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楊歡
▲新都
經濟基礎,是城市發展的基石。
過去的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成都成為「副省級城市中經濟增速最快最穩的城市」。作為成北新中心城區,新都同樣交出了「高分答卷」。
1月13日,中共成都市新都區委全委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上,新都總結了2019年的「成績單」,同時也列出了2020年的「計劃表」。
「亮眼」的2019
▲新都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
這一年,成都市新都區獲評四川省縣域經濟進步縣,並連續兩年獲評全國綜合實力、綠色發展、投資潛力、科技創新、新型城鎮化質量五個「百強區」,排名穩步提升。
這樣的表現,離不開產業和企業提供的強勁動力。
就在去年,新都2次承辦四川全省重大項目開工儀式,新籤約引進總投資355.4億元的重大項目19個。其中,百億級項目科成雲大數據中心從第一次握手到項目落地,前後僅用了100天,再次展現了「新都速度」。
在產業上,新都深耕的軌道交通,也已「起勢成型」。目前新都已形成年產600輛地鐵的整車製造能力,國地實驗室、中車西南研發中心投運,NQI質量基礎體系加快構建,軌道交通產業產值增長達到了16%。
同為現代交通產業,新都航空製造的2019總結詞,則是「高位起步」。
中國航發渦輪院研發總部竣工、創新「政府+龍頭產業+配套企業」園區建設模式、成都航空產業園項目一期,實現三個「當年」——當年拆遷、當年開工、當年投產……項目建設的「成都速度」再次刷新。
除了這些「硬指標」,新都的「軟實力」也大幅提升。2019年,是成都定下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新都的區域營商環境也得到了全面優化。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例,新都的努力「量化」來看十分亮眼:行政審批服務事項99.7%,實現「最多跑一次」;企業開辦周期壓縮至1個工作日、全區減稅降費約13億元,實現時間、經濟成本「雙壓減」。
得益於此,2019年新都新增市場主體3萬餘家,註冊資本增幅高達16.4%,市場的「活力」更強了。
「擴大」的視野
▲新都城區
亮眼的成績,或許也得益於新都國際視野的不斷擴大。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以來,西部城市開放度大幅提升,成都在「國際舞臺」上也愈發活躍。
2019年,歐盟已成為成都的第一大外貿夥伴,東協為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市場,預計當年對歐洲、東協的進出口總額,增速將分別達到48%、27%。
在此情況下,在當天會上,新都也多次提到了「國際」這一關鍵詞:「參與國際分工」、「拓展國際市場」,「現代化、國際範」……
以中歐班列為例,目前,國內有30座以上的城市開行了中歐班列,成都則是其中運行最穩定、運行時間最短、發班頻率最高的城市。
數據顯示,經過六年多運營,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超過4600列,約佔全國開行總量1/4,中歐班列,累計帶動超200億美元進出口貿易。
作為成都正謀劃的「金青新大港區」的一部分,當天新都再次明確,要「依託國際公路物流港及毗鄰國際鐵路港等優勢」。
如何「依託優勢」?新都指出:要深度連結「蓉歐+」,強化國際公路港與國際鐵路港「兩港聯動」,打通面向泛歐泛亞的國際貿易通道,聚集適歐適鐵產業,「走出去」參與國際分工、拓展海外市場。
與此同時,智慧服務等六種「新形態」,以及包括商業服務、文化服務在內的九大「領域」,也將是新都新年的一大重點——通過布局生活性服務業,來提升城市整體的消費品質。
對於正著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成都而言,新都的謀劃也將有所助益。
「國際範」的2020
▲新都綠道
有了「國際範」目標,新都對2020年有了更大的期待。
2020年,一個十分特別的年份:既是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第一步目標、基本建成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的決勝之年。
成渝要唱好「雙城記」。國家在成渝雙城間畫出的這個「圈」,也被許多城市,視作新的「機遇」。作為成北新中心城區,新都也不例外。
在2020年的計劃中,新都特地提出,要「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加快構築高水平區域協作體系,積極融入成德同城化、大港區一體化」:與德陽、資陽、眉山加強能源裝備、軌道交通等領域產業合作;與金堂、青白江謀劃共建毗河產業走廊。
為了更好地實現「新年目標」,新都為自己「量身定製」了現代治理制度機制架構。此構架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城建、開放、民生、基層社會治理、法治保障、權力運行監督等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落實到具體領域,新都已有了詳細的謀劃。
例如產業方面,新都就打算「多管齊下」:在把產業功能區這一「載體」擺在首位、深耕軌道交通細分領域的同時,另一方面也提出,將繼續升級優勢產業。
新都提出,機電、食品、醫藥等優勢產業,一直是新都工業經濟的基本盤,撐起了當地經濟的「大半邊天」。因此,「要堅定不移支持優勢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進一步夯實產業發展根基」。
與此同時,大力培育新經濟新業態,也被其視作「佔領先機」必不可少的一步。
目前,當地新經濟企業已經達到1463家,入庫檢測企業營業收入增長近一半(54.8%)。下一步,新都打算繼續有序更新「城市機會清單」,並在城市和經濟建設中,強化新經濟的場景應用。其目標是,力爭在2020年,實現新經濟企業數量在增長五分之一,產業營業收入再擴大18%。
這一切,都將在「公園城市」裡實現。匠心打造「寶光禪境.桂湖名都」等歷史文化街區、開發火鍋和熊貓等文化IP、高標準開展TOD一體化城市設計打造新興示範商圈……新都將以公園城市的建設,來引領城市發展的新方向、重塑城市的新價值
2020年,新都初步建成現代化國際範成北新中心城區的關鍵之年,已然開啟。
本組圖片由成都新都區供圖
文字 | 黃名揚
每日經濟新聞