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攝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紅霞)3個月籌備、一星期拍攝、13分鐘呈現,4月26日,第六屆成都農博會新都展區,精美的畫面、帶感的解說,宣傳片《舌尖上的新都泡菜》猶如一道「精神大餐」,吸引了眾多逛館的人們。
「改了很多稿,新都泡菜要二次振興,要讓大家增進更多了解」,宣傳片策劃人、新都區農林局產業辦負責人李益說。
第六屆成都農博會上,新都展區主打區域公用品牌「馫都味」旗下26家企業產品,其中新繁泡菜、真的老泡菜都是有40年以上歷史的傳統名牌;另一個是以漫花莊園為代表的農商文旅融合發展項目,5年前,漫花莊園先行先試,如今已成一個亮點。
「講好了泡菜的故事,沒想到諸葛亮都親自表揚過!」看完了宣傳片,一位逛館的男士給了一句贊語。
張紅霞 截圖
手藝傳承 「何泡菜」的絕活
要說「新繁泡菜」的名氣,在上世紀和本世紀相交的二三十年裡,大約夠得上「川人誰可不知君」;要說對它的了解,大約許多人也是一知半解,吃過多過知道。
這次籌拍VCR,對李益是一次極大的收穫,「把新都泡菜的來龍去脈都搞懂了」。
新都泡菜作為四川泡菜的代表,具有3000年的歷史。蜀漢時期,諸葛亮曾讚嘆曰:天府之國,地靈人傑,民以食為天,新都泡菜,天下一絕也。
泡菜製作上,「何泡菜」堪稱傑出代表。 他姓何名子濤,一直把泡菜當做自己畢生的事業, 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初開始,他便 潛心鑽研泡菜技術,曾求教於成都朵頤餐廳以泡菜製作聞名的名廚溫興發,又就近得到過新都名廚蔣述成的幫助,泡菜技術日益爐火純青。
在何子濤的手裡,無論瓜、豆、莖、 葉、根、 藤 、花、果等各類蔬菜均可入壇泡製,他泡製出具有新都特色的四季泡菜,創製出了一套比較完整、適用的精湛工藝, 他 所泡製的蔬菜品種有近百個,均 各具特色、各盡其妙。特別是 「泡經辣椒」, 質地脆健、鮮嫩如初、辣爽鹹鮮、餘味回甜, 被視為許多川菜烹製必用的輔料。獨特的泡鯽魚, 不但味道鮮美,且鯽魚和蔬菜一起泡出來的泡菜, 成為正宗的魚香肉絲不可缺少的輔料。 何子濤與蔣述成共同研製的「泡青豆」, 青綠 、脆香,鹹鮮中微帶酸甜,招人喜愛。「泡 甜蘿蔔」, 色白中略呈淡黃,甜鹹鮮香,長期 儲存, 不失脆嫩之質。「泡柚子仁」更是新穎 別致,為世所罕見。
1982年9月,何子濤因病逝世,但其泡菜手藝得以流傳。真的老泡茶的顧問薛留柱就是其技藝傳人。
1977年,新都建立了泡菜車間, 新都泡菜從此走上了規模化的生產之路。同年,經四川省、溫江地區飲食服務公司檢驗 鑑定 為 外銷產品。1987年,新都正式建泡菜廠,專門生產何子濤研製的泡菜,1988年被評為四川省優質 產品,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泡蘿蔔、泡海椒、泡青豆等,被商業部評為優質產品,泡魚海椒更被選為商業部陳列品。
1995年4月,新都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泡菜之鄉」 。2010年5月,新都成立泡菜協會, 當年11月,「新都泡菜」獲得地理標誌產品稱號。近年來,新都建立了泡菜食品工業園,年銷售泡菜 14.5萬噸, 收入 4.5 億元。#SplitPageHere#
張紅霞 攝
七步泡出「新都泡菜」,有72個品種
在新都,隨便去哪一家農戶家, 都能看到3個以上泡菜罈, 一個泡海椒,一個泡豇豆、老蘿蔔, 一個專門泡「洗澡泡菜」。
新都泡菜具有製作簡便、取食方便、經濟實惠、不拘時令等優點, 特別是它可以調劑菜季淡忘,達到常年都有菜可吃的目的。
在新都幾乎家家都必備泡菜, 新都泡菜製作技藝並不複雜,備材料即可入壇, 玻璃瓶、陶罐均可作壇。要泡得一壇上好的泡菜, 就需要選用一個品相俱佳的泡菜罈了,火候老、釉子好、無砂眼、無窖家,還要形美。尤以隆昌所產的下河壇為最佳。
那麼,自己泡新都泡菜, 怎麼操作?
有七個步驟——
第一步,在泡菜之前,要先將泡菜罈洗涮乾淨, 然後裝滿沸水殺菌10分鐘再控幹備用;
第二步,挑選好的新鮮蔬果作原料, 用清水衝洗 3~4 次, 洗淨泥沙和雜質,控幹表面水分;
第三步,鹽水是新都泡菜的精華所在, 配製鹽水是關鍵步驟之一,所需主料食鹽以自貢井鹽為好, 因其顆粒細、雜質少、色潔白、鹹度夠。對水的要求也異常之高,必須選用淨水和礦泉水進行配置;
第四步, 按照 水量加入6% —8%的食鹽, 2.5%白酒、2.5%黃酒、3%白糖 、1%乾薑片、1%大蒜瓣,其他香料如0.1%八角、0.1%花椒、0.1%甘草、草果、陳皮等,用紗布包好備用;
第五步,將處理好的原料裝入壇內。裝堅實,半壇時,將香料包放入。然後繼續裝壇至壇口6—8釐米為止,用竹片卡住,鹽水將原料充分淹沒;
第六步,蓋好壇蓋,在壇口水槽中加入鹽水,形成水封口;
第七步,將壇置於陰涼處,等待時間,任其自然發酵、酸化。
目前,新都泡菜有甜酸味、鹹酸味、紅油辣味、泡酸菜四大系列、72個品種,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等11國家, 以及在國內各大城市暢銷,走家入戶、飄香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