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就給孩子報早教班?不要在麻木跟風,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2020-12-22 新手期寶媽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誰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不如別人。在社交平臺上,有一這樣的問題"你最討厭什麼樣的孩子?"很多答案是"別人家的孩子"雖然感覺有點答不對題,但是卻也說明,大部分人飽受"別人家的孩子"的苦。

父母喜歡攀比,把壓力強加到孩子身上,為了不讓他們輸在起跑線,各種"早教"班給孩子報,但是這樣就真的能不輸在起跑線了嗎?

案例:

小粒是一個全職媽媽,每天都全身心都撲在孩子身上,怕孩子餓著、冷著,每件事情都為孩子安排得妥妥噹噹,最近這段時間,周圍的家長圈開始風靡早教班,小粒馬上也跟著大家,準備給孩子報早教班。

小粒並不知道哪種早教班對孩子好,只能聽著其他家長們討論,這個早教班有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那個早教班有利於孩子的動手能力,小粒想著,既然這麼好,要不都給孩子報了吧,學習總不是壞事。

就這樣,孩子開始每天上各種早教班,一天一天過去,小粒發現孩子開始悶悶不樂,甚至有時候對小粒大發脾氣,扔書本,扔書包,甚至產生厭學的心理。

小粒很慌,因為孩子原先還是很喜歡讀書的,也很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現在怎麼突然變這樣了。

突然有一天,小粒接孩子放學,但是等了很久都沒有等到孩子,小粒跑進了學校去找,最後在教室的小角落找到了縮在一角的孩子,孩子雙手環抱著自己,對小粒說"媽媽,我真的不想再上那些早教班了。"

小粒心疼不已,把那些早教班都退了,小粒意識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東西,看到孩子臉上恢復的笑容,小粒的心才徹底放下,以後只學習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再也不強制孩子學習不喜歡的東西了。

分析:

小粒作為全職媽媽,唯一的職責就是照顧好孩子,所以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怕自家的孩子輸給其他的孩子,盲目的跟風,給孩子報早教班,不想引起孩子的厭惡感,讓孩子心生恐懼,小粒後悔,才意識到健康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①小粒盲目跟風,給孩子報各種早教班。

②孩子心生厭惡,恐懼上課。

③小粒後悔,還孩子自由。

為什麼不宜過早給孩子報早教班?

1.犧牲孩子童年

現代孩子的童年相比上一代本來就缺少很多樂趣,大部分獨生子女與手機相伴,缺少很多童真。現在的家長為了孩子成績能更好,還給孩子報各種早教班,這是連孩子僅有的童年樂趣都給剝奪了,只會學習的孩子不是一個心智健全的孩子,孩子以後不僅要學會讀書,更要學會的是生活。

2.壓力大恐懼學習

過多的課程只會壓得孩子喘不過氣。小小的年紀,就要承受那麼大的學習壓力,會讓孩子開始恐懼學習,因為怕自己學不好,而開始慢慢的不想學習,因為沒有學,所以就算學不好,也不是因為不聰明,孩子慢慢產生這種心理,從而導致厭學。

3.孩子內心抗拒浪費錢

很多家長會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說自己為了孩子多麼辛苦,花那麼多錢,讓孩子學習這個學習那個,就是想孩子有出息,孩子聽多了以後,就會產生一種壓力,是不是自己沒學好,就浪費了父母的錢,這種心理的壓力其實很大的,其實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他們內心也是很抗拒浪費錢的,但是自己又不能保證一定能學好。

育兒方向標: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師

1.容易被孩子接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影響孩子,言傳身教比任何課都來得有意義,也最容易被孩子接受採納。家長來進行教學,孩子的陌生感就會降低,一旦陌生感降低,孩子就會更快的融入學習之中去,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加的好。

2.親子關係更進一步

很多孩子出現叛逆或是走向歧途,都是因為家庭關係,家庭不幸福,父母的關愛太少,很容易養成孩子偏激的性格,想要孩子更加的健康成長,那麼家長就需要多花時間來陪伴孩子和教育孩子,這樣親子關係也會更進一步。

3.更了解孩子的需求點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孩子最能夠接受,因此沒有誰會比父母更加的適合去當孩子的老師了。父母知道孩子要什麼,知道投其所好,在班級上,學生那麼多,老師是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家長就不一樣,圍繞孩子一個人進行教育就行。

育兒悄悄話: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人是父母而不是老師,想要孩子成為人中龍鳳,那麼作為家長就必須付出比其他家長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在學校都是接受同等的教育,為什麼差異性那麼大,難道真的是天生聰明和天生愚鈍之別嗎?孩子教育從來都是離不開家長的,所以不要過於依賴早教班或是其他的補習班,家長們才是最好的老師。

育兒討論角:你的孩子去上了早教班嗎?

相關焦點

  •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早教班?
    我家樓上住了一家三口,孩子一周歲了,這位媽媽前段時間帶著孩子試早教課,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又貴又沒意義,她自己在家就能教。於是說幹就幹,她買了一些早教書籍和用具,還做了詳細的計劃表,準備給孩子開個人VIP「媽媽牌」早教班。
  • 你會給孩子報早教班嗎?
    簡答的粗暴地說,早教機構,有相對科學的且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有掌握教育理念的老師,年齡相仿的小朋友,以及各式各樣的玩具(尤其是家長朋友喜歡的益智類玩具),還有很多人忽略的寶寶的爸爸媽媽(或者是主要看護人)。第三,您為什麼想送孩子去早教班?
  • 要不要給孩子報早教?沒想清楚這些問題,父母別輕易交費
    可是婆婆不高興了,婆婆認為孩子還那麼小,不會說話不會走路,去了能學點啥,純屬浪費錢。瀟瀟卻覺得她整天不在家,和孩子相處的時間短,婆婆又不會教孩子,所以覺得送去上上早教對孩子會有好處。其實一直以來,關於孩子要不要上早教,人們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在淘媽看來,要不要給孩子報早教,父母要先想清楚這些問題,別輕易交費。
  • 幼兒園早教班,該不該上
    早教班到底要不要上?孩子滿3周歲上幼兒園小班是很正常的,這時候的孩子正處於人際交往能力的敏感時期。遊女士告訴筆者,她不主張孩子上早教班,但並不意味著不對孩子進行早教,其實早教最好的方式是多與孩子溝通,多做些親子互動遊戲。「前不久幼兒園老師向我反應說兒子上課時會因為犯困打自己嘴巴。」知道兒子有這樣的舉動後,遊女士更堅定自己不會給兒子報早教班。
  • 孩子明年要上幼兒園了,要不要今年報個早教班?兩個字是決定關鍵
    眼瞅著別人家的孩子都上了幼兒園,掐指一算自己家孩子明年也就到了去幼兒園上學的年齡,這時候有一個問題來了:要不要秋天給孩子報一個早教班呢?花大價錢給孩子上早教班到底值不值呢?而早教班設置有豐富的益智遊戲、音樂欣賞、畫畫以及鍛鍊動手能力等環節,所以通過孩子對某些課程的熱烈反應,或許能幫家長更精準地捕捉到孩子的興趣所在。那麼要不要給孩子報早教班呢?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早教班,關鍵是看「陪伴」兩個字。
  • 樊登:千萬不要給孩子報早教班|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帶著玥寶上過早教班,我家的真的不適合上早教班,學不到任何東西,只要有媽媽在那累得不行!看過樊登對早教班的看法,很多家長都覺得應該給孩子上早教班,讓孩子起碼不輸在起跑線上,早教班大多都是抓住這個心理,所以才有的吧?早教班是什麼?其實就是孩子們的聚會,真正學到東西的能有多少呢?小朋友那麼小?
  • 孩子到底要不要上早教班?這些不了解清楚,別亂花錢!
    但是否讓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才好呢?「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看到別的孩子學很多班,生怕虧欠自己的孩子,內心不安」,這恐怕是當前很多中國父母的教育焦慮和恐慌。 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早期智力開發是一件好事,但如何理智選擇呢? 首先,早教班的選擇一定要遵循兒童的成長規律。嬰幼兒要保證充分的睡眠。
  • 對於一般家庭,幾千上萬的寶寶早教班到底該不該上?
    小瑞媽認為:三歲以內的孩子,她的早期教育90%的來源應該是家庭和父母,剩下的才是外部輸入(學校、機構),因為這階段的孩子,他們的主要陪伴者還是家長,所以「家庭」才應該是孩子的早教基地。所以,因為給孩子報早教班,而導致父母更忙碌,從而縮短陪伴時間,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要知道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這裡最重要的也是:家庭、父母。
  • 媽媽想給孩子報早教班,被爸爸阻止了,孩子有必要上早教班嗎?
    小剛的爸爸說:「孩子才是剛要上幼兒園的年紀,他還很小,沒有必要說是非得上那個早教班,這樣一來,孩子就真的沒有自己的時間了。」媽媽也是拗不過小剛的爸爸,於是接下來就沒有讓小剛再去過早教班了。父母可以用孩子們能理解的方式去詢問一下他們對於上早教班的意見。
  • 到底要不要帶孩子上早教課?是時候給一個理性的回答了
    不知從何時起,不要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演變到了什麼時候給孩子報早教課。6個月、1歲到2歲開始不等,有些家長甚至寶寶不到百天就在早教老師的忽悠下給報早教班啦。而且早教班的費用少則幾千,多則幾萬,費用不菲。
  • 家庭早教VS早教班,哪種效果更好?教育孩子最好不要靠「花錢」
    ③沒有誰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比起早教班裡一個老師對應十幾個小朋友,父母顯然更能因材施教,因為沒有誰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孩子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性格優勢在哪、有哪些不足需要加把勁兒,早教班的老師也只能通過幾堂課的時間去觀察,得到的結論總有些偏差。
  • 早教班虐童!如此早教要不得
    ,沒想到竟看到了自家孩子被老師打的畫面。給孩子報早教班是錦上添花的事,如果給家裡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那就沒必要了。 如果家庭情況允許,帶寶寶參加一些早教課程也是不錯的,但是切勿跟風而行。感統訓練:早教班裡,老師可能會說孩子感統失調,需要訓練。
  • 孩子上的早教班真的有意義嗎
    @15樓打水漂多數,買個心裡安慰部分為孩子報早教課的父母也一樣,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早教課,他們內心會產生焦慮,總擔心不給孩子上,就會落後於人。難道報早教班的作用,是用來緩解家長這種焦慮的嗎?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聊一下,那些年咱們讀過的早教班,到底是不是浪費錢?早教的意義,究竟在哪裡。1誤區 1早教=學知識?很多家長給孩子孩子報早教班,是為了讓孩子學到什麼東西。但實際上,早教≠學知識,早教不是補習班,通過每個星期40分鐘的課,真的不能指望小小孩能在早教課上學到什麼東西。
  • 孩子到底要不要上早教班?早教班的真正用處其實並不是「教」
    文/月簾生養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估計是很多新手爸媽的終極目標。但是當我們沒有受過任何「職業訓練」,就「無證上崗」,心裡難免就有點不那麼踏實,總擔心自己當不好父母,所以,只好憑藉滿腔的愛,尋找一切能教育孩子的方法,尤其是昂貴的早教班,近幾年已逐漸成為一種潮流。我們常常看到這些明星的孩子都上了早教班:賈乃亮曾在微博上寫道:陪女兒上早教班是我最快樂的事。
  • 關於早教的六種誤區,有些家長的行為在耽誤孩子成長,你中了幾個
    而家長們給孩子報早教班時,大多數是花費2萬多買了300節課,1萬多買了50節課等。「身邊很多孩子上了早教班」、「花100塊錢有10塊錢的作用也行,上早教課多少會有點作用」、「有老師教唱歌、跳舞、古詩、肯定有利於孩子未來發展」、「早教機構肯定比我們專業,上幼兒園之前的3年,不能讓孩子荒廢」這些話有沒有似曾聽過?家長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呢?
  • 寶寶的早教,父母起到關鍵作用
    【誤區1】早教就是早教班現在很多家長都以為早教就是給孩子報個早教班,這是很多家長多容易誤會的一個地方,其實早教並不會限制在沒一個範圍之內以上是早教給孩子帶來的影響,但是這些都可以通過平時爸爸媽媽與孩子的親子互動來完成的。對於寶寶的早教是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早教班只是早教的一部分。所以在給孩子報早教班的同時,需要家長們在其他時間加強與寶寶的互動交流也是很重要的。【誤區2】早教就是開發智力早教重視的是給寶寶帶來全面發展。
  • 那些沒給孩子早教的父母,現在後悔了嗎?他們是這樣說的
    文|文兒近年來社會上掀起了對零到三歲孩子的教育風潮,就是我們稱為的「早教」。即使是大明星也沒有擺脫這波跟風,也早早地送孩子去早教班。楊冪之前在做客《金星秀》的時候,就稱「孩子6個月就上學了,是上早教」。早教真的這麼好嗎?
  • 早教班到底有沒有必要上?看完這篇就不用再糾結了!
    因此,雖然上面講到早教班並不一定能給孩子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優勢,但如果家長平時較少去學習養育知識,但通過陪同孩子上早教班的過程中,被動學習和掌握到一些知識和方法,並運用於家庭日常的陪同當中,讓孩子獲得更高質量的養育,這樣才是早教班對孩子發展更大的價值所在。
  • 趙曉華:父母是最好的啟蒙老師,包括英語!
    提要今天,國際化浪潮席捲世界,熟練掌握外語對一個人來說,不僅是交流的橋梁,也是提升自我的途徑,特別是對孩子來說,早早學習外語更是事半功倍,因此很多父母不惜重金將孩子送到早教機構學習,但效果卻難以令人滿意。在趙曉華看來,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外語啟蒙老師,即使父母英語詞彙量不夠大,發音不夠準確,但只要耐心堅持,都將是孩子未來人生的重要一課。
  • 孩子要不要上早教課,差的不是錢,而是理念!
    孩子馬上就要快六個月了 ,最近和幾位媽媽們正在聊孩子早教的問題 ,隨著父母的教育水平不斷的提高 ,越來越多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許多父母從寶寶出生開始,就為寶寶規劃了一系列的課程 ,當然也有些佛系的父母 ,喜歡放養式的教育 ,讓孩子自由的生長 。那麼許多家長有疑問,早教到底要不要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