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系」臺灣室內設計師在成都:他用泡菜罈布置餐館,用枯木樁裝點...

2020-12-23 考拉看看

「好的設計師必定是懂生活的人」,設計師歐陽傑說。沒有靈感時,他習慣放下手中工作,在成都街頭走走。

這時街上迎面走來的年輕小夥,小狗搖晃著的毛茸茸尾巴,低矮住宅樓廚房飄出的飯菜香味,夜裡樓宇間升起的霧氣,這些不經意的一瞥說不定都會成為衝擊靈感的一瞬。

「先去生活,靈感說不定就有了。」

|許藝丹

|受訪者

96編輯器

這是歐陽傑來成都的第十一個年頭。

說起來,臺北出生的歐陽傑與成都淵源不淺。他的父親祖籍便在成都,解放後兩岸因一彎海峽,遙遙相隔。2008年大地震,彼時隨叔叔來上海開臺灣設計分公司的歐陽傑,牽掛著西南邊陲的城市,內心篤定:該是回成都的時候。這一來就再沒打算離開。

帶著建立分公司的任務,歐陽傑來到成都,但由於他習慣了嚴謹的工作氛圍,初來乍到,對成都當地的生活及工作習慣大跌眼鏡。太陽出來了,上班時間,員工要去曬太陽。偌大的會議室從未有人來,客戶談業務便約茶館、餐廳。

好在設計師擅於入鄉隨俗。經過多年巴蜀文化的薰陶,現在歐陽傑也習慣在餐館中,選一塊挨著向陽透明玻璃窗的桌子做會兒設計圖,約客戶談談合作計劃。

創意川菜館前廳

這次《蓉漂》便是在太古裡的一家創意川菜館中,見著了歐陽傑。他打扮清爽,著一身襯衫T恤,談話聲音溫文爾雅、慢條斯理。

這家川菜館的設計理念是出自他手。近年來,歐陽傑沒事就愛在太古裡逛,最前沿的設計風格聚集在各大奢侈品牌店中,那些印刷在時尚雜誌裡的圖片在這裡復活。但歐陽傑設計的這家川菜館走的不是時尚路線,而是走「老成都」的韻味。

落地玻璃窗環繞整家餐廳,客人推開大門,如步入舊成都的寬窄巷子。庭院深深深幾許,斑駁的灰色磚牆,陽光透過巨大的環繞玻璃採光立面打在灰牆上,讓人想打開古舊木門,一探院內春色。

最大的會餐室

園中園,景中景,是歐陽傑對於這家餐館的設計理念。無論打開哪扇門、推開哪扇窗,又會置身於新的室外場景中,房間裡似乎還有另一座房子,像拆不完的禮物盒,獲得吃完一顆又一顆巧克力的欣喜。

大廳中擺放的木頭由歐陽傑從雲南淘回。當河流上遊的老樹轟然倒下,隨著溪水漂至狹窄的河道處時被攔住,經河水長年累月的衝刷留下深淺紋路。歐陽傑把它放在大門前廳中,作為「鎮宅之物」,增加厚重感。

富有四川味道的設計也有。歐陽傑似乎深諳蜀人吃飯總少不了幾碟泡菜,於是布置幾件泡菜罈,往裡插數支幹花布置在餐廳側門的後花園裡,既有生活氣息又帶些俏皮感。

布置有泡菜罈的後花園

靈感來源於生活。

在來成都前,歐陽傑曾在上海待了六年,有四年住在淮海中路的弄堂裡。他回憶,老上海是暗調的,弄堂也很狹窄,住戶之間的距離很近。他和太太住在弄堂三樓,隔著輕薄的木地板,樓下住戶的打呼聲他都能聽見。

隨著生活一天天地侵染,他在上海設計一家吃魚翅的餐廳時,敲定為暗調氛圍。上海外灘中西合璧的調性,古典的明式家具布置其中,室內光相較明亮的新式餐廳更昏暗。光線越暗,人說話的聲音越小,就像上海人聊天說話時的吳儂軟語。

從臺灣到上海,再從上海到成都。每到新的城市,歐陽傑便了解新的人文環境,從而設計出貼合當地生活的環境調性。這是他作為設計師的必修課。

了解不同材質的感官效果,也是住宅設計師的必修課之一。

22年前,歐陽傑接手第一份設計單,構想出一個鏤空的原木柵欄隔屏。但因為不了解木頭和水泥的質感在圖紙上與在實際環境中的差異,到施工結束後,經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的叔叔提點,他才發現出了差錯。

沒錯,正是施工完。他的叔叔在臺灣是知名的住宅設計師,教導學生自有妙招,選擇在設計時放手讓他做,事後再提出來。

歐陽傑在餐館以木門為參照解釋,木製品和水泥製品,同樣的厚度帶給人實在感不同。木質牆厚度以七、八公分最為合適,但他當時以水泥牆的最佳厚度十至十二公分作參考,做出的木質牆過於厚重。這些經驗需要設計師長年累月積累而成,對於初出茅廬的歐陽傑,這就當是一次教訓。

歐陽傑

叔叔是知名住宅設計師,歐陽傑或許自小耳濡目染,對室內設計早有興趣。實則不然,他在十八歲進入這行之前,是名資格的理工生,學習資訊管理,順利的話將會成為一名程式設計師。

但有天,叔叔叫歐陽傑去設計工作室組裝用於繪圖的電腦,隨後讓他留下來學習。從繪製第一張設計圖開始,歐陽傑的人生像旋轉的圓規突然發生90度的大轉角。

他整整學了三年半。在叔叔指導下,從人體工學、平面布局圖繪製,再到立面圖繪製學習。據歐陽所說,叔叔嚴苛、做事追求完美。室內設計的繪圖需細緻到一分一毫,他如今追求細緻的工作習慣全由叔叔一手帶出來。

歐陽傑參加設計沙龍

從敲打代碼,轉行繪製圖紙對於歐陽傑毫不生澀。與其說是學設計,不如說在學習生活。

住宅是人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家的理想模樣。人的生活具有底色,他的性別、生活場域和飲食習慣等都將成為其生活標籤,從而成為設計師確定房屋調性的索引地圖。

歐陽傑說,他在臺灣時,若要設計私人別墅內的布置,「設計師需要去主人家裡住上一晚,了解客戶的生活習慣」。例如衣物的收納,他要知道屋內的阿姨是否會接觸主人暫時不洗的衣服,如果需要,則在屋內定製專屬衣櫃。不僅如此,設計師需要教導阿姨,當掛置衣物超量,就需要選擇清洗;而他也會告訴主人,捨棄今後不再穿的衣物,為阿姨減輕負擔。

歐陽傑談設計理念

設計師不僅需要提供最貼切生活軌跡的空間布置,也要為改善其生活品質提供解決方案。

要抓住客戶的真實需求,歐陽傑有個小技巧,技巧則在於家具。在溝通前期,歐陽傑會帶客戶逛家居城,家具敲定,他便抓住了設計的調性。

「表面的設計很簡單,重要的是裡面的生活。」

每設計一次,歐陽傑就去細緻地把握住戶的生活,每位他接觸過的客戶,最後都和他成為了朋友。曾有對喜愛喝紅酒的上海夫婦請他去設計過房屋,對方很滿意。前些日子,男客戶來成都開會,邀請歐陽傑來入住的賓館喝紅酒。兩人邊喝酒,邊看著窗外的成都夜景閒聊。

懂生活的設計師,似乎就是有這樣的魔力。

在設計行業工作多年,歐陽傑不曾參加過任何比賽,他從不在乎名利,但請他的設計費就是高。

歐陽傑不是學院派。若仔細感受他的設計風格,可感受到一種獨特的自然美,攀附在牆壁上的繁枝茂葉,光透過古舊的魚鱗玻璃變成彩色,這些都是生活景象中真實的一隅。

每件設計都是從日常生活中生根發芽長出的藝術品,當歐陽傑被問如何做出這樣獨特的設計時。

他笑笑說,或許因為自己是位跨界設計師。

領袖別墅的設計

歐陽傑的確一直在跨界,從臺灣來到成都,從計算機行業跨界到室內設計。但作為設計師的跨界,指的是歐陽傑的涉獵領域從不局限於住宅,還包括醫療美容、百貨公司、化妝品品牌專櫃形象等。

跨界可使設計師的眼光不狹隘,在不同生活場域中看到元素應用的多樣性。

他就常在陪太太逛百貨公司時,尋找設計靈感。「在國內學設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百貨大樓」,歐陽傑說,許多商店的室內設計由國外知名設計師操刀。太太看衣服,他就觀察細節。

售樓處的樣板間設計,需要展示最前沿的設計風格。前沿則需要跨界。歐陽傑舉例,化妝品商店裡桌子通常有金屬收邊條,這種設計放在住宅裡,則能體現出輕奢現代感。

西環廣場寫字樓前廳的設計

歐陽傑還時常在生活中跨界。除了工作,他的業餘生活很簡單,讀書或者陪小孩運動。但他為了工作,偶爾會去酒吧。因為歐陽傑也無法確定,今天找上他的客戶,平時是否會去酒吧。但他不去司空見慣的,而選擇去最新潮的概念店。

設計師總會碰見沒有靈感的時候。這時歐陽傑會放下工作離開辦公桌,先去街頭走走感受生活,說不定只因看見一位路人的穿著,就會獲得靈感。有次,他為北京市的一處公共區域設計等候座椅,始終抓不住設計思路,他就去那裡觀察客人體格的大小、坐姿,感受環境的氛圍,最後走出靈感沙漠。

好的設計師,必定是懂得生活的人,歐陽傑這麼說,他也這麼做了。在三年前,他從叔叔公司的成都分部離職。因為管理分散太多精力,歐陽傑的設計縮水嚴重,還因家中的小孩年紀也尚小,需要大人照顧。

代價慘烈,因為自身的崗位無人接替,最終公司被總部收回。即使如此,歐陽傑不後悔。

海聯堡聯合口腔醫院的設計

如今,他在離職後,他開設工作室以獨立設計師工作,在多家公司擔任藝術顧問,偶爾替朋友的項目設計救場。他接的單也愈加挑剔,他只選擇有自己獨立想法的客戶,只有互相聊得來,他才考慮接下。

才四十出頭,歐陽傑笑說已經考慮退休了。他說,父母的年紀大了,不久後的幾年想要常回臺灣陪陪家人,好好生活一陣子。

這位設計師,說是生活家也不為過。

入行25年,歐陽傑不認為設計越複雜越美,剝離偏見與強求的「乾淨」才是美的。他時常與餐館的服務員聊幾句,「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只要活出自己就是種才華。從這些隻言片語,似乎讓人體會到他所設計之物自然美的來源。

川菜店裡,溪水潺潺,長年累月衝刷斷木留下歲月痕跡,溪流聲是老成都逝去的歌聲。歐陽傑似乎為這塊斷木找到了不錯的歸宿。

蓉漂人物問卷

歐陽傑

主營方向 ——室內設計

Q:你來成都多少年?

A:11年

Q:你來成都後最大的改變?

A:談工作的場所從公司變為茶館、飯館

Q:你最喜歡的一道成都菜?

A:回鍋肉

Q:你最喜歡去成都哪個地方?

A:太古裡

Q:你最欽佩的人是誰?

A:我叔叔,他很懂生活

Q:你的業餘愛好是什麼?

A:和小孩一起運動

Q: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A:每個人都是特別的,希望和不同的人聊天,學習不同的東西

Q:最看重朋友的一點?

A:正直

Q: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或一部電影是什麼?

A:《血戰鋼鋸嶺》,每個人都是特別的

Q:如果重選一次,你會選擇做什麼?

A:還是這個

Q:如何用一句話形容成都?

A:包容性強,可以接受外來東西,但也有自己的個性

Q:如何用一句話形容自己?

A:讓人感受最深的自己

相關焦點

  • 3000年泡出一壇「新都泡菜」 成都農博會「重出江湖」
    張紅霞 攝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紅霞)3個月籌備、一星期拍攝、13分鐘呈現,4月26日,第六屆成都農博會新都展區,精美的畫面、帶感的解說,宣傳片《舌尖上的新都泡菜》猶如一道「精神大餐」,吸引了眾多逛館的人們。
  • 一壇泡菜引發的猜想:成都美食文化怎麼借「國際語言」出海
    成都與眉山同為四川泡菜文化的代表城市,共同源於古蜀文明時期的飲食文化傳承。成都還獲得亞洲首個「美食之都」稱號。這次泡菜國際「話事權」落定,或許能夠為成都川菜文化推廣帶來新的助力和啟發。古蜀文明作證:泡菜起源於中國泡菜,古稱葅,是指為了利於長時間存放而經過發酵的蔬菜。
  • 愛你廚房丨醃一壇泡菜,學會過日子
    而川味菜餚裡,用泡菜來烹煮的還不少,所以多年來他一直嘗試醃一壇屬於自己口味的泡菜,實驗了無數回,無奈廣州夏天太長,又潮溼悶熱,泡菜罈子總是容易長白黴。終於,兩年多前,突然靈感閃現,拿密封盒調了泡菜水,放進冰箱,幾天下來還果然有驚喜,比外面買的泡菜好吃得太多,而且更乾淨、放心。之後,我們換了個樂扣的大密封盒,從此冰箱有一層就是泡菜的專屬位置。
  • 防止泡菜罈生花和變質的妙招
    第一個不讓泡菜罈裡的鹽水產生白花的方法是用上好的白酒給鹽水消毒。第一次往泡菜罈裡倒酒的時候,可以倒一斤一瓶的整瓶白酒進去,防止泡菜罈剛泡好了菜就鹽水生花。如果泡菜罈一旦鹽水生花了,那今後就會反覆發作,這表明鹽水已經壞了,泡製出來的泡菜自然口味也不好了,甚至很臭。如果第一次倒了白酒,泡菜罈一直沒有生花,那你就要好好保護泡菜罈了。
  • 做一壇四川泡菜,看這裡!做法簡單!
    泡菜罈的挑選方法:觀形體:泡菜罈以火候老、釉質好、無裂紋、無砂眼,形體美觀的為佳。看內壁:將壇壓在水中看內壁,以無砂眼、無裂紋、無滲水現象的為佳。視吸水:壇沿注入清水一半,用1張紙點燃後放入壇內,並迅速蓋上密封碗,如果水從壇沿被吸入內壁的速度越快,說明泡菜罈的質量越好,反之則越差。聽聲音:耳朵貼著壇口,用手擊壇壁,「嗡嗡」的聲音越響越好。
  • [分享]臺灣設計師室內作品資料下載
    [免費]50套臺灣設計師室內作品賞析 立即下載
  • 四川家常菜,怎麼少得了那一壇泡菜
    其實它神在辣椒,魂在豆瓣,心在泡菜!川菜的「尚滋味,好辛香」,尤其體現在泡菜裡,那是四川人心心念念的美味,縱有大魚大肉,不如泡菜一碟!四川人做菜,講究下飯!回鍋肉,麻婆豆腐,無一不是下飯神品,一碟泡菜更是飯粥皆宜!
  • 來自生活之城,成都設計師對臺灣日常生活中的設計會有怎樣的共鳴?
    不覺間已到2016年歲末,「中國設計精英之旅(成都站)」設計師此次考察之旅感悟到什麼?讓小編為你介紹吧!十多位來自成都的設計界精英,與《設計家》主編許曉東女士一起,應邀來到臺灣,追尋臺灣社會的歷史發展脈絡,感悟臺灣創意的驚喜與平凡的日常如何完美融合。
  • Forlove致愛——成都室內求婚場景布置,牢記珍貴的回憶
    求婚不亞於一場提前的婚禮,給女孩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給人生中帶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了婚禮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麼求婚現場一般怎麼布置才會顯得浪漫?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幾條成都室內求婚場景布置成都室內求婚場景布置:燈飾燈光是最能烘託氣氛的道具,粉色讓環境變得溫馨,藍色則會使氣氛寧靜,綠色能給人以清新,舒適,恬靜和年青人的活力感…求婚當然還是粉色燈光首選,在室內掛了燈管,中間空出一片地擺上蠟燭和鮮花,燭光和燈光照耀在女孩幸福的臉龐,溫馨的環境和幸福的到來
  • 做一壇四川泡菜,做法簡單!炒個腥味菜必備!
    泡菜罈的挑選方法:觀形體:泡菜罈以火候老、釉質好、無裂紋、無砂眼,形體美觀的為佳。看內壁:將壇壓在水中看內壁,以無砂眼、無裂紋、無滲水現象的為佳。視吸水:壇沿注入清水一半,用1張紙點燃後放入壇內,並迅速蓋上密封碗,如果水從壇沿被吸入內壁的速度越快,說明泡菜罈的質量越好,反之則越差。聽聲音:耳朵貼著壇口,用手擊壇壁,「嗡嗡」的聲音越響越好。
  • 純乾貨:我的6年養護經驗助你成功醃製一壇可傳家的四川泡菜水
    如果三壇泡菜水壞掉,我肯定是心疼的不行不行的。下面,我們來聊聊四川泡菜。四川泡菜的製作歷史有一兩千年了。據考證,泡菜古稱菹,《周禮》中就有記載,三國時期就有泡菜罈,北魏的《齊民要術》就記有用白菜制酸菜的方法。
  • 舌尖3幕後:為拍製作泡菜全過程 切掉泡菜罈一部分
    原標題:《舌尖3》的幕後:為拍攝製作泡菜全過程,切掉泡菜罈一部分顧愛剛湯小均牛華八婆麻辣燙創始人「八婆」竟是一位大叔21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奔赴位於樂山的牛華八婆麻辣燙,大堂裡的電視正播放著《舌尖上的中國》,10多位工人正忙著切菜、串菜,大批慕名而來的遊客在打聽何時可以開飯。美食故事為啥叫「八婆」?背後有段往事節目中,採訪了該店的老闆周大姐,最近她剛剛將鋪子交給女兒張愛佳和女婿代克勤打理。
  • 醃製泡菜時,焯水後不要直接裝壇,多做這一步,泡菜又香又脆
    雖然泡菜外面也有賣,不過小編有時間就會在家自己醃製,畢竟外面賣的泡菜大多數都是加了添加劑的,而且在衛生安全方面比較堪憂,所以想吃泡菜還不如自己在家醃製,這樣全家人吃得放心,加上醃製出來的泡菜味道還不比外面的差,相信不少人也有這樣的想法,但醃製泡菜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是很難醃製成功的。
  • 他是賭王之孫,卻偏偏要做室內設計師
    AFSO創始人,是亞太區最具天賦和創意的年輕設計師之一,被設計生活類雜誌《Wallpaper》評為2016全球20名頂級室內設計師。作為當今華人圈著名的室內設計師,傅厚民身後有著一系列耀眼的光環,他是英國劍橋大學建築學碩士,他曾是英國極簡主義大師JohnPawson的得意門生,他的項目遍及全球,設計的每一家酒店都堪稱業界經典。
  • 夏天是做泡菜最好的時候,教你四川泡菜的正宗做法,看著就流口水
    若先用淡水洗者,菹爛。其洗菜鹽水,澄取清者,瀉著甕中,令沒菜把即止,不復調和,菹色仍青,以水洗去鹽汁,煮為茹,與生菜不殊。」這裡記錄了醃泡菜的做法,但是這種方式僅僅是用鹽水來保存蔬菜的一種方法,醃製以後仍需洗去鹽水煮來吃,所以,並不是現在四川泡菜的做法。
  • 眉山泡菜又火了!號稱「川菜之魂」,泡菜的歷史你知道嗎?
    據報導,日前,一項由中國主導制定、四川省眉山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正式誕生,這是中國泡菜產業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的直接體現,也是我國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框架下制定的第6個食品標準。今天,讓我們追根溯源,探尋下泡菜的歷史。你知道嗎?泡菜號稱 「川菜之魂」,民國初年出版的《成都通覽》就記載了「家家均有」的22種泡菜。
  • 專業藏式餐廳設計師用藏餐館效果圖解析藏式餐廳裝飾設計的特徵
    知名餐飲設計師麥哲倫設計總監唐羽哲設計作品:拉薩阿若普巴藝術酒店設計,用本案解析藏式餐廳裝修設計風格的特點,本次為藏式主題餐廳設計方案,業主十分嚮往藏式風格獨特且優美的,設計形式與設計風格,業主希望空間可以與雪域高原,壯麗的自然景觀一樣渾然一體,給人以古樸、神奇、粗獷之美感,以此形成餐廳獨有且鮮明的設計特點
  • 日本獨居者的家,森系木質家具,復古又精緻,看著太治癒了!
    日本獨居者的家,森系木質家具,復古又精緻,看著太治癒了!房屋就是生活的百寶箱,在自己居住的房間裡面,把屋子布置成喜歡的模樣,這樣的環境,也充滿了生活的治癒力量。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看了這位日本獨居者的家,整個屋子裡面採用的都是森系的木質家具,打造復古又精緻的「文藝範」,看著實在是太治癒了。如圖所示,臥室裡面的整體設計,也採用了這樣的風格。
  • 四川奶奶親傳泡菜秘方,川味十足,吃著更香,一壇能夠吃半年!
    我的奶奶是一個四川人,一提起四川很多人能夠想到的就是四川的泡菜,非常的正宗,四川確實有著非常正宗的泡菜,但是只有真正的四川人才能夠做出川味十足吃著香的泡菜,我的奶奶就是一個四川人,他嫁過來很多年了,現在年紀已經大了,在我想要吃四川泡菜的時候,他沒有辦法直接給我做,於是他只能把這個方法教給我
  • 婆婆用了40年的泡菜秘方:不生花不起膜,酸水清亮,泡什麼都不爛
    婆婆用了40年的泡菜秘方:不生花不起膜,酸水清亮,泡什麼都不爛泡菜是一道特別受歡迎的開胃菜,無論大小餐館都會備上自製的泡菜。很多家庭也會自己製作泡菜罐,但是很多人都會在做泡菜罐的時候遇上一個常見的麻煩,剛做好的泡菜沒兩天就會出現生花,起白膜特別難看,味道還沒泡出來,一罐子精心準備的還未成功泡菜就面臨被倒掉的窘迫境遇。今天小滋味就為大家分享:婆婆用了40年的泡菜秘方:不生花不起膜,酸水清亮,泡什麼都不爛。只需要簡單幾步就能完美解決這些問題啦,小夥伴們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