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教材中顏回的生卒年份想提個建議,不知是寫給部編組還是人教社

2020-08-28 讀論語為君子

教育是百年大計,教材應該是市面上最為嚴謹的出版物。但當我讀孩子們現在使用的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中《<論語>十二章》的注釋時,感覺有些地方不妥,但一時間又不知該跟誰溝通,於是先寫了此文,並著手準備資料,希望大家能給出跟誰溝通的建議。

起因

我最早讀《論語》完全是出於自己修身養性的目的,後來感覺應該讓孩子們也學習一下我國傳統文化,就在頭條上發了幾篇短文和視頻。最近想發幾篇和孩子學習息息相關的內容,比如與《<論語>十二章》相關的,但查閱了一下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中的課文,感覺裡面的注釋有些不妥之處,尤為突出的是關於顏回生卒年份的注釋有些讓人不解。

行動

於是我趕緊跑到新華書店,買了一本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原價不打折,花了8.71元。

回家找出文中注釋所提的《論語譯註》,《論語譯註》是楊伯峻先生的著作,有多個版本,課本選文所選用的是中華書局1980版的。

背景知識

我所買的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是2016年第1版,2019年山東印刷發行的。部編版教材是指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教科書,由溫儒敏教授任總主編,溫教授是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師,曾在北京大學和山東大學任過教,雖然沒有現場聽過他的課,但他的語文教改思路我還是比較清楚的,就是加強學生們的閱讀能力特別是課外閱讀

正是基於溫教授提倡多課外閱讀的理念,我相信孩子們在學習本課時,會查閱和閱讀更多的相關資料,所以我對課本中顏回的注釋更為關注,因為讀論語和了解孔子,顏回是一位繞不開的人物。

問題描述

顏回的生卒時間,由於可查歷史資料有限和記載不詳等原因,向來也是有爭議的。本文此處先簡單描述一下。

1、按《語文》教材第51頁第11項注釋中的備註來看,顏回生於公元前521年,卒於公元前490年,此外再無進一步解釋。

2、根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裡記載,「顏回者,魯人也,字子淵。少孔子三十歲」,可以得出顏回生於公元前521年。判斷他的卒年,需通過「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一句,此處「蚤」通「早」,過早的意思。因斷句不同可能有兩種解讀,一種是說顏回二十九歲時頭髮就全白了,過早的死了;另一種解讀就是說顏回二十九歲時,頭髮就全白了並且(過早地)死了。第一種無法得出顏回死的確切時間,第二種則得出顏回死於公元前492年或前493年,是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期間。

《論語譯註》原文截圖

3、按本課文「選自」的書本《論語譯註》中的注釋來看,《雍也》篇中的本章沒有相應的注釋,往前翻,在《為政》篇中有顏回的注釋,從注釋來看顏回生於公元前511年,卒於公元前480年。

截圖因跨頁原因已合併編輯

4、《史記·孔子世家》裡記載,顏回死於魯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與《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的記載第一種解釋無矛盾衝突,也與《論語·先進篇》中敘述的「顏淵死」等情況相符,是孔子帶領弟子們完成了周遊列國回到魯國後。

綜合以上來看,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中關於顏回生卒年份的注釋,既沒有採用所「選自」的書中的注釋生卒年份,也沒有採用《史記》中的說法,而且也沒有給出進一步的說明。這樣一來,我感覺會讓學生們在拓展閱讀《史記》和《論語譯註》時產生困惑。

結論和結果

根據我所掌握的資料,我認為顏回小孔子三十歲和死於魯哀公十四年更符合歷史史實,也就是說,他生於公元前521年,卒於公元前481年,享年41歲。詳細論述見以後發文,和本建議的後續追蹤。

當然,關鍵點不是我認為,而是要讓專家認為才可以,所以接下來我可能寫一篇更為詳細的論述,還包括其他的注釋方面的探討,準備發給教育部教材編寫組或人民教育出版社,希望他們能夠採納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我想他們會對此作出反應的,至於會不會採納我的意見和建議,我現在也很沒有把握,但我感覺關於顏回生卒年份的注釋他們會認真考慮的。

究竟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敬請關注我,等待人民教育出版社或教育部教材編寫組的回覆吧。

發文目的

發此文,首先是希望看到此文的高手能幫忙指點一下,另外也呼籲大家對我們孩子使用的教材多些關注,關注一下細節,以便我們和孩子們都能培養出嚴謹的治學態度。

下期預告:

中央電視臺中外合拍的紀錄片《孔子》中也有明顯的錯誤,我也將抽機會寫一下。錯誤點在下圖中,未標註,希望細心的你能很快發現它,評論區中請留言。

請關注我,我是

大家一起讀論語,學孔子,汲取精華,成為君子,教育好子女!

相關焦點

  • 人教社承認語文教材中的錯誤,將採取措施更改!
    今年9月曾引發輿論熱議的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以下簡稱「部編本」教材)出現將楹聯大家黃文中西湖名聯誤寫一事,如今有了最新進展:10月27日下午,發現此處錯誤的蘭州晨報記者、甘肅省楹聯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家安向記者表示,教育部教材局工作人員已經向甘肅省楹聯學會致電錶示,教材局領導近日對此事已作出批示
  • 人教社大事記(2016-2020)
    社本部設立出版部,教材中心出版部出版一科、出版二科、校對科、質檢科職能併入新設立的出版部;設立物資部,教材中心物資部職能併入新設立的物資部;設立質量管理部,總編室的審讀職能併入新設立的質量管理部;美術設計部更名為設計部,教材中心出版部設計科職能併入設計部;教材中心出版和物資財務核算職能併入社本部財務部;少兒教育編輯室更名為學前教育編輯室。
  • 《陳涉世家》確認從語文教材中刪除 人教社回應
    剛剛,人教社回應,《陳涉世家》是原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選文。語文統編教材工作啟動後,語文教材編寫組從思想立意、文質兼美、適合教學等角度,吸收以往各個版本教材的優點,結合教材的整體設計結構,綜合考慮安排選文。在古文方面,教材既注重經典性,又兼顧多樣性,從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中編選最具代表性的,且適合初中生學習的文章。
  • 人教社大事記(2011-2015)
    座談會上,殷忠民社長匯報了人教社歷史、事業發展和工作規劃。劉部長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人教社為中國基礎教育事業所作出的貢獻,充分肯定人教社在中小學教材建設領域所具備的整體優勢,希望人教社編寫出版的教材能體現國家意志,並在競爭中勝出,為基礎教育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6月17日,殷忠民社長主持召開數字出版部成立暨數字出版工作啟動會。
  • 教材裡古詩出錯了?人教社回應
    不少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出現在了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然而也有人疑問,不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嗎?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綜合文獻價值及詩意考慮,教材選用了「白雲生處」。人教社介紹,在杜牧自己的《樊川集》中,用「生處」的較多,目前較為通行、權威的點校本《杜牧集系年校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和《樊川文集校注》(巴蜀書社2007年版)也都用了「生處」;「深處」則常見於他人著作對杜牧詩句的轉引中,文獻價值遜於前者。另外,從詩意上看,「生處」可以理解為「白雲形成的地方」,而「深處」則可理解為「雲霧繚繞的深處」,兩個意思都能講通。
  • 人教社回應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
    人教社回應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 2019-02-26 10:02參與互動    人教社回應語文教材刪除
  • 人教社:借鑑澳門經驗,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研發
    人教社官網 圖 人教社官網指出,上述三套教材基於澳門教育的需求和社會發展實際,在系統呈現學科知識的過程中有機融入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和歷史觀教育,引導學生增進愛國愛澳情感。統編三科教材和澳門教材都將是人教社歷史上濃墨重彩的輝煌業績,甚至是可以寫在國家教材發展歷史上很重要的一筆。 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公司總經理殷忠民表示,此次澳門教青局與人教社合作編寫教材的實踐,開創了特別行政區與內地合作編寫教材新局面,提供了更多的發展可能與成熟經驗。
  • 人教社:與澳門合編教材英文版、葡文版將於明年投入使用
    人教社官網 圖近年來,人教社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合作編寫了供澳門中小學使用的《品德與公民》《歷史》《地理》教材。消息稱,2007年以來,依據「愛國愛澳」的教育總目標,圍繞當代社會對澳門青少年提出的公民素養要求,澳門教青局邀請人教社合作編寫、出版了《品德與公民》教材。
  • 《陳涉世家》從語文教材中刪除 人教社:避免學科交叉
    剛剛,人教社回應,《陳涉世家》是原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選文。語文統編教材工作啟動後,語文教材編寫組從思想立意、文質兼美、適合教學等角度,吸收以往各個版本教材的優點,結合教材的整體設計結構,綜合考慮安排選文。在古文方面,教材既注重經典性,又兼顧多樣性,從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中編選最具代表性的,且適合初中生學習的文章。
  • 人教社大事記(1991-2010)
    4月,國家民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央國家機關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人教社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國家教委組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教育法規彙編(1949~1989)》岀版。書中匯集了1949年至1989年我國發布的現行有效的教育法規,是建國以來第一部完整的教育法規文獻。
  • 張遠洋:人教社的七十年與我的十七年
    2020年,人教社迎來了七十周歲生日!為表慶祝,我們特別推出「我與人民教育出版社」主題徵文活動,邀請大家一同分享與人教社的有趣往事與美好回憶。在人教社七十年歲月中,也許我們與之交集的時間很短,但我們擁有無限的未來。
  • 人教社出版首套培訓機構專用少兒英語教材
    3月26日,首套人教版全國培訓機構專用少兒英語教材(「派斯英語」)新聞發布會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召開。來自全國多家培訓機構的校長、資深英語教育專家和人教社主要領導參加了發布會。
  • 歷史教材刪去「文革」內容?人教社回應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今晚通過官方網站發文回應稱,實際情況是,統編初中歷史教材八年級下冊專題講述了「文化大革命」,將在2018年3月春季學期投入使用。人教社在回應中表示,統編歷史教材按照新的編寫體例,在第6課《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中,將「文化大革命」單獨作為一個專題進行了重點講述,分六段全面系統講述了「文化大革命」發生的背景、過程和危害等。
  • 小學語文教材裡的古詩背錯了?人教社給了答案
    不少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出現在了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然而也有人疑問,不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嗎?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綜合文獻價值及詩意考慮,教材選用了「白雲生處」。人教社介紹,在杜牧自己的《樊川集》中,用「生處」的較多,目前較為通行、權威的點校本《杜牧集系年校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和《樊川文集校注》(巴蜀書社2007年版)也都用了「生處」;「深處」則常見於他人著作對杜牧詩句的轉引中,文獻價值遜於前者。
  • 人教社舉辦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中小學(中職)道德與法治(思想...
    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殷忠民,人教社社長黃強、總編輯郭戈、總編輯助理張廷凱、社長助理鄒海燕,基地聘請的學術委員會委員、特聘兼職研究員,以及人教社基地辦公室、綜合文科室、思想政治編輯室全體編輯參加了會議。
  • 談談人教社老師對高中化學新教材的答疑記錄
    後又興奮——我仰視的人教社編教材的老師既然能跟高中老師對話、答疑,那也應該幫我解除疑問啊。所以,儘管今天是周日,我還是不到6點就來到辦公室,寫一點想法。(原文到處都有,我有不羅列了。黑色字是原文對話,彩色字是我的疑問。原文中沒有疑問的我就沒有展示出來)2. 銨鹽在教學中是按含有離子鍵、共價鍵處理,還是講含有共價鍵和氫鍵?
  • 人教社「英語互動Q學堂」欲成網絡教材標杆
    在立體化網絡教材這個網絡全新產品出現的初期,樹立起一個行業標準與標杆,對於網絡教材這一塊領域的發展將有極大益處。而作為中國基礎教育教材國家隊的人教社面對網絡化也是希望能繼續續寫其「霸主」傳奇。  人教社負責人指出,「英語互動Q學堂」 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實現了教材內容數位化、交互功能智能化、運營平臺網絡化。作為人教社網絡互動戰略產品,「英語互動Q學堂」具有如下特色:  一、在教材內容方面。
  • 林祖榮:我與人教社結緣三十年
    2010年,人教社組織十多位特級教師編寫教輔用書《勝券在握》,我作為作者之一參與了部分章節的編寫。印象中,人教社很少編寫以高考為目標的教輔用書,《勝券在握》是我僅了解的一本。2011年,新版初中生物課程標準頒布,新的初中生物教材的編寫也隨之啟動。我分別為教材與教師教學用書編寫了《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人體內物質的循環》兩章的內容。
  • 《陳涉世家》確認從語文教材中刪除 人教社回應:避免學科交叉
    剛剛,人教社回應,《陳涉世家》是原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選文。語文統編教材工作啟動後,語文教材編寫組從思想立意、文質兼美、適合教學等角度,吸收以往各個版本教材的優點,結合教材的整體設計結構,綜合考慮安排選文。在古文方面,教材既注重經典性,又兼顧多樣性,從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中編選最具代表性的,且適合初中生學習的文章。
  • 《陳涉世家》從語文教材刪除 人教社:避免學科交叉
    (原標題:《陳涉世家》確認從語文教材中刪除 人教社回應:原因是避免學科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