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公司連遭問詢 扣非淨利虧損仍堅持募資蓋樓?

2020-12-25 中華網

《投資者網》謝瑩潔

上交所一道又一道問詢函發下,反覆要求說明募資建研發中心與廠房、儲備資金的合理性與必要性。但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微公司」,688012.SH)始終未表達出要下調募資金額的意願。

今年10月10日,中微公司宣布募資100億元,用於產業化基地建設、中微臨港總部和研發中心與科技儲備資金。此時距離公司IPO募資僅15個月。

中微公司一面言之鑿鑿目前廠房無法滿足需求,一面在忙於投資理財,最新一期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就達到1.56億元。而在其籌劃定增期間,興橙投資通過旗下機構已套現超23億元。

扣非淨利潤虧損後股價回調

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迎來了高漲期。

Gartner預計2020年中國前道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614.5億元,約佔全球半導體設備總投資的20%。

在半導體產品中,集成電路佔據了最大的市場需求及增長量,而集成電路設備中的晶圓製造設備市場佔比又達到了整體規模的八成以上,刻蝕設備即為其中一種。

公開資料顯示,中微公司所處的細分行業為半導體設備行業中的刻蝕設備行業,以及LED設備行業中的MOCVD設備行業,主要為集成電路、LED晶片、等半導體產品的製造企業提供上述設備。

中微公司因此被資本熱捧,今年年中股價一度達到298元/股,相比年初時累計漲幅達到190%,市值從600億元最高膨脹到超1500億元。

三季報的出爐迅速打破資本幻想。

今年前三季度,中微公司營收14.76億元,同比增長21%;歸母淨利潤2.77億元,同比上升105%;但扣非淨利潤虧損4547.3億元,公司解釋稱:「系本期股份支付費用增長0.61億元,研發投入增加及研發費用資本化金額減少。」

未來業績同樣令人擔憂。

三季報顯示,中微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至34.8%,在半導體設備行業內排名處於中遊;合同負債(預收帳款)減少至5.05億元,去年前三季度為7億元,其坦陳「藍光MOCVD設備由於下遊客戶需求減少。」

財報提示風險稱:「近年來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持續周期性波動態勢給公司帶來相應的經營風險,下遊晶圓廠和LED晶片製造商審慎擴產,公司提示不能排除下遊後續投資不及預期,對相關設備的採購需求減弱,這將對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截至12月24日,中微公司報收157.77元/股,下半年以來累計跌幅達到40%;市值844億元幾乎腰斬。

邊投資理財邊募資蓋樓

實際上,相對國際巨頭,中微公司研究起步晚,缺乏技術和經驗積累。

根據SEMI數據,全球刻蝕設備市場經過多年發展,現已呈現出相對固定的壟斷格局。2019年,泛林半導體、東京電子、應用材料三家公司合計佔全球市場份額超50%。

公司表現突出的,是募資動作。

去年7月,公司首發募資15.52億元,募投方向為高端半導體設備擴產升級等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今年10月10日,中微公司擬再次發行不超過8022.9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15%,募資不超過100億元,用於產業化基地建設、中微臨港總部和研發中心、科技儲備資金,分別使用募資31.77億元、37.56億元、30.8億元。

中微公司表示:「隨著市場對公司產品需求的快速增加,現有廠房和設備已無法滿足公司生產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司成長。」

但另一面,中微公司卻熱衷於投資理財。

三季報披露,因銀行理財產品利息收入增加,中微公司投資收益達到1828.5萬元,同比增長1468.6%;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56億元,同比上升3398%,主要因其間接持有的中芯國際股價上漲。

這也解釋了為何公司扣非淨利潤虧損,而歸母淨利潤還在上漲。

10月21日,上交所下發首輪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首發募投資金尚有較多結餘,在18個月內再次融資的合理性;產能受限的主要因素、擴產的必要性;是否存在金額較大的財務性投資等問題,並要求補充非經常性損益明細表。

問詢函要求披露定增募投項目的具體內容,如中微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擬擴充產能涉及的產品類別及產能規劃;新增產能的原因及合理性與新建研發中心的必要性、本次三個募投項目實施周期均為5年的合理性等問題。

另外還有,該項目中的研發中心與IPO募投項目中的研發中心是否為同一個研發中心,新建研發中心的必要性;科技儲備資金的預計運用方式及投資方向等。

而直到11月28日,上交所才得到中微公司的問詢函答覆。此時公司並未發布更新後的定增預案,也未透露任何要下調募集資金的意願。

12月18日,上交所下發二次問詢函。

不同於首輪問詢,上交所開篇便以長篇幅強調,公司需落實「如果回復內容存在重大缺陷,嚴重影響審核工作和投資者理解的,審核機構可以要求重新回復甚至終止發行上市審核;審核提出「請修改」「請刪除」等要求的,應在回覆中說明是否落實。」等7條要求。

本次問詢問題均圍繞募投項目中的科學儲備資金。

上交所要求回答,自有資金情況等分析30億元投入該項目,是否具有實施必要性、項目明確性和資金緊迫性,並論證補流比例高於30%的合理性。

中微公司成韭菜收割機?

實控人尹志堯近期頻頻在公開市場發聲:「高端半導體裝備產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要有政府重點推動、宏觀調控和相關政策的深化改革升級,需要資金、人才合力助推。」

其實,這些在中微公司身上很多都已實現。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達到1.61億元;11月19日、12月18日,中微公司再次公告獲得政府補助,2020年7月2日至12月17日獲得1.28億元。

中微公司現金流也頗為豐厚。拋開理財收益,公司有貨幣資金9.85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16.6億元,短期借款僅3000萬元左右。

更為關鍵的是,宏觀環境一直在為其鋪路。東興證券指出,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鏈不斷施壓,國內晶圓廠對於核心設備去美化和國產化的需求進一步加強。短期來看,公司大客戶長江存儲的擴產進程有所加快。截至三季度末總中標數量至少21臺,均創下新高,為公司今年以及明年的業績增長奠定基礎。

真正阻礙公司股價繼續向上的,可能是背後的資本看清了真相。

今年7月22日,中微公司合計約1.94億股的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禁,約佔公司總股本的36.27%。兩天後,置都投資、悅橙投資、創橙投資9家原始機構股東就宣布,擬通過詢價轉讓方式合計減持1423萬股,佔總股本的2.66%。

悅橙投資、創橙投資、亮橙投資、橙色海岸的管理機構為上海興橙投資管理企業(下稱「興橙系」)。

7月29日至8月11日,興橙系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174.08萬股;隨後在8月12日及11月15日,其宣布擬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不超過534.86萬股、1604.59萬股,佔總股本約4%。

興橙系減持期間,中微公司股價正創上市以來新高。而如果本次定增順利,相關機構又得以以低價認購,未來再伺機而動。

隨著問詢函再次發下,中微公司是否還將堅持募資百億?《投資者網》近期致電並電郵公司證券部,等待三個工作日仍未獲回復。

相關焦點

  • 內控存瑕疵中潤資源遭警示!業績持續下滑扣非淨利三年巨虧超8億,還...
    內控存瑕疵中潤資源遭警示!業績持續下滑扣非淨利三年巨虧超8億,還因歷史信批問題被立案調查 關注中金在線:
  • 扣非利潤九年間八度虧損 百億重組方案再遭流產 拿什麼拯救丹化科技?
    扣非利潤九年間八度虧損 百億重組方案再遭流產 拿什麼拯救丹化科技?  資料顯示,丹化科技近年來業績慘澹,扣非淨利潤九年中八度虧損。主要產品乙二醇受產能過剩影響,價格長期低迷,短期難以改觀。在斯爾邦重組方案被迫中止的情況下,丹化科技扭虧保殼的壓力已經提前到來。
  • 品高軟體科創板IPO過會:募資約50%擬用於品高大廈建設遭問詢
    原標題:品高軟體科創板IPO過會:募資約50%擬用於品高大廈建設遭問詢   12月16日,
  • 年報數據疑點多遭問詢 西部創業或存戴帽風險
    年報數據疑點多遭問詢  西部創業(行情000557,買入)或存戴帽風險  財信網(記者 朱蓉)因年報議案遭董事投棄權票,重組後業績不升反降等事項,摘帽更名不足一年的西部創業(000557)昨日連遭深交所多項問詢。
  • 扣非淨利三連降 主營發展陷瓶頸 九牧王要靠投資業務扛業績大旗?
    雖然現實中,男性尤其是國內男性目前還依然對褲子「情有獨鍾」,九牧王的廣告也在今年「鋪天蓋地」,但其卻未能扭轉半年報的下滑頹勢。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九牧王營收、淨利雙雙下滑,扣非淨利同比下滑超七成。與此同時,九牧王還面臨著股價長期低於發行價、遭股東減持等現實的「打擊」。
  • 扣非淨利三連降、主營發展陷瓶頸, 九牧王要靠投資業務扛業績大旗?
    雖然現實中,男性尤其是國內男性目前還依然對褲子「情有獨鍾」,九牧王的廣告也在今年「鋪天蓋地」,但其卻未能扭轉半年報的下滑頹勢。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九牧王營收、淨利雙雙下滑,扣非淨利同比下滑超七成。與此同時,九牧王還面臨著股價長期低於發行價、遭股東減持等現實的「打擊」。
  • PPP項目賺錢難 18家上市公司2019年扣非後淨利為負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日,A股63家PPP概念股中,有18家企業在2019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佔比接近三成。除此以外,63家企業中,2019年營業收入和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的企業分別有25家和28家。
  • IPO募資僅使用4.4%又欲定增 優刻得急於擴產遭「問詢」冤不冤?
    優刻得一上市便出現虧損,卻要在IPO募資僅使用4.4%之時再融資。此舉被監管層問詢,投資者也不再願意為公司兜底,近期融資融券、主力資金等均在大額賣出該股。2020年前三季度,在以價換量、租賃設備以節省費用等策略下,公司營收達到16.38億元,同比增長53%;而與此同時,淨利潤虧損-1.79億元,同比下滑1765.7%。為了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優刻得決定不再租賃設備,而是自建數據中心。今年10月末,公司宣布擬募資不超過20億元,用於該項目建設。
  • 「褲王」九牧王隱憂:靠投資理財增厚業績 扣非淨利三連降
    據iFinD數據,公司扣非淨利潤連續三年下降,2017-2019年分別為4.4億元、3.61億元、2.02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僅6094萬元,同比下滑73.61%,還關店367家。 服裝行業遇冷後,九牧王開始頻頻涉足投資領域。數據顯示,僅2019年,九牧王投資收回的現金約有57.79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4.3億元,同比增長34倍。
  • 扣非連虧四年 公司稱業績問題需全局思維 貝因美重要股東用腳投票
    以三季報業績為例,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7.18億元,同比微降0.53%;淨利潤790.13萬元,同比下滑50.12%;扣非淨利潤虧損1760.76萬元,同比驟降322.84%。(資料來源:公司業績公告)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三季度業績的「滑坡」,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上半年公司營收、淨利反而雙雙實現正增長,淨利潤增速和扣非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35.22%、102.30%。
  • 拿什麼拯救太平洋證券:IPO掛零業績墊底3連 瘋狂募資
    6月7日,太平洋證券發布5月財務數據,營收和淨利雙雙為負,營收虧損6104.81萬元,淨利虧損1.62億元。「炒股巨虧」、「最便宜券商股」、「一個賺錢的部門養著其他幾個花錢的部門」……業界給近年來業績不佳的太平洋證券貼上了這些標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ST新光昔日「雞毛飛上天」 今朝一地雞毛遭問詢
    摘要 【ST新光昔日「雞毛飛上天」 今朝一地雞毛遭問詢】ST新光(002147)危機四起,深交所問詢函如期而至。5月20日,深交所對ST新光2018年年報下發問詢函,關注其業績轉虧、違規擔保等問題。
  • 北方華創VS中微公司 「全」與「專」的對決
    同為兩大半導體設備寡頭之一,中微公司股價漲幅更甚,自年初的94.06元上漲到233.77元,區間漲幅達到148%。截至5月27日,中微公司股價收盤價為231.79元。半導體設備為何再次引發投資人蜂擁而入?5月5日,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宣布回歸A股科創板。
  • 鷹眼預警:廣生堂扣非淨利首次虧損 實控人套現1.62億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3月26日,廣生堂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1246.61萬元至4.15億元,同比增長3.10%,但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35.13%至1074.19萬元,扣非淨利潤虧損
  • 三泰控股36億收購淨利預增20倍 四川國資20億包攬定增將獲控股權
    然而,在轉型過程中,公司存在決策失誤、併購失敗問題,2015年、2016年接連虧損,2017年通過出售資產扭虧為盈,2018年再度虧損。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為了扭轉經營不利局面,補建推動三泰控股頻頻進行運作,均以失敗告終。直到2019年3月,公司籌劃約36億元現金收購磷化工細分領域龍頭企業龍蟒大地,才讓補建歇了口氣。也正是這單收購,讓三泰控股實現了轉型突圍。
  • 大康農業扣非淨利潤連續多年虧損 巴西子公司會計處理合理性引深交...
    中國網財經7月6日訊(記者胡靖聆 實習記者嶽珊珊)近日,大康農業收到深交所2019年年報問詢函,深交所要求大康農業就扣非淨利潤連續多年虧損、子公司相關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的具體情況以及食品銷售業務營收大幅增長但毛利率大幅下降等事項作出說明。
  • 晚間利好利空公告精選:格力電器第三季度淨利同比下降12.32%
    公司同時披露公開發行可轉債預案,募資總額不超85億元,用於投資生豬養殖項目與償還銀行貸款。 天賜材料:擬定增募資不超16.65億元 天賜材料(002709)10月30日晚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資總額不超16.65億元,投向年產15萬噸鋰電材料、年產40萬噸硫磺制酸等多個項目。
  • 華東科技計提減值超56億,扣非淨利已連...
    公司公告中稱本年度液晶面板行業出現產需不平衡,部分產品售價最大跌幅達 30%,另一方面,經濟增長放緩、面板市場存在供大於求的趨勢,預計液晶面板價格短期內難以大幅回升。於是公司對8.5代線TFT-LCD生產線項目資產組進行了減值測試,根據銀信財報字(2019)滬第 397 號評估報告的結果,擬對平板顯示計提資產減值 565,608.88 萬元。  這真是把近19萬的股民驚呆了!
  • 連續兩年財報遭監管層質疑,持續經營能力...
    乍一看,似乎還不錯,淨利增長了將近一半,營收方面也提升3個百分點。然而,仔細研究發現,公司的淨利潤絕大部分是"補"來的,對政府補助或存在較大的依賴。去年的4月,深交所向也向瑞泰科技發了年報問詢函,深交所注意到,2016年至2018年,瑞泰科技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2439.59萬元、-2471.66萬元和287.3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