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非淨利三連降 主營發展陷瓶頸 九牧王要靠投資業務扛業績大旗?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每日財報

近期,男人適合「穿褲子還是穿裙子」引發熱議。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稱,「男人最適合穿的不是褲子,最適合穿裙子,長期穿褲子會影響生育功能」。而「褲王」九牧王老闆林聰穎則表示:「九牧王(601566)要做最頂級的男士褲裝」。

雖然現實中,男性尤其是國內男性目前還依然對褲子「情有獨鍾」,九牧王的廣告也在今年「鋪天蓋地」,但其卻未能扭轉半年報的下滑頹勢。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九牧王營收、淨利雙雙下滑,扣非淨利同比下滑超七成。與此同時,九牧王還面臨著股價長期低於發行價、遭股東減持等現實的「打擊」。

扣非淨利三連降,「關店潮」加速

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對包括服裝行業在內的零售業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雖然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九牧王並不好過。

10月26日,九牧王發布2020年三季度財報,今年前三季度,九牧王實現營收17.61億元,與上一年同期相比下滑13.0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6億元,與上一年同期相比下滑27.6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0.61億元,同比下滑73.61%。截至本報告期末,九牧王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41.47億元,較上年末減少2.77%。

據九牧王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無論是直營店或加盟店,營收均出現了較大下滑。其中,直營店營收為5.82億元,與上一年同期相比下滑15.73%;加盟店營收為8.37億元,同比下滑20.05%。

需要注意的是,九牧王無論是直營店還是加盟店的營收與其上一年同期相比均呈現增長。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季度九牧王共計關閉線下實體門店367家,與上一年同期關閉的247家實體門店相比,多關閉120家實體門店。

事實上,九牧王的服裝業務增長進入瓶頸已有時日。2017-2019年,九牧王服裝業務營收增速放緩,三年內增長率由11.38%降至4.69%;公司扣非淨利潤也連續兩年下滑,同期分別為4.4億元、3.61億元、2.02億元。加上今年前三季度,已出現三連降。

另外,今年前三季度,九牧王旗下公司先後參與多個投資項目,包括設立蘇州慕華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購鑫雨資本鑽石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份額1000萬元,出資3000萬元認繳寧波君度景弘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份額等。

業績增長進入瓶頸,投資業務扛大旗?

九牧王始創於1989年,這一年,站在時代發展的風口,林聰穎帶領團隊以前瞻的眼光和敏銳的洞察,開始了一項在別人眼中前途未卜的事業——開辦服裝製造廠,從而為九牧王集團的成立奠定基礎。

2011年5月30日,公司A股股票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旗下品牌包括:主品牌九牧王男裝、子品牌VIGANO、ZIOZIA、FUN等。

九牧王一直以男褲市場領跑者自居,聲稱2000年—2018年男褲市場綜合佔有率連續19年位列第一。不過我們注意到,近年來公司一直未能突破發展瓶頸。

2011年公司營收淨利分別為22.57億元、5.18億元,增幅分別為34.78%、43.73%。在2012年公司營收達到26.01億元、歸母淨利潤達到6.68億元的巔峰後,公司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的增長就基本陷入了「停滯」狀態,甚至出現下滑。

近三年來,公司業績增速呈減緩趨勢,年營收同比增幅由2017年的12.94%下滑至2019年的4.53%;年淨利潤增幅也由2017年的16.81%下滑至2019年的-30.64%。

業績增速下降的同時,公司的營業成本卻在穩步攀升。年報顯示,公司近四年營業成本分別為19.08億元、20.89億元、22.06億元和24.59億元,近三年營業成本分別同比上年增長9.49%、5.06%和11.47%,呈擴大態勢。

與此同時,投資收益在九牧王財務報表中的分量越來越重。2018年,九牧王投資收益達到階段性高峰2.47億元,佔比當期歸屬母公司淨利潤46.31%。

2019年,九牧王零售出資1000萬美元認購基金,參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人工智慧以及健康醫療等新興成長行業的投資活動。2019年財報顯示,九牧王當年投資收回的現金約有57.79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4.3億元,同比增長3396.28%。

但九牧王也有失手之作,年報披露2016年12月九牧王耗資444萬元,買入一家名為「上海證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權產品,2019年1月贖回,投資收益為40.78萬元。

我們認為,九牧王並非專業投資機構,投資業務雖能夠為公司帶來一定收益,但同時也存在高風險,容易大起大落,公司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還是應該做好主營業務。

存貨高企減值飆升,轉型不利路在何方

對於前三季度的業績下滑,九牧王就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導致銷售收入下降及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增加,公司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其實九牧王受存貨跌價損失困擾已久。

2019年時,九牧王資產減值損失達到1.58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幅39.83%;存貨跌價損失15,493萬元,佔比資產減值損失98.01%;無形資產減值損失315萬元,佔比資產減值損失1.99%。

同期九牧王存貨也再創新高至87317萬元,同比增幅8.27%,2016年九牧王存貨增至73,649萬元,同比增幅高達26.04%,為上市後增幅最高年份。

存貨增加,一方面說明產品銷售情況不佳,另一方面是存貨周轉效率的降低,2019年,九牧王存貨周轉天數增至244.63天,為歷史最高值。

而這或許與九牧王嚴重依賴單一品牌有關。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2019年,「九牧王」品牌收入佔比分別為98.69%、95.96%、93.89%、89.46%、85.56%。2020年1到9月份,「九牧王」品牌收入佔比83.9%。

其實嚴重依賴單一品牌的九牧王也曾嘗試走多元化發展之路,但可惜的是,儘管付出較多心血進行轉型升級,但效果並不如人意。

2009年,九牧王收購FUN商標的所有權,準備開拓年輕化的潮流服飾。此後FUN品牌又與Simpons及OhBear進行跨界合作,並啟動新標牌J1,在2016年春夏產品正式啟動,目標28到35歲時尚男士。

2017年,九牧王提出企業轉型升級計劃,欲圍繞服裝主業實施「平臺化、多品牌、全渠道」戰略,打造「精工質量平臺」、「時尚品質平臺」、「潮流時尚平臺」三大服裝平臺。

為實現此目標,相繼收購韓國潮流品牌NastyPalm、ZIOZIA,打造時尚品質平臺;推出「FUN」「加菲貓」「BeenTrill」等聯名品牌,發展潮流時尚平臺。

2018年7月,九牧王通過承債方式,耗資6008萬元收購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人鳥」)持有的貴人鳥(上海)體育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權,收購後更名為上海玖傳服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玖傳服裝」)。

2018年8月3日—2018年12月31日,玖傳服裝實現收入234萬元,淨利潤虧損927萬元。2019年,玖傳服裝淨利潤虧損高達4903萬元,同比下滑429.03%。

我們注意到,近年來,九牧王在品牌數量上逐年增加,但最終培育效果顯著的只有FUN與Ziozia兩個品牌。按照目前情況來分析,九牧王的轉型道路並不順暢。

營收淨利雙下滑,存貨高企減值飆升,主營業務轉型不利,作為一家有30年歷史的老牌服裝企業,九牧王未來難道真的要靠投資業務來扛大旗嗎?我們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扣非淨利三連降、主營發展陷瓶頸, 九牧王要靠投資業務扛業績大旗?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九牧王營收、淨利雙雙下滑,扣非淨利同比下滑超七成。與此同時,九牧王還面臨著股價長期低於發行價、遭股東減持等現實的「打擊」。扣非淨利三連降,「關店潮」加速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對包括服裝行業在內的零售業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雖然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九牧王並不好過。
  • 「褲王」九牧王隱憂:靠投資理財增厚業績 扣非淨利三連降
    而同一場合,"男褲專家"九牧王老闆林聰穎則稱要做頂級男士褲裝。 有"褲王"稱號的九牧王,男褲業務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然而現已風光不再。據iFinD數據,公司扣非淨利潤連續三年下降,2017-2019年分別為4.4億元、3.61億元、2.02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僅6094萬元,同比下滑73.61%,還關店367家。
  • ...如今舉步維艱:淨利同比3連降,多位高管先後離職,投資美國GNC...
    公司融醫藥製造、貿易、科研於一體,主營業務涵蓋涉及化學藥品、生物製藥、非處方藥品、中藥、滋補保健食品、醫藥流通等產業領域。哈藥股份主營涵蓋抗生素、傳統與現代中藥、生物醫藥、醫藥商業、非處方藥及保健品、動物疫苗六大業務板塊。公司擁有「 哈藥 」、「 三精」、 「 蓋中蓋 」、「 護彤 」及「 世一堂 」5件中國馳名商標。
  • 九牧王2019年前三季度扣非後淨利潤同比下降28.28%
    北京商報訊(記者劉鳳茹)10月24日晚間,九牧王(601566)發布2019年三季報。雖然九牧王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歸屬淨利潤均同比增長。不過九牧王報告期內實現的扣非後淨利潤卻同比下降28.28%。
  • 業績持續下滑扣非淨利三年巨虧超8億,還...
    業績持續下滑扣非淨利三年巨虧超8億,還因歷史信批問題被立案調查 關注中金在線:
  • 詳解中國人保2020年中期業績,扣非歸母淨利下降,保證險風險出清...
    財聯社(北京 實習記者 王宏)訊,上市險企上半年業績正陸續出爐。財聯社記者8月24日從中國人保(601319,股吧)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獲悉,今年上半年集團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368億元,同比增長4.3%,利潤總額214億元,同比增長10.4%。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18.8%。
  • ...扣非淨利暴漲2倍 PCB業務成東山精密最強驅動 消費電子反攻號角...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思坦)訊,周二(22日)盤後,東山精密公告,預計2020年實現淨利14-16億元,同比增長99%-128%,扣非後淨利12.5-13.5億元,同比增長198%-222%;按中值計算,其中第四季度淨利5.4億元,環比增長22%,
  • 康佳集團扣非淨利8年累虧20億 供應鏈業務成營收支柱
    8月7日,深康佳A(000016.SZ)披露中期業績報告,2019上半年,康佳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0.36億元,同比增長47.72%,淨利潤實現3.53億元,同比僅增加3.21%,增幅不及營收十分之一。與此同時,扣非淨利潤虧損6.23億元,相比去年上半年的虧損3.01億元,擴大了107.04%。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康佳集團業績不佳的表現已經持續很久。
  • 【IPO價值觀】從萊爾科技陷業績瓶頸看功能膜領域研發現狀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穩步推進,將為功能性塗布膠膜及其應用產品打開巨大的市場需求。 作為功能性塗布膠膜材料供應商,廣東萊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爾科技」)日前提交了IPO招股書擬科創板上市。筆者發現,三年間其營收存在小幅波動,整體業績增勢微弱,儘管不足6%的研發費用率高於行業平均值,但仍處較低水平。
  • 遊戲公司研發榜:三七互娛3連漲 遊族3連降業績暴雷
    這一篇我們從研發投入的角度聚焦,分析14家A股遊戲公司近3年的研發費用,這是關係到公司科技含量和未來長遠發展的關鍵變量。A股優秀公司整體研發投入加大,三七互娛3連漲整體來看A股遊戲公司在研發投入上呈現兩個重要趨勢。
  • 銷售收入下降 九牧王前三季度淨利下滑27.62%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張君花)10月26日,九牧王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稱,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7.61億元,同比下降13.04%;實現淨利潤2.76億元,同比下降27.62%。
  • 扣非連虧四年 公司稱業績問題需全局思維 貝因美重要股東用腳投票
    不過,翻閱貝因美最近幾年的業績,2019年4月18日才摘帽的貝因美若說「活著」尚有餘,但離「做強」似乎仍有不小的差距。以三季報業績為例,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7.18億元,同比微降0.53%;淨利潤790.13萬元,同比下滑50.12%;扣非淨利潤虧損1760.76萬元,同比驟降322.84%。
  • 業績連跌厚普股份原大股東「退位讓賢」 北京星凱「折價」超3成接盤
    財聯社(成都 記者 崔文官)訊,上市五年後,主營天然氣、氫能加氣的厚普股份(300471.SZ)要易主了。公司昨晚公告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江濤與王季文及北京星凱籤署股份轉讓協議,以10.01元每股的價格將7294.4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0%)轉讓給後者。
  • 華東科技計提減值超56億,扣非淨利已連...
    2001年,投資成立南京華日觸控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標誌著華東科技成功進入液晶顯示行業。華東科技主要從事電子製造相關產業,主營平板顯示、觸控顯示、石英晶體、磁性材料及電源、真空電子等。而面板行業正是華東科技幾年前擲重金投資的產業。
  • 桂發祥上半年淨利預降110%
    不過近年來,這家被譽為「津門三絕」之一的老字號似乎也遇到瓶頸。多年營收增速不及兩位數,淨利增速一度正負交替出現。桂發祥麻花難道賣不動了?/ 1 /上半年淨利預降110%至112%7月11日,桂發祥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受疫情影響,桂發祥預計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50萬元至-550萬元,同比下降110%至112%。
  • A股男裝公司陷兩難:讓男人掏錢難、跨界也難
    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雅戈爾再度縮減金融板塊規模、紅豆股份此前剝離地產業務,或是為了進一步加快回歸主業的步伐,也受投資、地產方面政策的影響,「但伴隨著行業逐漸回暖,回歸主業是方向。」回歸主業還是跨界經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並不是雅戈爾今年第一次出售金融類資產。
  • 市場競爭激烈 海螺型材業績五連降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馬換換)海螺型材(000619)的經營業績仍在走「下坡路」。3月22日,海螺型材的2017年年報正式「出爐」,公司在2017年實現的歸屬淨利同比降逾八成。
  • 路易威登遭印度人抵制 九牧王去掉英文名
    核心提示:不久前2020中國服裝協會褲業專業委員會年會暨中國(石獅)褲業發展論壇舉行,九牧王集團董事長林聰穎在大會上宣布,九牧王要將英文LOGO中的英文名稱「JOEONE」換成了中文的「九牧王」三個字。
  • PPP項目賺錢難 18家上市公司2019年扣非後淨利為負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了A股PPP概念股2019年的業績,發現行業的業績分化正在加速。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日,A股63家PPP概念股中,有18家企業在2019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佔比接近三成。除此以外,63家企業中,2019年營業收入和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的企業分別有25家和2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