中養成的線性思維慣性,讓學生很難適應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學習成績雖然在所有學科中佔比不多,但卻很容易造成託總分後腿的情況發生,導致在以往學科模式下,放棄物理學科的學生越來越多。而物理在高校專業當中所佔的地位卻尤為的重要,是很多理科專業學習的基礎,為了不影響到高校的正常招生,物理的學科地位得到了上升。

歷史: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從小到大,歷史在我們眼裡都是一門複課,別說和語、數、外三大主課相比,就算是和物理、化學、政治等學科相比往往在重要性上也不如前者,那麼為什麼歷史成為了和物理「並肩」的學呢?

想要搞清楚這個原因,我們需要從更加開闊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不管是國與國之間,還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經濟軟實力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歷史,往往都是一個國家或城市軟實力的最直接體現。

其次歷史從古代開始就是學子們的必學科目,古人云:以史為鏡,能知興替,學習歷史不僅能使人的頭腦更加清明,還能培養人的愛國情懷和道德素養,對於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

知道了歷史和物理兩大學科的重要性之後,我們又該如何對這兩門學科進行學習呢?

如何學好物理

物理這門學科由於知識難度較大的緣故,我不建議同學們將時間過多的花費在這門學科的學習上面,但也不代表放棄這門學科,而是要找對學習方方法。

我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如果實在是碰到自己無法理解或做不出來的題,一定不要自己一個人「死摳」,既浪費時間,還會出現自己對學習物理的厭倦情緒,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學會多和老師溝通,在老師的講解下完成題目的解答。

學習物理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好物理的方法,就是跟著老師上課的節奏走,集中注意力,不能錯過任何細節。往往某個你認為並不重要的知識點,就很可能會影響到接下來知識的學習。

如何學好歷史

歷史作為一門文科的學科,一般題目的答案標準都具有一定的模版化傾向,因此歷史想考高分,我們在背誦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需要背誦一些答題模版和常用語句,既能提升自己的卷面分數,規整化的解題流程也有益於我們針對性的對歷史知識的重點內容進行學習。

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將各個朝代的知識點進行串聯,在串聯的過程中了解歷史各個時期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特點,當我們對知識點掌握的足夠成熟時,就會在這些特點之中發現共性,極大的減少對於歷史的學習時間和所需要耗費的精力。

結語

我國的高考模式近些年來變化較大,學生和家長如果不予重視,極易給今後的學習和未來選擇專業造成影響,為了能夠完成自得的大學夢,就從先選好學科開始吧。

您認為高中的文化課中,哪些學科比較好學呢?不妨在評論區裡留言,和大家共同討論吧~

分享最新教育資訊,解析當下教育想像,您每一秒的停留都是對我莫大的鼓勵和支持。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模式下,這門學科成為「拽分」科目?掌握學習技巧是關鍵
    那麼在剩下所有科目中,也就是同學們要選擇的科目類別,與原本那種文理科的而形式,似乎新高考模式更容易得到同學們的認可,不過在這種模式下,有一門學科似乎成為了「拽分」項,那就是英語。為什麼說英語會成為「拽分」項?
  • 新高考模式下,這兩科目「陷入困境」,物理卻「水漲船高」
    新高考模式下,這兩科目「陷入困境」 1.化學陷入困境的原因 原因一:學生們都認為物理這門學科與化學這門學科,都是非常難學的,但是事實上化學的難度是不低於物理的,化學的知識點是比較雜比較亂的,是需要學生們具有理科的思維與畫圖像的記憶能力,學生們要想好好學化學這門學科,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的,所以說學生們是不會這個學科一起選擇的。
  • 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這些要素一定要注意!
    從2021年開始,高中生將進入新高考改革,不再區分文理科,而是採用「3+1+2」的模式。 新高考模式下,孩子到底應該如何選科呢?一起來看看吧! 「3+1+2」是什麼?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學生的科目選擇成重點,哪個學科最吃香?
    有的科目地位提升了,有的科目的處境則變得很尷尬。在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們選擇的考試科目有所不同,但是總有一些科目適合大部分學生,因此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最吃虧的學科,化學容易被大家棄選新高考模式下,物理成為地位顯著提升的科目,還有一些科目成了「最吃虧」的科目,比如化學。為什麼說化學比較吃虧?因為化學和物理一樣,都是比較難學的理科科目。
  • 新高考暴露的問題,怎樣選擇高考科目?高中生家長快來看看
    文/琪琪說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隨著高考改革的推進,以前的大文大理的兩大選擇已經不復存在,新高考的模式將會在2021這對於新的考生來說即將是一次比較難的高考,誰也不知道新高考模式究竟會怎樣,一切都是比較新的開始。
  • 新高考3+2+1模式下,選中了幸運學科,兩百多分上本科不是夢
    曾經一度認為,新高考改革離我們很遙遠,那也是好幾年以來後的事情。一轉眼,各省已相繼推出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從公開的新高考改革方案看,各地雖有些差異,卻難掩「3+2+1」的主基調。即:語文、數學、英語3門必修,物理、歷史1門必選,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任選2門。
  • 新高考「3+2+1」模式下選擇復讀注意什麼
    高考成績已經公布,高三學子們正忙著填報志願。高考成績幾家歡樂幾家愁,考得好的自然全家高興,考得不理想的也不要氣餒,高考只是人生道路的一次選擇,並不代表人生的全部,有些考生可能選擇來年復讀,再拼搏一次,這也是一種選擇。 從2021年起,湖南、湖北、河北、遼寧、重慶、江蘇、福建和廣東8個省市將實行新高考改革。
  • 新高一和初中生提前了解!新高考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有大變化
    早在2019年4月,河北省新高考改革方案正式落地,宣布從2018屆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採用3+1+2新高考模式,高考總成績由語數英3科高考統考科目和3科選擇性考試科目組成。學業水平考試以國家發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合格性考試範圍為各學科課程標準確定的必修內容(2018級、2019級學生考試範圍為2003版學科課程標準必修學分內容)。
  • 「新高考模式」來臨,學生選科要注意,選了這幾個科目可能會後悔
    高考的新模式下,要正確看待未來發展教育改革的進程在不斷地轉變當中,高考需要進行不停地完善。一直以來,高考都是以文理劃分學科,近幾年逐步轉變為新的高考模式,即「3+1+2」的全新模式。新形勢之下,考生不再拘泥於固定的科目,有了新的選擇。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如何選課走班?
    福州新聞網8月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許含宇)從2021年起,我省實施新的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簡稱為「3+1+2」模式。記者昨日從省教育廳獲悉,該廳學生工作處開發了「福建省高考綜合改革——選課走班指南」小程序,即日起,相關學生可掃描「福建教育微言」微信公眾號7日頭條內容中提供的二維碼,輸入相關院校或專業(類)即可輕鬆了解如何選課走班。實行新高考改革後,高招錄取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滿分750分。
  • 新高考「3+1+2」模式下,這樣選科有望985,政治成為不可或缺?
    文/小皮球說教育 新高考模式的實行,給大多數高中生帶來了學習上的優勢,因為和以往的高考模式下相比,同學們選擇的範圍更加寬廣,以前那種文理科形式,無論是選擇文科還是選擇理科,基本上都會有一科是自己的弱項。
  • 新高考3+1+2模式下,這4科由「冷」轉「熱」! 考而優建議的選科?
    這8個省內目前也已經有多所高中讓學生進行了預選科。而今年被熱議的不僅是新高考,更是新高考「3+3」模式中衍生出了「3+1+2」的模式,尤其值得新高考省份高中生和家長注意的是,今年啟動的新高考改革省份中已有3省市採用「3+1+2」模式,雖然官方正式的改革方案還沒有最終公布,考而優推測已經大概率確定會採用「3+1+2」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了。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而政治科目選考人數最少,小編認為這可能與政治這門學科背誦內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關。 而選擇生物,地理較多的原因應該是和初中基礎關聯不大,只要高中期間用心學好好準備,誰都有勝出的可能。大多數學生都會在生物或地理中選擇一科,甚至兩科,以緩解其他科目壓力。
  • 沒選這些科目,不能報考「公安」專業,新高考模式學生要注意!
    新高考模式勢在必行,現在已經有不少地區實行了新高考模式,相信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會有越來越多的省份加入到新高考模式中。面對即將到來的新高考模式,學生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及學習狀態。注意高考選科組合,選擇適合自己的組合在新高考模式下,不再有文理分科,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科目。學生要慎重對待科目的選擇,畢竟這關係到最終的高考成績以及志願填報時專業的選擇。
  • 高考新模式「3+2+1」,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12種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從2021年高考開始,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 這意味著以後的高考不分文理科啦!考試可以選擇自己拿手的科目,家長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偏科的問題啦!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怎麼選科?12種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
    關於新高考改革的選科趨勢,很多即將實行新高考選科模式的同學還存在很多疑問,今天向學霸進軍這篇文章從3+1+2模式再來詳細談一談。 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 新高考「3+1+2」模式下如何選科?物理並非必選科目……
    根據新實施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有八個省份將實行「3+1+2」的高考模式。高考改革文件指出,新高考政策將影響到2018屆秋季之後入學的學生,意味著2021屆之後的高考,將開始啟用最新政策。那什麼是「3+1+2」模式呢?
  • 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出臺,6門學科設等級考試,其中3門記入高考成績
    ,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不分文理科…… 這份高考改革方案一出,高中生家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而孩子正值初中的家長們可慌了神,尤其是初三的家長們,更是不知所措,因為他們的孩子將是我省高考改革的首批學生!!!
  • 新高考實施,江蘇高中生集體不選化學?省教育廳發話了
    「避開化學」的說法甚囂塵上,甚至還有網絡解讀版本: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 更期待「物理+化學」拔尖生源南大學工處副處長新高考方案實施後,各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和邏輯關係更加豐富,如南京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在首選科目物理的基礎上,另一門要求化學或生物。另一方面,根據選考科目指引要求,化學科目也成為更多高校優勢學科提出的要求。
  • 新高考政策,高中生該如何選科成重點,班主任:3個學科值得關注
    對於這次的新高考政策,一些有經驗的班主任也是給出了一些建議,也是針對學生們的選科難題,給出了相應的建議。高中選科哪3個學科值得學生們關注呢?1、生物對於生物這個專業,今後想要學醫的同學是非常有必要選擇的一個學科,因為在新高考政策下,很多想要報考工科專業的學生都要求要選擇物理或者是生物,所以很多高中生選擇生物是非常正確的選擇,畢竟生物在理科當中,難度係數還是比較低的,所以,也容易在高考的時候考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